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蕭越薦入仕途,是馮寶一個小小心願,以前一直沒有合適機會,今天突然想到那就做了,能不能接得住?眼下就看他自己了。
還好,蕭越短暫猶豫後,毅然言道:“侯爺,吾當竭力,定不辱命。”
“甚好!自去速辦。坊內事,汝可自行處置,若有賊人逃逸,可不必理會。李校尉領軍在旁操演,定當援手。”
“羽林左衛”李升知道最後一句是馮寶說給自己聽,連忙應道:“大都督所言極是,末將即刻迴軍,以策萬全。”
“有勞!”馮寶客套一句。
正事辦完,酒宴繼續,隻不過,有些人心裏卻覺得不妥。畢竟百姓遭遇災害,官員齊聚青樓飲宴,這事兒要是傳出去,實在有損名聲。
不過好在整場飲宴並無女子,左右伺候者皆為普通仆役,倒也讓人安心不少,起碼日後若有人談及此事,也好爭辯一二。
“雲舞坊”內接下來是怎樣情景,蕭越一點也不關心,現在的他,一邊快步疾走,一邊向同行“巡邏隊”方有財與“都尉”高翔布置具體事宜……堪堪將想到的都說完,卻聽身後有人喚道:“蕭越!”
迴首望去,杜風走來。
“時不我待,煩勞二位盡快領軍進入。”蕭越向方、高二人行禮言道。
待他二人應下離去,杜風也來到蕭越近前,直接道:“吾無事可做,當助一臂之力。”
“謝了!”蕭越深深地看了一眼杜風。
“你我何必言謝?忙完此事,設宴答謝不遲,對了,屆時可得喚上元昭。”
“一定!一定!”
“走,進坊內,探災情。”杜風率先邁開步伐,蕭越緊隨其後,大踏步向著受災最嚴重的“茅草屋”那片而去。
與此同時,大隊軍卒和“巡邏隊”人員,以十人一組,開始從各個方向展開行動……
飲宴,對於出身名門的王勃和明崇儼二人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吸引力,若不是照顧胖墩葉非,他們早就離席。
葉非倒也頗有眼力,見他倆停箸不動,便匆忙往嘴裏塞了幾大塊魚肉,而後用有些含糊不清的語調道:“飽了!”
“走,去屋外。”明崇儼低聲說了一句,然後看了一眼馮寶那邊,又道:“師父正忙,無需見禮。”
三個少年人離開,沒有驚動任何人。
出“雲舞坊”,不到百步即是官道。
緩緩行至官道邊,明崇儼忽然問道:“子安,吾想起一事。”
“何事?”王勃不解地問。
“日前進府邀汝出行,見有婢女縫製一偌大絲綢,當時不知何物故未在意。今日子安隨身攜《力學》一書,吾曾也拜讀,依稀記得,書中最後記一些‘有趣驗證案例’,其中有一‘熱氣球’,似吾之所見。”
“正是此物。”王勃道:“師父書中有言,‘熱氣球’可帶人至雲端,吾,甚是想去。”
“至雲上而窺天,子安可曾想過,此舉不妥?”
“看看,無妨!”
“也是。”明崇儼跟著道:“驗證之日,還請知會一聲。”
“何為‘熱氣球’?”葉非感覺自己完全聽不懂,是以發問。
“如‘孔明燈’一般,很大,可載人載物。”王勃平靜地道。
“啊——”葉非頓時傻了眼,連說話都忘了。
明崇儼知道葉非對學問心思不多,所以也沒有解釋什麽,隻是他心裏覺得,這件事情告訴師父應該更好些。
“天”,對唐人而言,心存敬畏!再者,皇帝以“天子”自居,“窺天”,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敬”。一個不把“天”放在眼裏的人,又怎能敬畏“天子”?個中道理,明崇儼因年紀關係不甚明了,但馮寶就不同了,他完全明白,“天”,在古代那就“至高無上”的意思,是“皇權”的某種表述,因此,當聽說王勃在製作“熱氣球”時,真是愣住了。
此刻,已是晚間。
整個下午,馮寶都在等待和處理蕭越那邊傳來的各種消息,晚膳後,本想著找賀蘭敏之來一場麻將,卻不料明崇儼說起“熱氣球”,著實意外得緊。
“子安怎會想起弄此物?”馮寶實在有些想不通。
“《力學》書中有記載,況子安昔日受謝侯贈禮,其中一物乃一破開空球,外接一管,據其所言,以‘抽風機’將球內‘氣’吸出,堵塞細管,空球當渾然一體,大力亦難分之,故明‘氣’也。既存‘氣’,先熱之,而後其輕之,先人製‘孔明燈’,理應如此。子安曰:‘熱氣球’實為‘大孔明燈’,不難矣!”
用兩個銅製半球,通過“抽真空”來證明“大氣壓力”存在,以引發王勃好奇心,從而達到“收徒”目的,謝岩當初如此做法,馮寶事後有所耳聞。隻是他沒有想到,王勃真的是那種對“科學”極其上心的人,更重要是,曆史早已證明,王勃天賦超越常人,絕對是個“天才”。
“科學”道路需要“天才”引領,而“天才”很多時候需要保護,否則一個不留神,弄不好會夭折。
馮寶雖說經曆沒那麽多,可見識不缺,他隨即意識到,王勃弄“熱氣球”一事,多少有點隱患。於是讓明崇儼多加關注,至於怎樣消除隱患,還需要仔細想想。
一日夜內,完成緝拿盜匪、收繳軍械、統計災民等諸多事務,做好其實根本沒可能,但是大體做到,卻也不難。
至於馮寶提出的那份“安民坊賑災重建文書”,蕭越在杜風幫助下,同樣按時完成。
馮寶大致瀏覽一下,感覺能說得過去,便正式任命蕭越為“安民坊正”。
盡管這是一個在大唐官僚體係中最低微的職務,但它是“官”,且為“職事官”,遠不是“散官”、“勳官”可比。
時間很快,轉眼已是正月十三。
“皇後,朕聽聞有朝臣上書彈劾馮寶……”
“確有此事。”武皇後迴應了一句,跟著親自將一杯熱茶遞到皇帝李治麵前,輕聲道:“陛下龍體方有些好轉,不必為此等小事勞神。”
李治接過熱茶,輕輕吹了兩下,再喝了一口,隨手置於龍案之上,口中道:“確小事爾,然有越權。”
“謝卿家遠鎮遼東,馮卿家代攝其權,況百姓受災,事且從急爾。”
李治微微頷首,算是認可了這個說法。
“陛下,馮卿家在鄉裏弄個‘遊春園’,聽說改在‘上元節’開園,各家勳貴朝臣府中成年未婚男女皆有收到請柬,連弘兒亦有,且注明‘上元節’過後,對所有百姓開放,真不知其用意何在?”
“能有何意,不過是將官、民分開罷了。”李治道:“聽聞還要收‘門票’,也不知何物也。”
“左右不過錢財爾。”
“嗬嗬,馮卿家生財有道,本朝無人可及。”李治隨即問:“弘兒可有想去?”
武皇後道:“弘兒有意前往。”
“嗯!”李治頗為讚同地道:“知民間事,乃太子應有,此舉善也。”
皇帝話音方落,寢宮大門外出現一名宦官身影。
王伏勝見狀快步迎上去,簡短交談幾句後,他返身迴走,而那名宦官則自行離去。
“陛下。”王伏勝來到李治身旁執禮道:“‘衛崗鄉’傳來消息,‘遊春園’首日有大事!‘衛崗縣侯’馮寶差人傳話各家,執請柬者僅可攜四名隨從入內。”
“可知何事?”李治不是很在意,隨口一問。
“飛——飛天!”王伏勝實在想不出其他說法,隻能原話稟道。
“飛天?‘天’豈是凡夫俗子可窺伺?”武皇後反應極快,一語道出重點。
“宮外消息不詳,老奴實在不知。”
“那還不趕緊去查?”武皇後脫口而出,不過話一說完就感覺到不對,轉首問李治:“陛下以為如何?”
“天?何為‘天’,‘天’上有何人?朕,意欲知之。”李治看似自言自語說了一句,緊跟著又道:“王伏勝,汝領一隊‘千牛衛’前往,定要知曉詳細,若……若有不妥,便宜行事。”
“奴婢遵旨。”王伏勝表麵波瀾不驚,心中卻是駭然。他很清楚,皇帝陛下給予“便宜行事”之權意味著什麽。
自“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都稱“君權天授”,以“天子”自居。
“天”是什麽?沒有人知道,隻有無盡的傳說,無邊的猜想。
天庭玉帝、瑤池王母、月宮嫦娥,可曾真在天上俯視人間?
太多未知!
人,敬畏“天”,有向往“天”,真要是弄明白“天”為何?那又會怎樣呢?
還好,蕭越短暫猶豫後,毅然言道:“侯爺,吾當竭力,定不辱命。”
“甚好!自去速辦。坊內事,汝可自行處置,若有賊人逃逸,可不必理會。李校尉領軍在旁操演,定當援手。”
“羽林左衛”李升知道最後一句是馮寶說給自己聽,連忙應道:“大都督所言極是,末將即刻迴軍,以策萬全。”
“有勞!”馮寶客套一句。
正事辦完,酒宴繼續,隻不過,有些人心裏卻覺得不妥。畢竟百姓遭遇災害,官員齊聚青樓飲宴,這事兒要是傳出去,實在有損名聲。
不過好在整場飲宴並無女子,左右伺候者皆為普通仆役,倒也讓人安心不少,起碼日後若有人談及此事,也好爭辯一二。
“雲舞坊”內接下來是怎樣情景,蕭越一點也不關心,現在的他,一邊快步疾走,一邊向同行“巡邏隊”方有財與“都尉”高翔布置具體事宜……堪堪將想到的都說完,卻聽身後有人喚道:“蕭越!”
迴首望去,杜風走來。
“時不我待,煩勞二位盡快領軍進入。”蕭越向方、高二人行禮言道。
待他二人應下離去,杜風也來到蕭越近前,直接道:“吾無事可做,當助一臂之力。”
“謝了!”蕭越深深地看了一眼杜風。
“你我何必言謝?忙完此事,設宴答謝不遲,對了,屆時可得喚上元昭。”
“一定!一定!”
“走,進坊內,探災情。”杜風率先邁開步伐,蕭越緊隨其後,大踏步向著受災最嚴重的“茅草屋”那片而去。
與此同時,大隊軍卒和“巡邏隊”人員,以十人一組,開始從各個方向展開行動……
飲宴,對於出身名門的王勃和明崇儼二人來說,根本沒有任何吸引力,若不是照顧胖墩葉非,他們早就離席。
葉非倒也頗有眼力,見他倆停箸不動,便匆忙往嘴裏塞了幾大塊魚肉,而後用有些含糊不清的語調道:“飽了!”
“走,去屋外。”明崇儼低聲說了一句,然後看了一眼馮寶那邊,又道:“師父正忙,無需見禮。”
三個少年人離開,沒有驚動任何人。
出“雲舞坊”,不到百步即是官道。
緩緩行至官道邊,明崇儼忽然問道:“子安,吾想起一事。”
“何事?”王勃不解地問。
“日前進府邀汝出行,見有婢女縫製一偌大絲綢,當時不知何物故未在意。今日子安隨身攜《力學》一書,吾曾也拜讀,依稀記得,書中最後記一些‘有趣驗證案例’,其中有一‘熱氣球’,似吾之所見。”
“正是此物。”王勃道:“師父書中有言,‘熱氣球’可帶人至雲端,吾,甚是想去。”
“至雲上而窺天,子安可曾想過,此舉不妥?”
“看看,無妨!”
“也是。”明崇儼跟著道:“驗證之日,還請知會一聲。”
“何為‘熱氣球’?”葉非感覺自己完全聽不懂,是以發問。
“如‘孔明燈’一般,很大,可載人載物。”王勃平靜地道。
“啊——”葉非頓時傻了眼,連說話都忘了。
明崇儼知道葉非對學問心思不多,所以也沒有解釋什麽,隻是他心裏覺得,這件事情告訴師父應該更好些。
“天”,對唐人而言,心存敬畏!再者,皇帝以“天子”自居,“窺天”,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敬”。一個不把“天”放在眼裏的人,又怎能敬畏“天子”?個中道理,明崇儼因年紀關係不甚明了,但馮寶就不同了,他完全明白,“天”,在古代那就“至高無上”的意思,是“皇權”的某種表述,因此,當聽說王勃在製作“熱氣球”時,真是愣住了。
此刻,已是晚間。
整個下午,馮寶都在等待和處理蕭越那邊傳來的各種消息,晚膳後,本想著找賀蘭敏之來一場麻將,卻不料明崇儼說起“熱氣球”,著實意外得緊。
“子安怎會想起弄此物?”馮寶實在有些想不通。
“《力學》書中有記載,況子安昔日受謝侯贈禮,其中一物乃一破開空球,外接一管,據其所言,以‘抽風機’將球內‘氣’吸出,堵塞細管,空球當渾然一體,大力亦難分之,故明‘氣’也。既存‘氣’,先熱之,而後其輕之,先人製‘孔明燈’,理應如此。子安曰:‘熱氣球’實為‘大孔明燈’,不難矣!”
用兩個銅製半球,通過“抽真空”來證明“大氣壓力”存在,以引發王勃好奇心,從而達到“收徒”目的,謝岩當初如此做法,馮寶事後有所耳聞。隻是他沒有想到,王勃真的是那種對“科學”極其上心的人,更重要是,曆史早已證明,王勃天賦超越常人,絕對是個“天才”。
“科學”道路需要“天才”引領,而“天才”很多時候需要保護,否則一個不留神,弄不好會夭折。
馮寶雖說經曆沒那麽多,可見識不缺,他隨即意識到,王勃弄“熱氣球”一事,多少有點隱患。於是讓明崇儼多加關注,至於怎樣消除隱患,還需要仔細想想。
一日夜內,完成緝拿盜匪、收繳軍械、統計災民等諸多事務,做好其實根本沒可能,但是大體做到,卻也不難。
至於馮寶提出的那份“安民坊賑災重建文書”,蕭越在杜風幫助下,同樣按時完成。
馮寶大致瀏覽一下,感覺能說得過去,便正式任命蕭越為“安民坊正”。
盡管這是一個在大唐官僚體係中最低微的職務,但它是“官”,且為“職事官”,遠不是“散官”、“勳官”可比。
時間很快,轉眼已是正月十三。
“皇後,朕聽聞有朝臣上書彈劾馮寶……”
“確有此事。”武皇後迴應了一句,跟著親自將一杯熱茶遞到皇帝李治麵前,輕聲道:“陛下龍體方有些好轉,不必為此等小事勞神。”
李治接過熱茶,輕輕吹了兩下,再喝了一口,隨手置於龍案之上,口中道:“確小事爾,然有越權。”
“謝卿家遠鎮遼東,馮卿家代攝其權,況百姓受災,事且從急爾。”
李治微微頷首,算是認可了這個說法。
“陛下,馮卿家在鄉裏弄個‘遊春園’,聽說改在‘上元節’開園,各家勳貴朝臣府中成年未婚男女皆有收到請柬,連弘兒亦有,且注明‘上元節’過後,對所有百姓開放,真不知其用意何在?”
“能有何意,不過是將官、民分開罷了。”李治道:“聽聞還要收‘門票’,也不知何物也。”
“左右不過錢財爾。”
“嗬嗬,馮卿家生財有道,本朝無人可及。”李治隨即問:“弘兒可有想去?”
武皇後道:“弘兒有意前往。”
“嗯!”李治頗為讚同地道:“知民間事,乃太子應有,此舉善也。”
皇帝話音方落,寢宮大門外出現一名宦官身影。
王伏勝見狀快步迎上去,簡短交談幾句後,他返身迴走,而那名宦官則自行離去。
“陛下。”王伏勝來到李治身旁執禮道:“‘衛崗鄉’傳來消息,‘遊春園’首日有大事!‘衛崗縣侯’馮寶差人傳話各家,執請柬者僅可攜四名隨從入內。”
“可知何事?”李治不是很在意,隨口一問。
“飛——飛天!”王伏勝實在想不出其他說法,隻能原話稟道。
“飛天?‘天’豈是凡夫俗子可窺伺?”武皇後反應極快,一語道出重點。
“宮外消息不詳,老奴實在不知。”
“那還不趕緊去查?”武皇後脫口而出,不過話一說完就感覺到不對,轉首問李治:“陛下以為如何?”
“天?何為‘天’,‘天’上有何人?朕,意欲知之。”李治看似自言自語說了一句,緊跟著又道:“王伏勝,汝領一隊‘千牛衛’前往,定要知曉詳細,若……若有不妥,便宜行事。”
“奴婢遵旨。”王伏勝表麵波瀾不驚,心中卻是駭然。他很清楚,皇帝陛下給予“便宜行事”之權意味著什麽。
自“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曆朝曆代的皇帝們都稱“君權天授”,以“天子”自居。
“天”是什麽?沒有人知道,隻有無盡的傳說,無邊的猜想。
天庭玉帝、瑤池王母、月宮嫦娥,可曾真在天上俯視人間?
太多未知!
人,敬畏“天”,有向往“天”,真要是弄明白“天”為何?那又會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