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中局:蒼天在上
卷五200、
舊金山灣區,sunnyslope,中文名稱為“陽坡”的華人聚居區,這裏依山傍海,風景秀美,到處都是亭台樓閣的中國複古式建築。
這裏居住著的多是到這座城市裏“淘金”發達了的華人。當遠在大洋對岸的同胞兄弟們都在爭相購買著洋房別墅時,他們已經在這裏建起了府地,過起了夢想中的“豪門貴族”的日子。門楣上懸掛的某府、某第、某公館等匾額,昭示著這些人非同尋常的家世和祖上的功德。在西方人的眼中,這裏隻是一道人文的景觀以或是華人們故弄的玄虛罷了,但在很多東方人看來,這裏更像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
修府,修老太爺的書房門前,一個著正裝的黃皮膚男子正在欣賞著“異國他鄉”的園林美景。這個男人就是中國k省津江能源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林誌河,他此次的美國之行除了幾個合作項目要談外,還有就是“他這個後生”還要代表津川商會到津商會館拜會一下這裏的前輩。在舉行了一個頗是有些傳統風格的“接待儀式”後,他便成為了這個商業俱樂部的一名正式成員,就在儀式結束的第二天,他便以正式會員的身份參加了新年的第一次“圓桌”會議。
完成了這些之後,林誌河開始了他此行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活動——拜見修府的老太爺修振海。本來他這次的行程裏並沒有這個安排,隻要完成和修氏集團的掌門人修亞東的會見、在記者招待會之後便可以打道迴府了。
在得知了他的美國之行後,嫂子修亞琴特意請他吃了個飯,就在席間促成了這次拜訪修老太爺之行,正在當擔心時間緊、缺乏了解可能會造成禮節上的不周全時,嫂子再一次幫了他的大忙,連禮單和部分禮品都為他準備好了……林誌河的心裏清楚,這次會見對於剛剛起步的津江能源集團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盡管雙方在大的方向上已經達成了框架式協議,但有些看起來很小的“小問題”也同樣會影響“大事情”,而此次對修家老太爺的拜見,傳遞的便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這種積極信號的傳遞會讓雙方的談判有更多的共識……重組後的津江能源集團第一年便進入了全國能源企業五百強……一想到這些,林誌河便有些心潮澎湃,自打他罷了自己的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集團的管理工作中後,他就下了決心,一定要把集團打造成國際能源領域內的超級航母……這次的資產重組工作做好了,距離養父心中的、同樣也是他心中的那個“大津川”的夢想也就更近了一步……
書房門前的林誌河一邊欣賞著異國他鄉的園林美景,一邊抬手看了一下時間,修亞東已經進去十幾分鍾的時間了,但還是沒有出來,就在他思慮著事情是否有變化時,書房的門開了,
“是世侄吧,果然是一表人才……”
書房的門一開,一位精神矍鑠,鶴發童顏的老人出現在了他的麵前。他知道,這位老人就是修家的老太爺修振海,在修振海的後麵,兒子亞東伸著兩隻手,不過隻是一個攙扶的動作,連老人的身體都沒有碰到。
對於修振海的很多傳奇故事,他從小便聽說過,用時下的話來說,很多也都是“道聽途說”的花邊新聞,雖然花邊“謠言”不少,但由於組織上的信任和自身的“清白”,也一直沒有出現過什麽大的事情,更沒有影響到他的生活。
修振海很是客氣,之所以讓他這個遠道而來的客人在外麵等了十幾分鍾的時間,是老人決定親自出來迎接他而換裝淨麵,還要請他到客廳裏一敘並品一品老人收藏的極品大紅袍……
………………
市委家屬大院,一棟普通的越層,這裏是市委常務副書記鍾哲夫的家。客廳裏,如約而至的姚海亮正坐在沙發上和嶽父、嶽母聊著天,而妻子鍾霞則紮起了圍裙,在廚房裏當起了“大廚”,大小姐廚藝的精湛讓兩位保姆胡姐和候娟讚歎不已。
“海亮啊,有些事情我還是要多說兩句,如果有用呢你就借鑒一下,如果沒有用呢就算了……”
“爸,您是長輩,我有什麽做得不對的地方您隻管說……”
嶽父鍾哲夫一邊說話從口袋裏拿出了煙盒,剛要抽出一支便被嶽母發現並“代為保管”了,對於嶽母的關心,嶽父隻是笑了笑,便放下了手中的火機,
“既然是這樣,那我就說了,無論做什麽工作,都要從具體的國情出發,有些民俗觀念在很多人的頭腦中還根深蒂固,這樣的事情就連立法時也是給予了充分尊重的,這也就是我們的刑訴法“人死案銷”的原因之一了。在以前政法委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最後都是不得不交由紀委辦理,最大可能地把涉案贓款以違紀調查的形式收繳上來,這樣還是比較穩妥的。一個已經死亡的犯罪嫌疑人,連法律主體都不具備,如何名正言順的進入法律程序,套用時下法學界常說的一句話,連基本的調查程序都沒有足夠的法律依據,也就是沒有了程序正義,既然沒有了程序正義,那結果的正義性也就值得商榷了……”
在和嶽父討論過了幾次後,盡管這一次嶽父還是對津川進行的政法改革不能完全理解,但當嶽父說到了程序正義時,姚海亮還是感覺到了老人的進步,
“爸,您說的有道理,我們現行的刑訴法確實是人死案銷的原則,但這裏重點強調的是刑事部份。一個已經不存在的個體,是無法也沒有必要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但反貪工作與其他係統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國家把反貪工作單獨分離出來正是在摸索新的“廉政模式”,以促進廉政建設的製度化和法律化。對於國家公務人員而言,人死刑事責任可以自然免除,但其非法所得那筆“爛賬”是堅決不能自然消除的……”
在談到了反貪工作的現狀時,姚海亮還講了一下香港和韓國在這方麵的成功經驗,並再次強調了調查隻是還原事實的真相,調查清楚死人背後的活人,最大可能地挽迴國家的損失……在聽了他的解釋之後,嶽母也坐了下來,
“海亮啊,你這麽做我們明白,都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但現在的問題是上麵並沒有正式的批複,如果搞成了當然大家高興,上麵沒有正式的批複有不批複的道理,這種事誰都明白,無論是誰做都是費力不討好的事,咱們是一家人,我和你爸的意思也不是讓你不要搞,隻是提醒你一下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把步子放緩一些,這樣事情也會更穩妥。連上麵都知道你搞成了再批,這就說明了這裏麵有著很大的風險,我們老了,可能想的事情多一些,但都是為你們年輕人著想,尤其是海亮你,事業正是上升的時候,做事情更是要三思而後行……”
嶽母在和他的談話中一再強調了進取和謹慎、明察與糊塗的重要性,並說明進取和謹慎、明察與糊塗並不衝突,不但不衝突,還能完美地統一起來。在說這些的時候,嶽母還提到了曆史上兩個有名的諍臣蜀漢的諸葛亮和北宋的名臣呂端……
後續連載稍候繼續……(稍晚還有一章)
卷五200、
舊金山灣區,sunnyslope,中文名稱為“陽坡”的華人聚居區,這裏依山傍海,風景秀美,到處都是亭台樓閣的中國複古式建築。
這裏居住著的多是到這座城市裏“淘金”發達了的華人。當遠在大洋對岸的同胞兄弟們都在爭相購買著洋房別墅時,他們已經在這裏建起了府地,過起了夢想中的“豪門貴族”的日子。門楣上懸掛的某府、某第、某公館等匾額,昭示著這些人非同尋常的家世和祖上的功德。在西方人的眼中,這裏隻是一道人文的景觀以或是華人們故弄的玄虛罷了,但在很多東方人看來,這裏更像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
修府,修老太爺的書房門前,一個著正裝的黃皮膚男子正在欣賞著“異國他鄉”的園林美景。這個男人就是中國k省津江能源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林誌河,他此次的美國之行除了幾個合作項目要談外,還有就是“他這個後生”還要代表津川商會到津商會館拜會一下這裏的前輩。在舉行了一個頗是有些傳統風格的“接待儀式”後,他便成為了這個商業俱樂部的一名正式成員,就在儀式結束的第二天,他便以正式會員的身份參加了新年的第一次“圓桌”會議。
完成了這些之後,林誌河開始了他此行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活動——拜見修府的老太爺修振海。本來他這次的行程裏並沒有這個安排,隻要完成和修氏集團的掌門人修亞東的會見、在記者招待會之後便可以打道迴府了。
在得知了他的美國之行後,嫂子修亞琴特意請他吃了個飯,就在席間促成了這次拜訪修老太爺之行,正在當擔心時間緊、缺乏了解可能會造成禮節上的不周全時,嫂子再一次幫了他的大忙,連禮單和部分禮品都為他準備好了……林誌河的心裏清楚,這次會見對於剛剛起步的津江能源集團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盡管雙方在大的方向上已經達成了框架式協議,但有些看起來很小的“小問題”也同樣會影響“大事情”,而此次對修家老太爺的拜見,傳遞的便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這種積極信號的傳遞會讓雙方的談判有更多的共識……重組後的津江能源集團第一年便進入了全國能源企業五百強……一想到這些,林誌河便有些心潮澎湃,自打他罷了自己的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集團的管理工作中後,他就下了決心,一定要把集團打造成國際能源領域內的超級航母……這次的資產重組工作做好了,距離養父心中的、同樣也是他心中的那個“大津川”的夢想也就更近了一步……
書房門前的林誌河一邊欣賞著異國他鄉的園林美景,一邊抬手看了一下時間,修亞東已經進去十幾分鍾的時間了,但還是沒有出來,就在他思慮著事情是否有變化時,書房的門開了,
“是世侄吧,果然是一表人才……”
書房的門一開,一位精神矍鑠,鶴發童顏的老人出現在了他的麵前。他知道,這位老人就是修家的老太爺修振海,在修振海的後麵,兒子亞東伸著兩隻手,不過隻是一個攙扶的動作,連老人的身體都沒有碰到。
對於修振海的很多傳奇故事,他從小便聽說過,用時下的話來說,很多也都是“道聽途說”的花邊新聞,雖然花邊“謠言”不少,但由於組織上的信任和自身的“清白”,也一直沒有出現過什麽大的事情,更沒有影響到他的生活。
修振海很是客氣,之所以讓他這個遠道而來的客人在外麵等了十幾分鍾的時間,是老人決定親自出來迎接他而換裝淨麵,還要請他到客廳裏一敘並品一品老人收藏的極品大紅袍……
………………
市委家屬大院,一棟普通的越層,這裏是市委常務副書記鍾哲夫的家。客廳裏,如約而至的姚海亮正坐在沙發上和嶽父、嶽母聊著天,而妻子鍾霞則紮起了圍裙,在廚房裏當起了“大廚”,大小姐廚藝的精湛讓兩位保姆胡姐和候娟讚歎不已。
“海亮啊,有些事情我還是要多說兩句,如果有用呢你就借鑒一下,如果沒有用呢就算了……”
“爸,您是長輩,我有什麽做得不對的地方您隻管說……”
嶽父鍾哲夫一邊說話從口袋裏拿出了煙盒,剛要抽出一支便被嶽母發現並“代為保管”了,對於嶽母的關心,嶽父隻是笑了笑,便放下了手中的火機,
“既然是這樣,那我就說了,無論做什麽工作,都要從具體的國情出發,有些民俗觀念在很多人的頭腦中還根深蒂固,這樣的事情就連立法時也是給予了充分尊重的,這也就是我們的刑訴法“人死案銷”的原因之一了。在以前政法委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最後都是不得不交由紀委辦理,最大可能地把涉案贓款以違紀調查的形式收繳上來,這樣還是比較穩妥的。一個已經死亡的犯罪嫌疑人,連法律主體都不具備,如何名正言順的進入法律程序,套用時下法學界常說的一句話,連基本的調查程序都沒有足夠的法律依據,也就是沒有了程序正義,既然沒有了程序正義,那結果的正義性也就值得商榷了……”
在和嶽父討論過了幾次後,盡管這一次嶽父還是對津川進行的政法改革不能完全理解,但當嶽父說到了程序正義時,姚海亮還是感覺到了老人的進步,
“爸,您說的有道理,我們現行的刑訴法確實是人死案銷的原則,但這裏重點強調的是刑事部份。一個已經不存在的個體,是無法也沒有必要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但反貪工作與其他係統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國家把反貪工作單獨分離出來正是在摸索新的“廉政模式”,以促進廉政建設的製度化和法律化。對於國家公務人員而言,人死刑事責任可以自然免除,但其非法所得那筆“爛賬”是堅決不能自然消除的……”
在談到了反貪工作的現狀時,姚海亮還講了一下香港和韓國在這方麵的成功經驗,並再次強調了調查隻是還原事實的真相,調查清楚死人背後的活人,最大可能地挽迴國家的損失……在聽了他的解釋之後,嶽母也坐了下來,
“海亮啊,你這麽做我們明白,都是為了國家的利益。但現在的問題是上麵並沒有正式的批複,如果搞成了當然大家高興,上麵沒有正式的批複有不批複的道理,這種事誰都明白,無論是誰做都是費力不討好的事,咱們是一家人,我和你爸的意思也不是讓你不要搞,隻是提醒你一下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把步子放緩一些,這樣事情也會更穩妥。連上麵都知道你搞成了再批,這就說明了這裏麵有著很大的風險,我們老了,可能想的事情多一些,但都是為你們年輕人著想,尤其是海亮你,事業正是上升的時候,做事情更是要三思而後行……”
嶽母在和他的談話中一再強調了進取和謹慎、明察與糊塗的重要性,並說明進取和謹慎、明察與糊塗並不衝突,不但不衝突,還能完美地統一起來。在說這些的時候,嶽母還提到了曆史上兩個有名的諍臣蜀漢的諸葛亮和北宋的名臣呂端……
後續連載稍候繼續……(稍晚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