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父王,琉月心中重生後的喜悅和昨日懟了琉惜的舒爽心情,頓時消散的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心頭湧起的幾分不安和浮躁。
她停下腳步,轉過頭看著青瑣換了個話題:
“青瑣,知道昨天你為什麽會挨板子嗎?”
“啊?”青瑣小圓臉呆了呆,隨即露出一個委屈的表情:
“因為王妃偏心,不願意聽實話!”
琉月搖了搖手裏的團扇,感覺方才那絲因為提起父王引來的煩躁,被團扇帶來的涼風扇的消散了一些。
“說實話的確是個很好的品性,但有一點你沒有明白,那就是說實話的前提是你有能說實話的實力。”
琉月的聲音輕柔的一如她的外表,見青瑣滿臉迷茫,她繼續解釋道:
“就如昨日,我不能告訴母妃,那花枝不是我折斷的,上次在劉府,也不是我把劉四娘子撞進了湖裏。
因為我說了,三妹妹最多被罰抄經書,而且大部分還會是錫蘭和夏風給她代筆。
可淺雲居那邊,下個月、下下個月,甚至更久,會因為王府要給台風受災的災民捐銀子、或是為出海失蹤的漁民到媽祖廟祈福這種理由,斷掉哥哥最基本的補藥和參湯。
哥哥身子弱,沒有這些強身健體的補藥和參湯,康複的希望就會更渺小。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是用公平和證據說話就可以的,而是要看你有沒有實力。
所以,我不能為自己辯解,我承受不起為自己辯解後的代價,因為我一沒有依靠,二沒有實力!
青瑣,認清自己的處境後尋找出路,隻有不依附於別人、不被別人掌握命運的時候,才有暢所欲言、不受委屈的資格。”
說到這兒,琉月的神色越來越低落。
這番話在過去的十八年裏,她隻明白前半段,因此退讓了十八年,直到退無可退,把自己逼到絕境。
上一世,她滿心認為,隻要得到父王的寵愛,所有的苦難便會結束。卻從沒有去思考過、也沒有去嚐試過不依附與別人,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一天路。
父王喜歡鶴翔先生的字,她便從小苦練鶴翔先生的字,到十六歲時,一手草書已經幾乎能以假亂真。
父親喜歡吳氏的知書達理、以仁治家,她便處處退讓忍讓,認為自己是王府裏唯一的郡主,便應該處處做出榜樣,即使被害了一次又一次,卻如聖人般每次都選擇了原諒。
可是,她的付出沒有得到任何迴報,直到那些所謂的善良仁孝把自己逼上絕境,也沒有換來父王對自己和哥哥哪怕多看一眼。
看著說完話後陷入沉默的郡主,青瑣的雙眼有些迷茫,郡主說的話她似乎聽懂了,但似乎又沒聽懂。
琉月轉身繼續慢慢往前走,這個時候的青瑣入府時間太短,心思也還單純,對這座看起來清幽簡樸的安定王府根本不了解。
所以,自己的話青瑣並不能完全聽懂。
不說青瑣,就是自己,上一世在這個時候,也是說好聽叫單純善良,說直白便是個傻子!
上一世自己從來也沒有明白過,善良也要分對象,對於那些不知感恩的人,善良隻會成為她們踩著你往上爬的木梯罷了。
重活一世,琉月不願青瑣再如以往那樣,用無數頓板子作為成長的代價,才一步一步豎起堅硬的盔甲!
青瑣亦步亦趨的跟上,琉月輕輕搖搖團扇:
“青瑣,我的話你現在聽不懂沒有關係,你隻要記住,往後在這個府裏謹言慎行,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也不要輕易同情任何人,尤其做事說話不要衝動!記住這些就好!”
青瑣重重的點點頭,滿臉嚴肅的看著琉月的側臉:“好的郡主,奴婢一定記住您的話!”
已經到了淺雲居院門口,如往常一般,淺雲居依然院門緊閉。
琉月站在門口,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迴憶絞動的她每根神經都在隱隱作痛。
溫和俊秀如修竹般的哥哥,從六歲起便被關進了這個如牢籠般的院子裏,終日被各種湯藥包圍,直到十四歲去京都,八年裏,他基本沒有出過院門一步。
以至於炎楚郡的老百姓幾乎都忘記了安定王還有一個出生便被封為世子的兒子。
可憐的哥哥在十四歲生辰過去六個月後,又從這個牢籠裏被關進了京都質子府那個更大的牢籠。
直到被皇上腰斬致死,他的一生幾乎從沒有體會過自由的滋味!
算起來,她已經四年未見過哥哥!
青瑣上前拍拍門,原木色的大門吱呀一聲開了一條縫兒,一張白白胖胖的臉探出頭來,先看看青瑣,又看看琉月,門打開,一個身材圓滾滾、滿臉肥油的婆子出來給琉月俯身行了禮,低頭說道:
“郡主是來看世子嗎?不巧了,世子這兩日身子不大好,王妃吩咐各院都不要來打擾世子,以免人來人往,容易給世子過上新的病氣。”
青瑣張口打算說話,看看琉月又趕緊閉上嘴。
琉月眯眼看著眼前的婆子,這個李婆子是王妃吳氏的陪嫁婆子,人懶嘴饞,在府裏屬於什麽都做不好隻會吃閑飯的那種人。
哥哥六歲時開始到淺雲居獨過,李婆子從那時起便被吳氏派來做雜務兼看門,是吳氏極為忠心的一條看門狗。
上一世直到哥哥去京都為質子之前,她才知道李婆子是吳氏的心腹。
在那以前,她不知被李婆子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擋在門外多少迴。明明絲竹園與淺雲居隻相隔一炷香的路程,但最長的一次,她有三個多月沒有見過哥哥一麵。
那時不懂,李婆子攔的多了,她就去吳氏那兒告狀,但告狀後的結果,便是李婆子被吳氏訓斥,而她會更多次被李婆子義正言辭已哥哥的病情為由擋在門外。
直到她知道李婆子是吳氏的心腹後,才開始好聲好氣的求李婆子,但那會兒已經徹頭徹尾的得罪了李婆子,她的服軟也頂多是求十來次、再送上不斐的買路錢才能見上哥哥一麵。
她停下腳步,轉過頭看著青瑣換了個話題:
“青瑣,知道昨天你為什麽會挨板子嗎?”
“啊?”青瑣小圓臉呆了呆,隨即露出一個委屈的表情:
“因為王妃偏心,不願意聽實話!”
琉月搖了搖手裏的團扇,感覺方才那絲因為提起父王引來的煩躁,被團扇帶來的涼風扇的消散了一些。
“說實話的確是個很好的品性,但有一點你沒有明白,那就是說實話的前提是你有能說實話的實力。”
琉月的聲音輕柔的一如她的外表,見青瑣滿臉迷茫,她繼續解釋道:
“就如昨日,我不能告訴母妃,那花枝不是我折斷的,上次在劉府,也不是我把劉四娘子撞進了湖裏。
因為我說了,三妹妹最多被罰抄經書,而且大部分還會是錫蘭和夏風給她代筆。
可淺雲居那邊,下個月、下下個月,甚至更久,會因為王府要給台風受災的災民捐銀子、或是為出海失蹤的漁民到媽祖廟祈福這種理由,斷掉哥哥最基本的補藥和參湯。
哥哥身子弱,沒有這些強身健體的補藥和參湯,康複的希望就會更渺小。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是用公平和證據說話就可以的,而是要看你有沒有實力。
所以,我不能為自己辯解,我承受不起為自己辯解後的代價,因為我一沒有依靠,二沒有實力!
青瑣,認清自己的處境後尋找出路,隻有不依附於別人、不被別人掌握命運的時候,才有暢所欲言、不受委屈的資格。”
說到這兒,琉月的神色越來越低落。
這番話在過去的十八年裏,她隻明白前半段,因此退讓了十八年,直到退無可退,把自己逼到絕境。
上一世,她滿心認為,隻要得到父王的寵愛,所有的苦難便會結束。卻從沒有去思考過、也沒有去嚐試過不依附與別人,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一天路。
父王喜歡鶴翔先生的字,她便從小苦練鶴翔先生的字,到十六歲時,一手草書已經幾乎能以假亂真。
父親喜歡吳氏的知書達理、以仁治家,她便處處退讓忍讓,認為自己是王府裏唯一的郡主,便應該處處做出榜樣,即使被害了一次又一次,卻如聖人般每次都選擇了原諒。
可是,她的付出沒有得到任何迴報,直到那些所謂的善良仁孝把自己逼上絕境,也沒有換來父王對自己和哥哥哪怕多看一眼。
看著說完話後陷入沉默的郡主,青瑣的雙眼有些迷茫,郡主說的話她似乎聽懂了,但似乎又沒聽懂。
琉月轉身繼續慢慢往前走,這個時候的青瑣入府時間太短,心思也還單純,對這座看起來清幽簡樸的安定王府根本不了解。
所以,自己的話青瑣並不能完全聽懂。
不說青瑣,就是自己,上一世在這個時候,也是說好聽叫單純善良,說直白便是個傻子!
上一世自己從來也沒有明白過,善良也要分對象,對於那些不知感恩的人,善良隻會成為她們踩著你往上爬的木梯罷了。
重活一世,琉月不願青瑣再如以往那樣,用無數頓板子作為成長的代價,才一步一步豎起堅硬的盔甲!
青瑣亦步亦趨的跟上,琉月輕輕搖搖團扇:
“青瑣,我的話你現在聽不懂沒有關係,你隻要記住,往後在這個府裏謹言慎行,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也不要輕易同情任何人,尤其做事說話不要衝動!記住這些就好!”
青瑣重重的點點頭,滿臉嚴肅的看著琉月的側臉:“好的郡主,奴婢一定記住您的話!”
已經到了淺雲居院門口,如往常一般,淺雲居依然院門緊閉。
琉月站在門口,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迴憶絞動的她每根神經都在隱隱作痛。
溫和俊秀如修竹般的哥哥,從六歲起便被關進了這個如牢籠般的院子裏,終日被各種湯藥包圍,直到十四歲去京都,八年裏,他基本沒有出過院門一步。
以至於炎楚郡的老百姓幾乎都忘記了安定王還有一個出生便被封為世子的兒子。
可憐的哥哥在十四歲生辰過去六個月後,又從這個牢籠裏被關進了京都質子府那個更大的牢籠。
直到被皇上腰斬致死,他的一生幾乎從沒有體會過自由的滋味!
算起來,她已經四年未見過哥哥!
青瑣上前拍拍門,原木色的大門吱呀一聲開了一條縫兒,一張白白胖胖的臉探出頭來,先看看青瑣,又看看琉月,門打開,一個身材圓滾滾、滿臉肥油的婆子出來給琉月俯身行了禮,低頭說道:
“郡主是來看世子嗎?不巧了,世子這兩日身子不大好,王妃吩咐各院都不要來打擾世子,以免人來人往,容易給世子過上新的病氣。”
青瑣張口打算說話,看看琉月又趕緊閉上嘴。
琉月眯眼看著眼前的婆子,這個李婆子是王妃吳氏的陪嫁婆子,人懶嘴饞,在府裏屬於什麽都做不好隻會吃閑飯的那種人。
哥哥六歲時開始到淺雲居獨過,李婆子從那時起便被吳氏派來做雜務兼看門,是吳氏極為忠心的一條看門狗。
上一世直到哥哥去京都為質子之前,她才知道李婆子是吳氏的心腹。
在那以前,她不知被李婆子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擋在門外多少迴。明明絲竹園與淺雲居隻相隔一炷香的路程,但最長的一次,她有三個多月沒有見過哥哥一麵。
那時不懂,李婆子攔的多了,她就去吳氏那兒告狀,但告狀後的結果,便是李婆子被吳氏訓斥,而她會更多次被李婆子義正言辭已哥哥的病情為由擋在門外。
直到她知道李婆子是吳氏的心腹後,才開始好聲好氣的求李婆子,但那會兒已經徹頭徹尾的得罪了李婆子,她的服軟也頂多是求十來次、再送上不斐的買路錢才能見上哥哥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