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麽?
以往朝堂之上,不管爭吵的多麽激烈,吏部尚書許晉瀾始終一言不發,看著那些人爭的麵紅耳赤。
今天,卻罕見的站在一個青衣使一邊,一番慷慨陳詞,不知道的還以為那個青衣使和許晉瀾關係密切呢。
沒有人知道,如此反常的許晉瀾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可所有人都清楚這番話的威力。
原本寧蘭君立了大功,又來了一招以退為進,陛下自然不會容忍一個有功之臣灰溜溜的從金鑾殿上離開。
如今又有分量頗重的吏部尚書許晉瀾出來幫腔,那結果幾乎是注定的。
果然,許晉瀾這番話,讓那些大小官員,再也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一句。
全都靜默的等待著,那些人心知肚明,今日的早朝隻剩下最後一個環節,如何賞賜這位立了大功的聽雨樓青衣使。
當事人寧蘭君,還是挺意外。
意外的不是許晉瀾站出來,而是他那番話。
這吏部天官也是個演戲高手,剛才那一番作態,當真是慷慨陳詞,嫣然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掏心掏肺的麵對滿朝諸公和陛下,雙手扒開自己心髒,上邊寫著忠君愛國四個字,期待著日後青史留名。
哎呀,有點過了,哪有吏部天官說的那麽誇張,那麽偉大……
當然,話說迴來,剛才許晉瀾那番話,聽著當真是如飲美酒,如沐春風,如九公主側跪在地上給他揉著腿……
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果然是個明智的選擇。
旁邊的沈長卿,同樣滿是疑問。
他在猜測許晉瀾這番反常的表現,有什麽圖謀。
最後,目光落在寧蘭君身上。
沈長卿暫時隻想到了一點,這個平日裏中立的吏部尚書,也開始落子,布局未來了。
賣個人情給寧蘭君,日後好說話,好見麵。
龍椅上的嘉明帝,先是目光看向寧蘭君,之後落在跪在地上的許晉瀾身上。
寧蘭君小小年紀,也懂那些文官慣用的把戲了,學什麽不好,學這些東西,看看沈長卿,從來沒有,他都是隻做不說。
立了大功,朕豈能視而不見,用得著你在這裏演戲嗎?
至於許晉瀾,嘉明帝皺著眉頭,這是這位吏部尚書嗅到了寧蘭君身上的潛力,向來中立的許晉瀾也開始考慮未來了。
嘉明帝沒有立即開口,他掃了一眼底下群臣,這才道:“寧蘭君據實而報,無錯。
山海國勾結朝中要員,不是子虛烏有。
聽雨樓雖有調查之權,但都是據實而為,按照大夏律法辦事,諸位愛卿可曾聽說過沈愛卿借著聽雨樓打擊朝堂對手?
心裏無鬼,無愧於天地,何須害怕?寧蘭君,有功之臣,朕自當重重賞賜。”說完,嘉明帝對新上任沒多久的首輔蔡仲道:“蔡愛卿,該怎麽賞賜寧蘭君,說說你的意見。”
年屆花甲,依然硬朗的首輔蔡仲,站出來道:“陛下,沉船案,寧蘭君抓住兇手,還找迴了一部分丟失的糧食和軍械;梁王案,幹淨利落,讓大夏免除了一次巨大危機。
空明會和三橋會的覆滅,更是拔除掉一大隱患。
寧蘭君立此大功,自當重賞。又適逢大夏多事之秋,危難之際,寧蘭君如此人才,可當表率。
當重賞以昭天子隆恩,吸引天下有誌之士為大夏所用。
所以,臣奏請陛下,對寧蘭君之賞賜,應當超過尋常之時,同等功勞之賞賜。”
首輔說話了,寧蘭君大概明白怎麽迴事了,應該是靖王授意,九公主果然還是說話算話的。
時來天地皆同力的感覺,挺爽。
“蔡愛卿言之有理,不過,若要給予爵位,不合祖製。曆代以來,功臣和外戚,隻有立軍功者才有封爵之賞;隻有少數特例,才有封爵的可能。寧蘭君雖立大功,但達不到特例程度,若加封爵位,怕是人心難服。”嘉明帝一開口就堵上了寧蘭君封爵之路。
寧蘭君倒是沒想那麽多,爵位的事,一步步來,他不著急,金子銀子,什麽的多來點。可別搞那些虛的,給老子加封個什麽大學士。再不濟,賞幾個妃子,宮女也行啊,在下牙口好,不嫌棄。
首輔蔡仲聽了皇帝的話,也順杆兒爬:“陛下所言甚是。”
想了想的嘉明帝道:“寧蘭君屢立奇功,朕賞你黃金五百兩,絲綢五百匹,燭龍丹一枚,天蠶絲馬褂一件。”
寧蘭君馬上站出去:“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
皇帝老兒還算可以,隻是這燭龍丹是啥啊,不知道有多大用處。
早朝結束了,嘉明帝起駕迴宮。
朝臣陸續離開,隨著首輔次輔先後過來恭喜,會看風向的人,自然前赴後繼。
首輔是靖王的人,次輔中立,過來說點便宜話不難理解。
倒是吏部尚書許晉瀾,直接走了,出乎寧蘭君的預料。
好不容易結束了,寧蘭君騎著馬,迴到聽雨樓。
剛進門,便有很多人,自然全都是過來恭喜的。
留風堂的人和瘋了差不多,真是太罕見了,什麽時候一個小小青衣使能有如此躥升速度,屢立奇功,日後還不得和沈樓主並駕齊驅啊。
寧蘭君好不容易和一眾同僚寒暄完畢,這才去了三樓。
剛進去,已經換了一身便服的沈長卿,掃了一眼寧蘭君:“怎麽?覺的賞賜不夠?”
寧蘭君趕緊道:“那倒沒有。”
“都寫在臉上了還沒有!”
寧蘭君心說自己這麽沒城府嗎?
“樓主,那燭龍丹是什麽?”寧蘭君問了最關心的問題。
“道家至寶,整個宮裏不超過八顆,這麽多年,你是第一個得到這枚丹藥的。”
哇哦!
錯怪皇帝老兒了。
寧蘭君讓自己別激動,又問:“樓主,這麽神奇?”
沈長卿一副沒見過世麵的表情,他說:“燭龍丹不僅可以延年益壽,對練武之人來說,是難得的丹藥;服用之後,重塑體魄,煉身淬體,普通人將脫胎換骨。”
寧蘭君咽了口唾沫:“是屬下見識短淺了。”
沈長卿沒搭腔,啪的一聲,將一個新的腰牌扔在桌子上:“陛下有賞,聽雨樓自然也有賞。”
寧蘭君拿過腰牌,上邊寫著“聽雨樓聽風堂”六個字。
升官了。
終於清楚了,原來升官發財是這種感覺。
“日後,你就是寧堂主了。”
寧蘭君雙手抱拳,躬身道:“多謝樓主。”
以往朝堂之上,不管爭吵的多麽激烈,吏部尚書許晉瀾始終一言不發,看著那些人爭的麵紅耳赤。
今天,卻罕見的站在一個青衣使一邊,一番慷慨陳詞,不知道的還以為那個青衣使和許晉瀾關係密切呢。
沒有人知道,如此反常的許晉瀾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可所有人都清楚這番話的威力。
原本寧蘭君立了大功,又來了一招以退為進,陛下自然不會容忍一個有功之臣灰溜溜的從金鑾殿上離開。
如今又有分量頗重的吏部尚書許晉瀾出來幫腔,那結果幾乎是注定的。
果然,許晉瀾這番話,讓那些大小官員,再也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一句。
全都靜默的等待著,那些人心知肚明,今日的早朝隻剩下最後一個環節,如何賞賜這位立了大功的聽雨樓青衣使。
當事人寧蘭君,還是挺意外。
意外的不是許晉瀾站出來,而是他那番話。
這吏部天官也是個演戲高手,剛才那一番作態,當真是慷慨陳詞,嫣然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掏心掏肺的麵對滿朝諸公和陛下,雙手扒開自己心髒,上邊寫著忠君愛國四個字,期待著日後青史留名。
哎呀,有點過了,哪有吏部天官說的那麽誇張,那麽偉大……
當然,話說迴來,剛才許晉瀾那番話,聽著當真是如飲美酒,如沐春風,如九公主側跪在地上給他揉著腿……
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果然是個明智的選擇。
旁邊的沈長卿,同樣滿是疑問。
他在猜測許晉瀾這番反常的表現,有什麽圖謀。
最後,目光落在寧蘭君身上。
沈長卿暫時隻想到了一點,這個平日裏中立的吏部尚書,也開始落子,布局未來了。
賣個人情給寧蘭君,日後好說話,好見麵。
龍椅上的嘉明帝,先是目光看向寧蘭君,之後落在跪在地上的許晉瀾身上。
寧蘭君小小年紀,也懂那些文官慣用的把戲了,學什麽不好,學這些東西,看看沈長卿,從來沒有,他都是隻做不說。
立了大功,朕豈能視而不見,用得著你在這裏演戲嗎?
至於許晉瀾,嘉明帝皺著眉頭,這是這位吏部尚書嗅到了寧蘭君身上的潛力,向來中立的許晉瀾也開始考慮未來了。
嘉明帝沒有立即開口,他掃了一眼底下群臣,這才道:“寧蘭君據實而報,無錯。
山海國勾結朝中要員,不是子虛烏有。
聽雨樓雖有調查之權,但都是據實而為,按照大夏律法辦事,諸位愛卿可曾聽說過沈愛卿借著聽雨樓打擊朝堂對手?
心裏無鬼,無愧於天地,何須害怕?寧蘭君,有功之臣,朕自當重重賞賜。”說完,嘉明帝對新上任沒多久的首輔蔡仲道:“蔡愛卿,該怎麽賞賜寧蘭君,說說你的意見。”
年屆花甲,依然硬朗的首輔蔡仲,站出來道:“陛下,沉船案,寧蘭君抓住兇手,還找迴了一部分丟失的糧食和軍械;梁王案,幹淨利落,讓大夏免除了一次巨大危機。
空明會和三橋會的覆滅,更是拔除掉一大隱患。
寧蘭君立此大功,自當重賞。又適逢大夏多事之秋,危難之際,寧蘭君如此人才,可當表率。
當重賞以昭天子隆恩,吸引天下有誌之士為大夏所用。
所以,臣奏請陛下,對寧蘭君之賞賜,應當超過尋常之時,同等功勞之賞賜。”
首輔說話了,寧蘭君大概明白怎麽迴事了,應該是靖王授意,九公主果然還是說話算話的。
時來天地皆同力的感覺,挺爽。
“蔡愛卿言之有理,不過,若要給予爵位,不合祖製。曆代以來,功臣和外戚,隻有立軍功者才有封爵之賞;隻有少數特例,才有封爵的可能。寧蘭君雖立大功,但達不到特例程度,若加封爵位,怕是人心難服。”嘉明帝一開口就堵上了寧蘭君封爵之路。
寧蘭君倒是沒想那麽多,爵位的事,一步步來,他不著急,金子銀子,什麽的多來點。可別搞那些虛的,給老子加封個什麽大學士。再不濟,賞幾個妃子,宮女也行啊,在下牙口好,不嫌棄。
首輔蔡仲聽了皇帝的話,也順杆兒爬:“陛下所言甚是。”
想了想的嘉明帝道:“寧蘭君屢立奇功,朕賞你黃金五百兩,絲綢五百匹,燭龍丹一枚,天蠶絲馬褂一件。”
寧蘭君馬上站出去:“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
皇帝老兒還算可以,隻是這燭龍丹是啥啊,不知道有多大用處。
早朝結束了,嘉明帝起駕迴宮。
朝臣陸續離開,隨著首輔次輔先後過來恭喜,會看風向的人,自然前赴後繼。
首輔是靖王的人,次輔中立,過來說點便宜話不難理解。
倒是吏部尚書許晉瀾,直接走了,出乎寧蘭君的預料。
好不容易結束了,寧蘭君騎著馬,迴到聽雨樓。
剛進門,便有很多人,自然全都是過來恭喜的。
留風堂的人和瘋了差不多,真是太罕見了,什麽時候一個小小青衣使能有如此躥升速度,屢立奇功,日後還不得和沈樓主並駕齊驅啊。
寧蘭君好不容易和一眾同僚寒暄完畢,這才去了三樓。
剛進去,已經換了一身便服的沈長卿,掃了一眼寧蘭君:“怎麽?覺的賞賜不夠?”
寧蘭君趕緊道:“那倒沒有。”
“都寫在臉上了還沒有!”
寧蘭君心說自己這麽沒城府嗎?
“樓主,那燭龍丹是什麽?”寧蘭君問了最關心的問題。
“道家至寶,整個宮裏不超過八顆,這麽多年,你是第一個得到這枚丹藥的。”
哇哦!
錯怪皇帝老兒了。
寧蘭君讓自己別激動,又問:“樓主,這麽神奇?”
沈長卿一副沒見過世麵的表情,他說:“燭龍丹不僅可以延年益壽,對練武之人來說,是難得的丹藥;服用之後,重塑體魄,煉身淬體,普通人將脫胎換骨。”
寧蘭君咽了口唾沫:“是屬下見識短淺了。”
沈長卿沒搭腔,啪的一聲,將一個新的腰牌扔在桌子上:“陛下有賞,聽雨樓自然也有賞。”
寧蘭君拿過腰牌,上邊寫著“聽雨樓聽風堂”六個字。
升官了。
終於清楚了,原來升官發財是這種感覺。
“日後,你就是寧堂主了。”
寧蘭君雙手抱拳,躬身道:“多謝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