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花小宓就吃了個冷饅頭,又驚又嚇又是被水衝的,肚皮早就開始打鼓了。
此處正是一片湖泊,湖水靜謐,微風拂過漾起圈圈波紋向外散去,幾株蓮花正在亭亭玉立在上麵。
有紫紅的,絕豔而靡麗,有白的,濯清漣而不妖。
花小宓站在岸邊,感受著清新的空氣,看著眼前這副如畫場景,不由得心曠神怡。
想著,怪不得總有古人動不動就詩興大發,在這美好的環境之下,她也想唱上兩句應應景了。
——不過,在這之前,她還是先吃上一頓吧。
其實花小宓是會遊水的,要不然也不會在家鄉發洪水的時候僥幸活了下來。
就在剛才她似有感悟,總覺得對水就更親切了。
像是一尾小魚鑽了進去,順著花下麵的淤泥,翻找了幾下,挖出幾根小蓮藕。
全都長得白白胖胖的,隔著上麵的淤泥味兒,她甚至都能隱隱聞到其中的清香呢!
她就著水清洗了一番,這蓮藕皮薄得很,拿出小刀將藕蒂切掉,用指甲輕輕一刮就露出裏麵嫩白的藕肉。
張嘴咬了一口,“咯滋”一聲,水汁飽滿,就這一口,都有汁液順著藕身滑落下來了。
她嚼了兩下,很是脆嫩,一點兒也不紮口,隻覺一股藕肉特有的清香彌漫了整個唇齒,還帶著一股甜意,好吃極了。
正好肚子空空的花小宓三口兩口就吃掉了一根,還有些意猶未盡。
不過她並沒有再吃,而是往一旁走去,找了些草木樹枝堆在了湖岸邊上,生起了火。
這次火生的很艱難,還冒著濃煙。
前兩天剛下的暴雨,野外根本就沒有幹草樹枝,她隻能找些不太濕的湊合了。
火已經燒得差不多了,她又從布兜裏掏出小木板,將蓮藕切成了片,並且將它們用小木枝給串起來。
如此串了五串,用鹽巴搓了搓,在火上方架了個架子,將蓮藕串放在上麵,是不是轉動兩下。
她這是在做烤蓮藕。
父親曾給她做過,調料很多,手法也很嫻熟,那味道十足,讓她記憶尤深。
現在在野外,條件不足,也就將就吧。
看著蓮藕被烤的差不多了,她又從衣服裏的內兜裏掏出一個小瓶子,打開瓶塞聞了聞。
好在這瓶子是瓷做的,瓶塞雖然濕了,但裏麵的調料可都沒有壞掉。
她拿出辣椒粉和孜然粉均勻的灑在藕片兩麵,稍微一頓,這便好了。
用嘴吹了吹,感覺不是很燙了,之後她輕嚐了一口,一股明火熏烤過的味道,再就是辣味和孜然的辛香,最後是蓮藕本身的清香。
這三種味道混在一起倒也有股不一般的風味。
如果還有醬料就好了,那樣味道肯定會更勝一籌的,不過這樣也不錯。
五串差不多也有大半個蓮藕了,都被她吃幹淨了,瞧著還剩下的小半生蓮藕,她砸吧砸吧嘴,又給啃著吃掉了。
吃過之後,終於摸著滾圓的肚兒打了個長長的飽嗝,還十分滿足的喟歎一聲。
人活著真好。
能填飽肚子也真好。
她半闔著眼躺在地上,聽著風拂過蓮花花瓣,水珠順著紋路滑落到荷葉上,發出了輕微的響聲。
翠綠的荷葉,晶瑩的水珠,輕微響聲,這三點連成了一條線。
她明明是閉著眼睛的,可腦海裏的景象卻十分清晰,好似感受到了什麽。
一股淡淡熱感從體內升騰起來,遊走四肢百骸,暖暖的舒服極了。
眼皮子越來越沉,她這就快要睡過去了。
蓮藕的香味兒還未散盡。
就在這時,在花小宓附近凝結出了一縷縷五彩的靈光,仔細看了原來是一個個極小的光點排隊湊在一起。
不停地縈繞在她身旁旋轉,甚至還有極個別調皮的伸出小手一般輕輕地戳了戳她外露的皮膚。
慢慢的試探著,這些光點終於覺得眼前的少女沒有威脅,抖了抖身子,決定鑽進去。
可就在它們要鑽進去的那一瞬間,花小宓突然睜開了雙眼,坐直了身子,嘴裏喃喃說著:
“不行,娘親說了不能在外麵睡大覺,這樣會得風寒的。”
一邊又晃了晃頭,站了起來,收拾好東西,去尋遮風之處了。
至於那些光點,在花小宓睜眼的一瞬又縮了迴去,隨著她的離開,漸漸地也都散了。
古人雲: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方才花小宓的心境開闊,靈氣都要入體,離入道隻差那麽一步,卻始終少了點緣分。
往後她一路往東走去,許多地方在發洪水,還有地震。
總之天災不斷,還出現了很多妖物,各種稀奇古怪,一時間生靈塗炭,百姓叫苦。
與此同時,卻也有一批仙人橫空出世。他們踩在水火之上如履平地,反手捏訣,便能控製水火了。
無不男俊女美,仙衣飄飄。
有了這群仙人,雖然大部分百姓仍處在水深火熱當中,但也有了希望。
至於花小宓,她走到東海之巔,一個僻靜的小漁村,那裏沒有天災,也沒有人禍,一切都是那樣平靜安和。
她住了整整一年。
這一年,她用飯食換得所需,日子過得倒還不錯。
最有一點可說,每次她生火做飯,聞之飯香,便會感到神清目明。殊不知這正是又靈氣點在其周身徘徊所致。
又時值夏日,這天,海風縷縷,給焦灼的天氣帶來一絲清爽。
天邊的太陽灑下金色的陽光照耀在沙灘上,一隻隻小螃蟹、小烏龜豎著小腿爬來爬去。
不遠處的小村莊,孩子們在嬉戲玩耍,歡聲笑語。
一塊巨大的礁石後,背風處,一個約莫十二、三歲的少女,身穿灰色粗布麻衣,這正是流浪而來的花小宓。
她將剛從海裏撈出來的黃花魚處理幹淨,在其兩麵各劃上一刀,撒上一層細密的鹽粒。
又在魚腹內放入薑片、蔥段以祛除腥味兒,用刷子蘸了蘸蜂蜜,均勻的抹在魚身上。
做完這一切,她的鼻尖上已經掛滿了細密的汗珠。
隨手用袖子一擦,又拿起一根清洗幹淨的木枝,穿過魚嘴從魚尾伸出,將魚架在堆起來的火堆上。
時不時的給火堆添上兩根木柴,左右轉動魚身,使之能受熱均勻。
再用小刷子刷上一層油均勻的刷在魚身上。很快,魚身上的油滴就落到火堆上,發出“卟嗞卟嗞”的聲音。
魚就快熟了,看到它身上的一層焦黃,少女臉上露出一個笑容,微微傾身,閉上了眼睛,深吸一口氣,對著微風拂過烤魚散發出的香味兒感到很是陶醉。
這時,烤魚周邊的香味兒似乎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抓在一起,凝聚在烤魚的上方處。
藍金黃紅綠五色相互交纏旋轉,最終形成一道無色的氣流,緩緩向這少女飄去。
此處正是一片湖泊,湖水靜謐,微風拂過漾起圈圈波紋向外散去,幾株蓮花正在亭亭玉立在上麵。
有紫紅的,絕豔而靡麗,有白的,濯清漣而不妖。
花小宓站在岸邊,感受著清新的空氣,看著眼前這副如畫場景,不由得心曠神怡。
想著,怪不得總有古人動不動就詩興大發,在這美好的環境之下,她也想唱上兩句應應景了。
——不過,在這之前,她還是先吃上一頓吧。
其實花小宓是會遊水的,要不然也不會在家鄉發洪水的時候僥幸活了下來。
就在剛才她似有感悟,總覺得對水就更親切了。
像是一尾小魚鑽了進去,順著花下麵的淤泥,翻找了幾下,挖出幾根小蓮藕。
全都長得白白胖胖的,隔著上麵的淤泥味兒,她甚至都能隱隱聞到其中的清香呢!
她就著水清洗了一番,這蓮藕皮薄得很,拿出小刀將藕蒂切掉,用指甲輕輕一刮就露出裏麵嫩白的藕肉。
張嘴咬了一口,“咯滋”一聲,水汁飽滿,就這一口,都有汁液順著藕身滑落下來了。
她嚼了兩下,很是脆嫩,一點兒也不紮口,隻覺一股藕肉特有的清香彌漫了整個唇齒,還帶著一股甜意,好吃極了。
正好肚子空空的花小宓三口兩口就吃掉了一根,還有些意猶未盡。
不過她並沒有再吃,而是往一旁走去,找了些草木樹枝堆在了湖岸邊上,生起了火。
這次火生的很艱難,還冒著濃煙。
前兩天剛下的暴雨,野外根本就沒有幹草樹枝,她隻能找些不太濕的湊合了。
火已經燒得差不多了,她又從布兜裏掏出小木板,將蓮藕切成了片,並且將它們用小木枝給串起來。
如此串了五串,用鹽巴搓了搓,在火上方架了個架子,將蓮藕串放在上麵,是不是轉動兩下。
她這是在做烤蓮藕。
父親曾給她做過,調料很多,手法也很嫻熟,那味道十足,讓她記憶尤深。
現在在野外,條件不足,也就將就吧。
看著蓮藕被烤的差不多了,她又從衣服裏的內兜裏掏出一個小瓶子,打開瓶塞聞了聞。
好在這瓶子是瓷做的,瓶塞雖然濕了,但裏麵的調料可都沒有壞掉。
她拿出辣椒粉和孜然粉均勻的灑在藕片兩麵,稍微一頓,這便好了。
用嘴吹了吹,感覺不是很燙了,之後她輕嚐了一口,一股明火熏烤過的味道,再就是辣味和孜然的辛香,最後是蓮藕本身的清香。
這三種味道混在一起倒也有股不一般的風味。
如果還有醬料就好了,那樣味道肯定會更勝一籌的,不過這樣也不錯。
五串差不多也有大半個蓮藕了,都被她吃幹淨了,瞧著還剩下的小半生蓮藕,她砸吧砸吧嘴,又給啃著吃掉了。
吃過之後,終於摸著滾圓的肚兒打了個長長的飽嗝,還十分滿足的喟歎一聲。
人活著真好。
能填飽肚子也真好。
她半闔著眼躺在地上,聽著風拂過蓮花花瓣,水珠順著紋路滑落到荷葉上,發出了輕微的響聲。
翠綠的荷葉,晶瑩的水珠,輕微響聲,這三點連成了一條線。
她明明是閉著眼睛的,可腦海裏的景象卻十分清晰,好似感受到了什麽。
一股淡淡熱感從體內升騰起來,遊走四肢百骸,暖暖的舒服極了。
眼皮子越來越沉,她這就快要睡過去了。
蓮藕的香味兒還未散盡。
就在這時,在花小宓附近凝結出了一縷縷五彩的靈光,仔細看了原來是一個個極小的光點排隊湊在一起。
不停地縈繞在她身旁旋轉,甚至還有極個別調皮的伸出小手一般輕輕地戳了戳她外露的皮膚。
慢慢的試探著,這些光點終於覺得眼前的少女沒有威脅,抖了抖身子,決定鑽進去。
可就在它們要鑽進去的那一瞬間,花小宓突然睜開了雙眼,坐直了身子,嘴裏喃喃說著:
“不行,娘親說了不能在外麵睡大覺,這樣會得風寒的。”
一邊又晃了晃頭,站了起來,收拾好東西,去尋遮風之處了。
至於那些光點,在花小宓睜眼的一瞬又縮了迴去,隨著她的離開,漸漸地也都散了。
古人雲: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方才花小宓的心境開闊,靈氣都要入體,離入道隻差那麽一步,卻始終少了點緣分。
往後她一路往東走去,許多地方在發洪水,還有地震。
總之天災不斷,還出現了很多妖物,各種稀奇古怪,一時間生靈塗炭,百姓叫苦。
與此同時,卻也有一批仙人橫空出世。他們踩在水火之上如履平地,反手捏訣,便能控製水火了。
無不男俊女美,仙衣飄飄。
有了這群仙人,雖然大部分百姓仍處在水深火熱當中,但也有了希望。
至於花小宓,她走到東海之巔,一個僻靜的小漁村,那裏沒有天災,也沒有人禍,一切都是那樣平靜安和。
她住了整整一年。
這一年,她用飯食換得所需,日子過得倒還不錯。
最有一點可說,每次她生火做飯,聞之飯香,便會感到神清目明。殊不知這正是又靈氣點在其周身徘徊所致。
又時值夏日,這天,海風縷縷,給焦灼的天氣帶來一絲清爽。
天邊的太陽灑下金色的陽光照耀在沙灘上,一隻隻小螃蟹、小烏龜豎著小腿爬來爬去。
不遠處的小村莊,孩子們在嬉戲玩耍,歡聲笑語。
一塊巨大的礁石後,背風處,一個約莫十二、三歲的少女,身穿灰色粗布麻衣,這正是流浪而來的花小宓。
她將剛從海裏撈出來的黃花魚處理幹淨,在其兩麵各劃上一刀,撒上一層細密的鹽粒。
又在魚腹內放入薑片、蔥段以祛除腥味兒,用刷子蘸了蘸蜂蜜,均勻的抹在魚身上。
做完這一切,她的鼻尖上已經掛滿了細密的汗珠。
隨手用袖子一擦,又拿起一根清洗幹淨的木枝,穿過魚嘴從魚尾伸出,將魚架在堆起來的火堆上。
時不時的給火堆添上兩根木柴,左右轉動魚身,使之能受熱均勻。
再用小刷子刷上一層油均勻的刷在魚身上。很快,魚身上的油滴就落到火堆上,發出“卟嗞卟嗞”的聲音。
魚就快熟了,看到它身上的一層焦黃,少女臉上露出一個笑容,微微傾身,閉上了眼睛,深吸一口氣,對著微風拂過烤魚散發出的香味兒感到很是陶醉。
這時,烤魚周邊的香味兒似乎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抓在一起,凝聚在烤魚的上方處。
藍金黃紅綠五色相互交纏旋轉,最終形成一道無色的氣流,緩緩向這少女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