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6章 失傳
錦繡重生:天價豪門千金 作者:沐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思寧這幾個都是入世之人,哪裏懂什麽佛法,因此,他們對於釋善大師所說的阿含部,都表現出一臉茫然的狀態。
但在一旁一直默默觀察著老和尚的那位小師弟,卻是身形驟僵,倏地就抬起頭來,似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
蘇青青還在小聲嘀咕:“原來不是《四十二章經》啊,真可惜,阿含部?好奇怪的名字,也不知道值不值錢?不過《四十二章經》這麽有名,這個阿含部肯定是比不過《四十二章經》了。”
蘇青青自以為聲音很小,誰知道那邊站著的那位釋善大師的小弟子耳朵很尖,一偏頭正好就聽到了她的這番話,頓時麵色扭曲,破有些壓抑不住心中的怒氣:
“你知道什麽?!跟《阿含部》比,《四十二章經》算什麽!”
蘇青青被這位小和尚驟然提高的音調給嚇了一跳。
那邊釋善大師忍不住皺眉,輕輕斥道:“弘元!”
弘元大約是那位小和尚的法號,聽到釋善大師出聲,哪怕老方丈的音調並不高,這位小和尚也是一臉的敬畏,忙收斂神色,重新站定,再不多嘴半句。
但很顯然,包括蘇青青在內的幾個人的好奇心都被調動起來了,霍思寧更是一臉的虛心求教的表情:
“大師,我們都是與佛法無甚緣分之人,對佛學著實了解不多,能否請您說說《阿含部》的來曆?”
老和尚點了點頭:
“《阿含部》是對大藏經內小乘部經典的統稱,南北傳佛教說法各異,北傳佛教謂長、中、雜、增一為四阿含,總稱阿含部;南傳佛教於四阿含之外,稱雜部為為五阿含。”
“剛剛這位小施主提到的《四十二章經》,其實就是從《阿含部》之中提煉出來的,因北傳佛教四部阿含篇幅很長,後傳入華國西域,由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而成。”
“因此,可以說,《阿含部》乃是母本,《四十二章經》不過是基於其基礎上做的一些經文摘抄。”
“《阿含部》分四分四誦,是記載原始佛教教義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其梵本屬法藏部,原本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失傳,隻在近代曾經有人在中亞發現了部分梵本殘片,目前存世的各經多是拚湊的殘卷,完整的經文早已無可稽考。”
老和尚說這話的時候,表情依然是十分淡定自若,看起來並沒有過於激動的情緒。
但霍思寧卻已經從剛剛釋善大師的話裏麵聽出了意思:
“失傳?您是說,這些箱子裏麵的經文,就是早已經失傳的梵文原本《阿含部》?”
老和尚點點頭又搖搖頭:
“我隻能通過內容來判斷,這上麵的經文,確實是《阿含部》的內容,因為殘本我在其他藏經閣看到過,但我不能肯定,這就是原本。但如果謝老弟能夠確認這些竹簡的確是來自東漢的尺牘的話,那我有九成的把握,這就是目前佛學界正苦心孤詣地尋找並希望複原的《阿含部》原本經文。”
霍思寧:……
這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誰知道就這麽十幾箱不起眼的竹簡,居然來曆這麽誇張。
哪怕這釋善和尚沒有給她百分百肯定的答複,但霍思寧心裏已經有底了。
印度也是經曆過很多朝代變遷,佛教曆經幾千年演變,衍生出來的佛學經文和藝術數不勝數,但霍思寧心裏卻很清楚,原本經文就像是一種起源,是佛教無法撇開和摒棄的東西,這個東西的重要性,不亞於華國曆代傳承下來的傳國玉璽。
但現在,就連印度這個佛教大本營,都沒有《阿含部》原本經文的完整版,結果她的手上卻無端端弄迴來了十幾箱,這讓霍思寧真是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會兒的心情了。
不過,這些竹簡雖然多,能記錄出來的文字其實也沒有多少,霍思寧有些懷疑,這十幾箱竹簡,到底能不能完整的記載下《阿含部》的全套經文,這裏麵,又是否有缺損的部分。
“大師,那依您看,這些尺牘,能夠將整套《阿含部》經文記載下來嗎?”
霍思寧有些好奇。
釋善大師皺眉:“事實上,我隻知道完整的《阿含部》經文有22卷,共收30部經,但具體有多少內容,我卻並不清楚,這些箱子裏是否能連貫,有沒有殘缺,這需要全部查閱統計過之後,才能確定。”
霍思寧點了點頭,這裏麵工程不小,釋善大師會這麽說,她也不覺得奇怪。
但弄清楚這個問題,耗費時間肯定很長,老方丈日理萬機,又是避世之人,自然不可能耽擱太長時間,因此霍思寧不可能讓釋善大師來幫忙整理這些竹簡資料。
因此,想了想,她就決定暫時先別麻煩這位老和尚了,有沒有殘缺的,迴頭她隻要去學校找幾個學習印度語的學生來兼職,把這些竹簡翻譯過來就知道了。
但霍思寧沒主動開口,這位老和尚卻先主動提了出來:
“尋常人不懂梵文,佛語梵文與普通印度語有很大差異,非專業人士是弄不明白這些經文的。”
老和尚像是看透了霍思寧的打算一般,看到霍思寧麵露怔忪之色後,又接著道:
“我座下有十幾個懂古梵語的弟子,想來如果讓他們整理《阿含部》原本梵文經書,他們是極為樂意做這件事的。”
“所以霍施主你完全不用擔心,這事兒交給我那些弟子來做就是了。也不需要將這批竹簡帶走,隻需要將這些竹簡上的文字仔細地拍下來,迴頭我帶迴山上,讓我那些弟子去整理就行。”
“霍施主,您看如何?”
老和尚的這個提議,霍思寧當然是舉雙手讚成的,一事不煩二主,有人主動幫忙,霍思寧哪裏有不樂意的。
“好是好,隻是大師您這酬金該怎麽算,您這出家人,我是真不知道該怎麽跟您談這酬金的問題,直接給錢好像有些……”
但在一旁一直默默觀察著老和尚的那位小師弟,卻是身形驟僵,倏地就抬起頭來,似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
蘇青青還在小聲嘀咕:“原來不是《四十二章經》啊,真可惜,阿含部?好奇怪的名字,也不知道值不值錢?不過《四十二章經》這麽有名,這個阿含部肯定是比不過《四十二章經》了。”
蘇青青自以為聲音很小,誰知道那邊站著的那位釋善大師的小弟子耳朵很尖,一偏頭正好就聽到了她的這番話,頓時麵色扭曲,破有些壓抑不住心中的怒氣:
“你知道什麽?!跟《阿含部》比,《四十二章經》算什麽!”
蘇青青被這位小和尚驟然提高的音調給嚇了一跳。
那邊釋善大師忍不住皺眉,輕輕斥道:“弘元!”
弘元大約是那位小和尚的法號,聽到釋善大師出聲,哪怕老方丈的音調並不高,這位小和尚也是一臉的敬畏,忙收斂神色,重新站定,再不多嘴半句。
但很顯然,包括蘇青青在內的幾個人的好奇心都被調動起來了,霍思寧更是一臉的虛心求教的表情:
“大師,我們都是與佛法無甚緣分之人,對佛學著實了解不多,能否請您說說《阿含部》的來曆?”
老和尚點了點頭:
“《阿含部》是對大藏經內小乘部經典的統稱,南北傳佛教說法各異,北傳佛教謂長、中、雜、增一為四阿含,總稱阿含部;南傳佛教於四阿含之外,稱雜部為為五阿含。”
“剛剛這位小施主提到的《四十二章經》,其實就是從《阿含部》之中提煉出來的,因北傳佛教四部阿含篇幅很長,後傳入華國西域,由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而成。”
“因此,可以說,《阿含部》乃是母本,《四十二章經》不過是基於其基礎上做的一些經文摘抄。”
“《阿含部》分四分四誦,是記載原始佛教教義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其梵本屬法藏部,原本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失傳,隻在近代曾經有人在中亞發現了部分梵本殘片,目前存世的各經多是拚湊的殘卷,完整的經文早已無可稽考。”
老和尚說這話的時候,表情依然是十分淡定自若,看起來並沒有過於激動的情緒。
但霍思寧卻已經從剛剛釋善大師的話裏麵聽出了意思:
“失傳?您是說,這些箱子裏麵的經文,就是早已經失傳的梵文原本《阿含部》?”
老和尚點點頭又搖搖頭:
“我隻能通過內容來判斷,這上麵的經文,確實是《阿含部》的內容,因為殘本我在其他藏經閣看到過,但我不能肯定,這就是原本。但如果謝老弟能夠確認這些竹簡的確是來自東漢的尺牘的話,那我有九成的把握,這就是目前佛學界正苦心孤詣地尋找並希望複原的《阿含部》原本經文。”
霍思寧:……
這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誰知道就這麽十幾箱不起眼的竹簡,居然來曆這麽誇張。
哪怕這釋善和尚沒有給她百分百肯定的答複,但霍思寧心裏已經有底了。
印度也是經曆過很多朝代變遷,佛教曆經幾千年演變,衍生出來的佛學經文和藝術數不勝數,但霍思寧心裏卻很清楚,原本經文就像是一種起源,是佛教無法撇開和摒棄的東西,這個東西的重要性,不亞於華國曆代傳承下來的傳國玉璽。
但現在,就連印度這個佛教大本營,都沒有《阿含部》原本經文的完整版,結果她的手上卻無端端弄迴來了十幾箱,這讓霍思寧真是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會兒的心情了。
不過,這些竹簡雖然多,能記錄出來的文字其實也沒有多少,霍思寧有些懷疑,這十幾箱竹簡,到底能不能完整的記載下《阿含部》的全套經文,這裏麵,又是否有缺損的部分。
“大師,那依您看,這些尺牘,能夠將整套《阿含部》經文記載下來嗎?”
霍思寧有些好奇。
釋善大師皺眉:“事實上,我隻知道完整的《阿含部》經文有22卷,共收30部經,但具體有多少內容,我卻並不清楚,這些箱子裏是否能連貫,有沒有殘缺,這需要全部查閱統計過之後,才能確定。”
霍思寧點了點頭,這裏麵工程不小,釋善大師會這麽說,她也不覺得奇怪。
但弄清楚這個問題,耗費時間肯定很長,老方丈日理萬機,又是避世之人,自然不可能耽擱太長時間,因此霍思寧不可能讓釋善大師來幫忙整理這些竹簡資料。
因此,想了想,她就決定暫時先別麻煩這位老和尚了,有沒有殘缺的,迴頭她隻要去學校找幾個學習印度語的學生來兼職,把這些竹簡翻譯過來就知道了。
但霍思寧沒主動開口,這位老和尚卻先主動提了出來:
“尋常人不懂梵文,佛語梵文與普通印度語有很大差異,非專業人士是弄不明白這些經文的。”
老和尚像是看透了霍思寧的打算一般,看到霍思寧麵露怔忪之色後,又接著道:
“我座下有十幾個懂古梵語的弟子,想來如果讓他們整理《阿含部》原本梵文經書,他們是極為樂意做這件事的。”
“所以霍施主你完全不用擔心,這事兒交給我那些弟子來做就是了。也不需要將這批竹簡帶走,隻需要將這些竹簡上的文字仔細地拍下來,迴頭我帶迴山上,讓我那些弟子去整理就行。”
“霍施主,您看如何?”
老和尚的這個提議,霍思寧當然是舉雙手讚成的,一事不煩二主,有人主動幫忙,霍思寧哪裏有不樂意的。
“好是好,隻是大師您這酬金該怎麽算,您這出家人,我是真不知道該怎麽跟您談這酬金的問題,直接給錢好像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