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眯眼打量琉月,又將目光轉向了金氏。
金氏會意,嗤笑一聲不陰不陽的說道:
“郡主這話說的有意思,咱們王妃向來教導你們幾兄妹相互友愛,眼看惜兒陷入困境,你這個做姐姐的不僅不幫她一把,還落井下石,讓惜兒在外人麵前失了臉麵。
也不知郡主平日裏是怎麽讀的書,為何將王妃的話置若罔聞,今日到底安得什麽心思?”
琉月瞪大水霧眼,看著金氏滿臉不解:
“二舅母這話說的奇怪,我是什麽心思方才不是說的很清楚了嗎?
母妃的教導我自然銘記於心,所以多年來我處處維護三妹妹。可按照二舅母的邏輯,三妹妹是不是也忘了母妃的教導,今日是故意將責任推給我的,而不是我想的那樣,認為她隻是膽小怕事,才忘了母妃的教導?
那我是不是也應該細細揣測一番三妹妹到底是何居心?”
琉月這話說的繞,金氏有些暈,她張大嘴看著琉月,平日裏十分巧言令色的人,一時之間竟然沒想到一句能夠懟迴去的話。
吳氏皺眉,聲音裏已經隱約有些怒氣:“郡主這些時日倒是越來越伶牙俐齒,長輩都被你問的無話可說了!”
琉月心內暗嗤,想給她扣上一頂不順不孝的大帽子,還得看她接不接!
她溫順的低下頭,一副認錯的表情:“母妃教導的是,女兒聽見自己和三妹妹都被舅母誤會了,心中著急,言語中的確有些衝撞了二舅母。”
又看看金氏,十分誠懇的說道:“二舅母大人有大量,還請原諒侄女言語間失禮之處。”
金氏氣結,卻不得不表現大度,隻能皮笑肉不笑的隨便哼哼了兩聲,算是接受了琉月的歉意。
琉惜用手指戳了戳坐在她身邊的吳裳芝,吳裳芝咬牙,硬著頭皮說道:
“二表姐,你方才在李府,為什麽指責三表姐栽贓給你呢,三表姐,三表姐她也不是故意的啊!”
琉月轉頭看著吳裳芝,眉頭皺緊十分不悅:
“芝表妹,我方才在李府,一直給幾位娘子解釋,說三妹妹膽子小,母妃從來治家嚴格,她怕被母妃責罰才將責任推脫給我。
你何時聽到我說過一半個字三妹妹栽贓這種話?
你小小年紀,難道不知道應該謹言慎行嗎?你的話若是讓外人聽見,恐怕會壞了三妹妹的名聲!”
吳裳芝白了臉。
“夠了,都少說幾句,當我這個王妃不存在嗎?郡主,你出生時,便被禦筆親封為本朝開國以來第一位異姓王郡主。
這些年我作為你的教養母親,時時刻刻唯恐沒有將你教好,對不起皇上,對不起你父王。今日,你怎能不顧體統,與芝兒做這種口舌之爭!”
吳氏的聲音陰沉極了,那張在眾人麵前向嚴肅端莊的表情已經有些微微裂開,滿屋的人都能感覺到她沉鬱的心情。
站在琉月身後的小蝶悄悄往後退了一步。
吳氏的話音落下,琉月看向端端正正坐在紅木圈椅上的吳氏,水霧大眼裏滿是震驚:
“母妃,您常常教導女兒,身為姐姐,又是享了二品封號的郡主,應該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兩位妹妹樹立好榜樣。
如今,芝表妹言語中對我這個二品封號的郡主十分不敬,而且又歪曲事實,險些陷二妹妹於德行喪失的境地。
按律,我賞芝表妹十幾二十個板子也不為過,現在,隻是言語警告她幾句,卻又怎會成了口舌之爭?”
吳氏震怒,臉上的神色已經是青一陣白一陣,滿屋的人除了琉月和琉玉,其他人都有些戰戰兢兢,就連一向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金氏,也低著頭隻敢在心裏看熱鬧,嘴上卻不敢說半個字。
琉月無所謂,她貴為禦筆親封的郡主,吳氏不能對她用私刑。所謂的報複,隻能在日常嚼用上克扣些罷了!
片刻後,琉玉溫和的聲音響起來:
“母妃息怒,依我看,二妹妹的確沒有誣陷或指責三妹妹的意思,她隻是有些性子好強,受不得絲毫委屈罷了。
二妹妹還小,母妃以後慢慢教她就是,怒氣傷肝,還請母妃保重自己的身子。”
琉月微笑著看著琉玉,還是這位厲害,總是擺出一副溫和純善的麵孔詆毀人。
換了前世,琉玉的這句話不僅絲毫不會讓自己意識到,她其實是給自己扣上了一個‘好鬥逞強’的名聲!而且,恐怕自己還會對她生出些感激之心!
試問問,有那個高門大戶,會願意娶一個有‘好鬥逞強’名聲的女子!
不過,琉月無所謂,她今生沒打算再嫁人,隻要哥哥好好的,以後再給自己找一個好嫂子,這一生,她便賴上哥哥了。
所以,這個‘好鬥逞強’的名聲對她無害,反而會在一定範圍內,幫她驅趕不少蛇鼠蟲蟻!
吳氏和金氏自然也聽出了琉玉的畫外音。
琉惜和吳裳芝卻沒聽明白,琉玉的話音落下,琉惜洋洋得意的臉色便垮了下來,本想出聲再辯解,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卻被琉玉一道淩厲的眼刀生生逼了迴去。
見琉月再沒出聲,吳氏的怒氣小了些,又訓了琉月幾句,無非是拐彎抹角的提醒她應該恭謹慎言、莫要持強淩弱,免得帶累王府名聲受損等等等等。
琉月態度誠懇的聽完了吳氏的訓導,這才帶著戰戰兢兢的小蝶迴了絲竹園。
吳氏讓金氏監督,象征性的罰了滿心委屈的琉惜和不情不願被連累的吳裳芝迴自己院子抄幾本經書。
琉月主仆剛離開褚岱院不久,一個小婢女出了褚岱院,一路往湖邊樹林裏走去,進了樹林,小婢女笑嘻嘻叫了聲正等著她的人:
“細細姐姐,你等急了吧!”
細細認真聽完小婢女一番嘀嘀咕咕,臉色嚴肅的迴了絲竹園。
看著金氏帶琉惜和吳裳芝離開,吳氏叫了王嬤嬤進來,讓她去給二管家傳話,這兩個月作為懲罰,將郡主的月例和絲竹園所有下人的月錢都減半。
王嬤嬤應了聲是,又問道:“王妃,那淺雲居那邊.....”
金氏會意,嗤笑一聲不陰不陽的說道:
“郡主這話說的有意思,咱們王妃向來教導你們幾兄妹相互友愛,眼看惜兒陷入困境,你這個做姐姐的不僅不幫她一把,還落井下石,讓惜兒在外人麵前失了臉麵。
也不知郡主平日裏是怎麽讀的書,為何將王妃的話置若罔聞,今日到底安得什麽心思?”
琉月瞪大水霧眼,看著金氏滿臉不解:
“二舅母這話說的奇怪,我是什麽心思方才不是說的很清楚了嗎?
母妃的教導我自然銘記於心,所以多年來我處處維護三妹妹。可按照二舅母的邏輯,三妹妹是不是也忘了母妃的教導,今日是故意將責任推給我的,而不是我想的那樣,認為她隻是膽小怕事,才忘了母妃的教導?
那我是不是也應該細細揣測一番三妹妹到底是何居心?”
琉月這話說的繞,金氏有些暈,她張大嘴看著琉月,平日裏十分巧言令色的人,一時之間竟然沒想到一句能夠懟迴去的話。
吳氏皺眉,聲音裏已經隱約有些怒氣:“郡主這些時日倒是越來越伶牙俐齒,長輩都被你問的無話可說了!”
琉月心內暗嗤,想給她扣上一頂不順不孝的大帽子,還得看她接不接!
她溫順的低下頭,一副認錯的表情:“母妃教導的是,女兒聽見自己和三妹妹都被舅母誤會了,心中著急,言語中的確有些衝撞了二舅母。”
又看看金氏,十分誠懇的說道:“二舅母大人有大量,還請原諒侄女言語間失禮之處。”
金氏氣結,卻不得不表現大度,隻能皮笑肉不笑的隨便哼哼了兩聲,算是接受了琉月的歉意。
琉惜用手指戳了戳坐在她身邊的吳裳芝,吳裳芝咬牙,硬著頭皮說道:
“二表姐,你方才在李府,為什麽指責三表姐栽贓給你呢,三表姐,三表姐她也不是故意的啊!”
琉月轉頭看著吳裳芝,眉頭皺緊十分不悅:
“芝表妹,我方才在李府,一直給幾位娘子解釋,說三妹妹膽子小,母妃從來治家嚴格,她怕被母妃責罰才將責任推脫給我。
你何時聽到我說過一半個字三妹妹栽贓這種話?
你小小年紀,難道不知道應該謹言慎行嗎?你的話若是讓外人聽見,恐怕會壞了三妹妹的名聲!”
吳裳芝白了臉。
“夠了,都少說幾句,當我這個王妃不存在嗎?郡主,你出生時,便被禦筆親封為本朝開國以來第一位異姓王郡主。
這些年我作為你的教養母親,時時刻刻唯恐沒有將你教好,對不起皇上,對不起你父王。今日,你怎能不顧體統,與芝兒做這種口舌之爭!”
吳氏的聲音陰沉極了,那張在眾人麵前向嚴肅端莊的表情已經有些微微裂開,滿屋的人都能感覺到她沉鬱的心情。
站在琉月身後的小蝶悄悄往後退了一步。
吳氏的話音落下,琉月看向端端正正坐在紅木圈椅上的吳氏,水霧大眼裏滿是震驚:
“母妃,您常常教導女兒,身為姐姐,又是享了二品封號的郡主,應該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兩位妹妹樹立好榜樣。
如今,芝表妹言語中對我這個二品封號的郡主十分不敬,而且又歪曲事實,險些陷二妹妹於德行喪失的境地。
按律,我賞芝表妹十幾二十個板子也不為過,現在,隻是言語警告她幾句,卻又怎會成了口舌之爭?”
吳氏震怒,臉上的神色已經是青一陣白一陣,滿屋的人除了琉月和琉玉,其他人都有些戰戰兢兢,就連一向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金氏,也低著頭隻敢在心裏看熱鬧,嘴上卻不敢說半個字。
琉月無所謂,她貴為禦筆親封的郡主,吳氏不能對她用私刑。所謂的報複,隻能在日常嚼用上克扣些罷了!
片刻後,琉玉溫和的聲音響起來:
“母妃息怒,依我看,二妹妹的確沒有誣陷或指責三妹妹的意思,她隻是有些性子好強,受不得絲毫委屈罷了。
二妹妹還小,母妃以後慢慢教她就是,怒氣傷肝,還請母妃保重自己的身子。”
琉月微笑著看著琉玉,還是這位厲害,總是擺出一副溫和純善的麵孔詆毀人。
換了前世,琉玉的這句話不僅絲毫不會讓自己意識到,她其實是給自己扣上了一個‘好鬥逞強’的名聲!而且,恐怕自己還會對她生出些感激之心!
試問問,有那個高門大戶,會願意娶一個有‘好鬥逞強’名聲的女子!
不過,琉月無所謂,她今生沒打算再嫁人,隻要哥哥好好的,以後再給自己找一個好嫂子,這一生,她便賴上哥哥了。
所以,這個‘好鬥逞強’的名聲對她無害,反而會在一定範圍內,幫她驅趕不少蛇鼠蟲蟻!
吳氏和金氏自然也聽出了琉玉的畫外音。
琉惜和吳裳芝卻沒聽明白,琉玉的話音落下,琉惜洋洋得意的臉色便垮了下來,本想出聲再辯解,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卻被琉玉一道淩厲的眼刀生生逼了迴去。
見琉月再沒出聲,吳氏的怒氣小了些,又訓了琉月幾句,無非是拐彎抹角的提醒她應該恭謹慎言、莫要持強淩弱,免得帶累王府名聲受損等等等等。
琉月態度誠懇的聽完了吳氏的訓導,這才帶著戰戰兢兢的小蝶迴了絲竹園。
吳氏讓金氏監督,象征性的罰了滿心委屈的琉惜和不情不願被連累的吳裳芝迴自己院子抄幾本經書。
琉月主仆剛離開褚岱院不久,一個小婢女出了褚岱院,一路往湖邊樹林裏走去,進了樹林,小婢女笑嘻嘻叫了聲正等著她的人:
“細細姐姐,你等急了吧!”
細細認真聽完小婢女一番嘀嘀咕咕,臉色嚴肅的迴了絲竹園。
看著金氏帶琉惜和吳裳芝離開,吳氏叫了王嬤嬤進來,讓她去給二管家傳話,這兩個月作為懲罰,將郡主的月例和絲竹園所有下人的月錢都減半。
王嬤嬤應了聲是,又問道:“王妃,那淺雲居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