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堪進入龍朔三年。
一場大雪突襲“洛陽”地區。
自年初一至初四,整整下了四天方才停歇。
年初五,清晨,天色微亮。
“馮府”大食堂內那是人頭攢動,老兵、親衛、仆役依次入座,很快有熱氣騰騰的包子、稀粥、煎雞蛋等送上桌。
不用人招唿,大家夥拿起筷子就上……
劉大山如今徹底離開軍伍,是“馮府”家臣,更是府內大管家。他三口並兩口啃了兩個大肉包,再迅速喝完稀粥,跟著站起來對所有人大聲道:“都趕緊的,吃完去清理內外積雪,好些年沒這麽大雪了,可不能怠慢了。”
“放心吧,老劉頭兒。侯爺當年定下的,都記得呢,決計誤不了事。”
劉大山瞅了一眼說話的老兵,嘿嘿一笑道:“府裏新進不少,莫要弄岔了!”說完,邁步外走,丟下一句:“辦不好,家主怪罪,可別說老漢沒提醒過。”
自“永徽二年”那場寒潮後,按照後世模式,謝岩給“衛崗鄉”定了“應急預案”以及“門前三包責任製”,將官府和百姓全部納於其中,以應對極端自然災害天氣。
再好的機製,執行力是關鍵。尤其是“洛陽”地區已經多年風調雨順。因此,當大雪下到第三天的時候,馮寶讓人去知會兩位鄉長及“新安”縣令,做好“防災減災”準備。
現在大雪停了,馮寶打算出去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官吏和百姓們有沒有積極應對。
“二虎子?汝不在軍中執役,怎跑迴府?”馮寶在走出大門那一刻,看到旁邊一個年輕小夥子在那鏟雪,很熟悉,定睛一看,原來是進入“羽林右衛”的範二虎,便駐足以問。
“侯爺,吾已為‘隊正’,有‘休沐’,積攢至今,可休十日。”
“哎呀,瞧我這記性,大山提過,沒記下。”
“嘿嘿,侯爺事多,哪能記得此等小事。”範二虎憨憨一笑道。
“非小事爾!”馮寶扭頭對劉長河道:“迴來後,拿一份入‘遊春園’請柬給二虎子。”
“侯爺,吾也能進?”範二虎聞言眼睛頓時放光,急切問出。
“廢話,開園第一日就是給你們準備的。”說著,馮寶抬手指著範二虎笑道:“我可告訴你,能不能找到婆娘,得看你自己本事。”
“成!”範二虎很是認真的迴應。
馮寶“哈哈”一笑,繼續前行。
“謝府”與“馮府”一街相隔,平日裏人來人往皆路人也,然今日卻有數十之眾正沿街清掃積雪。
馮寶掃一眼便知都是兩府中老兵與仆役。一人一把大掃帚或鐵鍬,正忙的熱火朝天。
馮寶沒有去打擾眾人,僅和幾個照麵老兵說了兩句,行至街口,他忽然看見三個很意外的人。
明崇儼低首掃雪,心無旁騖;葉非在用鐵鍬鏟除地麵冰雪;王勃則比較有意思,大掃帚斜靠牆邊,他卻拿著一本書在看,一會微微抬首,似乎在思索,接著再看書,片刻後將書一卷,插於腰帶間,而後拿過掃帚幹活……
“侯……侯爺!”葉非最先看到馮寶,趕緊停下手中活計,想快速上前兩步見禮,哪曾想腳下一滑,“噗通”摔了一跤。
“小胖子,那麽激動幹嘛?”馮寶緊走兩步,彎腰扶起葉非,口中道:“沒傷著吧?”
“沒,沒有!小子皮糙肉厚,不怕。”葉非迅速從地上爬起來。
“弟子拜見師父。”明崇儼此刻過來行禮道。
“王勃見過馮侯。”
“都免禮。”馮寶跟著問:“子安,在看何書?”
“家師所著,名《力學》。”
“哦?子安能看懂?吾若沒有記錯,警官之《力學》一書甚難。”馮寶問出這句話的時候,眼睛卻死死盯在王勃臉上。
他比誰都清楚,謝岩來到大唐後,一直筆耕不輟,為得就是將在後世學到的文化知識盡可能完整的記錄下來,免得時間長了忘記。
《力學》這本書,實際涵蓋後世從初中到大學階段所有有關力學方麵的知識。
謝岩記得多少,馮寶並不清楚,但他很清楚一個事實,他自己能看懂的,差不多也就30%左右,就這還有很多是連蒙帶猜。
科學需要天才引領,這一點上馮寶也很讚同,那麽,王勃是嗎?他不知道。
“迴馮侯話,小子不甚明了。”
馮寶眼底閃現一絲失望,剛想張口,卻聞王勃又道:“力之於物相互作用,不脫離物而在也,隻是小子不明白,人與大地間,力之何在?為師父所言之‘萬有引力’乎?莫非樹上果子掉落,非自身之重,而為無處不在之‘力’乎?”
“啥?你都看到‘萬有引力’了?”馮寶來到大唐,頭一次感覺到自己深受打擊,以難以置信語氣再問道:“何為摩擦力?浮力?彈力、反作用力又是如何?汝都有看懂?”
“嗯!”王勃輕輕點了點頭,道:“兩接觸受壓之物,當相對運動亦或有相對運動趨勢,即在觸麵上產生有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是為摩擦力,此力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浸在流體內物受到流體豎直向上的作用力叫作浮力,流體如水、油,亦或看不見之虛空;至於彈力……”
“好啦,吾以明了,以汝之年歲,學至此處甚為難得。”馮寶隨即看向明崇儼,問:“小儼,警官著書甚多,汝有拜讀幾何?”
“迴師父話,謝侯著有《生物與醫道》,弟子甚喜,已牢記於心。”
“好!”馮寶非常高興地笑道:“大千世界,包含萬物,爾等各憑喜好所學,當為正途,學至深處,殊途同歸,當相互交融,互相取長。”
“小胖子,警官之書房,汝也沒少去,可有所獲?”馮寶看到葉非在一旁眨巴眨巴眼睛,似有所悟,便主動問及。
“有,有《美食》也。”
“《美食》?”馮寶顯然沒有能夠明白。
“稟馮侯,家師著《美食》一書,葉哥兒喜之。”王勃恭聲代葉非答道。
“哈哈哈,好事!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小胖子,日後學有所成,可得給吾做些嚐嚐喲。”
“一定一定。”葉非趕緊迴道。
“行了,掃雪這些事兒,讓其他人去,爾等三人隨吾同行。”
馮寶今日目的地是“道棚村”。
那原本是荒地。可隨著“衛崗鄉”崛起,尤其是“馬場”吸引大批“洛陽人”來往後,“衛崗鄉”至“洛陽”一段官道兩側開始陸續有流民安家,依靠售賣吃食和等待“施工隊”臨時招募為生。
由於“施工隊”發展極快,加上“水泥”出現,“活”,似乎永遠幹不完,於是吸引更多人前來。
這人一多,麻煩事也就跟著來了。
“洛陽”官府不願意管這攤子費力不討好的事兒,便直接奏請皇帝,將那一片地兒劃給“衛崗鄉”。
當時謝岩並不讚同,可那是皇命,不接受不成,隻能花大力氣整治。
幸好那地方的人多在“施工隊”幹活,雖然無地無糧,但收入不低,在謝岩給出方案後,那些人紛紛拿出積蓄,將茅草棚陸續改建成“磚瓦房”,沿著官道兩側後移而建。
為了便於管理,謝岩設“道棚村”,且任命了村長。
當一個常住人口超過兩萬,但占地僅數千畝的“大村落”出現於大唐官員視線中時,驚掉了太多人的下巴。
不過,這對於馮寶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要知道,在後世大城市裏,隨便一個社區,輕輕鬆鬆也有好幾萬人,甚至某些超大小區,都能住個十萬人,區區兩萬人,壓根不夠看。
貧富差距哪裏都有,“道棚村”有四成是“磚瓦房”,餘下大半為木製“棚戶”,但也有少部分是“茅草屋”。
雖然在大唐農村裏,多為後兩者房屋,可在“衛崗鄉”卻不是這樣。
據馮寶所知,除了“新安縣”少部分山區村落外,全境就隻有“道棚村”多“棚戶”和“茅屋”。
這兩種結構的房屋,經不住大雪積壓,很容易坍塌。
房子倒了可以重蓋,可人沒了就不成。
馮寶如今是此地最大的官,他怎麽著也得親自來一趟,看看實際情況,順便解決一些問題。
完全指望官府把所有事情都給辦了,在馮寶看來那根本行不通。畢竟官府的錢財屬於所有人,不能都花在“道棚村”。尤其是不能用在相對少的受災群體上。因此,馮寶在路上時便想到,應該召集“錢號”、和各生產建築材料的作坊管事前來,一同走走看看,最後來個現場辦公,把“道棚村”的問題,一次性給解決掉,省得以後遇上大雨大雪之類的,都得跑過來“賑災”,實在是“煩人”。
一場大雪突襲“洛陽”地區。
自年初一至初四,整整下了四天方才停歇。
年初五,清晨,天色微亮。
“馮府”大食堂內那是人頭攢動,老兵、親衛、仆役依次入座,很快有熱氣騰騰的包子、稀粥、煎雞蛋等送上桌。
不用人招唿,大家夥拿起筷子就上……
劉大山如今徹底離開軍伍,是“馮府”家臣,更是府內大管家。他三口並兩口啃了兩個大肉包,再迅速喝完稀粥,跟著站起來對所有人大聲道:“都趕緊的,吃完去清理內外積雪,好些年沒這麽大雪了,可不能怠慢了。”
“放心吧,老劉頭兒。侯爺當年定下的,都記得呢,決計誤不了事。”
劉大山瞅了一眼說話的老兵,嘿嘿一笑道:“府裏新進不少,莫要弄岔了!”說完,邁步外走,丟下一句:“辦不好,家主怪罪,可別說老漢沒提醒過。”
自“永徽二年”那場寒潮後,按照後世模式,謝岩給“衛崗鄉”定了“應急預案”以及“門前三包責任製”,將官府和百姓全部納於其中,以應對極端自然災害天氣。
再好的機製,執行力是關鍵。尤其是“洛陽”地區已經多年風調雨順。因此,當大雪下到第三天的時候,馮寶讓人去知會兩位鄉長及“新安”縣令,做好“防災減災”準備。
現在大雪停了,馮寶打算出去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官吏和百姓們有沒有積極應對。
“二虎子?汝不在軍中執役,怎跑迴府?”馮寶在走出大門那一刻,看到旁邊一個年輕小夥子在那鏟雪,很熟悉,定睛一看,原來是進入“羽林右衛”的範二虎,便駐足以問。
“侯爺,吾已為‘隊正’,有‘休沐’,積攢至今,可休十日。”
“哎呀,瞧我這記性,大山提過,沒記下。”
“嘿嘿,侯爺事多,哪能記得此等小事。”範二虎憨憨一笑道。
“非小事爾!”馮寶扭頭對劉長河道:“迴來後,拿一份入‘遊春園’請柬給二虎子。”
“侯爺,吾也能進?”範二虎聞言眼睛頓時放光,急切問出。
“廢話,開園第一日就是給你們準備的。”說著,馮寶抬手指著範二虎笑道:“我可告訴你,能不能找到婆娘,得看你自己本事。”
“成!”範二虎很是認真的迴應。
馮寶“哈哈”一笑,繼續前行。
“謝府”與“馮府”一街相隔,平日裏人來人往皆路人也,然今日卻有數十之眾正沿街清掃積雪。
馮寶掃一眼便知都是兩府中老兵與仆役。一人一把大掃帚或鐵鍬,正忙的熱火朝天。
馮寶沒有去打擾眾人,僅和幾個照麵老兵說了兩句,行至街口,他忽然看見三個很意外的人。
明崇儼低首掃雪,心無旁騖;葉非在用鐵鍬鏟除地麵冰雪;王勃則比較有意思,大掃帚斜靠牆邊,他卻拿著一本書在看,一會微微抬首,似乎在思索,接著再看書,片刻後將書一卷,插於腰帶間,而後拿過掃帚幹活……
“侯……侯爺!”葉非最先看到馮寶,趕緊停下手中活計,想快速上前兩步見禮,哪曾想腳下一滑,“噗通”摔了一跤。
“小胖子,那麽激動幹嘛?”馮寶緊走兩步,彎腰扶起葉非,口中道:“沒傷著吧?”
“沒,沒有!小子皮糙肉厚,不怕。”葉非迅速從地上爬起來。
“弟子拜見師父。”明崇儼此刻過來行禮道。
“王勃見過馮侯。”
“都免禮。”馮寶跟著問:“子安,在看何書?”
“家師所著,名《力學》。”
“哦?子安能看懂?吾若沒有記錯,警官之《力學》一書甚難。”馮寶問出這句話的時候,眼睛卻死死盯在王勃臉上。
他比誰都清楚,謝岩來到大唐後,一直筆耕不輟,為得就是將在後世學到的文化知識盡可能完整的記錄下來,免得時間長了忘記。
《力學》這本書,實際涵蓋後世從初中到大學階段所有有關力學方麵的知識。
謝岩記得多少,馮寶並不清楚,但他很清楚一個事實,他自己能看懂的,差不多也就30%左右,就這還有很多是連蒙帶猜。
科學需要天才引領,這一點上馮寶也很讚同,那麽,王勃是嗎?他不知道。
“迴馮侯話,小子不甚明了。”
馮寶眼底閃現一絲失望,剛想張口,卻聞王勃又道:“力之於物相互作用,不脫離物而在也,隻是小子不明白,人與大地間,力之何在?為師父所言之‘萬有引力’乎?莫非樹上果子掉落,非自身之重,而為無處不在之‘力’乎?”
“啥?你都看到‘萬有引力’了?”馮寶來到大唐,頭一次感覺到自己深受打擊,以難以置信語氣再問道:“何為摩擦力?浮力?彈力、反作用力又是如何?汝都有看懂?”
“嗯!”王勃輕輕點了點頭,道:“兩接觸受壓之物,當相對運動亦或有相對運動趨勢,即在觸麵上產生有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是為摩擦力,此力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浸在流體內物受到流體豎直向上的作用力叫作浮力,流體如水、油,亦或看不見之虛空;至於彈力……”
“好啦,吾以明了,以汝之年歲,學至此處甚為難得。”馮寶隨即看向明崇儼,問:“小儼,警官著書甚多,汝有拜讀幾何?”
“迴師父話,謝侯著有《生物與醫道》,弟子甚喜,已牢記於心。”
“好!”馮寶非常高興地笑道:“大千世界,包含萬物,爾等各憑喜好所學,當為正途,學至深處,殊途同歸,當相互交融,互相取長。”
“小胖子,警官之書房,汝也沒少去,可有所獲?”馮寶看到葉非在一旁眨巴眨巴眼睛,似有所悟,便主動問及。
“有,有《美食》也。”
“《美食》?”馮寶顯然沒有能夠明白。
“稟馮侯,家師著《美食》一書,葉哥兒喜之。”王勃恭聲代葉非答道。
“哈哈哈,好事!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小胖子,日後學有所成,可得給吾做些嚐嚐喲。”
“一定一定。”葉非趕緊迴道。
“行了,掃雪這些事兒,讓其他人去,爾等三人隨吾同行。”
馮寶今日目的地是“道棚村”。
那原本是荒地。可隨著“衛崗鄉”崛起,尤其是“馬場”吸引大批“洛陽人”來往後,“衛崗鄉”至“洛陽”一段官道兩側開始陸續有流民安家,依靠售賣吃食和等待“施工隊”臨時招募為生。
由於“施工隊”發展極快,加上“水泥”出現,“活”,似乎永遠幹不完,於是吸引更多人前來。
這人一多,麻煩事也就跟著來了。
“洛陽”官府不願意管這攤子費力不討好的事兒,便直接奏請皇帝,將那一片地兒劃給“衛崗鄉”。
當時謝岩並不讚同,可那是皇命,不接受不成,隻能花大力氣整治。
幸好那地方的人多在“施工隊”幹活,雖然無地無糧,但收入不低,在謝岩給出方案後,那些人紛紛拿出積蓄,將茅草棚陸續改建成“磚瓦房”,沿著官道兩側後移而建。
為了便於管理,謝岩設“道棚村”,且任命了村長。
當一個常住人口超過兩萬,但占地僅數千畝的“大村落”出現於大唐官員視線中時,驚掉了太多人的下巴。
不過,這對於馮寶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要知道,在後世大城市裏,隨便一個社區,輕輕鬆鬆也有好幾萬人,甚至某些超大小區,都能住個十萬人,區區兩萬人,壓根不夠看。
貧富差距哪裏都有,“道棚村”有四成是“磚瓦房”,餘下大半為木製“棚戶”,但也有少部分是“茅草屋”。
雖然在大唐農村裏,多為後兩者房屋,可在“衛崗鄉”卻不是這樣。
據馮寶所知,除了“新安縣”少部分山區村落外,全境就隻有“道棚村”多“棚戶”和“茅屋”。
這兩種結構的房屋,經不住大雪積壓,很容易坍塌。
房子倒了可以重蓋,可人沒了就不成。
馮寶如今是此地最大的官,他怎麽著也得親自來一趟,看看實際情況,順便解決一些問題。
完全指望官府把所有事情都給辦了,在馮寶看來那根本行不通。畢竟官府的錢財屬於所有人,不能都花在“道棚村”。尤其是不能用在相對少的受災群體上。因此,馮寶在路上時便想到,應該召集“錢號”、和各生產建築材料的作坊管事前來,一同走走看看,最後來個現場辦公,把“道棚村”的問題,一次性給解決掉,省得以後遇上大雨大雪之類的,都得跑過來“賑災”,實在是“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