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石窟,滿坑滿穀整齊碼放的銀箱,乍然目睹之下,蘭芽也禁不住心潮澎湃。
這天下財富雖則都用銀子計量,可是事實上想要搜集這些白花花的真銀卻太難。從大明建國,太祖皇帝以降便都對文臣充滿了懷疑,於是即便俸祿也都隻兌換成大明寶鈔,而不給真正的銀子。
而曾誠隻有利用這天下間最賺錢的鹽業,才能從鹽商那裏取得這白花花的銀子……心血費盡,白銀亦紅。
二掌櫃問:「倒不知,公子將如何運走這批銀子?磐」
蘭芽手撫石壁上的青苔:「若我沒猜錯,這地道應當是直通江邊。所以這石壁才會這樣潮濕,長滿青苔。」
二掌櫃含笑點頭:「公子聰慧。」
蘭芽的眼睛便忍不住又熱了熱,忍不住想起那晚走投無路之下,她與虎子在烏篷船上躲了一夜……那一夜水天銀華、滿船明月。
蘭芽壓抑著心跳:「我猜,地道出口已在城外,且出口處實則一直備著船隻。這便將銀兩裝船,連夜北上。候」
二掌櫃皺眉:「這筆銀兩數目不小,公子想運到何處去?」
蘭芽又吸了口氣:「由此北上,約一日航程,可見一座巨大的驛站。雖則名為驛站,可是據我看來那規模倒不啻為一座城池。四麵城牆圍攏,城門之上竟然還有箭樓……我說的那個地方,二掌櫃想必也知曉吧?」
二掌櫃聞言便是重重一驚:「不想,原來彼處也被公子知曉!」
二掌櫃這般神色,蘭芽便更確定了自己的猜測。為了打消二掌櫃的疑慮,她便解釋道:「二掌櫃別擔心,那是大人親自帶我去的。就是那城牆,亦是大人帶我而上。」
蘭芽再吸一口氣,努力壓住心內澎湃:「……在那城牆之上,我才有幸俯瞰到那座小城的全貌,看清形形色色的商旅。」蘭芽偏頭望二掌櫃:「這筆銀子雖則巨大,不宜整體運輸得太遠;不過卻可以在那處驛站中轉,由那數百商旅化整為零運走……便任何人都不會懷疑了。」
二掌櫃難得將他那肥厚的大眼皮全部睜開,瞪圓了眼睛盯住蘭芽。
蘭芽明白他驚懼何來,便嘆了口氣道:「……彼時我也不明白大人為何在那處等我。可是現下卻是懂了。為何一處『驛站』卻規模與守備堪比城池,內裏的行商又是人歡馬叫,那般形形色色。於是我知,那處『驛站』便是大人的一處秘密營盤;而那些化妝成商旅的,都是大人手下。」
二掌櫃無言以對,隻能躬身一禮:「公子睿智。」
.
住店的「旅客」都悄然起身,個個都是好手,那麽些沉重的銀箱被他們悄無聲息地迅速搬空。
不用蘭芽吩咐,那些「旅客」便訓練有素地各自登上船隻,值守押運。
立在江堤水岸,借滿天明月目送船隻扶搖北去,蘭芽心下感慨萬千。
背後聽得沉重唿吸,蘭芽便扭頭,正瞧見衛隱一張臉繃得登緊,麵色有些發白。
蘭芽便笑了下,甩袖子打他一記:「現在才知道害怕,已是晚了。大人的這條『賊船』,你已上了太久,下不去了。」
衛隱豈能不明白,所以才會這般心如死灰。
原本他身為錦衣衛旗官,也隻循著例聽命於身在紫府任職的司夜染,未覺有異。可是這一年多來相處下來,他才漸漸感覺不對。司夜染是大權在握的宦官,可是他做的事卻並非全都是朝廷派遣的差事……此時瞧見這麽多銀子,聯想到曾誠一案中失蹤的大筆銀兩,他才膽戰心驚起來。
可是正如蘭公子所言,此時「下船」已經晚了。
蘭芽也不多擾他,任由他自行熬過最初的這段掙紮。二掌櫃躬身問:「這筆銀子在客棧一直藏得滴水不漏,縱然大掌櫃是仇夜雨的人,也都被小人們瞞過。公子可否見告,是如何猜到這筆銀子就在小店?」
蘭芽輕嘆一聲:「曾誠留下兩幅彩畫為線索,一幅為嫦娥奔月,一幅是牛郎織女。嫦娥奔月點中『月桂』二字,牛郎織女卻是極費筆墨烘托那棵大槐樹。雖則牛郎織女的故事裏也有槐蔭樹為媒,槐樹出現在畫麵裏也算常理,隻是那幅畫裏的槐樹未免太大、太喧賓奪主——我由此便知,那幅畫裏的槐樹才是曾誠真正的線索所在。」
蘭芽偏首道:「兩幅畫,嫦娥奔月既是『上天』,那麽與之對應,牛郎織女便該是『入地』。且槐為『守土之樹』,槐字為木形,鬼音,取人死後身子入土,靈魂歸祖廟之意,於是槐樹自古以來多被種植在村口或者廟門前,以候望遊子葉落歸根、魂歸故裏……」
說到此處,蘭芽不由心酸,便吸了吸鼻子:「曾誠大人便是藉此來說,就算他死了,他的魂卻依舊守護著埋在地下的這個秘密——我便想到,那筆銀子必定是埋在地下。」
「還有,我此前兩次來南京,隻覺機緣巧合,邂逅諸多與『月』有關的事物。無論是攬月樓、弦月樓、月桂樓,還是月船……都是月。唯獨我住的悅來客棧與『月』無關。可是後來我才忽然想
到『悅』音何嚐不同樣也是『月』?同樣是月,卻與別個迥然有異,便使得它反倒更加凸出。」
二掌櫃聽得心服口服,躬身施禮。
蘭芽卻紅了臉:「掌櫃別誇我,實則——這也不全是我自己猜到的。如果沒有——如果沒有大人的步步指點,我自己怕也想不到這些。」
她眯起眼,眼前的水天月色卻化作那日黃昏,斜陽鋪展城樓之上,有錦袍少年傲然而立,卻隻肯給她背影;待得她拾級而上,他幽幽凝視她道:「你還要我,等你多久?」
原來他是一直走在她前麵,引著她帶著她。
於是他彼時說過的一段話便總覺格外古怪,他與她解說為何選用「月船」為名,而不用「月槎」……他說縱然「槎」為仙舟,比船更有意境,可是聽起來難免成了「越來越差」,多不好聽。他彼時故意在「越來」之後略作停頓……
越來,悅來,月來……便是在那一刻,她才豁然省悟悅來客棧之重。
眼中燠熱,蘭芽深吸水邊涼氣忍住,偏首望二掌櫃:「實則我也有一事向求掌櫃解惑。」
二掌櫃道:「公子請講。」
蘭芽便紅了臉,尷尬地笑了笑,搖頭道:「算了,我還是不問了。本來不是什麽大事,我自不該耿耿於懷。」
二掌櫃察言觀色,腦筋急轉,忽地笑了:「公子既然不願講,不如叫小人猜猜?若是猜對了,也幫公子解惑;若猜錯了,公子隻當聽小人講了個笑話罷了。」
蘭芽麵上更熱,「嗯,你猜。」
二掌櫃便笑:「月船出事當晚,公子雖然猜到那被繯首的月船不是大人,但是公子心下卻也難免覺得大人是獨自先出了城,不顧公子而去……」
蘭芽一口氣嗆住,急忙捂住臉咳嗽。
二掌櫃都看得明白,便笑:「公子不妨迴想,那晚走投無路之下,卻是何人護著公子和虎爺平安脫險?那滿船明月,可曾叫公子睡得安穩?」
蘭芽深深埋住臉——
滿船明月。月船……
.
大事忙完,蘭芽迴弦月樓,中途還是忍不住拐了個彎兒到南京守備府外頭去轉了轉。
懷仁死了,司禮監自然還有其他的太監派駐過來;這守備府依舊是從前的守衛森嚴。
蘭芽抱著膝蓋在路邊坐了一會兒,腦海中與月將軍的記憶不用格外用力,便自然而然地一幕一幕浮現眼前。
銀盔銀甲的少年將軍,立在夜色裏,宛若身披明月。
縱然隔著麵具,隔著叫她陌生的眼神,她卻還是認出了他。
兄長。
於是在魏強的書房裏,她故意近身與月將軍廝磨,就是為了看清他,尋找到他的氣味,以及——悄然的試探。
可是她不知他何以會在懷仁府中為虎作倀,何以對她那般滿懷恨意,何以——半點想認她的意思都沒有。
她怕是兄長在大火中受了傷,也許傷了頭,也許忘了她……所以她不敢貿然上前相認,隻得先辦完大事,徐尋機會。
她也曾拜託過賈魯,在南京獲罪之人中替她尋找兄長下落——可是賈魯傳來的消息裏,卻說未曾找見過這樣一個人。
兄長他究竟去了哪裏?
究竟是大難當夜僥倖逃脫,還是——當夜便,橫死刀下?
她不敢想,卻不能不想。這蒼茫的人世之間,倘若兄長還真的活著,她便不再是孤身一人……
她要找到他。即便要費盡千辛萬苦,即便——要瞞住皇上,瞞住司夜染,她也一定要找到他!
-
【還有~】
</br>
這天下財富雖則都用銀子計量,可是事實上想要搜集這些白花花的真銀卻太難。從大明建國,太祖皇帝以降便都對文臣充滿了懷疑,於是即便俸祿也都隻兌換成大明寶鈔,而不給真正的銀子。
而曾誠隻有利用這天下間最賺錢的鹽業,才能從鹽商那裏取得這白花花的銀子……心血費盡,白銀亦紅。
二掌櫃問:「倒不知,公子將如何運走這批銀子?磐」
蘭芽手撫石壁上的青苔:「若我沒猜錯,這地道應當是直通江邊。所以這石壁才會這樣潮濕,長滿青苔。」
二掌櫃含笑點頭:「公子聰慧。」
蘭芽的眼睛便忍不住又熱了熱,忍不住想起那晚走投無路之下,她與虎子在烏篷船上躲了一夜……那一夜水天銀華、滿船明月。
蘭芽壓抑著心跳:「我猜,地道出口已在城外,且出口處實則一直備著船隻。這便將銀兩裝船,連夜北上。候」
二掌櫃皺眉:「這筆銀兩數目不小,公子想運到何處去?」
蘭芽又吸了口氣:「由此北上,約一日航程,可見一座巨大的驛站。雖則名為驛站,可是據我看來那規模倒不啻為一座城池。四麵城牆圍攏,城門之上竟然還有箭樓……我說的那個地方,二掌櫃想必也知曉吧?」
二掌櫃聞言便是重重一驚:「不想,原來彼處也被公子知曉!」
二掌櫃這般神色,蘭芽便更確定了自己的猜測。為了打消二掌櫃的疑慮,她便解釋道:「二掌櫃別擔心,那是大人親自帶我去的。就是那城牆,亦是大人帶我而上。」
蘭芽再吸一口氣,努力壓住心內澎湃:「……在那城牆之上,我才有幸俯瞰到那座小城的全貌,看清形形色色的商旅。」蘭芽偏頭望二掌櫃:「這筆銀子雖則巨大,不宜整體運輸得太遠;不過卻可以在那處驛站中轉,由那數百商旅化整為零運走……便任何人都不會懷疑了。」
二掌櫃難得將他那肥厚的大眼皮全部睜開,瞪圓了眼睛盯住蘭芽。
蘭芽明白他驚懼何來,便嘆了口氣道:「……彼時我也不明白大人為何在那處等我。可是現下卻是懂了。為何一處『驛站』卻規模與守備堪比城池,內裏的行商又是人歡馬叫,那般形形色色。於是我知,那處『驛站』便是大人的一處秘密營盤;而那些化妝成商旅的,都是大人手下。」
二掌櫃無言以對,隻能躬身一禮:「公子睿智。」
.
住店的「旅客」都悄然起身,個個都是好手,那麽些沉重的銀箱被他們悄無聲息地迅速搬空。
不用蘭芽吩咐,那些「旅客」便訓練有素地各自登上船隻,值守押運。
立在江堤水岸,借滿天明月目送船隻扶搖北去,蘭芽心下感慨萬千。
背後聽得沉重唿吸,蘭芽便扭頭,正瞧見衛隱一張臉繃得登緊,麵色有些發白。
蘭芽便笑了下,甩袖子打他一記:「現在才知道害怕,已是晚了。大人的這條『賊船』,你已上了太久,下不去了。」
衛隱豈能不明白,所以才會這般心如死灰。
原本他身為錦衣衛旗官,也隻循著例聽命於身在紫府任職的司夜染,未覺有異。可是這一年多來相處下來,他才漸漸感覺不對。司夜染是大權在握的宦官,可是他做的事卻並非全都是朝廷派遣的差事……此時瞧見這麽多銀子,聯想到曾誠一案中失蹤的大筆銀兩,他才膽戰心驚起來。
可是正如蘭公子所言,此時「下船」已經晚了。
蘭芽也不多擾他,任由他自行熬過最初的這段掙紮。二掌櫃躬身問:「這筆銀子在客棧一直藏得滴水不漏,縱然大掌櫃是仇夜雨的人,也都被小人們瞞過。公子可否見告,是如何猜到這筆銀子就在小店?」
蘭芽輕嘆一聲:「曾誠留下兩幅彩畫為線索,一幅為嫦娥奔月,一幅是牛郎織女。嫦娥奔月點中『月桂』二字,牛郎織女卻是極費筆墨烘托那棵大槐樹。雖則牛郎織女的故事裏也有槐蔭樹為媒,槐樹出現在畫麵裏也算常理,隻是那幅畫裏的槐樹未免太大、太喧賓奪主——我由此便知,那幅畫裏的槐樹才是曾誠真正的線索所在。」
蘭芽偏首道:「兩幅畫,嫦娥奔月既是『上天』,那麽與之對應,牛郎織女便該是『入地』。且槐為『守土之樹』,槐字為木形,鬼音,取人死後身子入土,靈魂歸祖廟之意,於是槐樹自古以來多被種植在村口或者廟門前,以候望遊子葉落歸根、魂歸故裏……」
說到此處,蘭芽不由心酸,便吸了吸鼻子:「曾誠大人便是藉此來說,就算他死了,他的魂卻依舊守護著埋在地下的這個秘密——我便想到,那筆銀子必定是埋在地下。」
「還有,我此前兩次來南京,隻覺機緣巧合,邂逅諸多與『月』有關的事物。無論是攬月樓、弦月樓、月桂樓,還是月船……都是月。唯獨我住的悅來客棧與『月』無關。可是後來我才忽然想
到『悅』音何嚐不同樣也是『月』?同樣是月,卻與別個迥然有異,便使得它反倒更加凸出。」
二掌櫃聽得心服口服,躬身施禮。
蘭芽卻紅了臉:「掌櫃別誇我,實則——這也不全是我自己猜到的。如果沒有——如果沒有大人的步步指點,我自己怕也想不到這些。」
她眯起眼,眼前的水天月色卻化作那日黃昏,斜陽鋪展城樓之上,有錦袍少年傲然而立,卻隻肯給她背影;待得她拾級而上,他幽幽凝視她道:「你還要我,等你多久?」
原來他是一直走在她前麵,引著她帶著她。
於是他彼時說過的一段話便總覺格外古怪,他與她解說為何選用「月船」為名,而不用「月槎」……他說縱然「槎」為仙舟,比船更有意境,可是聽起來難免成了「越來越差」,多不好聽。他彼時故意在「越來」之後略作停頓……
越來,悅來,月來……便是在那一刻,她才豁然省悟悅來客棧之重。
眼中燠熱,蘭芽深吸水邊涼氣忍住,偏首望二掌櫃:「實則我也有一事向求掌櫃解惑。」
二掌櫃道:「公子請講。」
蘭芽便紅了臉,尷尬地笑了笑,搖頭道:「算了,我還是不問了。本來不是什麽大事,我自不該耿耿於懷。」
二掌櫃察言觀色,腦筋急轉,忽地笑了:「公子既然不願講,不如叫小人猜猜?若是猜對了,也幫公子解惑;若猜錯了,公子隻當聽小人講了個笑話罷了。」
蘭芽麵上更熱,「嗯,你猜。」
二掌櫃便笑:「月船出事當晚,公子雖然猜到那被繯首的月船不是大人,但是公子心下卻也難免覺得大人是獨自先出了城,不顧公子而去……」
蘭芽一口氣嗆住,急忙捂住臉咳嗽。
二掌櫃都看得明白,便笑:「公子不妨迴想,那晚走投無路之下,卻是何人護著公子和虎爺平安脫險?那滿船明月,可曾叫公子睡得安穩?」
蘭芽深深埋住臉——
滿船明月。月船……
.
大事忙完,蘭芽迴弦月樓,中途還是忍不住拐了個彎兒到南京守備府外頭去轉了轉。
懷仁死了,司禮監自然還有其他的太監派駐過來;這守備府依舊是從前的守衛森嚴。
蘭芽抱著膝蓋在路邊坐了一會兒,腦海中與月將軍的記憶不用格外用力,便自然而然地一幕一幕浮現眼前。
銀盔銀甲的少年將軍,立在夜色裏,宛若身披明月。
縱然隔著麵具,隔著叫她陌生的眼神,她卻還是認出了他。
兄長。
於是在魏強的書房裏,她故意近身與月將軍廝磨,就是為了看清他,尋找到他的氣味,以及——悄然的試探。
可是她不知他何以會在懷仁府中為虎作倀,何以對她那般滿懷恨意,何以——半點想認她的意思都沒有。
她怕是兄長在大火中受了傷,也許傷了頭,也許忘了她……所以她不敢貿然上前相認,隻得先辦完大事,徐尋機會。
她也曾拜託過賈魯,在南京獲罪之人中替她尋找兄長下落——可是賈魯傳來的消息裏,卻說未曾找見過這樣一個人。
兄長他究竟去了哪裏?
究竟是大難當夜僥倖逃脫,還是——當夜便,橫死刀下?
她不敢想,卻不能不想。這蒼茫的人世之間,倘若兄長還真的活著,她便不再是孤身一人……
她要找到他。即便要費盡千辛萬苦,即便——要瞞住皇上,瞞住司夜染,她也一定要找到他!
-
【還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