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釧是嫡女,總不能沒個什麽名目就直接讓她去家廟苦修吧,這不僅世人會詬病,而且隻怕是王氏宗族也是說不通的。
是以總要找個能說的過去的正當理由來堵住世人的嘴巴才行呢。
當然,這種事情麽,隻要表麵上能說的過去就成了,誰也不會沒有眼色地跑來王允這裏來質疑,來追問真相的是不是?
所以王允一點兒也不操心就是了。
府中修建小佛堂的事情自然是瞞不過當家主母陳氏的,老爺竟是要來真的了?
雖然早就知道老爺在這個家中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可是真正地麵對時,陳氏還是有些怔愣的。
她急忙地打發人去看看三女兒,也不知道她是否知道這事兒,再就是打發了人在府門口等著,一旦老爺下朝家來,就請他進內宅,自己有要事相商。
王允在禦書房和皇帝剛剛決定了幾件關於國計民生,關於如何強兵練兵的計劃,心情自然是大好。
不過要實施這些,困難也是不少,這麽大的國家,自然是不缺錢的,民間有錢的主兒多了去了。
可真正的問題是,手頭上沒有人用,朝臣凋敝,將領年邁,續不上茬兒,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好在有了這麽一屆的新科進士們可以訓練,好生地調、教一番,惱不得真的能有幾個可用之才,便是老天保佑了。
至於將領麽,皇帝和王允也是製定了一個計劃,打算從民間征召能人,這軍中自來就是窮人出頭的捷徑,所以相信一旦有了皇帝的招賢榜,會有許多的能耐人蜂擁而出的。
當然,那位豬腳大人一定會出現的,他想要出人頭地簡直想瘋了!而且王允一點兒也不會限製他的發展,矚目點兒,再矚目點兒,然後背叛了大唐,成為了英雄救美,成為了別人家的駙馬之後,他再有什麽皇室的血脈,甚至就是因為這份兒皇室血脈,隻怕就成為了催命符了。
要知道,皇帝已經在和宗室商量著過繼事宜了。
這適齡的人選真心是有好幾位,不過最後選誰,卻是皇帝自己的事兒,老狐狸的王允決計是不會插手這種繼承人的事兒呢,沒得給自己找死,是不是?
所以日後果真薛平貴如果爆出了有皇家血脈,看他又是異族駙馬,誰會相信他沒有野心,誰會相信他心中不是謀劃著些什麽,否則的話,為啥要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再者說了,大唐皇室的臉麵又要往哪兒擱呢?
王允竟是十分期待著薛平貴的出頭了。
商量好了這些事情之後,皇帝和王允都是心情大好,他對於王允盡管倚重,可也是一位帝王,有帝王的多疑性子,可是如今的王允卻正好是皇帝最為喜歡的那類臣子,忠心能幹又不多事兒,唐懿宗覺得自己名垂青史,千古明君的期待說不定可以成真了。
所以他對於王允也是越來越滿意,隻怕是有一口吃食,一包好茶也會記得賞給他點兒。
王允雖然心中嫌棄皇帝小氣,好茶葉這種東西為啥不給個十斤八斤的,這麽二三兩喝完了自己可該找誰要去?
嘴一旦養叼了可是不容易改過來呢。
不夠心中腹誹歸腹誹,王允還是歡天喜地地帶著皇帝賞給他的那點子茶葉迴府去了。
在府門口聽說夫人有請,有要事相商時,王允也隻能歉意地讓狀元等人先自行去了書房等自己片刻,他去更衣,片刻就來。
眾人自然是連忙道沒關係,不著急。
王夫人陳氏是個賢淑的婦人,賢名他們也是早有了解的,所以隻怕夫人是有緊急事情,所以才會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王允卻是不緊不慢地去換了衣服之後,這才慢悠悠地去見了早已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陳氏。
陳氏在看到王允的按一顆,雙眼頓時一亮,似乎是救星來了。
“老爺,您可算是迴來了,這府裏的小佛堂,可是,可是……”最後那幾個字她真心是說不出來,隻怕自己的小閨女明天就要去吃苦受難了。
“嗯,夫人別著急,不過是嚇唬嚇唬寶釧,總不能讓她繼續這麽無法無天,無所顧忌下去,是不是?至於小佛堂,對外就說是夫人要用,至於平時麽,讓寶釧住進去,一切待遇如同家廟,也讓她吃點苦,受點兒教訓,日後知道了好歹就安排她出嫁,咱們一輩子的心也算是放下了,是不是?”
王允麵對陳氏時,詳細地解釋道,也說出了自己的真是意圖,畢竟男主外,女主內,這涉及內宅,著實地不好繞過了陳氏,反倒不如將她說服,讓她和自己統一戰線,這樣多好。
“果真?老爺竟不是哄我吧?”
陳氏半信半疑地問道。
“本老爺如何會哄騙夫人,今科狀元日此刻就在書房,夫人可去看一眼,你便知道,咱們的女兒是否能陪的上人家了,那樣優秀的好孩子,最後還不一定能成為咱們的女婿呢!”
王允覺得今天是個好日子,狀元郎是皇帝的秘書,所以來了府上一起商量點兒事兒,這不就派上用場了。
陳氏聞言,的確是放心了,老爺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所以她也不再懷疑老爺是騙自己了,由著丫鬟攙扶了自己進去梳洗妝扮去了,見外人,總要體麵一些才好呢。
至於三小姐麽,如今可被人看的緊,外麵的消息也是穿不進去,所以她竟是絲毫不知的。
陳氏看著長身玉立的年輕人,心中閃過了滿意來,果然是老爺呢,那樣的疼著寶釧,所以才會為了她這般地苦心積慮,自己竟是想差了,這之後,她再也不會胡亂懷疑老爺了,而且陳氏決定,自己要好生地協助老爺,好生地教養女兒,讓她能得個好歸宿才行呢。
有了陳氏的幫忙,王寶釧的日子果然更加地“好過了”,不僅有家廟裏請來的老尼姑婆子,還有從宮裏秋來的冷酷嬤嬤,反正有了這些人的□□,王寶釧如果還能做出什麽亂七八糟,傷風敗俗之事,王允他就將自己的名字倒著寫!
不過是個丫頭片子,別人不和她一般見識,還真以為自己能翻天了不成?
王允的心思陳氏不知道,王寶釧更加不知道,她現在每天的日子都讓人抓狂,各種困,各種累簡直讓她沒有時間再去抱怨什麽。
就連母親也是一臉冷酷無情的樣子簡直刺痛了王寶釧的心,以前就算是有父親態度大變,嫌棄不理解自己,可好歹母親還是站在自己這邊兒的,可是現在呢?竟是連母親也叛變了,對自己竟是如此地狠心。
可一天的規矩,佛法學習下來,外加上什麽管家理事,什麽針黹刺繡的弄下來,她已經完全沒有了抱怨的力氣,隻恨不得自己能立刻地躺在床上,然後可以躺平了休息,讓丫鬟為自己敲敲腿,好好兒地泡澡按摩這才是正經事兒呢。
她已經好久沒有去參加過同齡人的詩社聚會啥的了,當然,現在即便是有人請,她也不會去的,累的半死,還哪裏有什麽力氣去跟那些人磨牙呢,所以王寶釧隻能繼續地窩在府中。
對外麽,理由也好找的很,王夫人陳氏如今迷戀上了吃齋念佛,女兒孝順,竟是要以身替母,侍奉佛前,所以這段兒時間竟是沒法子去交際往來了。
王寶釧的名聲一下子就變的不同了,這樣孝順的好孩子才是眾人的榜樣呢,王家女兒果然好教養,由此可見,蘇大人和魏大人沒有因為嫡妻無子就和妻子,嶽家產生隔閡,這王家女兒果真不簡單呢。
成功地刷了一把好感之後,王允對於自己的所為表示滿意,王寶釧簡直就是聖母菩薩級別的了,犧牲自己一人,幸福大家啊。
當然,蘇龍和魏虎不敢對著寶金寶銀有意見那也是有原因的,大家嫡妻有所出根本就是少數好嗎?
再者說了,王家又有王允這樣的當朝宰相,婆家也隻能將王家女當成是菩薩供著,至於生孩子的事兒,那不是有通房小妾啥的麽,有了子嗣再抱到嫡妻身邊養著,充當嫡子不也一樣,反正都是自己的的血脈,由著嫡妻養大,提高了他的身份,又哪裏不好了?
皆大歡喜的好事兒,是不是?
所以寶金寶銀沒有子嗣,對於蘇龍和魏虎來說,都不是什麽問題,而且他們都將自己放在一個弱勢的地位上,好似王家女在欺壓他們一般,可也不想想,難道他們沒有占了王家的便宜嗎?
王允沒有子嗣,將兩個女婿簡直是當成了親兒子一樣對待,為他們保駕護航,若不是王允,依著他二人,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被朝中的那些老狐狸給吞了呢,竟然還有臉覺得自己委屈了,也是好笑的很!
如今借著寶釧之事,王雲成功地刷新了王家女的好名聲,別人看著蘇龍和魏虎的表情就有些不同了,這果然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典型啊!
王大人也是令人同情,若是有個兒子,堂堂相爺如何會這樣低姿態,沒有兒子,也是硬傷。
莫名地,從皇帝開始,到朝臣,對於王允,都帶著一種莫名的同情,他發現,自己的人緣竟然好起來了,簡直是莫名其妙。
雖然不知道原因,不過他也是享受這種好人緣帶來的便利,也是爽快!
是以總要找個能說的過去的正當理由來堵住世人的嘴巴才行呢。
當然,這種事情麽,隻要表麵上能說的過去就成了,誰也不會沒有眼色地跑來王允這裏來質疑,來追問真相的是不是?
所以王允一點兒也不操心就是了。
府中修建小佛堂的事情自然是瞞不過當家主母陳氏的,老爺竟是要來真的了?
雖然早就知道老爺在這個家中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可是真正地麵對時,陳氏還是有些怔愣的。
她急忙地打發人去看看三女兒,也不知道她是否知道這事兒,再就是打發了人在府門口等著,一旦老爺下朝家來,就請他進內宅,自己有要事相商。
王允在禦書房和皇帝剛剛決定了幾件關於國計民生,關於如何強兵練兵的計劃,心情自然是大好。
不過要實施這些,困難也是不少,這麽大的國家,自然是不缺錢的,民間有錢的主兒多了去了。
可真正的問題是,手頭上沒有人用,朝臣凋敝,將領年邁,續不上茬兒,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好在有了這麽一屆的新科進士們可以訓練,好生地調、教一番,惱不得真的能有幾個可用之才,便是老天保佑了。
至於將領麽,皇帝和王允也是製定了一個計劃,打算從民間征召能人,這軍中自來就是窮人出頭的捷徑,所以相信一旦有了皇帝的招賢榜,會有許多的能耐人蜂擁而出的。
當然,那位豬腳大人一定會出現的,他想要出人頭地簡直想瘋了!而且王允一點兒也不會限製他的發展,矚目點兒,再矚目點兒,然後背叛了大唐,成為了英雄救美,成為了別人家的駙馬之後,他再有什麽皇室的血脈,甚至就是因為這份兒皇室血脈,隻怕就成為了催命符了。
要知道,皇帝已經在和宗室商量著過繼事宜了。
這適齡的人選真心是有好幾位,不過最後選誰,卻是皇帝自己的事兒,老狐狸的王允決計是不會插手這種繼承人的事兒呢,沒得給自己找死,是不是?
所以日後果真薛平貴如果爆出了有皇家血脈,看他又是異族駙馬,誰會相信他沒有野心,誰會相信他心中不是謀劃著些什麽,否則的話,為啥要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再者說了,大唐皇室的臉麵又要往哪兒擱呢?
王允竟是十分期待著薛平貴的出頭了。
商量好了這些事情之後,皇帝和王允都是心情大好,他對於王允盡管倚重,可也是一位帝王,有帝王的多疑性子,可是如今的王允卻正好是皇帝最為喜歡的那類臣子,忠心能幹又不多事兒,唐懿宗覺得自己名垂青史,千古明君的期待說不定可以成真了。
所以他對於王允也是越來越滿意,隻怕是有一口吃食,一包好茶也會記得賞給他點兒。
王允雖然心中嫌棄皇帝小氣,好茶葉這種東西為啥不給個十斤八斤的,這麽二三兩喝完了自己可該找誰要去?
嘴一旦養叼了可是不容易改過來呢。
不夠心中腹誹歸腹誹,王允還是歡天喜地地帶著皇帝賞給他的那點子茶葉迴府去了。
在府門口聽說夫人有請,有要事相商時,王允也隻能歉意地讓狀元等人先自行去了書房等自己片刻,他去更衣,片刻就來。
眾人自然是連忙道沒關係,不著急。
王夫人陳氏是個賢淑的婦人,賢名他們也是早有了解的,所以隻怕夫人是有緊急事情,所以才會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王允卻是不緊不慢地去換了衣服之後,這才慢悠悠地去見了早已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陳氏。
陳氏在看到王允的按一顆,雙眼頓時一亮,似乎是救星來了。
“老爺,您可算是迴來了,這府裏的小佛堂,可是,可是……”最後那幾個字她真心是說不出來,隻怕自己的小閨女明天就要去吃苦受難了。
“嗯,夫人別著急,不過是嚇唬嚇唬寶釧,總不能讓她繼續這麽無法無天,無所顧忌下去,是不是?至於小佛堂,對外就說是夫人要用,至於平時麽,讓寶釧住進去,一切待遇如同家廟,也讓她吃點苦,受點兒教訓,日後知道了好歹就安排她出嫁,咱們一輩子的心也算是放下了,是不是?”
王允麵對陳氏時,詳細地解釋道,也說出了自己的真是意圖,畢竟男主外,女主內,這涉及內宅,著實地不好繞過了陳氏,反倒不如將她說服,讓她和自己統一戰線,這樣多好。
“果真?老爺竟不是哄我吧?”
陳氏半信半疑地問道。
“本老爺如何會哄騙夫人,今科狀元日此刻就在書房,夫人可去看一眼,你便知道,咱們的女兒是否能陪的上人家了,那樣優秀的好孩子,最後還不一定能成為咱們的女婿呢!”
王允覺得今天是個好日子,狀元郎是皇帝的秘書,所以來了府上一起商量點兒事兒,這不就派上用場了。
陳氏聞言,的確是放心了,老爺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所以她也不再懷疑老爺是騙自己了,由著丫鬟攙扶了自己進去梳洗妝扮去了,見外人,總要體麵一些才好呢。
至於三小姐麽,如今可被人看的緊,外麵的消息也是穿不進去,所以她竟是絲毫不知的。
陳氏看著長身玉立的年輕人,心中閃過了滿意來,果然是老爺呢,那樣的疼著寶釧,所以才會為了她這般地苦心積慮,自己竟是想差了,這之後,她再也不會胡亂懷疑老爺了,而且陳氏決定,自己要好生地協助老爺,好生地教養女兒,讓她能得個好歸宿才行呢。
有了陳氏的幫忙,王寶釧的日子果然更加地“好過了”,不僅有家廟裏請來的老尼姑婆子,還有從宮裏秋來的冷酷嬤嬤,反正有了這些人的□□,王寶釧如果還能做出什麽亂七八糟,傷風敗俗之事,王允他就將自己的名字倒著寫!
不過是個丫頭片子,別人不和她一般見識,還真以為自己能翻天了不成?
王允的心思陳氏不知道,王寶釧更加不知道,她現在每天的日子都讓人抓狂,各種困,各種累簡直讓她沒有時間再去抱怨什麽。
就連母親也是一臉冷酷無情的樣子簡直刺痛了王寶釧的心,以前就算是有父親態度大變,嫌棄不理解自己,可好歹母親還是站在自己這邊兒的,可是現在呢?竟是連母親也叛變了,對自己竟是如此地狠心。
可一天的規矩,佛法學習下來,外加上什麽管家理事,什麽針黹刺繡的弄下來,她已經完全沒有了抱怨的力氣,隻恨不得自己能立刻地躺在床上,然後可以躺平了休息,讓丫鬟為自己敲敲腿,好好兒地泡澡按摩這才是正經事兒呢。
她已經好久沒有去參加過同齡人的詩社聚會啥的了,當然,現在即便是有人請,她也不會去的,累的半死,還哪裏有什麽力氣去跟那些人磨牙呢,所以王寶釧隻能繼續地窩在府中。
對外麽,理由也好找的很,王夫人陳氏如今迷戀上了吃齋念佛,女兒孝順,竟是要以身替母,侍奉佛前,所以這段兒時間竟是沒法子去交際往來了。
王寶釧的名聲一下子就變的不同了,這樣孝順的好孩子才是眾人的榜樣呢,王家女兒果然好教養,由此可見,蘇大人和魏大人沒有因為嫡妻無子就和妻子,嶽家產生隔閡,這王家女兒果真不簡單呢。
成功地刷了一把好感之後,王允對於自己的所為表示滿意,王寶釧簡直就是聖母菩薩級別的了,犧牲自己一人,幸福大家啊。
當然,蘇龍和魏虎不敢對著寶金寶銀有意見那也是有原因的,大家嫡妻有所出根本就是少數好嗎?
再者說了,王家又有王允這樣的當朝宰相,婆家也隻能將王家女當成是菩薩供著,至於生孩子的事兒,那不是有通房小妾啥的麽,有了子嗣再抱到嫡妻身邊養著,充當嫡子不也一樣,反正都是自己的的血脈,由著嫡妻養大,提高了他的身份,又哪裏不好了?
皆大歡喜的好事兒,是不是?
所以寶金寶銀沒有子嗣,對於蘇龍和魏虎來說,都不是什麽問題,而且他們都將自己放在一個弱勢的地位上,好似王家女在欺壓他們一般,可也不想想,難道他們沒有占了王家的便宜嗎?
王允沒有子嗣,將兩個女婿簡直是當成了親兒子一樣對待,為他們保駕護航,若不是王允,依著他二人,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被朝中的那些老狐狸給吞了呢,竟然還有臉覺得自己委屈了,也是好笑的很!
如今借著寶釧之事,王雲成功地刷新了王家女的好名聲,別人看著蘇龍和魏虎的表情就有些不同了,這果然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典型啊!
王大人也是令人同情,若是有個兒子,堂堂相爺如何會這樣低姿態,沒有兒子,也是硬傷。
莫名地,從皇帝開始,到朝臣,對於王允,都帶著一種莫名的同情,他發現,自己的人緣竟然好起來了,簡直是莫名其妙。
雖然不知道原因,不過他也是享受這種好人緣帶來的便利,也是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