葉雲生一行快馬入山之後就放慢了速度,在經過亂葬崗的時候,眾人紛紛下馬牽韁而行。
從他們所在的山道向下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墳地,道不盡的蕭索。這些墳頭裏躺著的屍骨,或許曾經也是江湖上的風流人物,如今這般下場——誰也不知是否哪一天就步了後塵。
悄然而過,到了前頭路麵漸寬,幾人再騎上馬背。
“看來這裏的江湖人絕想不到我們會改道而行,一路過來竟是風平浪靜!哪怕多走幾日,也值了呀!”
王嬌嬌與葉雲生並轡而行,挨得極近,笑起來掩不住的得意和乖巧。
她不過十多歲的年紀,在葉雲生看來,還是個孩子。不說這一路風餐露宿的辛苦,就說隊伍中一些人對她的排斥與冷落,已讓她的跟隨變得殊為不易。
“等到了潁陽,可以好好休整一番,我有個老朋友在那裏久居。”
“如此,不得又要多出一日?”
他心裏出現了阿雨的小臉,嘴上卻說:“不礙事。皇宮不會走,那兩把劍,也不在乎多等一些時日。”
山路走了兩裏多地,要比平路幾多折騰,後邊的關若男喚道:“誰還有水?”
在她前頭的蕭雨亭正將嘴邊的水袋放下,轉身對著她晃了晃,水袋幹癟無聲。
張彪在她身邊,也不去看,說道:“前邊就喝完了。”
李耀華在前頭說道:“都怪我,聽了一耳朵沒用的話。”
王嬌嬌也覺得渴,卻是替他說道:“怎麽能怪你呢,要怪也得是那個樵夫,明明是個枯草爛葉的坑,被他說成水潭,害我們繞路不說,還都尋不到水喝。”
原本她不說還好,一說,關若男滿腔的怒意被引了出來,道:“還不是你非要去看那水潭,不浪費那些工夫,我們怎會仍在此地?”
葉雲生將掛在馬鞍上的水袋解了下來,拋給關若男,偏頭向李耀華問道,“你那兒茶葉還有嗎?”
“還有一包香玉碎葉。”
“就近尋一處幹淨些的地方,烹雪煮茶。”
“好!我這裏還有一些肉幹,豆片,瓜子。”
隻見李耀華從囊袋裏掏出幾隻手掌大小的油紙包,猥瑣地衝著王嬌嬌笑了一笑。
大雪漫山,荒林野地,左近的亂葬崗,腳下的泥濘山道……此情此景,能夠煮一壺熱茶,吃幾口肉幹、豆片,吐數枚瓜子殼,那得多逍遙自在?
李耀華還頑皮地眨了兩下左眼,換成一個麵容清爽的少年郎,或還有些趣味,應了此景,可他一張賊眉鼠眼,瞧之猥瑣的臉,出現這樣的動作,卻是讓王嬌嬌感到惡心。
也不掩飾,直接撇過了頭去。
李耀華微微一愣,便也自嘲著一邊笑,一邊將東西都收了起來。
後頭關若男接了葉雲生的水袋,猛喝了兩口,發覺裏麵裝的原來是酒,心裏一陣嘀咕。
她把塞子按進,正要還迴去,卻見葉雲生停下了馬,身子稍稍前傾,對著那白茫茫的遠林眺望。
兩邊相距甚遠,常人目力難及。即便是關若男上前望去,也不過是稍有起伏的一片雪林。
她散去方才提起來的那一股內息,雙眼所見更是其餘難辨,模糊不清。
“莫非林中有埋伏?”李耀華猜測著說。
“看這雪景半天動靜也無,若是真有埋伏,必然是一流的高手!”張彪心裏頗為不耐,不信還有江湖人能趕到這裏來堵著他們。
葉雲生笑了笑,說道:“正好省卻一番工夫,走。”
幾人對他這話均為不解,隨他走了一炷香的時間,來到了雪林前的口子,這才看清——一群道士正圍著篝火,吃茶閑談,時有零零散散的殘雪落下,更在幽靜清冷的景致裏添了一絲安然悠閑,叫人瞧之羨慕。
李耀華皺起雙眉,對幾人低聲說道:“糟了,是泰山聽鳥觀的道長!”
張彪、關若男等人聽到泰山聽鳥觀的名頭,心中俱是一凜!
這裏不是河東,而是關中,泰山聽鳥觀對任何一名江湖人來說,都不是可以等閑視之的存在。
葉雲生躍下了馬,順手拿了掛在馬鞍上的奈落寶劍,正要舉步,忽然心生感應,抬頭看向蒼穹。
也不知是哪一位神仙,撒了一把晶瑩剔透的花瓣下來。
悠悠轉轉,緩落輕蕩,轉眼就將眾人都包圍在了其中。
他踩著半化了的雪路,走向那一群圍住篝火的道士們。
“正想尋一處好風景,烹雪煮茶,安閑片刻……卻是巧了,還望莫怪在下冒昧,不知可否借貴寶地並討幾杯茶喝?”
年輕的道士們都安靜地看著他,隻有那坐在篝火邊正在分茶的老道士與中年道士站起身子相迎。
老道士抱拳笑道:“葉居士,別來無恙!別說幾杯茶,就是喝上幾壺,老道也無任歡迎!”
中年道士亦抱拳行禮,不無感慨地說道:“未想到你還真的來了,多年不見,風采卻是更勝從前!”
葉雲生抱拳還禮,笑道:“三雀前輩,岩武師兄!觀上一切可好?”
老道士伸手請坐,為他分了一杯茶,說道:“近來收了幾名天賦不俗的弟子,幾次與別派比劍,很是長臉,掌門師兄就說,我們聽鳥觀下一代說不定能越過你們上清派呢!”
周圍聽鳥觀許多年輕的弟子站著,也沒擋住來路,可張彪、李耀華等人隻是稍稍靠近,約二十餘步外靜靜地等候。
王嬌嬌看葉雲生非常幹脆地舉杯喝了一口茶,有些驚慌地說道:“怎如此不謹慎,要是那茶裏有什麽……”
說到這裏,卻被身邊的關若男一記白眼給堵了迴去,再說不下去了。
葉雲生讚了一句好茶,便又向三雀道長討了一杯。
“聽聞天師賜你道號‘天行子’,取自‘知天人之行’,這是何等的榮耀!可你為什麽不留在小神山呢?”
葉雲生看向岩武道長,神色嚴肅說道:“許是在長安成家多年,於市井煙火中修得平常,心已滿足了。”
岩武道長搖頭道:“實在可惜,你若留在小神山上,上清一門必將更為興盛!”
許多年前,這岩武就把師門榮譽看得過重,這些年下來,依然未變。葉雲生沉默不語,有些話,沒有必要說出來。
三雀道長笑而問道:“茶可好?”
“甚好。”葉雲生一飲而盡,將茶杯放下,說道:“前輩與岩武師兄帶這些弟子來此,是為阻我?”
“你在河東與中州劍無二做封劍禮一事,早已傳遍中原……以老道和岩武的本事就不必自討苦吃,弄得灰頭土臉了。”
“朝堂中的大人派了親信與掌門傳話,此次攔堵你們入京,觀上必須出力,掌門便派了家師與我前來。”
聽了這話,與心中猜想印證合一,葉雲生不禁喟歎,“舊事如雲煙,相隔多年,許多人早已拋在腦後,觀上的情意,在下銘記五內!”
“師門的榮譽,怎可輕言忘卻?天行子師兄,當年你隻身入燕京,殺了那兇逆。該是聽鳥觀上上下下承你的情才是!”岩武似想到了曾經過往,麵上顯出激動的神色。
三雀道長不願以長輩自居,仍是喚葉雲生為居士,說道:“葉居士,你是聽鳥觀的恩人,江湖人豈有恩怨不明的道理?不過掌門也應承了那位大人,此次觀上必會出力,稍後還望你不要介意。”
聽鳥觀這師徒兩位,曾是舊識,在去燕京的路上碰到的,岩武受了重傷,三雀道長也有兩道劍傷,他給了些傷藥,花費半日的工夫運功為岩武療傷,再繼續前行。
今次派他們前來,可謂一切盡在不言中……
而他,其實打心裏就不願與兩人動劍。
現下,就隻看三雀道長作何打算了。
都是看多了聽多了的老江湖,這份打算,他隱隱約約,已經猜到了……
從他們所在的山道向下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墳地,道不盡的蕭索。這些墳頭裏躺著的屍骨,或許曾經也是江湖上的風流人物,如今這般下場——誰也不知是否哪一天就步了後塵。
悄然而過,到了前頭路麵漸寬,幾人再騎上馬背。
“看來這裏的江湖人絕想不到我們會改道而行,一路過來竟是風平浪靜!哪怕多走幾日,也值了呀!”
王嬌嬌與葉雲生並轡而行,挨得極近,笑起來掩不住的得意和乖巧。
她不過十多歲的年紀,在葉雲生看來,還是個孩子。不說這一路風餐露宿的辛苦,就說隊伍中一些人對她的排斥與冷落,已讓她的跟隨變得殊為不易。
“等到了潁陽,可以好好休整一番,我有個老朋友在那裏久居。”
“如此,不得又要多出一日?”
他心裏出現了阿雨的小臉,嘴上卻說:“不礙事。皇宮不會走,那兩把劍,也不在乎多等一些時日。”
山路走了兩裏多地,要比平路幾多折騰,後邊的關若男喚道:“誰還有水?”
在她前頭的蕭雨亭正將嘴邊的水袋放下,轉身對著她晃了晃,水袋幹癟無聲。
張彪在她身邊,也不去看,說道:“前邊就喝完了。”
李耀華在前頭說道:“都怪我,聽了一耳朵沒用的話。”
王嬌嬌也覺得渴,卻是替他說道:“怎麽能怪你呢,要怪也得是那個樵夫,明明是個枯草爛葉的坑,被他說成水潭,害我們繞路不說,還都尋不到水喝。”
原本她不說還好,一說,關若男滿腔的怒意被引了出來,道:“還不是你非要去看那水潭,不浪費那些工夫,我們怎會仍在此地?”
葉雲生將掛在馬鞍上的水袋解了下來,拋給關若男,偏頭向李耀華問道,“你那兒茶葉還有嗎?”
“還有一包香玉碎葉。”
“就近尋一處幹淨些的地方,烹雪煮茶。”
“好!我這裏還有一些肉幹,豆片,瓜子。”
隻見李耀華從囊袋裏掏出幾隻手掌大小的油紙包,猥瑣地衝著王嬌嬌笑了一笑。
大雪漫山,荒林野地,左近的亂葬崗,腳下的泥濘山道……此情此景,能夠煮一壺熱茶,吃幾口肉幹、豆片,吐數枚瓜子殼,那得多逍遙自在?
李耀華還頑皮地眨了兩下左眼,換成一個麵容清爽的少年郎,或還有些趣味,應了此景,可他一張賊眉鼠眼,瞧之猥瑣的臉,出現這樣的動作,卻是讓王嬌嬌感到惡心。
也不掩飾,直接撇過了頭去。
李耀華微微一愣,便也自嘲著一邊笑,一邊將東西都收了起來。
後頭關若男接了葉雲生的水袋,猛喝了兩口,發覺裏麵裝的原來是酒,心裏一陣嘀咕。
她把塞子按進,正要還迴去,卻見葉雲生停下了馬,身子稍稍前傾,對著那白茫茫的遠林眺望。
兩邊相距甚遠,常人目力難及。即便是關若男上前望去,也不過是稍有起伏的一片雪林。
她散去方才提起來的那一股內息,雙眼所見更是其餘難辨,模糊不清。
“莫非林中有埋伏?”李耀華猜測著說。
“看這雪景半天動靜也無,若是真有埋伏,必然是一流的高手!”張彪心裏頗為不耐,不信還有江湖人能趕到這裏來堵著他們。
葉雲生笑了笑,說道:“正好省卻一番工夫,走。”
幾人對他這話均為不解,隨他走了一炷香的時間,來到了雪林前的口子,這才看清——一群道士正圍著篝火,吃茶閑談,時有零零散散的殘雪落下,更在幽靜清冷的景致裏添了一絲安然悠閑,叫人瞧之羨慕。
李耀華皺起雙眉,對幾人低聲說道:“糟了,是泰山聽鳥觀的道長!”
張彪、關若男等人聽到泰山聽鳥觀的名頭,心中俱是一凜!
這裏不是河東,而是關中,泰山聽鳥觀對任何一名江湖人來說,都不是可以等閑視之的存在。
葉雲生躍下了馬,順手拿了掛在馬鞍上的奈落寶劍,正要舉步,忽然心生感應,抬頭看向蒼穹。
也不知是哪一位神仙,撒了一把晶瑩剔透的花瓣下來。
悠悠轉轉,緩落輕蕩,轉眼就將眾人都包圍在了其中。
他踩著半化了的雪路,走向那一群圍住篝火的道士們。
“正想尋一處好風景,烹雪煮茶,安閑片刻……卻是巧了,還望莫怪在下冒昧,不知可否借貴寶地並討幾杯茶喝?”
年輕的道士們都安靜地看著他,隻有那坐在篝火邊正在分茶的老道士與中年道士站起身子相迎。
老道士抱拳笑道:“葉居士,別來無恙!別說幾杯茶,就是喝上幾壺,老道也無任歡迎!”
中年道士亦抱拳行禮,不無感慨地說道:“未想到你還真的來了,多年不見,風采卻是更勝從前!”
葉雲生抱拳還禮,笑道:“三雀前輩,岩武師兄!觀上一切可好?”
老道士伸手請坐,為他分了一杯茶,說道:“近來收了幾名天賦不俗的弟子,幾次與別派比劍,很是長臉,掌門師兄就說,我們聽鳥觀下一代說不定能越過你們上清派呢!”
周圍聽鳥觀許多年輕的弟子站著,也沒擋住來路,可張彪、李耀華等人隻是稍稍靠近,約二十餘步外靜靜地等候。
王嬌嬌看葉雲生非常幹脆地舉杯喝了一口茶,有些驚慌地說道:“怎如此不謹慎,要是那茶裏有什麽……”
說到這裏,卻被身邊的關若男一記白眼給堵了迴去,再說不下去了。
葉雲生讚了一句好茶,便又向三雀道長討了一杯。
“聽聞天師賜你道號‘天行子’,取自‘知天人之行’,這是何等的榮耀!可你為什麽不留在小神山呢?”
葉雲生看向岩武道長,神色嚴肅說道:“許是在長安成家多年,於市井煙火中修得平常,心已滿足了。”
岩武道長搖頭道:“實在可惜,你若留在小神山上,上清一門必將更為興盛!”
許多年前,這岩武就把師門榮譽看得過重,這些年下來,依然未變。葉雲生沉默不語,有些話,沒有必要說出來。
三雀道長笑而問道:“茶可好?”
“甚好。”葉雲生一飲而盡,將茶杯放下,說道:“前輩與岩武師兄帶這些弟子來此,是為阻我?”
“你在河東與中州劍無二做封劍禮一事,早已傳遍中原……以老道和岩武的本事就不必自討苦吃,弄得灰頭土臉了。”
“朝堂中的大人派了親信與掌門傳話,此次攔堵你們入京,觀上必須出力,掌門便派了家師與我前來。”
聽了這話,與心中猜想印證合一,葉雲生不禁喟歎,“舊事如雲煙,相隔多年,許多人早已拋在腦後,觀上的情意,在下銘記五內!”
“師門的榮譽,怎可輕言忘卻?天行子師兄,當年你隻身入燕京,殺了那兇逆。該是聽鳥觀上上下下承你的情才是!”岩武似想到了曾經過往,麵上顯出激動的神色。
三雀道長不願以長輩自居,仍是喚葉雲生為居士,說道:“葉居士,你是聽鳥觀的恩人,江湖人豈有恩怨不明的道理?不過掌門也應承了那位大人,此次觀上必會出力,稍後還望你不要介意。”
聽鳥觀這師徒兩位,曾是舊識,在去燕京的路上碰到的,岩武受了重傷,三雀道長也有兩道劍傷,他給了些傷藥,花費半日的工夫運功為岩武療傷,再繼續前行。
今次派他們前來,可謂一切盡在不言中……
而他,其實打心裏就不願與兩人動劍。
現下,就隻看三雀道長作何打算了。
都是看多了聽多了的老江湖,這份打算,他隱隱約約,已經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