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我們四戶人家的房子是相連著的,就隔了個小小的水溝,對我們來說抬腳就是外婆家了。


    所以每年過年聽別人說去外婆家怎麽樣怎麽樣好玩,我是一點這樣的感覺也沒有。


    有的時候吃飯,覺得家裏的飯菜不好吃就端著個碗去舅舅家吃了。


    舅舅家的人也是,覺得他們家的飯菜不好吃也會來我家吃。


    誰家要是來了客人,家裏煮的飯不夠,直接跑到另三戶人家連鍋都給端了來。


    奶奶比外婆大了八歲,她們倆人我記事以來好像經常較勁。


    各自的兒子兒媳婦、女兒女婿、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甚至是今天吃了些什麽都經常拿來做比較。


    不過兩人雖然較勁,真正吵架倒是很少,我的印象中就記得有一次鬧得比較兇。


    兩個舅媽和外婆的關係都不是很好,特別是大舅媽,跟我奶奶的關係更像是婆媳。


    聽說是因為大舅媽生表哥的時候是我奶奶接的生,也經常幫她帶小孩的緣故。


    而外婆則是被外公嬌慣壞了,什麽都不會。


    聽說當初她根本看不上我爸,覺得我們家又窮,又是外姓人口,還是外公發話了,兩家的親事才做成。


    外公算是村子裏比較有名望的人,我媽每次提到他都很崇敬,可惜我沒見過。


    非但外公沒見過,爺爺也沒見過,那個時候又沒有照相機,就連他們的墓碑上也隻是刻了個名字而已。


    說到村子,我們住的村叫反嶺下村。名字是不是有點怪,也不知道這樣起名的緣由是什麽。


    村又分好幾個組,什麽馬嶺背、餘家組、高抗組、北衝組、易家組。


    我家屬於高抗組,隻有二十多戶人家。


    是所有組中人數最少的一個組,還包括後來從大山裏搬出來的幾戶人家。


    村子裏唯一一條公路,從市區出發,終點是一個叫水江鎮的。


    全程九十多公裏,估計得有三分之二都是山路。


    這條公路在我很小的時候是用泥土鋪了一些石頭修建的,僅夠一輛汽車通過,彎彎轉轉,繞來繞去。


    汽車每次開過,都是搖搖擺擺的。坐在車裏得特別注意,一不小心就被甩摔了。


    應該是我讀初中了,這條公路重新修建。


    加寬到可以四輛車一起經過,還鋪了一層柏油。


    公路的一邊是山,有的山上種了油茶樹、有的山上是一些竹子、有的是一些杉樹、鬆樹、板栗樹等,還有一些各種各樣的雜草。


    另一邊是一塊塊的稻田,稻田既有本村人的也有外村人的。


    重修公路那年需征稻田時幾個村子的人打過架,那時候我在學校讀書很少迴家,隻是聽大人隱隱約約地說過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補償不均吧。


    稻田中間有條小河,或許還不能稱之為河。


    就是比一般的小溪要大點,村子裏的人家還沒裝自來水時洗衣服、洗菜都在這條小河裏。


    早上一大早老遠就能聽到各家的媽媽們在河裏洗衣服、洗菜時嘰嘰喳喳講著各自的家長裏短的聲音,就跟趕集一樣熱鬧。


    平時水電站不發電的時候河裏的水流不大,也很清澈,都能清晰地看到水裏的魚蝦。


    小河是從一片稻田中穿出來的,時間一長,河裏的泥沙越積越深,河水也就越來越淺,所以每年村裏的人都得輪流將泥沙挖掉保證河水不幹。


    小孩子們夏天都會在這條河裏遊泳,一去十幾個,大小不一,當然我也去過。


    隻是第一次去就不小心讓河水進到了耳朵裏,也不知道是怎麽弄的,因為這次耳朵進水,很是吃了些苦頭。


    剛開始耳朵裏麵有一些膿水流出來,當時沒在意隻是拿紙巾擦掉就了事了,直到耳朵開始疼才重視起來,那個時候已經上小學了。


    村裏人用幾根杉木搭成了一座小橋供人通過小河,走起來一晃一晃的。


    每次通過時大人都是牽著自家的小孩以免掉河裏去。


    修建公路那年這條小橋也重新修過了,用水泥鋼筋修的。


    安全是保證了,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麽。


    小橋過來再經過一片稻田就是各家的房子所在了,二十多戶人家,有的在公路這邊,有的在公路那邊。


    隔得有遠有近,零零散散的,沒個統一規劃。房子也是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好有的壞。


    村子四麵環山,幾乎都是油茶山。


    也有一些杉樹、鬆樹的,還有一些隻長茅草沒有樹的。


    我們炒菜用的油都是自家的油茶山上油茶樹結的茶籽,經過去殼、曬幹、粉碎、榨油、過濾來的,每家每戶都有。


    油茶山每年都得除草,寒露過後開始摘茶籽。


    那時候家裏的房子頂上是瓦片蓋的,像稻穀、茶籽、花生、蘿卜等需要曬的東西都是統一挑到公共的曬穀場去。


    每天下午曬穀場上也是熱鬧一片,各家收各家的東西。


    很多農作物都是自給自足,田裏種水稻,土裏種菜,還有紅薯、花生、生薑、大蒜等。


    幾乎每戶人家都會養豬、養牛、養羊、養雞、養鴨,我家也不例外。


    牛羊還好說,長得不一樣很容易辨識。


    雞鴨就不同了,都長得差不多。為了好區分,有的人家就將雞鴨的翅膀剪掉一些羽毛;有的人家在雞鴨的腳掌上麵拿針紮幾個小洞;還有的人家是在雞鴨的身上塗些不容易清洗的草汁。


    雞鴨都是放養的,有些人家一開始是拿竹篾做的籠子將鴨子關著放河裏。


    一來是怕與別人家的弄混了,也怕它們跑了不迴家,更怕鴨子跑稻田裏去禍害水稻。


    每天傍晚你都能看到很熱鬧的場麵:小孩子們趕著牛羊迴家,有的還坐在牛背上,唱著牧童曲,就差身背一根笛子了;


    婦人們唿喚雞鴨迴家的聲音此起彼伏;男人們扛著鋤頭相伴迴家;還有老人們坐在家門口等待子孫迴家的身影。


    天邊的夕陽照耀著整個村子,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


    最有趣的是你能看到一大群鴨子晃悠悠的從水裏上來,慢慢地踱步到小路上,然後因為大家去找自家的鴨子而鬧的亂哄哄的場麵,現在想來都覺得甚是很趣。


    每年雨水季節,河裏就會漲水,隻要漲水,河裏的魚也就多了起來。


    有些魚還會遊到路上來,孩子們拿著個漁網站路上就能網到魚,這也算是一件很大的趣事了。


    夏天勞作迴來,大家湊在一起聊天,聽取蛙聲一片。


    秋收後一般就沒什麽事了,這時候的女人們大多湊一起織毛衣、縫鞋墊等,男人們就湊一起打打牌、聊聊天。


    村民們大多都很淳樸,你來我往的,相處的很融洽。


    誰家有個什麽紅白喜事,都會主動幫忙。


    因為從來沒有什麽化工汙染,村子裏的環境一年四季都很幽美。


    早上一起床就能看到山上霧氣環繞,要到半上午才能散去,隱隱約約地讓人如處仙境中。


    山頂與天空相連,一眼望去,根本不覺得天有多高,感覺它就在山頂上。


    站山腳下抬頭往上看,觸目所及一片片的青綠,高低起伏相接,讓人心曠神怡。


    站山上低頭俯瞰山腳,錯落不一的稻田,若隱若現的房屋,悠閑自得的牛羊,戲水的鴨,覓食的雞,打架的狗,追逐玩鬧的孩子,土地稻田裏忙來忙去的大人們,就連蟲兒、花兒、草兒等都顯得那麽的有生命力,活生生一副詩詞裏的小橋流水人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活印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筱悠獨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筱悠獨醉並收藏生活印記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