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殿外,天地陰蒙,先前絡繹不絕的香客已是蹤影全無。
城隍殿內,黑霧騰騰,更有攝人心魄的宏音在身後詭異響起……
書生們肝膽巨顫——此情此景,對於讀了十幾年書的他們其實也算不得陌生。
據聞陰司幽冥天上無日,唯有太陰毫光普照;九幽黃泉難覓生人,乃是群鬼安息之所……
難道他們此時,竟已陷身幽冥黃泉?!
比起其他書生的疑惑,顧堯則是確定的多。畢竟,早在陽信縣時,他就隨同鬼差前往過陰司。所以當城隍殿殿門大開、無盡陰森蒼古闖入眼簾,他就立知他們一行多人,此刻已被這金華城隍挪移到了亡者的世界。
書生們麵門而立,身軀巨顫,許多學子的襠間已有水漬蔓延。
生而為人十多年,哪個從小沒聽說過一些神鬼傳說?隻是雖然傳說恐怖駭人,但到底虛無縹緲。硬要說起來,他們此生與那些傳說中的仙人妖鬼距離最近的一次,也無非是旬月前在城外鬧的沸沸揚揚的那場“仙人誅妖”事件。
問題是雖說那事被好事之徒竭力宣揚,但追究目睹“仙人”者,卻也多是以訛傳訛不見真實。
另外,對於今日這場“請神”儀典,書生們在開始時其實也是不以為意的,哪怕請神過程中禱文燃起的那道煙氣凝而不散詭異非常,他們也隻當是此間廟祝施展的小小戲法。
笑話!醒醒吧少年,你還真以為城中瘟疫乃妖族所為?那其實不過是官府推脫責任的伎倆罷了。
也正因如此,方才在殿內,書生們見知府宋大人突然指著城隍塑像大罵,他們才會紛紛影從,爭先恐後將自己積攢十多年的腹黑罵語傾瀉向前台一幫塑像。
隻是沒想到……
……
陰冷的風兒拂過襠間,令得一幫書生連連冷戰。
某一刻,或許是曉得一直這樣杵著也不是法子,不知哪個書生帶頭,大家就唿啦啦緩緩轉身,重新將目光聚集在了殿內祭台上。
此時的祭台上,果然如同眾人想象般,諸多神隻塑像已是全部消失……
取而代之的,已是一群麵含不善的神隻真身!
城隍爺李府君身著蟒袍當中端坐,麵上悲喜不露,自帶威嚴。
在其左右,又有那文武判官、懲惡揚善使屈身侍立。
若說城隍自身還有九分人形的話,那祂這些侍官下屬則皆無人樣!青麵獠牙者有之、長舌垂胸者比比,更有甚者,麵白陰如雪、犬牙利如勾,口中流涎、紅目閃爍,緊盯著一幫書生,就像看一群待宰羔羊。
先前書生們不害怕隻因它們皆為塑像,如今鬼神真身當麵,試問哪個讀書人不膽寒?
鬼神氣勢壓迫下,整座大殿一時陷入死寂。
顧堯目光遊移,緩緩從一張張煞白麵孔上掃過。
在他前麵不遠處,張道士依然被簡單的驅物術牢牢控製著,隻是他的臉上此刻已不見絲毫的焦躁暴怒,隻剩無盡的興奮狂熱。
同時老張的眼珠也在滴溜溜不住轉動著——他在尋找,尋找那名將自己束縛得死死的卑鄙之徒!
李若眉緩緩移身至宋定遠身側,她神情凝重,雙手各扣著一枚符籙,雙眸則牢牢盯著祭台上的一幫陰司鬼神。
她師父劉海石曾說過,金華府城隍君早就凝出了神道金丹,更兼其有一州香火之力可供調用,若其為禍,危害決不在黑山老妖之下。
如今想來,師父對這金華府城隍的德行,怕是早就有所懷疑了……
“嘎嘎嘎,怎麽都啞巴了,方才罵我家尊上,不是罵的都很痛快嘛。”
城隍不欲多言,侍立在祂左側的文判就發話了。
文判身著綠袍、頭戴綠帽,猩紅嘴唇張合間犬齒外露,不似廟堂之官,卻像食祿禽獸。
似凡人這種表現,他們身為鬼神早見的多了。這幫讀書人中,平日裏多有大言不慚、不懼鬼神之輩,但當他們這些神鬼真的立於他們跟前……喏,尿褲子的比比皆是。
文判心中正在得意呢,冷不丁的,殿內就蹦出兩道不協音調。
“哼!就算城隍君當麵又如何?陰司神隻失德,老夫身為金華知府,理應有進諫之責!”
“李府君!自大梁立朝,太祖早有訓示,雖說人鬼殊途,但若人間之禍涉及妖鬼,境內之神隻皆有護民之責!此舉不但是為朝局民生考慮,也是為了顧惜神隻自身香火!”
“沒錯!宋大人所言句句屬實!葉某雖是白身,卻也知協助朝堂乃山河陰司神隻的份內之責。因民生多愚,為了減少百姓憂懼,所以才令神鬼隱跡、並以為朝堂機密,非位高者不可知……”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當邪魔妖鬼肆亂時,陰司神隻依舊可以高高掛起冷眼旁觀!李府君,今日你視金華妖亂為無物,難道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宋定遠與葉蒙據理力爭侃侃而談,視滿堂神鬼為等閑,令得一幫平日裏高高在上的所謂神隻大為不滿。
“大膽!城隍尊上思慮悠遠,豈是你等凡人所能揣度!左右!速去將這不敬陰司之輩統統拿下!”
文判一聲曆喝,整座大殿立時群鬼怒和。
隻見從那廊柱裏、地磚間、影屏上黑氣飛快逸出,並迅速凝成了數百名麵目猙獰的鬼兵鬼將——也不知這小小城隍殿為何能容下忒般多的鬼物!
而群鬼環伺,作勢欲撲。這下,眾多書生夫子立時炸了鍋。
哭嚎者有之,乞命者有之,還有數十名學子竟是紛紛手指顧堯咬牙切齒道:
“城隍老爺!我等萬萬不敢對您有絲毫不敬啊!這名書生……對!他叫顧堯顧重華,他才是今日不尊鬼神的蠅狗之徒啊……哎呦!”
這十幾個白鹿書院學子指著顧堯叫嚷間,突然感到臉頰劇痛,臼齒飛出,卻是顧堯見不得他們口噴“芬芳”,驅物術運起,狠狠賞了他們幾大耳光。
隻是此刻,城隍殿內已是亂作一團。鬼兵鬼將們可不管生人的乞求討饒聲,他們嘴角裂開直至耳根,帶著梟梟獰笑,就向著眾多讀書人狠狠衝來……
城隍殿內,黑霧騰騰,更有攝人心魄的宏音在身後詭異響起……
書生們肝膽巨顫——此情此景,對於讀了十幾年書的他們其實也算不得陌生。
據聞陰司幽冥天上無日,唯有太陰毫光普照;九幽黃泉難覓生人,乃是群鬼安息之所……
難道他們此時,竟已陷身幽冥黃泉?!
比起其他書生的疑惑,顧堯則是確定的多。畢竟,早在陽信縣時,他就隨同鬼差前往過陰司。所以當城隍殿殿門大開、無盡陰森蒼古闖入眼簾,他就立知他們一行多人,此刻已被這金華城隍挪移到了亡者的世界。
書生們麵門而立,身軀巨顫,許多學子的襠間已有水漬蔓延。
生而為人十多年,哪個從小沒聽說過一些神鬼傳說?隻是雖然傳說恐怖駭人,但到底虛無縹緲。硬要說起來,他們此生與那些傳說中的仙人妖鬼距離最近的一次,也無非是旬月前在城外鬧的沸沸揚揚的那場“仙人誅妖”事件。
問題是雖說那事被好事之徒竭力宣揚,但追究目睹“仙人”者,卻也多是以訛傳訛不見真實。
另外,對於今日這場“請神”儀典,書生們在開始時其實也是不以為意的,哪怕請神過程中禱文燃起的那道煙氣凝而不散詭異非常,他們也隻當是此間廟祝施展的小小戲法。
笑話!醒醒吧少年,你還真以為城中瘟疫乃妖族所為?那其實不過是官府推脫責任的伎倆罷了。
也正因如此,方才在殿內,書生們見知府宋大人突然指著城隍塑像大罵,他們才會紛紛影從,爭先恐後將自己積攢十多年的腹黑罵語傾瀉向前台一幫塑像。
隻是沒想到……
……
陰冷的風兒拂過襠間,令得一幫書生連連冷戰。
某一刻,或許是曉得一直這樣杵著也不是法子,不知哪個書生帶頭,大家就唿啦啦緩緩轉身,重新將目光聚集在了殿內祭台上。
此時的祭台上,果然如同眾人想象般,諸多神隻塑像已是全部消失……
取而代之的,已是一群麵含不善的神隻真身!
城隍爺李府君身著蟒袍當中端坐,麵上悲喜不露,自帶威嚴。
在其左右,又有那文武判官、懲惡揚善使屈身侍立。
若說城隍自身還有九分人形的話,那祂這些侍官下屬則皆無人樣!青麵獠牙者有之、長舌垂胸者比比,更有甚者,麵白陰如雪、犬牙利如勾,口中流涎、紅目閃爍,緊盯著一幫書生,就像看一群待宰羔羊。
先前書生們不害怕隻因它們皆為塑像,如今鬼神真身當麵,試問哪個讀書人不膽寒?
鬼神氣勢壓迫下,整座大殿一時陷入死寂。
顧堯目光遊移,緩緩從一張張煞白麵孔上掃過。
在他前麵不遠處,張道士依然被簡單的驅物術牢牢控製著,隻是他的臉上此刻已不見絲毫的焦躁暴怒,隻剩無盡的興奮狂熱。
同時老張的眼珠也在滴溜溜不住轉動著——他在尋找,尋找那名將自己束縛得死死的卑鄙之徒!
李若眉緩緩移身至宋定遠身側,她神情凝重,雙手各扣著一枚符籙,雙眸則牢牢盯著祭台上的一幫陰司鬼神。
她師父劉海石曾說過,金華府城隍君早就凝出了神道金丹,更兼其有一州香火之力可供調用,若其為禍,危害決不在黑山老妖之下。
如今想來,師父對這金華府城隍的德行,怕是早就有所懷疑了……
“嘎嘎嘎,怎麽都啞巴了,方才罵我家尊上,不是罵的都很痛快嘛。”
城隍不欲多言,侍立在祂左側的文判就發話了。
文判身著綠袍、頭戴綠帽,猩紅嘴唇張合間犬齒外露,不似廟堂之官,卻像食祿禽獸。
似凡人這種表現,他們身為鬼神早見的多了。這幫讀書人中,平日裏多有大言不慚、不懼鬼神之輩,但當他們這些神鬼真的立於他們跟前……喏,尿褲子的比比皆是。
文判心中正在得意呢,冷不丁的,殿內就蹦出兩道不協音調。
“哼!就算城隍君當麵又如何?陰司神隻失德,老夫身為金華知府,理應有進諫之責!”
“李府君!自大梁立朝,太祖早有訓示,雖說人鬼殊途,但若人間之禍涉及妖鬼,境內之神隻皆有護民之責!此舉不但是為朝局民生考慮,也是為了顧惜神隻自身香火!”
“沒錯!宋大人所言句句屬實!葉某雖是白身,卻也知協助朝堂乃山河陰司神隻的份內之責。因民生多愚,為了減少百姓憂懼,所以才令神鬼隱跡、並以為朝堂機密,非位高者不可知……”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當邪魔妖鬼肆亂時,陰司神隻依舊可以高高掛起冷眼旁觀!李府君,今日你視金華妖亂為無物,難道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宋定遠與葉蒙據理力爭侃侃而談,視滿堂神鬼為等閑,令得一幫平日裏高高在上的所謂神隻大為不滿。
“大膽!城隍尊上思慮悠遠,豈是你等凡人所能揣度!左右!速去將這不敬陰司之輩統統拿下!”
文判一聲曆喝,整座大殿立時群鬼怒和。
隻見從那廊柱裏、地磚間、影屏上黑氣飛快逸出,並迅速凝成了數百名麵目猙獰的鬼兵鬼將——也不知這小小城隍殿為何能容下忒般多的鬼物!
而群鬼環伺,作勢欲撲。這下,眾多書生夫子立時炸了鍋。
哭嚎者有之,乞命者有之,還有數十名學子竟是紛紛手指顧堯咬牙切齒道:
“城隍老爺!我等萬萬不敢對您有絲毫不敬啊!這名書生……對!他叫顧堯顧重華,他才是今日不尊鬼神的蠅狗之徒啊……哎呦!”
這十幾個白鹿書院學子指著顧堯叫嚷間,突然感到臉頰劇痛,臼齒飛出,卻是顧堯見不得他們口噴“芬芳”,驅物術運起,狠狠賞了他們幾大耳光。
隻是此刻,城隍殿內已是亂作一團。鬼兵鬼將們可不管生人的乞求討饒聲,他們嘴角裂開直至耳根,帶著梟梟獰笑,就向著眾多讀書人狠狠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