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生所做的這一切並沒有瞞著弘暉,他也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這也是王俊生的另一個考量。
有了這樣的真相,顯然弘暉就不會將弟弟們當成是自己的競爭對手了,而且他還會特別地照顧他們來顯示自己的長兄風範。
這其中,有要表現給自己看的意思,當然,也有兄友弟恭的打算,反正他們不會和自己爭,所以自己這樣做,反倒是能贏來一個好名聲。
至於他的額娘,王府的女主人那裏,自然也是由著他去安撫的,王俊生並沒有去摻和過。
這些年,王府的後院就跟一潭死水似的,在烏喇那拉氏的掌控下,平靜無波,王俊生覺得輕鬆許多。
二廢太子之後,皇子中出頭的有兩位,十三阿哥和八阿哥,至於皇孫中麽,自然是廢太子的庶長子弘皙,再然後就是雍親王的嫡長子,弘暉了。
盡管王俊生已經無數次地替兒子請封世子之位,可惜康熙不知道處於什麽考慮,並沒有同意這個請封。
還能怎麽樣呢?
隻能扔著了,總歸王府的繼承人總不會落到庶子身上的。
王俊生仍舊坐鎮戶部,不過他都四十的人了,年紀大了,很多的事情就直接地交給了兒子來處理。
十五歲的弘暉已經可以完全地當成是大人來使用了,少年人鋒芒內斂,讓人覺得溫和至極,不過這位在公事上的較真勁兒,也讓眾人感慨,真不愧是雍親王之子。
這位小阿哥較真起來,簡直比雍親王更加地難對付。因為他一直都是柔柔和和,並不逼迫,反而讓你自己覺得有些羞惱。
有了這層溫柔加成的弘暉在戶部幹的也不賴,不過他更多的時候都是在皇帝身邊當小秘書,是的,就是在康熙身邊。
康熙對孫子的態度有些奇怪,讓人琢磨不透。尤其是在弘皙和弘暉兩人身上。
大家都說皇上想要仿朱太、祖,越過兒子,直接冊封皇太孫,所以身為太子庶子的弘皙就成為了熱門人選,有許多的老頑固們直接地上折子了,總之在他們眼裏這些嫡嫡庶庶的事情比什麽都重要。
不過這並沒有贏來皇帝的讚賞,反倒是這些人不是下了大獄就是直接地被發配了。
眾人簡直要瘋了,聖人您都這麽大的年紀了,不冊封太子,不冊封太孫,將來可如何是好?
大家覺得誰都像是潛力股,想著四處撒網,所以即便是最是逍遙的王俊生這些日子都迎來許多不怕死的官員的請柬,禮單。
東西王俊生倒是照收,至於其他麽,一概不理,他這個作態簡直氣壞了很多人,這可真是太惡心了。
皇帝瀏覽了一圈兒老四孝順自己的禮單,對於他的做派麽,搖搖頭,也是有些好笑,這個老四啊。
當然,他心裏還是滿意的,如今沒有野心的,隻怕就一個老四了。
唉……
可是老四也太沒有野心了,真是讓人又放心有生氣。
康熙被幾個兒子拱的火的不行,所以罵慘了老八,圈了十三阿哥,這下子總算是清淨了。
大家更加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皇帝就是要立皇孫了。
弘皙因為廢太子的阿瑪作死,所以盡管占著嫡長孫的名分,不過優勢並不明顯,至於弘暉麽,大家都遺憾他沒有什麽太強有力的助力。
不管是母家還是嶽家,都有些破敗之感,所以少了助力,他的勝算……大家就隻能搖頭了。
康熙六十年,大家終於迎來了一個光明的結果。
四阿哥的嫡長子弘暉被封為皇太孫,入住景陽宮,至於皇長孫弘皙麽,作為大將軍王出征準格爾。
皇帝還是有些其他心思的,不過這不妨礙弘暉成為最後的贏家。
對於他來說,這個結果並不是驚喜就是了。
這是他和阿瑪籌謀了近十年的結果,所以並沒有什麽好驚奇的,反而是理所應當的結果。
當然,弘暉上位,最為驚喜的便是烏喇那拉氏,兒子成為皇帝和丈夫成為皇帝,那是兩個概念,她要成為天下最尊貴的女人了。
熬了這麽些年,自己終於熬出頭了!
康熙六十一年,皇帝駕崩,皇太孫即位。
弘暉登基,尊奉自己的父親雍親王為太上皇,生母烏喇那拉氏為太後,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孝期。
皇瑪法對自己確實是沒話說的,所以弘暉也是實打實地替皇瑪法守孝二十個七月,這是宗孫的義務。
新皇的孝順贏來了無數的讚賞,當然弘暉上位,也讓他的叔伯們之間的矛盾緩和了許多。
我沒贏,你也是輸家,所以誰也別笑話誰就是了。
王俊生在兒子繼位之後就離開了戶部,搬去了玉泉山,也是替老爺子守孝,也是過自己的清閑日子。
至於烏喇那拉氏自然是留在了宮中,她的兒子成為了皇帝,她便是後宮中的第一人,這種榮光時刻,怎能錯過呢?
所以她想要留在宮中,王俊生也不勉強便是了。
在玉泉山待了半年之後,王俊生便離開了京城,前往全國各地,輕車簡行,開始巡遊名川大山,江河湖海。
在軟萌溫和的江南,在冷硬直爽的西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日子過的簡直不要太逍遙。
當然,端瑞帝弘暉總能收到阿瑪的傳信,了解各方的風俗民情,官員風評,然後開始慢慢地調整。
盡管康熙在晚年的幾年已經開始梳理官場,清除老臣,為新皇鋪路,不過弘暉目前的處境並不是太好,官場錯綜複雜,索性他年輕,二十五所的弘暉正處於人生的最美好階段,所以他並不著急,慢慢悠悠,溫水煮青蛙,丁點兒不見少年人的急躁。
這也讓很多人都覺得不爽的很,然並卵!
簡直不要太憋屈。
弘暉在聽說阿瑪離世的那一刻,整個人徹底地懵了,他覺得自己似乎是產生了幻聽,整個人有些暈暈沉沉的。
自己肯定是生病了,所以才會聽到這種消息,他想要喝令讓人將這個胡言亂語的侍衛給押下去,直接淩遲,竟然敢詛咒上皇,這實在是太大逆不道了。
不過他還沒冷靜下來,就聽到了額娘帶著惶恐的哭聲。消息傳遞的未免太快了些,這是他潛意識中的想法。不過目前他並沒有太多的精力來思考。
“皇帝,皇帝,你阿瑪他……”
弘暉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然後撇開了宮人的攙扶,帶著柔和的笑容,對已經慌神的太後道,
“額娘,您別著急,我這就打發人去……額娘,額娘……”
話還沒說完,太後已經暈了過去,當然,緊隨其後的便是皇帝自己了。
整個宮裏頓時大亂,好在還有個能主事的皇後,在禦醫的全力救治下,年富力強的皇帝最先醒了過來。
弘暉極力地保持冷靜,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冷靜下來,然後打發人去找阿瑪,當然,他自己心中是完全不相信阿瑪出事的消息的。
在自己的印象中,阿瑪一直都是智珠在握,強大牢靠的男人,怎麽可能會遭遇不測呢?
所以現在他需要的就是冷靜下來,說不定好消息就傳迴來了。不過可惜的是,到最後,端瑞皇帝迎來的便是侍衛們帶迴來的棺木,當然,還有太上皇的遺詔,勉強能算是遺詔吧,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家書才對。
這封厚厚的信中,王俊生將自己的死後的事情安排了一番,自己的財產分成了四份兒,即便是出嫁的閨女都有份兒。
這些弘暉這個當皇帝的也不在乎,不就是那麽點財物麽,他一個當皇帝的,富有天下,難道還缺這麽點東西?
不過這封厚厚的家書中有些讓人瞧著觸目驚心的東西,這才是阿瑪留給自己,留給後人最好的財寶。
盡管不知道阿瑪是如何得到這些東西的,不過弘暉大膽猜測,阿瑪的亡故隻怕和這些東西的來曆是分不開的。
這就是自己的阿瑪啊!
弘暉自己腦補了一長串的窺破天道,有損壽命之類的玄幻故事之後,總算是接受了阿瑪撒手人寰的事實。
弘暉固執地為自己的父親舉辦了無比盛大的喪禮,甚至是和聖祖爺相比肩的程度了,不過這次,朝堂上第一次沒有任何的讓人暴躁的雜音出現。
否則的話,弘暉並不介意讓這些老頑固血染乾清宮。
下葬當日,弘暉自己一個人守在靈堂,偌大的靈堂因為皇帝的固執變的空蕩蕩的。
弘暉在這裏放任著自己的脆弱,讓自己去想念,去迴憶自己的父親,然後從太陽升起的那一刻開始,他又是溫暖強大的帝王。
這一刻,他可以肆無忌憚地放任自己的脆弱……
上皇離世之後,皇帝大刀闊斧地開始了籌謀已久的改革,大清自此開始走上了崛起之路,稱霸之路。
他花費了一輩子的時間來實現阿瑪遺言中的世界,盡管可能到了最後還是有差距的,不過對於端瑞皇帝來說,他盡力了,大清絕對不會敗落在自己手上。
而且,他還有兒子可以繼續這份兒事業,還有兒子的兒子,孫子的兒子,曾孫的兒子,代代無窮盡,總有那麽一天,大清能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帝國。
端瑞皇帝是帶著微笑離開這個世界的……
有了這樣的真相,顯然弘暉就不會將弟弟們當成是自己的競爭對手了,而且他還會特別地照顧他們來顯示自己的長兄風範。
這其中,有要表現給自己看的意思,當然,也有兄友弟恭的打算,反正他們不會和自己爭,所以自己這樣做,反倒是能贏來一個好名聲。
至於他的額娘,王府的女主人那裏,自然也是由著他去安撫的,王俊生並沒有去摻和過。
這些年,王府的後院就跟一潭死水似的,在烏喇那拉氏的掌控下,平靜無波,王俊生覺得輕鬆許多。
二廢太子之後,皇子中出頭的有兩位,十三阿哥和八阿哥,至於皇孫中麽,自然是廢太子的庶長子弘皙,再然後就是雍親王的嫡長子,弘暉了。
盡管王俊生已經無數次地替兒子請封世子之位,可惜康熙不知道處於什麽考慮,並沒有同意這個請封。
還能怎麽樣呢?
隻能扔著了,總歸王府的繼承人總不會落到庶子身上的。
王俊生仍舊坐鎮戶部,不過他都四十的人了,年紀大了,很多的事情就直接地交給了兒子來處理。
十五歲的弘暉已經可以完全地當成是大人來使用了,少年人鋒芒內斂,讓人覺得溫和至極,不過這位在公事上的較真勁兒,也讓眾人感慨,真不愧是雍親王之子。
這位小阿哥較真起來,簡直比雍親王更加地難對付。因為他一直都是柔柔和和,並不逼迫,反而讓你自己覺得有些羞惱。
有了這層溫柔加成的弘暉在戶部幹的也不賴,不過他更多的時候都是在皇帝身邊當小秘書,是的,就是在康熙身邊。
康熙對孫子的態度有些奇怪,讓人琢磨不透。尤其是在弘皙和弘暉兩人身上。
大家都說皇上想要仿朱太、祖,越過兒子,直接冊封皇太孫,所以身為太子庶子的弘皙就成為了熱門人選,有許多的老頑固們直接地上折子了,總之在他們眼裏這些嫡嫡庶庶的事情比什麽都重要。
不過這並沒有贏來皇帝的讚賞,反倒是這些人不是下了大獄就是直接地被發配了。
眾人簡直要瘋了,聖人您都這麽大的年紀了,不冊封太子,不冊封太孫,將來可如何是好?
大家覺得誰都像是潛力股,想著四處撒網,所以即便是最是逍遙的王俊生這些日子都迎來許多不怕死的官員的請柬,禮單。
東西王俊生倒是照收,至於其他麽,一概不理,他這個作態簡直氣壞了很多人,這可真是太惡心了。
皇帝瀏覽了一圈兒老四孝順自己的禮單,對於他的做派麽,搖搖頭,也是有些好笑,這個老四啊。
當然,他心裏還是滿意的,如今沒有野心的,隻怕就一個老四了。
唉……
可是老四也太沒有野心了,真是讓人又放心有生氣。
康熙被幾個兒子拱的火的不行,所以罵慘了老八,圈了十三阿哥,這下子總算是清淨了。
大家更加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皇帝就是要立皇孫了。
弘皙因為廢太子的阿瑪作死,所以盡管占著嫡長孫的名分,不過優勢並不明顯,至於弘暉麽,大家都遺憾他沒有什麽太強有力的助力。
不管是母家還是嶽家,都有些破敗之感,所以少了助力,他的勝算……大家就隻能搖頭了。
康熙六十年,大家終於迎來了一個光明的結果。
四阿哥的嫡長子弘暉被封為皇太孫,入住景陽宮,至於皇長孫弘皙麽,作為大將軍王出征準格爾。
皇帝還是有些其他心思的,不過這不妨礙弘暉成為最後的贏家。
對於他來說,這個結果並不是驚喜就是了。
這是他和阿瑪籌謀了近十年的結果,所以並沒有什麽好驚奇的,反而是理所應當的結果。
當然,弘暉上位,最為驚喜的便是烏喇那拉氏,兒子成為皇帝和丈夫成為皇帝,那是兩個概念,她要成為天下最尊貴的女人了。
熬了這麽些年,自己終於熬出頭了!
康熙六十一年,皇帝駕崩,皇太孫即位。
弘暉登基,尊奉自己的父親雍親王為太上皇,生母烏喇那拉氏為太後,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孝期。
皇瑪法對自己確實是沒話說的,所以弘暉也是實打實地替皇瑪法守孝二十個七月,這是宗孫的義務。
新皇的孝順贏來了無數的讚賞,當然弘暉上位,也讓他的叔伯們之間的矛盾緩和了許多。
我沒贏,你也是輸家,所以誰也別笑話誰就是了。
王俊生在兒子繼位之後就離開了戶部,搬去了玉泉山,也是替老爺子守孝,也是過自己的清閑日子。
至於烏喇那拉氏自然是留在了宮中,她的兒子成為了皇帝,她便是後宮中的第一人,這種榮光時刻,怎能錯過呢?
所以她想要留在宮中,王俊生也不勉強便是了。
在玉泉山待了半年之後,王俊生便離開了京城,前往全國各地,輕車簡行,開始巡遊名川大山,江河湖海。
在軟萌溫和的江南,在冷硬直爽的西北,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日子過的簡直不要太逍遙。
當然,端瑞帝弘暉總能收到阿瑪的傳信,了解各方的風俗民情,官員風評,然後開始慢慢地調整。
盡管康熙在晚年的幾年已經開始梳理官場,清除老臣,為新皇鋪路,不過弘暉目前的處境並不是太好,官場錯綜複雜,索性他年輕,二十五所的弘暉正處於人生的最美好階段,所以他並不著急,慢慢悠悠,溫水煮青蛙,丁點兒不見少年人的急躁。
這也讓很多人都覺得不爽的很,然並卵!
簡直不要太憋屈。
弘暉在聽說阿瑪離世的那一刻,整個人徹底地懵了,他覺得自己似乎是產生了幻聽,整個人有些暈暈沉沉的。
自己肯定是生病了,所以才會聽到這種消息,他想要喝令讓人將這個胡言亂語的侍衛給押下去,直接淩遲,竟然敢詛咒上皇,這實在是太大逆不道了。
不過他還沒冷靜下來,就聽到了額娘帶著惶恐的哭聲。消息傳遞的未免太快了些,這是他潛意識中的想法。不過目前他並沒有太多的精力來思考。
“皇帝,皇帝,你阿瑪他……”
弘暉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然後撇開了宮人的攙扶,帶著柔和的笑容,對已經慌神的太後道,
“額娘,您別著急,我這就打發人去……額娘,額娘……”
話還沒說完,太後已經暈了過去,當然,緊隨其後的便是皇帝自己了。
整個宮裏頓時大亂,好在還有個能主事的皇後,在禦醫的全力救治下,年富力強的皇帝最先醒了過來。
弘暉極力地保持冷靜,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冷靜下來,然後打發人去找阿瑪,當然,他自己心中是完全不相信阿瑪出事的消息的。
在自己的印象中,阿瑪一直都是智珠在握,強大牢靠的男人,怎麽可能會遭遇不測呢?
所以現在他需要的就是冷靜下來,說不定好消息就傳迴來了。不過可惜的是,到最後,端瑞皇帝迎來的便是侍衛們帶迴來的棺木,當然,還有太上皇的遺詔,勉強能算是遺詔吧,更確切地說應該是家書才對。
這封厚厚的信中,王俊生將自己的死後的事情安排了一番,自己的財產分成了四份兒,即便是出嫁的閨女都有份兒。
這些弘暉這個當皇帝的也不在乎,不就是那麽點財物麽,他一個當皇帝的,富有天下,難道還缺這麽點東西?
不過這封厚厚的家書中有些讓人瞧著觸目驚心的東西,這才是阿瑪留給自己,留給後人最好的財寶。
盡管不知道阿瑪是如何得到這些東西的,不過弘暉大膽猜測,阿瑪的亡故隻怕和這些東西的來曆是分不開的。
這就是自己的阿瑪啊!
弘暉自己腦補了一長串的窺破天道,有損壽命之類的玄幻故事之後,總算是接受了阿瑪撒手人寰的事實。
弘暉固執地為自己的父親舉辦了無比盛大的喪禮,甚至是和聖祖爺相比肩的程度了,不過這次,朝堂上第一次沒有任何的讓人暴躁的雜音出現。
否則的話,弘暉並不介意讓這些老頑固血染乾清宮。
下葬當日,弘暉自己一個人守在靈堂,偌大的靈堂因為皇帝的固執變的空蕩蕩的。
弘暉在這裏放任著自己的脆弱,讓自己去想念,去迴憶自己的父親,然後從太陽升起的那一刻開始,他又是溫暖強大的帝王。
這一刻,他可以肆無忌憚地放任自己的脆弱……
上皇離世之後,皇帝大刀闊斧地開始了籌謀已久的改革,大清自此開始走上了崛起之路,稱霸之路。
他花費了一輩子的時間來實現阿瑪遺言中的世界,盡管可能到了最後還是有差距的,不過對於端瑞皇帝來說,他盡力了,大清絕對不會敗落在自己手上。
而且,他還有兒子可以繼續這份兒事業,還有兒子的兒子,孫子的兒子,曾孫的兒子,代代無窮盡,總有那麽一天,大清能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為強盛的帝國。
端瑞皇帝是帶著微笑離開這個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