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夫妻置氣這麽幾天,已經有不少人幸災樂禍了,如果繼續下去,誰知道會是個什麽情況,所以宜妃心疼八福晉,也是拗不過兒子,所以才會想著提點兩句。
倒也沒有那麽多的真心,自己的兒子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兩個兒子,五阿哥不是在自己身邊長大的,有些話自己似乎也不好說,至於九阿哥,如今不過是混小子一個。
八福晉聽了宜妃娘娘的說辭之後,心中更加後悔,可是難道真的要自己先低頭嗎?
總覺得有些不甘心啊!
瞧著八福晉有些轉不過彎兒來,咬著嘴唇,滿臉不甘的模樣,宜妃自己莫名地就想歎氣,這也就是八阿哥脾氣好,又和郭絡羅氏投了緣分,瞧瞧這些皇子們,哪個是省油的燈?
甘心地為福晉管製的,也不過是八阿哥一個人罷了。
“你還倔著,想沒想過?這些年,他到底為你犧牲了什麽?能堅持不納女人這麽幾年了,你難道不心疼他啊?被人詬病懼內,這名聲難道好聽嗎?”
“我也一心一意地對他啊,我也從沒有二心不是嗎?他對我一心一意不是應該的嗎?”八福晉滿臉的迷茫,喃喃地道。
這就是孩子話了,如今的世道,女人何其艱難,怎麽可能就會這麽地公平呢?世上哪裏來的公平?
“你呀,還太年輕,不知道這個世上女子的艱險,不看遠的,就看與你們隔著一條街的四福晉,她過著什麽樣的日子,你又是什麽樣的日子,難道你就不惜福嗎?”
“四嫂不是大度不嫉的性子嗎?”這樣的話,就連自己都說服不了,就更甭提是宜妃了。
“你呀,身為妻子,誰會不嫉妒?不過是苦水望肚子裏咽罷了,四福晉有了嫡長子,日後也算是有了指望,不用看庶子的眼色過日子,瞧瞧宗室裏,沒有嫡子,看庶子眼色過日子的老福晉還少嗎?你可是長點心吧,如今籠絡迴八阿哥的心為重,再者,趁著年輕,趕緊地生個孩子,不拘男女,有一就有二,有個閨女也好,還怕生不出兒子嗎?”
八福晉聽了這一番話,倒也知道是實心為自己的,並沒有反駁,複又問道,
“可娘娘,若是,若是我生不了孩子呢?”
“生不了,那也簡單,府裏抬舉個知根知底的,將來孩子生下來,抱過來養在自己名下,你還年輕,這不過是說說罷了。”
宜妃本想說“去母留子”的,不過她相信,依著八福晉的聰慧,自然是明白的。
“娘娘,我明白了,讓我想想,好好兒想想吧。”
盡管這位也是王府長大,不過沒有母親教導,到底有幾分不足,郭絡羅氏也隻能歎氣,沒娘,跟父族也不親,靠著外家,男人盡管寵孩子,可是不會教導啊!
八福晉瞧著大麵上沒問題,可是到底不如其他的幾位福晉,所以等到了自己的老九時,一定要好好兒尋摸,絕對不能找八福晉這樣的。
打發走了滿腹心事的八福晉,宜妃心下歎息道。
迴到了自家府中,發現八阿哥兄弟仨已經喝的差不多了,心中存著事兒,八阿哥自然就醉了,趁著機會,被九阿哥打發奴才迴了主院兒,總算是結束了這一陣子的書房生活。
當然,八福晉並沒有發脾氣將丈夫趕出去,也是讓府裏眾人鬆了口氣,看來主子們和好有望,大家也不用過的戰戰兢兢了。
善莫大焉!
送走了九阿哥和十阿哥的八福晉迴到了主院,瞧著躺在床上,臉蛋喝的紅彤彤,人事不省的丈夫,從丫頭手裏接過熱帕子,親自地給他清理。
裝睡的八阿哥心神一鬆,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夫妻倆這就算是莫名其妙地和好了,有好幾次,兩人都想說道說道之前的事情。
可惜的是,每次提起這個話題,總會有一個人因為各種的顧慮,然後叉開話題,久而久之,此事便成為了兩人之間的禁忌,誰也不提就是了。
八福晉卻是比以往更加地注重養生了,甚至還和幾位福晉一起,去京郊拜佛燒香,就希望菩薩顯靈,能賜給自己一男半女。
八阿哥在此事上也是頗為賣力,許是應了那句話,欲速則不達,反正到了年底,仍舊沒有聽說八福晉有喜訊。
反倒是三福晉懷孕了,這可是喜壞了容妃和三阿哥,當然,需要一碗水端平的王俊生,也讚了自家老三幾句。
左右不過是小事兒,過去了就過去了。
不過太子妃突然傳出了喜訊,著實地讓人歡喜,當然,也有不少人心情不那麽美妙就是了。比如說太子的侍妾之類的,不過這些人的心情,並不會有人關心就是了。
皇帝一高興,這宮裏上下自然是跟著歡喜的,太後娘娘任性起來,誰也沒法子,所以基本上對於太子妃的賞賜不斷,別人也隻能眼熱了。
太子妃有了身孕,太子殿下終於覺得滿意又歡喜了,成天端著一張笑臉兒,比八阿哥還八阿哥!
八福晉因為求子之故,不得不去找了太子妃,想知道,她到底用了什麽秘方,據說是瓜爾佳氏娘家送來的,不過為了子嗣計,她隻能厚顏相求了。
太子妃並不是像太子一般,對於底下的這些弟弟妹妹們不顧一屑的態度,反而覺得太子不應該端著,多拉攏幾個,也多個助力不是?
八弟如今聖寵正隆,多多往來,借個善緣著就很好!
太子妃的所思所想太子並不之情,好在後院女眷的往來,太子妃還是可以做主的,所以八福晉麵對的就是個寬宏好說話的太子妃。
這位是皇帝選中,又打發人培養了多年的未來國母,所以即便是八福晉一向看不慣裝腔作勢之人,真心無法說太子妃那點兒不好了。
八福晉是個直性子,直脾氣的,盡管是有求於人,不過說辭上麵也沒有多柔和就是了。
不過太子妃並不和她計較,反正自己現在有了第二胎,若果真是嫡子,地位更加穩固,認認真真地和八福晉講了著其中的很多事情。
似乎都是八福晉聞所未聞,聽所未聽過的,心下似乎也明白了這位的一片好意。
總歸,兩人一個說的仔細,一個聽的認真,倒是少有的和諧。
迴到了府裏的八福晉,倒是少了之前的浮躁,決定按著太子妃說的來了。
太子妃似乎是從什麽時候變的不一樣了,太子也弄不大明白,隻是他更喜歡如今的太子妃,當然,許是因為太子自己也有變化,所以這個聰慧的女子便調整了自己的策略,總之,八福晉覺得如今的太子妃不錯。
當然,是在細心地教導了自己的太子妃。
人啊,就是醬紫,心是偏的,這是正常的。
八福晉整個人平和下來之後的地一件事兒就是和婆婆和好,這一直都是八福晉的一塊兒心病,丈夫有多孝順,她其實並不是不知道,隻是覺得不甘心罷了。
如今聽了很多人的點撥之後,她再要不明白著婆媳之間是天敵,從來不可能和睦相處的話,那就見鬼了。
不過傲氣的八福晉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有必要討好良妃的必要,如今麽,她並不這麽認為,左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
所以,在八福晉和良妃倆和睦如初時,八阿哥整個人還處於混亂之中,這到底是自己在做夢麽?
八阿哥是知道妻子的脾氣的,所以眼神柔和地快要滴下水來了。
八福晉也是滿心歡喜,不過唯有良妃,總覺得心裏有些嘔。
不過表麵上,哪怕是表麵上,八阿哥總算是享受了一迴母慈妻賢的美好生活,這接下來的日子,八阿哥總覺得自己似乎是在做夢。
美夢的話,希望自己不複醒便好。
八福晉似乎是摸索到了自己和婆母的相處之道,似乎是明白了夫妻的相處之道,總之讓八阿哥有種很不真實的變化。
一直都在進行中。
開了外掛的八福晉終於地扭轉了自己的一些負麵形象,有了屬於自己的閨密,盡管是妯娌,不過她仍舊是當成了閨密來相處的。
太子妃似乎也喜歡這位比較張揚大氣的女子,所以雙方相處的不錯。
外加上柔和溫順的四福晉,三人組的交情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四福晉性子柔和,似乎除了自家兒子之外,一切都提不起興趣來,即便是自家丈夫也不例外,這讓八福晉覺得詫異不已。
一種米,百種人,倒也算是實話。
王俊生對於八福晉的改變並不關心,不過能讓自家兒子心情愉悅,這位八福晉倒也不算沒救之人。
蜜裏調油的八阿哥在政事上越發地賣力起來,隻要是交給他的手裏,完成的是又快又好,和自家四哥似乎是一時瑜亮,這倆人也是除了太子之外,皇帝誇讚的最多的兩位。
也是因為這個,德妃對於自家長子的後院,越發地關心了起來,四福晉仍舊是那個樣,不管是打發多人來,她都笑嘻嘻地收下,至於四爺是不是要去關注這些女人,那就不關她的事了。
總之,四阿哥的後院,越發地擁擠了起來,不過仍舊是漢女多,滿人少,似乎隱約聽了一耳朵,說是四阿哥喜歡的是柔弱的漢女……
這種事情是個人喜好,倒也勉強不得,不過話語落到了王俊生耳朵裏,總讓他覺得有那麽一絲絲的不對來。他懶得和女人計較,裝作不知罷了。
不過四阿哥仍舊聽到了關於自己愛好的這一番話來,後來查來查去,竟然是從母親那裏傳來的,這位待在書房中,整夜整夜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四福晉自己摟著兒子,睡的一點兒形象都沒有,反正自己兒子都有了,四爺想折騰,就隨他去吧,做不過是他們母子之間的事情,與自己何幹……
八福晉對於四嫂的心胸卻也著實地佩服起來,對著丈夫也念叨過幾次,八阿哥對此不置可否,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妻子,理會那麽多做什麽?
康熙四十一年,羅馬教廷竟然傳出了不讓中國教民尊奉孔子的命令來,簡直就是深井冰,想要幹涉大清內政,也不瞧瞧自己夠不夠格呢!
傳教士從明末到如今,盡管在東方古國活動了這許久,可是教徒也並不是很多,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王俊生發了怒火,開始禁止傳教士傳教,將這些人都集中起來,然後根據他們的能耐特長分開,為大清做點貢獻就行,至於其他的,就別胡亂折騰了!
當然,有人奏請禁海,這點兒倒是被朝堂上很多人都給駁斥,罵成狗了。
至於原因麽,自然就是因為利益了,這些年,對外貿易上賺的銀錢養活的不是一個兩個。
大阿哥已經隨著大清水師南下了,組建的護衛隊也許一時半會兒還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不過震懾一二,還是可以的,至少所謂的海盜們,少了許多。過往的船隻平安了許多。
這就足夠了。
至於將來會如何,那就是太子的事情了。
康熙朝的幾位名臣,重臣,這幾年,前後左右,王俊生也都瞧的差不多了,也總算是做到了某種意義上的心裏有數,盡管如此,還是覺得人手不夠用,欠缺的緊。
少了索額圖和明珠之後,這朝臣們似乎就亂套了一般,也許,“黨、爭”並不隻是朝臣們需要,在某些時候,其實皇帝也需要的,王俊生算是得了某種明悟……
如今的朝堂上,少了大阿哥,似乎就是太子殿下的一言堂了,四阿哥和八阿哥盡管算是風頭正盛的皇子,可是這兩位在太子看來,不會對自己造成多大的威脅,所以如今太子的日子過的可是舒心。
他滿意了,不過也會有不滿意的,隻是這別人的不滿意,卻是與他無幹就是了。
大清的第一個有現代化影子的工廠出現,是個叫水泥作坊的,這水泥可算是個好東西,不管如何,皇帝開始修路了,從京畿開始,往天津,河北去了。當然,自然也是先要緊著熱河的,這每年巡幸塞外,路途太過顛簸也不是個事兒,所以熱河的這一段路,可是要好生地修才行。
關於蒙古人為何不入關,總共有兩種說辭,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一是說這蒙古到北京太過遙遠,皇帝不忍心來迴折騰他們,二麽,自然就是因為蒙古人畏懼天花。
天花這種病症,在如今這個年代,算是絕症差不多了,能僥幸地熬過天花的,實在是不多。尤其是孩子,所以蒙古人對於天花的畏懼,比虎狼更甚。
王俊生當然知道這個問題,可是關於要不要對蒙古人推廣牛痘一事,他倒是犯難了。
這蒙古,也算是大清的屏障,不能放任他們滅絕,可也不能坐視他們壯大,這其中的關節,著實地有些難以拿捏。
至於原主,對於蒙古,一直都是防備居多,蒙古各部落,施行也是減丁政策,生怕蒙古人壯大。
蒙古準格爾部落和鄂羅斯人不清不楚的,也是王俊生的一塊兒心病,少了新疆西藏,鄂羅斯人就隻能直接驅兵南下,入甘陝,直奔京師來。
所以一邊壯大自己,一邊還要警惕蒙古人,又要利用蒙古人,真心累人!
所以今年的巡幸熱河,與蒙古各部的見麵禮,王俊生倒是著實地準備了不少的好東西。
希望這些蒙古的狼崽子們不要逼著自己痛下殺手才好。
原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北京待的時間真心不多,不是南巡,就是巡幸塞外,要不然,去京郊行宮,正兒八經地在紫禁城的日子,屈指可數。
主要是如今的北京城,冷的時候極冷,熱的時候又是極熱,實在是不大適宜人居住,皇帝也不愛受罪,恩ng躲著自然就是要躲著了。
南巡的花費太過巨大,好麵子的皇帝不用國庫的銀子,隻能沿路的官員攤派,遭殃的還是百姓,所以王俊生自打上次南巡之後,便再也不提南巡的話了。
至於去熱河,去塞外麽,倒是問題不大,京城到熱河,四百來裏的路程,倒也不算多遠!會盟這種事情,純粹就是安撫蒙古人的把戲,大家吃吃喝喝一通,然後皇帝給各部落賞賜一番,事兒就這般地了解了。
這次卻是不同,帶著蒙古王公們瞧了瞧大清新研製出來的紅夷大炮,讓這些人開開眼眼界,省的都是些不知高低的,至於準格爾部,想要反,王俊生自然也是沒有意見的。
瞧著麵如土色的蒙古王爺們,王俊生笑的還算歡暢,大清皇室女,宗室女,年年有無數的女子撫蒙古,活的好的有幾個?
原主的長公主榮憲似乎是過的不錯的一位,可是即便如此,王俊生也沒有心情再幹這種事情,將閨女送來蒙古吃沙子,難道蒙古人就真的能放下心防,和大清一家和樂了?
怎麽可能?
君不見,撫蒙古的滿洲貴女又有幾個是長命百歲的?又有幾個能誕下子嗣?又有幾個子嗣成健康長成?健康長成的子嗣們又有多少會向著大清?
總覺得大清皇室像是幹了一件蠢事兒,養著這些蒙古人,可是不能禦敵,輕不得,重不得,真心累。
每年朝廷花的銀子來練兵,多好!
減少了對蒙古各部落的賞賜,盡管有很多人不滿,可是懾於大清的紅夷大炮,似乎這些人都消停兒的很,這就好。
黃金家族隻有一個,拉攏住他們,其他人,誰管他們去死?
太後娘娘聽說了皇帝的作為之後,病了。王俊生自讓人傳了禦醫過去,隻能細心地調養著罷了,還能如何?
老太太一輩子算是沒吃過苦頭,如今老了,竟然還要為不肖子孫操心麽?
總歸這次巡幸塞外,別人的心情不知道如何,王俊生卻是高興的很,蒙古人能消停兒的,自己真心也不會趕盡殺絕,希望他們不要逼迫自己就好。
整個大清如今都在秘密地推廣牛痘,這種事情,隻要皇室帶頭,底下人自然是蜂擁而至的,也不用多費力氣,民間的推廣,卻是不同。
可是不管如何,這不要錢的東西,老百姓將信將疑地就種了。
繞是幾位皇子阿哥們都派了出去,可是出了紕漏的也不是一處兩處,有特殊渠道的王俊生殺了兩撥人之後,才總算是震懾住了這些膽大包天的貪官汙吏。
大清的百姓,十之*都種痘成功,尤其是孩子,是強製種痘,希望人口數量能大大的保存的同時,如何喂飽這些百姓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王俊生得意於自己之前的先見之明,土豆,玉米這些東西,都是很好料理的作物,當然還有東北,如今也是產糧大區。
正是因為有這個底氣,所以自己才敢推廣牛痘,才敢鼓勵人口生產。
這種得意,也不過是自己暗暗一個人時候,才會顯露一二。
水泥是個好東西,很多人都是看出來它的價值,所以水泥屬於管製物品,要用水泥,必須申請,禦筆批了之後才行,至於其他人,不見禦筆,哪怕你是太子爺呢,也不見得這些人會買賬。
太子碰了一鼻子灰,也隻能悄無聲息地迴去,生怕自己又被皇父發現,這頓罵,特定是跑不了的。
盡管威脅了管事兒的一通,可惜的是,太子仍舊沒有逃過被念叨的命運。不過相交於皇父生氣怒罵來,太子還真是有些不知道自己該喜歡念叨還是被罵了?
一直念的自己頭疼了,這才被放過,太子覺得自己也太可憐了些,迴去找太子妃求安慰去了。
如今的太子妃大著肚子,他不一定就敢將自己的不高興露出來,生怕太子妃跟著擔驚受怕,若是肚子裏的孩子有個萬一,他不定得後悔死啊。
總歸,太醫診斷出來了,說這是個小阿哥,那就是自己的嫡子啊。
皇上的嫡長孫,所以,太子也隻能自己憋屈。
八福晉經過了這麽一陣子的調養之後,覺得自己的身體康健了,夫妻倆開始努力造人,至於過程的艱辛,誰也不知道。
不過康熙四十三年,八福晉終於傳來了喜訊,而隔壁的府上的弘暉,如今正處於生死的危急關頭,能不能闖過這一關,誰也不知道。
四福晉衣不解帶地照顧著兒子,一個錯眼兒也不敢有,熬的整個人雙眼凹陷,麵色青白,看的讓人不忍。王俊生聽說了弘暉的病情之後,也打發了幾個擅長小兒科的太醫過來,隻是如今到底是個什麽情況,誰也說不準……
倒也沒有那麽多的真心,自己的兒子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兩個兒子,五阿哥不是在自己身邊長大的,有些話自己似乎也不好說,至於九阿哥,如今不過是混小子一個。
八福晉聽了宜妃娘娘的說辭之後,心中更加後悔,可是難道真的要自己先低頭嗎?
總覺得有些不甘心啊!
瞧著八福晉有些轉不過彎兒來,咬著嘴唇,滿臉不甘的模樣,宜妃自己莫名地就想歎氣,這也就是八阿哥脾氣好,又和郭絡羅氏投了緣分,瞧瞧這些皇子們,哪個是省油的燈?
甘心地為福晉管製的,也不過是八阿哥一個人罷了。
“你還倔著,想沒想過?這些年,他到底為你犧牲了什麽?能堅持不納女人這麽幾年了,你難道不心疼他啊?被人詬病懼內,這名聲難道好聽嗎?”
“我也一心一意地對他啊,我也從沒有二心不是嗎?他對我一心一意不是應該的嗎?”八福晉滿臉的迷茫,喃喃地道。
這就是孩子話了,如今的世道,女人何其艱難,怎麽可能就會這麽地公平呢?世上哪裏來的公平?
“你呀,還太年輕,不知道這個世上女子的艱險,不看遠的,就看與你們隔著一條街的四福晉,她過著什麽樣的日子,你又是什麽樣的日子,難道你就不惜福嗎?”
“四嫂不是大度不嫉的性子嗎?”這樣的話,就連自己都說服不了,就更甭提是宜妃了。
“你呀,身為妻子,誰會不嫉妒?不過是苦水望肚子裏咽罷了,四福晉有了嫡長子,日後也算是有了指望,不用看庶子的眼色過日子,瞧瞧宗室裏,沒有嫡子,看庶子眼色過日子的老福晉還少嗎?你可是長點心吧,如今籠絡迴八阿哥的心為重,再者,趁著年輕,趕緊地生個孩子,不拘男女,有一就有二,有個閨女也好,還怕生不出兒子嗎?”
八福晉聽了這一番話,倒也知道是實心為自己的,並沒有反駁,複又問道,
“可娘娘,若是,若是我生不了孩子呢?”
“生不了,那也簡單,府裏抬舉個知根知底的,將來孩子生下來,抱過來養在自己名下,你還年輕,這不過是說說罷了。”
宜妃本想說“去母留子”的,不過她相信,依著八福晉的聰慧,自然是明白的。
“娘娘,我明白了,讓我想想,好好兒想想吧。”
盡管這位也是王府長大,不過沒有母親教導,到底有幾分不足,郭絡羅氏也隻能歎氣,沒娘,跟父族也不親,靠著外家,男人盡管寵孩子,可是不會教導啊!
八福晉瞧著大麵上沒問題,可是到底不如其他的幾位福晉,所以等到了自己的老九時,一定要好好兒尋摸,絕對不能找八福晉這樣的。
打發走了滿腹心事的八福晉,宜妃心下歎息道。
迴到了自家府中,發現八阿哥兄弟仨已經喝的差不多了,心中存著事兒,八阿哥自然就醉了,趁著機會,被九阿哥打發奴才迴了主院兒,總算是結束了這一陣子的書房生活。
當然,八福晉並沒有發脾氣將丈夫趕出去,也是讓府裏眾人鬆了口氣,看來主子們和好有望,大家也不用過的戰戰兢兢了。
善莫大焉!
送走了九阿哥和十阿哥的八福晉迴到了主院,瞧著躺在床上,臉蛋喝的紅彤彤,人事不省的丈夫,從丫頭手裏接過熱帕子,親自地給他清理。
裝睡的八阿哥心神一鬆,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夫妻倆這就算是莫名其妙地和好了,有好幾次,兩人都想說道說道之前的事情。
可惜的是,每次提起這個話題,總會有一個人因為各種的顧慮,然後叉開話題,久而久之,此事便成為了兩人之間的禁忌,誰也不提就是了。
八福晉卻是比以往更加地注重養生了,甚至還和幾位福晉一起,去京郊拜佛燒香,就希望菩薩顯靈,能賜給自己一男半女。
八阿哥在此事上也是頗為賣力,許是應了那句話,欲速則不達,反正到了年底,仍舊沒有聽說八福晉有喜訊。
反倒是三福晉懷孕了,這可是喜壞了容妃和三阿哥,當然,需要一碗水端平的王俊生,也讚了自家老三幾句。
左右不過是小事兒,過去了就過去了。
不過太子妃突然傳出了喜訊,著實地讓人歡喜,當然,也有不少人心情不那麽美妙就是了。比如說太子的侍妾之類的,不過這些人的心情,並不會有人關心就是了。
皇帝一高興,這宮裏上下自然是跟著歡喜的,太後娘娘任性起來,誰也沒法子,所以基本上對於太子妃的賞賜不斷,別人也隻能眼熱了。
太子妃有了身孕,太子殿下終於覺得滿意又歡喜了,成天端著一張笑臉兒,比八阿哥還八阿哥!
八福晉因為求子之故,不得不去找了太子妃,想知道,她到底用了什麽秘方,據說是瓜爾佳氏娘家送來的,不過為了子嗣計,她隻能厚顏相求了。
太子妃並不是像太子一般,對於底下的這些弟弟妹妹們不顧一屑的態度,反而覺得太子不應該端著,多拉攏幾個,也多個助力不是?
八弟如今聖寵正隆,多多往來,借個善緣著就很好!
太子妃的所思所想太子並不之情,好在後院女眷的往來,太子妃還是可以做主的,所以八福晉麵對的就是個寬宏好說話的太子妃。
這位是皇帝選中,又打發人培養了多年的未來國母,所以即便是八福晉一向看不慣裝腔作勢之人,真心無法說太子妃那點兒不好了。
八福晉是個直性子,直脾氣的,盡管是有求於人,不過說辭上麵也沒有多柔和就是了。
不過太子妃並不和她計較,反正自己現在有了第二胎,若果真是嫡子,地位更加穩固,認認真真地和八福晉講了著其中的很多事情。
似乎都是八福晉聞所未聞,聽所未聽過的,心下似乎也明白了這位的一片好意。
總歸,兩人一個說的仔細,一個聽的認真,倒是少有的和諧。
迴到了府裏的八福晉,倒是少了之前的浮躁,決定按著太子妃說的來了。
太子妃似乎是從什麽時候變的不一樣了,太子也弄不大明白,隻是他更喜歡如今的太子妃,當然,許是因為太子自己也有變化,所以這個聰慧的女子便調整了自己的策略,總之,八福晉覺得如今的太子妃不錯。
當然,是在細心地教導了自己的太子妃。
人啊,就是醬紫,心是偏的,這是正常的。
八福晉整個人平和下來之後的地一件事兒就是和婆婆和好,這一直都是八福晉的一塊兒心病,丈夫有多孝順,她其實並不是不知道,隻是覺得不甘心罷了。
如今聽了很多人的點撥之後,她再要不明白著婆媳之間是天敵,從來不可能和睦相處的話,那就見鬼了。
不過傲氣的八福晉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有必要討好良妃的必要,如今麽,她並不這麽認為,左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
所以,在八福晉和良妃倆和睦如初時,八阿哥整個人還處於混亂之中,這到底是自己在做夢麽?
八阿哥是知道妻子的脾氣的,所以眼神柔和地快要滴下水來了。
八福晉也是滿心歡喜,不過唯有良妃,總覺得心裏有些嘔。
不過表麵上,哪怕是表麵上,八阿哥總算是享受了一迴母慈妻賢的美好生活,這接下來的日子,八阿哥總覺得自己似乎是在做夢。
美夢的話,希望自己不複醒便好。
八福晉似乎是摸索到了自己和婆母的相處之道,似乎是明白了夫妻的相處之道,總之讓八阿哥有種很不真實的變化。
一直都在進行中。
開了外掛的八福晉終於地扭轉了自己的一些負麵形象,有了屬於自己的閨密,盡管是妯娌,不過她仍舊是當成了閨密來相處的。
太子妃似乎也喜歡這位比較張揚大氣的女子,所以雙方相處的不錯。
外加上柔和溫順的四福晉,三人組的交情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四福晉性子柔和,似乎除了自家兒子之外,一切都提不起興趣來,即便是自家丈夫也不例外,這讓八福晉覺得詫異不已。
一種米,百種人,倒也算是實話。
王俊生對於八福晉的改變並不關心,不過能讓自家兒子心情愉悅,這位八福晉倒也不算沒救之人。
蜜裏調油的八阿哥在政事上越發地賣力起來,隻要是交給他的手裏,完成的是又快又好,和自家四哥似乎是一時瑜亮,這倆人也是除了太子之外,皇帝誇讚的最多的兩位。
也是因為這個,德妃對於自家長子的後院,越發地關心了起來,四福晉仍舊是那個樣,不管是打發多人來,她都笑嘻嘻地收下,至於四爺是不是要去關注這些女人,那就不關她的事了。
總之,四阿哥的後院,越發地擁擠了起來,不過仍舊是漢女多,滿人少,似乎隱約聽了一耳朵,說是四阿哥喜歡的是柔弱的漢女……
這種事情是個人喜好,倒也勉強不得,不過話語落到了王俊生耳朵裏,總讓他覺得有那麽一絲絲的不對來。他懶得和女人計較,裝作不知罷了。
不過四阿哥仍舊聽到了關於自己愛好的這一番話來,後來查來查去,竟然是從母親那裏傳來的,這位待在書房中,整夜整夜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四福晉自己摟著兒子,睡的一點兒形象都沒有,反正自己兒子都有了,四爺想折騰,就隨他去吧,做不過是他們母子之間的事情,與自己何幹……
八福晉對於四嫂的心胸卻也著實地佩服起來,對著丈夫也念叨過幾次,八阿哥對此不置可否,反正也不是自己的妻子,理會那麽多做什麽?
康熙四十一年,羅馬教廷竟然傳出了不讓中國教民尊奉孔子的命令來,簡直就是深井冰,想要幹涉大清內政,也不瞧瞧自己夠不夠格呢!
傳教士從明末到如今,盡管在東方古國活動了這許久,可是教徒也並不是很多,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王俊生發了怒火,開始禁止傳教士傳教,將這些人都集中起來,然後根據他們的能耐特長分開,為大清做點貢獻就行,至於其他的,就別胡亂折騰了!
當然,有人奏請禁海,這點兒倒是被朝堂上很多人都給駁斥,罵成狗了。
至於原因麽,自然就是因為利益了,這些年,對外貿易上賺的銀錢養活的不是一個兩個。
大阿哥已經隨著大清水師南下了,組建的護衛隊也許一時半會兒還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不過震懾一二,還是可以的,至少所謂的海盜們,少了許多。過往的船隻平安了許多。
這就足夠了。
至於將來會如何,那就是太子的事情了。
康熙朝的幾位名臣,重臣,這幾年,前後左右,王俊生也都瞧的差不多了,也總算是做到了某種意義上的心裏有數,盡管如此,還是覺得人手不夠用,欠缺的緊。
少了索額圖和明珠之後,這朝臣們似乎就亂套了一般,也許,“黨、爭”並不隻是朝臣們需要,在某些時候,其實皇帝也需要的,王俊生算是得了某種明悟……
如今的朝堂上,少了大阿哥,似乎就是太子殿下的一言堂了,四阿哥和八阿哥盡管算是風頭正盛的皇子,可是這兩位在太子看來,不會對自己造成多大的威脅,所以如今太子的日子過的可是舒心。
他滿意了,不過也會有不滿意的,隻是這別人的不滿意,卻是與他無幹就是了。
大清的第一個有現代化影子的工廠出現,是個叫水泥作坊的,這水泥可算是個好東西,不管如何,皇帝開始修路了,從京畿開始,往天津,河北去了。當然,自然也是先要緊著熱河的,這每年巡幸塞外,路途太過顛簸也不是個事兒,所以熱河的這一段路,可是要好生地修才行。
關於蒙古人為何不入關,總共有兩種說辭,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一是說這蒙古到北京太過遙遠,皇帝不忍心來迴折騰他們,二麽,自然就是因為蒙古人畏懼天花。
天花這種病症,在如今這個年代,算是絕症差不多了,能僥幸地熬過天花的,實在是不多。尤其是孩子,所以蒙古人對於天花的畏懼,比虎狼更甚。
王俊生當然知道這個問題,可是關於要不要對蒙古人推廣牛痘一事,他倒是犯難了。
這蒙古,也算是大清的屏障,不能放任他們滅絕,可也不能坐視他們壯大,這其中的關節,著實地有些難以拿捏。
至於原主,對於蒙古,一直都是防備居多,蒙古各部落,施行也是減丁政策,生怕蒙古人壯大。
蒙古準格爾部落和鄂羅斯人不清不楚的,也是王俊生的一塊兒心病,少了新疆西藏,鄂羅斯人就隻能直接驅兵南下,入甘陝,直奔京師來。
所以一邊壯大自己,一邊還要警惕蒙古人,又要利用蒙古人,真心累人!
所以今年的巡幸熱河,與蒙古各部的見麵禮,王俊生倒是著實地準備了不少的好東西。
希望這些蒙古的狼崽子們不要逼著自己痛下殺手才好。
原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北京待的時間真心不多,不是南巡,就是巡幸塞外,要不然,去京郊行宮,正兒八經地在紫禁城的日子,屈指可數。
主要是如今的北京城,冷的時候極冷,熱的時候又是極熱,實在是不大適宜人居住,皇帝也不愛受罪,恩ng躲著自然就是要躲著了。
南巡的花費太過巨大,好麵子的皇帝不用國庫的銀子,隻能沿路的官員攤派,遭殃的還是百姓,所以王俊生自打上次南巡之後,便再也不提南巡的話了。
至於去熱河,去塞外麽,倒是問題不大,京城到熱河,四百來裏的路程,倒也不算多遠!會盟這種事情,純粹就是安撫蒙古人的把戲,大家吃吃喝喝一通,然後皇帝給各部落賞賜一番,事兒就這般地了解了。
這次卻是不同,帶著蒙古王公們瞧了瞧大清新研製出來的紅夷大炮,讓這些人開開眼眼界,省的都是些不知高低的,至於準格爾部,想要反,王俊生自然也是沒有意見的。
瞧著麵如土色的蒙古王爺們,王俊生笑的還算歡暢,大清皇室女,宗室女,年年有無數的女子撫蒙古,活的好的有幾個?
原主的長公主榮憲似乎是過的不錯的一位,可是即便如此,王俊生也沒有心情再幹這種事情,將閨女送來蒙古吃沙子,難道蒙古人就真的能放下心防,和大清一家和樂了?
怎麽可能?
君不見,撫蒙古的滿洲貴女又有幾個是長命百歲的?又有幾個能誕下子嗣?又有幾個子嗣成健康長成?健康長成的子嗣們又有多少會向著大清?
總覺得大清皇室像是幹了一件蠢事兒,養著這些蒙古人,可是不能禦敵,輕不得,重不得,真心累。
每年朝廷花的銀子來練兵,多好!
減少了對蒙古各部落的賞賜,盡管有很多人不滿,可是懾於大清的紅夷大炮,似乎這些人都消停兒的很,這就好。
黃金家族隻有一個,拉攏住他們,其他人,誰管他們去死?
太後娘娘聽說了皇帝的作為之後,病了。王俊生自讓人傳了禦醫過去,隻能細心地調養著罷了,還能如何?
老太太一輩子算是沒吃過苦頭,如今老了,竟然還要為不肖子孫操心麽?
總歸這次巡幸塞外,別人的心情不知道如何,王俊生卻是高興的很,蒙古人能消停兒的,自己真心也不會趕盡殺絕,希望他們不要逼迫自己就好。
整個大清如今都在秘密地推廣牛痘,這種事情,隻要皇室帶頭,底下人自然是蜂擁而至的,也不用多費力氣,民間的推廣,卻是不同。
可是不管如何,這不要錢的東西,老百姓將信將疑地就種了。
繞是幾位皇子阿哥們都派了出去,可是出了紕漏的也不是一處兩處,有特殊渠道的王俊生殺了兩撥人之後,才總算是震懾住了這些膽大包天的貪官汙吏。
大清的百姓,十之*都種痘成功,尤其是孩子,是強製種痘,希望人口數量能大大的保存的同時,如何喂飽這些百姓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王俊生得意於自己之前的先見之明,土豆,玉米這些東西,都是很好料理的作物,當然還有東北,如今也是產糧大區。
正是因為有這個底氣,所以自己才敢推廣牛痘,才敢鼓勵人口生產。
這種得意,也不過是自己暗暗一個人時候,才會顯露一二。
水泥是個好東西,很多人都是看出來它的價值,所以水泥屬於管製物品,要用水泥,必須申請,禦筆批了之後才行,至於其他人,不見禦筆,哪怕你是太子爺呢,也不見得這些人會買賬。
太子碰了一鼻子灰,也隻能悄無聲息地迴去,生怕自己又被皇父發現,這頓罵,特定是跑不了的。
盡管威脅了管事兒的一通,可惜的是,太子仍舊沒有逃過被念叨的命運。不過相交於皇父生氣怒罵來,太子還真是有些不知道自己該喜歡念叨還是被罵了?
一直念的自己頭疼了,這才被放過,太子覺得自己也太可憐了些,迴去找太子妃求安慰去了。
如今的太子妃大著肚子,他不一定就敢將自己的不高興露出來,生怕太子妃跟著擔驚受怕,若是肚子裏的孩子有個萬一,他不定得後悔死啊。
總歸,太醫診斷出來了,說這是個小阿哥,那就是自己的嫡子啊。
皇上的嫡長孫,所以,太子也隻能自己憋屈。
八福晉經過了這麽一陣子的調養之後,覺得自己的身體康健了,夫妻倆開始努力造人,至於過程的艱辛,誰也不知道。
不過康熙四十三年,八福晉終於傳來了喜訊,而隔壁的府上的弘暉,如今正處於生死的危急關頭,能不能闖過這一關,誰也不知道。
四福晉衣不解帶地照顧著兒子,一個錯眼兒也不敢有,熬的整個人雙眼凹陷,麵色青白,看的讓人不忍。王俊生聽說了弘暉的病情之後,也打發了幾個擅長小兒科的太醫過來,隻是如今到底是個什麽情況,誰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