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三年,六十二歲,正月,年遐齡自陳“年逾六十,衰疾日甚,懇請休致”,二月戊子得旨,特“準其原官休致”(按原官原級休致意為休致後仍享全俸,此為康熙加恩優渥之舉),迴京養老。
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王俊生有些哭笑不得。
年遐齡一生中,為官謹慎,說直白一點就是膽小怕事,可是正是因為這份兒膽小,這份兒怕事,老爺子從官場上全身而退,原官休致,善始善終。
至於年遐齡的功勞麽,雍正皇帝有名的“攤丁入畝”便是他首創,最能為他表功的就是他的兩子一女了,兩位封疆大吏,一位宮廷貴妃,年老爺子的一生簡直圓滿的不得了。
當然,如果沒有貴妃身死,年羹堯被殺,年希堯革職,十五歲以上的孫子(年羹堯一脈,年希堯隻有閨女,沒有兒子)俱皆流放這些變故的話!
這位活到了耄耋之年的老頭子簡直就是人人羨慕的對象啊。
可惜啊,可惜。
事情就壞在了他有個能幹儒雅的長子,又有個彪炳戰功,為人桀驁的次子,又有個在宮裏受寵,飛揚跋扈的貴妃閨女。
外加上傳的沸沸揚揚的所謂“年選”(年選從康熙末年就開始了,到了雍正初年二年達到巔峰,然後雍正三年年羹堯就被neng死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大不敬”,總之,年家轟轟烈烈是不假。
可惜的是,牆倒眾人推,不僅是賠上了兩個孩子(年希堯因為老實忠厚,所以隻是免官,後來又出仕了。),而且家族也是徹底地覆滅了!
年遐齡的一生,讓人無法言說!
自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兒子閨女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惜,到了最後不是墊腳石就是被卸磨殺驢!
簡直不能更心塞!
清朝兩代帝王對於年家的算計,將小小的年家當成棋子,玩弄於鼓掌之中,簡直不能更悲催。
可惜的是,這就是個單向選擇,九五之尊,一言九鼎,天下誰敢不從?
受委屈都是小事兒,掉了腦袋丟了性命,方知帝王的威嚴和手段呢。
當然,說了這麽多也不是說年家就完全是被冤枉的,年羹堯就是謙謙君子,年貴妃就是純潔白蓮花。
隻是人都是自私的,刀子架到脖子底下時,大家夥兒都想著如何地讓自己活下來,至於別人,誰管他去死!
這也就是英雄之所以被人廣泛宣傳的緣由,因為稀缺啊!
年家是不幹淨,可是當帝王選擇棋子的時候,棋子是否願意成為帝王手中的那柄刀呢?
——————————————————————————————————
年貴妃:我願意,我願意,為了四爺,別說是死了,就是生不如死我都願意!
年羹堯:我願意,我願意,誰特麽地稀罕當個低階的窮官兒啊,(年羹堯是儒將,進士及第,曾經擔任翰林院檢討一職)沒油水,難道勞資要去喝西北風啊?
王俊生:( ̄e(# ̄)☆╰╮( ̄▽ ̄///)臉好疼!
——————————————————————————————————
閑話休提,原主退休了,王俊生也不用再去朝堂和人勾心鬥角,不用頭發更加稀疏了,簡直棒呆了!
不過穿越,或者說是重生的並不隻是王俊生一個!
後宮中被雍正爺用“皇貴妃”恩典拖死的年家小閨女,也重生了!
——————————————————————————————————
被雍正拖死或者說是催死的年家小妹重生了,如果沒有王俊生的穿越的話,這妥妥兒地就是一部浪漫的愛情故事。
四爺和年貴妃之間不得不說的愛情,虐心虐肺就是要愛你,愛你愛的死去活來,為了你,可以將後院當成擺設,隻獨寵你,隻讓你為我誕下孩兒。
至於其他人,就算是嫡福晉烏喇那拉氏,那就是個擺設,是你的擋箭牌。
喔,my貴妃!iloveyou!
四爺化身為腹黑忠犬隻為守護她,年氏為了四爺,可以不顧自己的身體,不斷地生死孩子,不斷地生死孩子,不斷地生孩子,不斷地生死孩子!(年氏生了三子一女,可惜沒有一個活到成年的,就算是褔惠,也是八歲早殤。)
王俊生:麻蛋,作者一定是瘋了!
年貴妃:麻蛋,作者肯定是瘋了!
雍正爺:麻蛋,作者絕對是瘋了!
作者:呃,難道我走錯片場了?這裏不是□□學院言情劇組嗎?
眾人:特麽的,滾蛋,別在這裏賣蠢。
一切都是虛妄,大家甭較真。
隻可惜,這就是存在於作者腦海中的幻想罷了。
——————————————————————————————————
年氏能成為側福晉肯定是靠了家世,能在四爺後院得寵十幾年,肯定也是靠了家世,能一朝封為貴妃,也是靠了家世,隻是這一切都隻是靠家世,而年氏本人太蠢的話,四爺真的能下的去手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四爺:其實我能!)
在年氏病重,雍正親自寫的皇貴妃冊文可見一斑:“妃素病弱,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後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朕在即位後,貴妃於皇考,皇妣大事悉皆盡心力盡禮,實能讚儴內政。”
而且在老頭子的記憶中,年氏甚至比年家的兩個兒子還要聰慧些,隻可惜,陷入了後院爭鬥中,年氏除了要防備來自女人的敵意之外,竟然還遭受了枕邊人的算計。
這才是她憤恨重生的緣由。
“哈哈哈哈,逼死了我,你還能在曆史上留下個深情帝王的美名,真是太可笑了,這一切,簡直就是一場笑話!”
想起兩人之間曾經的情誼,年氏躺在自己閨房中,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不管是王府還是宮中,從來都是笑意吟吟,何曾聽見過悲音?就算是爹死了娘沒了,那裏也不是你能放肆大哭的地方。
所以年氏早早就學會了隻掉眼淚,不聞哭音的技能,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大悲無聲?
大悲無聲技能get√!
大悲無聲:( ̄e(# ̄)☆╰╮( ̄▽ ̄///)臉好疼。
哭的枕頭濕漉漉的,年氏這才慢慢地起身。
這一生,重來的一生,自己難道要繼續陷入那種讓人恐懼到骨髓的勾心鬥角中嗎?
難道是要繼續被帝王算計至死還要賠上家族嗎?
她有些不確定,可是就算是想要改變,她能做些什麽呢?
作為閨閣女子,她又能怎麽去改變呢?
這就是身為女人的悲哀呀!若自己是男兒身,不管是馳騁疆場還是官場爭鬥,她絕對都是不輸二哥,不弱大哥的人物。不是年氏自傲,她就是有這個自信。
除了貼身伺候的幾位之外,誰也沒有發現姑娘的異常來。可見這位在娘家當姑娘時就是個人物了。
是的,年家是漢軍旗,又在湖廣任職,所以丫鬟稱她為姑娘,而不是隨旗人家的規矩,叫格格。
也是因為年遐齡不想忘本的另一個表現,他家祖上是明朝重臣。
隻可惜——前事休提,還是說說現在吧。
老頭子年遐齡(王俊生)看完了朝廷刊發的邸報之後,歎息了一聲。
康熙四十三年,真是一個讓他感覺複雜的年份,因為這一年,四爺的嫡長子,自己曾經手把手教導過的孩子,弘暉就是康熙四十三年,八歲早殤。
同樣的人物,不同的人生,年遐齡有些感慨其實也能理解。
當然,他剛剛才在上個世紀遭遇了個悲憤重生的中二女主,這次,又在這裏遇到了個悲憤重生的詭異女主。
——————————————————————————————————
所以,悲憤你出來,我到底和你什麽仇什麽冤?
悲憤:特麽的,這就是所謂的躺槍麽?勞資終於體會了一迴!
_(:3」∠)_
——————————————————————————————————
一切迴到了□□,年氏覺得很新奇,也許還有些別的好處,那就是整個人都放鬆下來了,骨子裏的疲憊似乎消散了許多。
總歸能再次地看見親人,能隨心所欲地撒嬌折騰,年氏滄桑的心裏還是挺滿意的。
至少自己還活著。
年氏的母親去的早,所以她算是被長嫂教導長大的,年羹堯的未來妻子是清朝大才子納蘭容若的閨女,納蘭明珠的孫女兒。
隻是可惜,容若死的早,所以沒有能在大將軍王麵前顯擺過自己嶽父的威風就是了。
年希堯的妻子外柔內剛,年氏深受她的影響,再次見到大嫂,能聆聽她的教導,年氏幾度落淚。
年家這裏似乎並沒有任何的波瀾起伏,年羹堯繼續地在翰林院做自己的學問,年希堯麽,不得不說,這位其實也算是個奇葩。
盡管他當官兒也不差,不過真正的興趣愛好卻不是在官場,這位在藝術,數學,中醫等方麵皆有涉獵,而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應該算是個學術派!
年羹堯是個官迷兒,成天地在官場上鑽營,年希堯正好兒相反,從衙門迴來之後就躲進自己的書房,寫寫畫畫,也不知道到底在幹嘛!
康熙四十三年,年家還是八阿哥的愛新覺羅·胤禩的門人……
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王俊生有些哭笑不得。
年遐齡一生中,為官謹慎,說直白一點就是膽小怕事,可是正是因為這份兒膽小,這份兒怕事,老爺子從官場上全身而退,原官休致,善始善終。
至於年遐齡的功勞麽,雍正皇帝有名的“攤丁入畝”便是他首創,最能為他表功的就是他的兩子一女了,兩位封疆大吏,一位宮廷貴妃,年老爺子的一生簡直圓滿的不得了。
當然,如果沒有貴妃身死,年羹堯被殺,年希堯革職,十五歲以上的孫子(年羹堯一脈,年希堯隻有閨女,沒有兒子)俱皆流放這些變故的話!
這位活到了耄耋之年的老頭子簡直就是人人羨慕的對象啊。
可惜啊,可惜。
事情就壞在了他有個能幹儒雅的長子,又有個彪炳戰功,為人桀驁的次子,又有個在宮裏受寵,飛揚跋扈的貴妃閨女。
外加上傳的沸沸揚揚的所謂“年選”(年選從康熙末年就開始了,到了雍正初年二年達到巔峰,然後雍正三年年羹堯就被neng死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大不敬”,總之,年家轟轟烈烈是不假。
可惜的是,牆倒眾人推,不僅是賠上了兩個孩子(年希堯因為老實忠厚,所以隻是免官,後來又出仕了。),而且家族也是徹底地覆滅了!
年遐齡的一生,讓人無法言說!
自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兒子閨女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惜,到了最後不是墊腳石就是被卸磨殺驢!
簡直不能更心塞!
清朝兩代帝王對於年家的算計,將小小的年家當成棋子,玩弄於鼓掌之中,簡直不能更悲催。
可惜的是,這就是個單向選擇,九五之尊,一言九鼎,天下誰敢不從?
受委屈都是小事兒,掉了腦袋丟了性命,方知帝王的威嚴和手段呢。
當然,說了這麽多也不是說年家就完全是被冤枉的,年羹堯就是謙謙君子,年貴妃就是純潔白蓮花。
隻是人都是自私的,刀子架到脖子底下時,大家夥兒都想著如何地讓自己活下來,至於別人,誰管他去死!
這也就是英雄之所以被人廣泛宣傳的緣由,因為稀缺啊!
年家是不幹淨,可是當帝王選擇棋子的時候,棋子是否願意成為帝王手中的那柄刀呢?
——————————————————————————————————
年貴妃:我願意,我願意,為了四爺,別說是死了,就是生不如死我都願意!
年羹堯:我願意,我願意,誰特麽地稀罕當個低階的窮官兒啊,(年羹堯是儒將,進士及第,曾經擔任翰林院檢討一職)沒油水,難道勞資要去喝西北風啊?
王俊生:( ̄e(# ̄)☆╰╮( ̄▽ ̄///)臉好疼!
——————————————————————————————————
閑話休提,原主退休了,王俊生也不用再去朝堂和人勾心鬥角,不用頭發更加稀疏了,簡直棒呆了!
不過穿越,或者說是重生的並不隻是王俊生一個!
後宮中被雍正爺用“皇貴妃”恩典拖死的年家小閨女,也重生了!
——————————————————————————————————
被雍正拖死或者說是催死的年家小妹重生了,如果沒有王俊生的穿越的話,這妥妥兒地就是一部浪漫的愛情故事。
四爺和年貴妃之間不得不說的愛情,虐心虐肺就是要愛你,愛你愛的死去活來,為了你,可以將後院當成擺設,隻獨寵你,隻讓你為我誕下孩兒。
至於其他人,就算是嫡福晉烏喇那拉氏,那就是個擺設,是你的擋箭牌。
喔,my貴妃!iloveyou!
四爺化身為腹黑忠犬隻為守護她,年氏為了四爺,可以不顧自己的身體,不斷地生死孩子,不斷地生死孩子,不斷地生孩子,不斷地生死孩子!(年氏生了三子一女,可惜沒有一個活到成年的,就算是褔惠,也是八歲早殤。)
王俊生:麻蛋,作者一定是瘋了!
年貴妃:麻蛋,作者肯定是瘋了!
雍正爺:麻蛋,作者絕對是瘋了!
作者:呃,難道我走錯片場了?這裏不是□□學院言情劇組嗎?
眾人:特麽的,滾蛋,別在這裏賣蠢。
一切都是虛妄,大家甭較真。
隻可惜,這就是存在於作者腦海中的幻想罷了。
——————————————————————————————————
年氏能成為側福晉肯定是靠了家世,能在四爺後院得寵十幾年,肯定也是靠了家世,能一朝封為貴妃,也是靠了家世,隻是這一切都隻是靠家世,而年氏本人太蠢的話,四爺真的能下的去手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四爺:其實我能!)
在年氏病重,雍正親自寫的皇貴妃冊文可見一斑:“妃素病弱,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後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平和。朕在即位後,貴妃於皇考,皇妣大事悉皆盡心力盡禮,實能讚儴內政。”
而且在老頭子的記憶中,年氏甚至比年家的兩個兒子還要聰慧些,隻可惜,陷入了後院爭鬥中,年氏除了要防備來自女人的敵意之外,竟然還遭受了枕邊人的算計。
這才是她憤恨重生的緣由。
“哈哈哈哈,逼死了我,你還能在曆史上留下個深情帝王的美名,真是太可笑了,這一切,簡直就是一場笑話!”
想起兩人之間曾經的情誼,年氏躺在自己閨房中,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不管是王府還是宮中,從來都是笑意吟吟,何曾聽見過悲音?就算是爹死了娘沒了,那裏也不是你能放肆大哭的地方。
所以年氏早早就學會了隻掉眼淚,不聞哭音的技能,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大悲無聲?
大悲無聲技能get√!
大悲無聲:( ̄e(# ̄)☆╰╮( ̄▽ ̄///)臉好疼。
哭的枕頭濕漉漉的,年氏這才慢慢地起身。
這一生,重來的一生,自己難道要繼續陷入那種讓人恐懼到骨髓的勾心鬥角中嗎?
難道是要繼續被帝王算計至死還要賠上家族嗎?
她有些不確定,可是就算是想要改變,她能做些什麽呢?
作為閨閣女子,她又能怎麽去改變呢?
這就是身為女人的悲哀呀!若自己是男兒身,不管是馳騁疆場還是官場爭鬥,她絕對都是不輸二哥,不弱大哥的人物。不是年氏自傲,她就是有這個自信。
除了貼身伺候的幾位之外,誰也沒有發現姑娘的異常來。可見這位在娘家當姑娘時就是個人物了。
是的,年家是漢軍旗,又在湖廣任職,所以丫鬟稱她為姑娘,而不是隨旗人家的規矩,叫格格。
也是因為年遐齡不想忘本的另一個表現,他家祖上是明朝重臣。
隻可惜——前事休提,還是說說現在吧。
老頭子年遐齡(王俊生)看完了朝廷刊發的邸報之後,歎息了一聲。
康熙四十三年,真是一個讓他感覺複雜的年份,因為這一年,四爺的嫡長子,自己曾經手把手教導過的孩子,弘暉就是康熙四十三年,八歲早殤。
同樣的人物,不同的人生,年遐齡有些感慨其實也能理解。
當然,他剛剛才在上個世紀遭遇了個悲憤重生的中二女主,這次,又在這裏遇到了個悲憤重生的詭異女主。
——————————————————————————————————
所以,悲憤你出來,我到底和你什麽仇什麽冤?
悲憤:特麽的,這就是所謂的躺槍麽?勞資終於體會了一迴!
_(:3」∠)_
——————————————————————————————————
一切迴到了□□,年氏覺得很新奇,也許還有些別的好處,那就是整個人都放鬆下來了,骨子裏的疲憊似乎消散了許多。
總歸能再次地看見親人,能隨心所欲地撒嬌折騰,年氏滄桑的心裏還是挺滿意的。
至少自己還活著。
年氏的母親去的早,所以她算是被長嫂教導長大的,年羹堯的未來妻子是清朝大才子納蘭容若的閨女,納蘭明珠的孫女兒。
隻是可惜,容若死的早,所以沒有能在大將軍王麵前顯擺過自己嶽父的威風就是了。
年希堯的妻子外柔內剛,年氏深受她的影響,再次見到大嫂,能聆聽她的教導,年氏幾度落淚。
年家這裏似乎並沒有任何的波瀾起伏,年羹堯繼續地在翰林院做自己的學問,年希堯麽,不得不說,這位其實也算是個奇葩。
盡管他當官兒也不差,不過真正的興趣愛好卻不是在官場,這位在藝術,數學,中醫等方麵皆有涉獵,而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應該算是個學術派!
年羹堯是個官迷兒,成天地在官場上鑽營,年希堯正好兒相反,從衙門迴來之後就躲進自己的書房,寫寫畫畫,也不知道到底在幹嘛!
康熙四十三年,年家還是八阿哥的愛新覺羅·胤禩的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