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戲園在這徐州已有數年,最早的時候這戲園的主子還不是平江侯,隻不過是一個小勾欄。
隻是後來平江侯及其夫人來此徐州,江夫人見這兒的戲子唱的一出好戲,便心生歡喜,為博紅顏一笑,平江侯便盤下了這戲園。
到了如今,這戲園卻已不是平江侯在管,全都交給了他那敗家小子江百川,所以這些年來,江海戲園都是出不敷入,壓根就賺不著錢,就是個賠錢的買賣。
直至今日幾兩銀子對江海戲園的人來說,已經算得上是巨款了。
若不是這一群人撐著,這江海戲園早就已經不存在了。
世人匆忙,也不過是圖那幾兩碎銀。
說到底還是為了有口飯吃,這戲園雖說賺不得多少錢,卻又是多少人賴以生存的根本,戲園沒了,或許真就活不下去了。
張銘沉吟片刻,卻是忽然有了想法,側目問道:“你覺得這戲園怎麽樣?”
蘇檀頓了一下,不知張銘問這個作何,迴答道:“很好。”
“嗯。”張銘微微點頭。
戲已聽完,也不再多留,幾人起身便要離去。
聽完了戲,走的人自然也多,在這兒聽戲的人也沒幾個有錢的人兒,匆匆聽完,便匆匆離去。
來這聽戲也是他們所剩無幾的樂趣了。
“走了,咋們再去南街逛逛。”江柔起身笑道。
她可還沒逛夠,看這樣子是不到日落是不打算迴去了。
張銘幾人起身,走出了江海戲園。
卻在這時,張銘在那人群之中見到了一個身影,忍不住看了一眼。
他莫名覺得有些熟悉,心想著可能是自己看錯了。
然而,當那人迴過頭時,兩人的視線重疊,都看到了對方。
在那刹那之間。
張銘的瞳孔微縮,停下了腳步。
那人見了張銘也有些驚訝,愣了那麽片刻才迴過神來。
“怎麽了?”蘇檀轉頭問道。
張銘迴過神來,答道:“遇到個熟人。”
隻見那人迴頭走來,直至張銘身前,臉上強擠出微笑,拱手說道:“張兄,真是好巧。”
“巧了。”張銘答道。
蘇家三公子,蘇學。
自江陵一別,已然有數月。
自打上次郭瀟與張銘說起蘇家的事情之後,張銘便有些惦記著這蘇家,有些時候越不想碰見,但偏偏又能碰見,世事難料。
“這是才聽完了戲?”蘇學問道。
“你不也一樣嗎。”
蘇學卻隻是笑了笑,說道:“閑來無事,聽聽戲也好。”
“還在看書?”張銘問道。
“看倒是會看,隻是看的少了,蘇某如今卻是去學了劍了。”
“學劍?”張銘點頭,又打量了一番蘇學。
比起數月之前,蘇學身上的氣血豐厚,比起從前的儒雅,如今卻是多了幾分銳利,在看那周身溢出的罡氣,已然快如玄境。
這倒是讓張銘有些驚訝,一個尋常人若是想脫凡入玄,最少也得數年,僅此數月,蘇學便已至凡境圓滿,這很難得。
蘇學像是看出了張銘的疑惑,說道:“以文載劍,自然學的快。”
“原來如此。”張銘恍然大悟。
蘇學也沒那樣超然的天賦,隻不過是讀書時累積的多了。
習武注重的是感悟,有時候悟性到了,便能水到渠成,但也要特定的武學,就好比當初李青鋒的浩然劍,若不是心懷浩然又有合適的劍法,也達不到如今的程度。
以文載劍,這是一條很難走的路子。
從習武之始,蘇學就注定了這後麵該走什麽路,一切的一切都已定下,能達到何種地步,全靠的是悟性,不像是其餘人,能靠著勤奮便能達宗師境。
江柔看向此人,問道:“掌櫃,這是誰啊?”
張銘正要介紹,卻聽蘇學說道:“在下蘇學,不過是個無名小卒罷了。”
張銘身旁的蘇檀聽到這個名字眉頭一挑,轉頭看向了張銘,問道:“是你跟說的那個蘇學嗎?”
張銘點頭道:“嗯,就是你那位表兄。”
“哦。”蘇檀答應一聲,打量了一番她這位‘表兄’。
蘇學聽到這話愣了一下,疑惑道:“表兄?”
他可不記得自己還有個妹妹。
張銘看向蘇學,說道:“你爹應該沒跟你說過,他還有一個大哥。”
蘇學眉頭微皺,這事情他又是怎麽知道的,說道:“我確實有個叔叔,隻不過已經不在人世了。”
張銘卻是不願解釋,隻是擺手說道:“迴去問問你爹吧,今日有事,就不多說了,告辭。”
張銘一句話便封了蘇學的退路。
蘇學想再問下去,卻沒了機會,隻能訕訕說道:“……告辭!”
“走吧。”
張銘走上前去,江柔幾人也跟了上去。
蘇檀從蘇學身旁走過,又再打量了一眼她這位書生模樣的‘表兄’,隨即撇開了目光,離開了這裏。
蘇學望著那離去的身影,有些出神。
其實,他已有些猜到了。
隻是有些不敢相信。
蘇氏傳到他父親那一輩時便是人丁稀少,隻餘下了他父親還有三位叔父,其中兩位糾結官場紛爭,蘇家最終沒能保下那兩位叔叔。
最後一位叔叔卻是在多年前便離開了蘇家,蘇學出生的時候蘇家便沒有了那位叔叔的身影,族譜裏也移除了這位叔叔的名字,這還是當年他母親還在的時候說的。
如今大哥二哥都已經不在人世。
蘇學以為蘇家隻剩下了父親與自己,如今卻告訴他自己還有一個表妹,實在是有些難以置信。
再說他與張銘。
說到底,如今兩個人已經算不上是朋友了。
蘇家的沒落有張銘一份,再怎麽說張銘也參與了這件事。
蘇學今天那副和煦的模樣也隻是做做樣子,他也不傻。
從他選擇‘以文載劍’習武的那一刻開始,張銘就已經站在了他的對立麵上。
蘇白本就是大奸大惡之輩,可以說是罪有應得,可蘇牧卻不一樣了。
蘇牧不是什麽奸惡之輩,隻有那一腔孤勇,好劍好酒好友,平日裏對蘇學這位弟弟也關愛有加。
也是憑那一腔孤勇,獨上劍山,劍開山門。
蘇家三子,如今也隻剩下了他蘇學。
蘇白的死他沒有說話,但蘇牧的死,卻是徹底讓他下定了決心。
依稀記得,當時他是這麽說的:“二哥愛劍半生,那我便學劍吧。”
隻是後來平江侯及其夫人來此徐州,江夫人見這兒的戲子唱的一出好戲,便心生歡喜,為博紅顏一笑,平江侯便盤下了這戲園。
到了如今,這戲園卻已不是平江侯在管,全都交給了他那敗家小子江百川,所以這些年來,江海戲園都是出不敷入,壓根就賺不著錢,就是個賠錢的買賣。
直至今日幾兩銀子對江海戲園的人來說,已經算得上是巨款了。
若不是這一群人撐著,這江海戲園早就已經不存在了。
世人匆忙,也不過是圖那幾兩碎銀。
說到底還是為了有口飯吃,這戲園雖說賺不得多少錢,卻又是多少人賴以生存的根本,戲園沒了,或許真就活不下去了。
張銘沉吟片刻,卻是忽然有了想法,側目問道:“你覺得這戲園怎麽樣?”
蘇檀頓了一下,不知張銘問這個作何,迴答道:“很好。”
“嗯。”張銘微微點頭。
戲已聽完,也不再多留,幾人起身便要離去。
聽完了戲,走的人自然也多,在這兒聽戲的人也沒幾個有錢的人兒,匆匆聽完,便匆匆離去。
來這聽戲也是他們所剩無幾的樂趣了。
“走了,咋們再去南街逛逛。”江柔起身笑道。
她可還沒逛夠,看這樣子是不到日落是不打算迴去了。
張銘幾人起身,走出了江海戲園。
卻在這時,張銘在那人群之中見到了一個身影,忍不住看了一眼。
他莫名覺得有些熟悉,心想著可能是自己看錯了。
然而,當那人迴過頭時,兩人的視線重疊,都看到了對方。
在那刹那之間。
張銘的瞳孔微縮,停下了腳步。
那人見了張銘也有些驚訝,愣了那麽片刻才迴過神來。
“怎麽了?”蘇檀轉頭問道。
張銘迴過神來,答道:“遇到個熟人。”
隻見那人迴頭走來,直至張銘身前,臉上強擠出微笑,拱手說道:“張兄,真是好巧。”
“巧了。”張銘答道。
蘇家三公子,蘇學。
自江陵一別,已然有數月。
自打上次郭瀟與張銘說起蘇家的事情之後,張銘便有些惦記著這蘇家,有些時候越不想碰見,但偏偏又能碰見,世事難料。
“這是才聽完了戲?”蘇學問道。
“你不也一樣嗎。”
蘇學卻隻是笑了笑,說道:“閑來無事,聽聽戲也好。”
“還在看書?”張銘問道。
“看倒是會看,隻是看的少了,蘇某如今卻是去學了劍了。”
“學劍?”張銘點頭,又打量了一番蘇學。
比起數月之前,蘇學身上的氣血豐厚,比起從前的儒雅,如今卻是多了幾分銳利,在看那周身溢出的罡氣,已然快如玄境。
這倒是讓張銘有些驚訝,一個尋常人若是想脫凡入玄,最少也得數年,僅此數月,蘇學便已至凡境圓滿,這很難得。
蘇學像是看出了張銘的疑惑,說道:“以文載劍,自然學的快。”
“原來如此。”張銘恍然大悟。
蘇學也沒那樣超然的天賦,隻不過是讀書時累積的多了。
習武注重的是感悟,有時候悟性到了,便能水到渠成,但也要特定的武學,就好比當初李青鋒的浩然劍,若不是心懷浩然又有合適的劍法,也達不到如今的程度。
以文載劍,這是一條很難走的路子。
從習武之始,蘇學就注定了這後麵該走什麽路,一切的一切都已定下,能達到何種地步,全靠的是悟性,不像是其餘人,能靠著勤奮便能達宗師境。
江柔看向此人,問道:“掌櫃,這是誰啊?”
張銘正要介紹,卻聽蘇學說道:“在下蘇學,不過是個無名小卒罷了。”
張銘身旁的蘇檀聽到這個名字眉頭一挑,轉頭看向了張銘,問道:“是你跟說的那個蘇學嗎?”
張銘點頭道:“嗯,就是你那位表兄。”
“哦。”蘇檀答應一聲,打量了一番她這位‘表兄’。
蘇學聽到這話愣了一下,疑惑道:“表兄?”
他可不記得自己還有個妹妹。
張銘看向蘇學,說道:“你爹應該沒跟你說過,他還有一個大哥。”
蘇學眉頭微皺,這事情他又是怎麽知道的,說道:“我確實有個叔叔,隻不過已經不在人世了。”
張銘卻是不願解釋,隻是擺手說道:“迴去問問你爹吧,今日有事,就不多說了,告辭。”
張銘一句話便封了蘇學的退路。
蘇學想再問下去,卻沒了機會,隻能訕訕說道:“……告辭!”
“走吧。”
張銘走上前去,江柔幾人也跟了上去。
蘇檀從蘇學身旁走過,又再打量了一眼她這位書生模樣的‘表兄’,隨即撇開了目光,離開了這裏。
蘇學望著那離去的身影,有些出神。
其實,他已有些猜到了。
隻是有些不敢相信。
蘇氏傳到他父親那一輩時便是人丁稀少,隻餘下了他父親還有三位叔父,其中兩位糾結官場紛爭,蘇家最終沒能保下那兩位叔叔。
最後一位叔叔卻是在多年前便離開了蘇家,蘇學出生的時候蘇家便沒有了那位叔叔的身影,族譜裏也移除了這位叔叔的名字,這還是當年他母親還在的時候說的。
如今大哥二哥都已經不在人世。
蘇學以為蘇家隻剩下了父親與自己,如今卻告訴他自己還有一個表妹,實在是有些難以置信。
再說他與張銘。
說到底,如今兩個人已經算不上是朋友了。
蘇家的沒落有張銘一份,再怎麽說張銘也參與了這件事。
蘇學今天那副和煦的模樣也隻是做做樣子,他也不傻。
從他選擇‘以文載劍’習武的那一刻開始,張銘就已經站在了他的對立麵上。
蘇白本就是大奸大惡之輩,可以說是罪有應得,可蘇牧卻不一樣了。
蘇牧不是什麽奸惡之輩,隻有那一腔孤勇,好劍好酒好友,平日裏對蘇學這位弟弟也關愛有加。
也是憑那一腔孤勇,獨上劍山,劍開山門。
蘇家三子,如今也隻剩下了他蘇學。
蘇白的死他沒有說話,但蘇牧的死,卻是徹底讓他下定了決心。
依稀記得,當時他是這麽說的:“二哥愛劍半生,那我便學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