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開誠布公的談話後,朱武和眾人的關係,明顯更加親近。魯智深、林衝、李應雖不像王倫了解全盤規劃,卻仍對梁山泊的未來,多出許多信心:
“軍功授田之後,梁山泊就不是小打小鬧了。”
“說不定到了將來,真能封妻蔭子!”
沒有往推翻大宋的方麵想,此時的魯智深、林衝、李應,還以為朱武壯大實力後,未來會受招安。
唯有王倫,知道朱武這是在為將來全麵軍功授田做準備。想到未來在軍功授田製下奮勇作戰的士卒,王倫心裏就忍不住興奮,認為大業可期,自己能成功臣。
就這樣,在王倫等人的輔佐下,朱武很快完成了軍銜製的改革,定下新的臂章。
由於級別太多,新的軍銜臂章隻采用細杠的話,難以一眼分辨。朱武將原本的五條細杠廢棄,改為每滿三條細杠後、更上一級用一條粗杠代替三條細杠。由於一條粗杠的寬度和三條細杠相當,即使離得很遠,同樣能輕易分辨。
這樣改製之後,三級軍銜以下不變,仍是一二三條細杠。四級軍銜變為一條粗杠加一條細杠,五級軍銜變為一條粗杠兩條細杠。新增加的六級軍銜是一條粗杠三條細杠,七級軍銜是兩條粗杠一條細杠。王倫等人的八級軍銜,是兩條粗杠兩條細杠。朱武的九級軍銜,是兩條粗杠三條細杠。
“看著和後世的海軍袖章有些像,越來越接近真正的軍銜製了!”
朱武對這次的改製比較滿意,認為梁山泊越來越正規。王倫卻看著有些不滿,提議道:
“主公勞苦功高,隻比我們高一級,實在顯不出地位。”
“不如臂章上麵,加上日月星三辰。”
提議在朱武臂章上加日月星三辰,和其他人區分。
魯智深、林衝、李應聞言,盡皆有些驚駭。即使是個武人,他們也知道天子旌旗有日月星辰,王倫提議朱武的臂章用三辰,用心可想而知。
不知這件事是不是朱武的意思,魯智深、林衝、李應,同時沉默下來。再想到先前的軍功授田,三人看向朱武和王倫時,神色已有些不對。
見他們沒有立刻支持,反而變了臉色。朱武當即就怒視王倫,斥責道:
“三辰是天子所用,你讓我用三辰,豈不讓我僭越?”
“虧你還是秀才,竟然不知此理!”
讓王倫好好讀書,不要胡亂說話。
被朱武訓斥之後,王倫立刻請罪。他知道朱武不是真正生氣,現在訓斥自己,不過是給魯智深、林衝、李應三人看看而已。故而在請罪之後,王倫卻仍舊認為,朱武的臂章標識,不能如此簡單。
最終,朱武在考慮一番後,向四人道:
“既然這樣,我的臂章就使用三條粗杠,再加一個星星。”
“這個九級軍銜臂章,可以讓兄弟們立下大功後佩戴。”
把原定的兩條粗杠三條細杠臂章,給其他頭領晉升九級軍銜後使用。
魯智深、林衝、李應見此,神色緩和過來。不管朱武的心思如何,既然他沒有在臂章上加三辰,就代表他沒有僭越的心思。不至於因為這點,和朝廷徹底決裂。
臂章定下來後,就要確定軍銜授予的人數了。王倫、魯智深、林衝、李應四人不用多說,朱武已許諾他們是八級軍銜。剩下的十三位頭領,按照功勞排位,史進、陳達、楊春、石秀、欒廷玉、扈成六人,提升為七級軍銜。扈三娘、宋萬、杜遷、李忠、周通、杜興、朱貴七人,提升為六級軍銜。
同時,為了給士卒動力,朱武還根據這一年的表現,對梁山泊士卒獎懲。把一些立下大功的士卒,提升到五級、六級軍銜。以示梁山泊的士卒,能提升到和頭領相當的地位。
“這些士卒的軍銜這麽高,為何不能在聚義廳坐上一把交椅?”
“主公這樣設置,恐怕有人不服。”
向朱武提出異議,王倫對朱武願意把士卒提升到頭領地位、卻不讓他們在聚義廳坐交椅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
朱武曾經也想過這件事,但在考慮之後,還是沒有讓普通士卒坐交椅。向王倫道:
“這些士卒之所以級別高,是因為他們上山早、立功的機會比較多。”
“但是論起本領,他們現在是不如江湖中的好漢的。”
“那些好漢或有獨門本領,或能在戰陣中力敵數十人。”
“像是魯大師這樣的高手,隻要有兩個人,就能攻破五百人的小寨,千軍萬馬之中,同樣能殺出來。”
“讓這樣的人和普通士卒坐一起,會影響他們投奔。”
“士卒誰若不服,讓他們比得上任何一個頭領就是!”
說著頭領和士卒的差距,朱武再次重申,隻要是凝聚勁力的好漢投奔,基礎軍銜就是五級。如果實力更高,還會相應提升。像是林衝和欒廷玉,即使上山不久、功勞也不算多,朱武同樣要把兩人,定為八級、七級。
同時,朱武雖然沒有讓自己培養的軍官坐交椅,卻把他們作後手,平衡頭領的影響力:
“現在要照顧江湖好漢的意見,以後就不一定了。”
“那些江湖上的好漢,即使是盧俊義那樣的天下第一人,一個人也就能力敵千軍。”
“隻要我培養的軍官能帶領千人,他們坐上交椅時,其他人就無法反對。”
“大家都坐上交椅時,就相當於大家都沒有坐交椅。除了我這個首領外,其他人即使坐在椅子上,仍舊相當於臣子——”
“我和他們的關係,就會隨之轉變!”
用交椅吸引江湖上好漢投奔,用交椅督促獲得五級以上軍銜的士卒提升實力,朱武決定把頭領和士卒雙軌製,繼續實行下去。
這個製度,得到了魯智深、林衝、李應的讚同。他們都是武人,更知道江湖好漢的心思,認為朱武這樣做,更有利於吸引武人投奔。
就這樣,在四人的商討中,新的軍銜製度,開始不斷完善。在統計了梁山泊一千五百多位士卒的功過後,朱武在梁山泊新招收的士卒上山時,於道曆三千八百一十一年、大宋政和四年年底,梁山泊立寨一年時,對山寨頭領和士卒,重新授予軍銜。
頭領得到晉升,自然十分高興。那些獲得五級、六級軍銜的士卒雖然沒提升到頭領地位,卻因為和頭領一樣能分配到田地,同樣極為歡喜。
至於普通士卒,在看到五級軍銜之後就能分到田後,一個個更是羨慕嫉妒,怨自己功勞不足,無法分到田地。而那些新加入的士卒在聽到他們的抱怨後,同樣受到教育,決定以獲得五級六級軍銜的士卒為榜樣,早點提升到五級。
新的軍銜製度,讓梁山泊上上下下,變得更有活力!
“軍功授田之後,梁山泊就不是小打小鬧了。”
“說不定到了將來,真能封妻蔭子!”
沒有往推翻大宋的方麵想,此時的魯智深、林衝、李應,還以為朱武壯大實力後,未來會受招安。
唯有王倫,知道朱武這是在為將來全麵軍功授田做準備。想到未來在軍功授田製下奮勇作戰的士卒,王倫心裏就忍不住興奮,認為大業可期,自己能成功臣。
就這樣,在王倫等人的輔佐下,朱武很快完成了軍銜製的改革,定下新的臂章。
由於級別太多,新的軍銜臂章隻采用細杠的話,難以一眼分辨。朱武將原本的五條細杠廢棄,改為每滿三條細杠後、更上一級用一條粗杠代替三條細杠。由於一條粗杠的寬度和三條細杠相當,即使離得很遠,同樣能輕易分辨。
這樣改製之後,三級軍銜以下不變,仍是一二三條細杠。四級軍銜變為一條粗杠加一條細杠,五級軍銜變為一條粗杠兩條細杠。新增加的六級軍銜是一條粗杠三條細杠,七級軍銜是兩條粗杠一條細杠。王倫等人的八級軍銜,是兩條粗杠兩條細杠。朱武的九級軍銜,是兩條粗杠三條細杠。
“看著和後世的海軍袖章有些像,越來越接近真正的軍銜製了!”
朱武對這次的改製比較滿意,認為梁山泊越來越正規。王倫卻看著有些不滿,提議道:
“主公勞苦功高,隻比我們高一級,實在顯不出地位。”
“不如臂章上麵,加上日月星三辰。”
提議在朱武臂章上加日月星三辰,和其他人區分。
魯智深、林衝、李應聞言,盡皆有些驚駭。即使是個武人,他們也知道天子旌旗有日月星辰,王倫提議朱武的臂章用三辰,用心可想而知。
不知這件事是不是朱武的意思,魯智深、林衝、李應,同時沉默下來。再想到先前的軍功授田,三人看向朱武和王倫時,神色已有些不對。
見他們沒有立刻支持,反而變了臉色。朱武當即就怒視王倫,斥責道:
“三辰是天子所用,你讓我用三辰,豈不讓我僭越?”
“虧你還是秀才,竟然不知此理!”
讓王倫好好讀書,不要胡亂說話。
被朱武訓斥之後,王倫立刻請罪。他知道朱武不是真正生氣,現在訓斥自己,不過是給魯智深、林衝、李應三人看看而已。故而在請罪之後,王倫卻仍舊認為,朱武的臂章標識,不能如此簡單。
最終,朱武在考慮一番後,向四人道:
“既然這樣,我的臂章就使用三條粗杠,再加一個星星。”
“這個九級軍銜臂章,可以讓兄弟們立下大功後佩戴。”
把原定的兩條粗杠三條細杠臂章,給其他頭領晉升九級軍銜後使用。
魯智深、林衝、李應見此,神色緩和過來。不管朱武的心思如何,既然他沒有在臂章上加三辰,就代表他沒有僭越的心思。不至於因為這點,和朝廷徹底決裂。
臂章定下來後,就要確定軍銜授予的人數了。王倫、魯智深、林衝、李應四人不用多說,朱武已許諾他們是八級軍銜。剩下的十三位頭領,按照功勞排位,史進、陳達、楊春、石秀、欒廷玉、扈成六人,提升為七級軍銜。扈三娘、宋萬、杜遷、李忠、周通、杜興、朱貴七人,提升為六級軍銜。
同時,為了給士卒動力,朱武還根據這一年的表現,對梁山泊士卒獎懲。把一些立下大功的士卒,提升到五級、六級軍銜。以示梁山泊的士卒,能提升到和頭領相當的地位。
“這些士卒的軍銜這麽高,為何不能在聚義廳坐上一把交椅?”
“主公這樣設置,恐怕有人不服。”
向朱武提出異議,王倫對朱武願意把士卒提升到頭領地位、卻不讓他們在聚義廳坐交椅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
朱武曾經也想過這件事,但在考慮之後,還是沒有讓普通士卒坐交椅。向王倫道:
“這些士卒之所以級別高,是因為他們上山早、立功的機會比較多。”
“但是論起本領,他們現在是不如江湖中的好漢的。”
“那些好漢或有獨門本領,或能在戰陣中力敵數十人。”
“像是魯大師這樣的高手,隻要有兩個人,就能攻破五百人的小寨,千軍萬馬之中,同樣能殺出來。”
“讓這樣的人和普通士卒坐一起,會影響他們投奔。”
“士卒誰若不服,讓他們比得上任何一個頭領就是!”
說著頭領和士卒的差距,朱武再次重申,隻要是凝聚勁力的好漢投奔,基礎軍銜就是五級。如果實力更高,還會相應提升。像是林衝和欒廷玉,即使上山不久、功勞也不算多,朱武同樣要把兩人,定為八級、七級。
同時,朱武雖然沒有讓自己培養的軍官坐交椅,卻把他們作後手,平衡頭領的影響力:
“現在要照顧江湖好漢的意見,以後就不一定了。”
“那些江湖上的好漢,即使是盧俊義那樣的天下第一人,一個人也就能力敵千軍。”
“隻要我培養的軍官能帶領千人,他們坐上交椅時,其他人就無法反對。”
“大家都坐上交椅時,就相當於大家都沒有坐交椅。除了我這個首領外,其他人即使坐在椅子上,仍舊相當於臣子——”
“我和他們的關係,就會隨之轉變!”
用交椅吸引江湖上好漢投奔,用交椅督促獲得五級以上軍銜的士卒提升實力,朱武決定把頭領和士卒雙軌製,繼續實行下去。
這個製度,得到了魯智深、林衝、李應的讚同。他們都是武人,更知道江湖好漢的心思,認為朱武這樣做,更有利於吸引武人投奔。
就這樣,在四人的商討中,新的軍銜製度,開始不斷完善。在統計了梁山泊一千五百多位士卒的功過後,朱武在梁山泊新招收的士卒上山時,於道曆三千八百一十一年、大宋政和四年年底,梁山泊立寨一年時,對山寨頭領和士卒,重新授予軍銜。
頭領得到晉升,自然十分高興。那些獲得五級、六級軍銜的士卒雖然沒提升到頭領地位,卻因為和頭領一樣能分配到田地,同樣極為歡喜。
至於普通士卒,在看到五級軍銜之後就能分到田後,一個個更是羨慕嫉妒,怨自己功勞不足,無法分到田地。而那些新加入的士卒在聽到他們的抱怨後,同樣受到教育,決定以獲得五級六級軍銜的士卒為榜樣,早點提升到五級。
新的軍銜製度,讓梁山泊上上下下,變得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