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strong>有些時候,哪怕再不情願也得屈從於環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如置之死地而後生。?樂?文?
“嶽老祖說如果非得把獨子也帶上去戰場的話,那麽她寧願留下來,做一個活死人,對府裏的一切都不聞不問。如此一來,即便兒子對父親還是會心生怨恨,但是好歹能夠留得一條性命。
初代老祖卻喝斥她沒有誌氣。他說丈夫不能依靠了,那麽她就應該學習依靠自己,畢竟孩子還尚未完全成長起來,需要她堅強,起到一個正麵的榜樣作用。
他還說他已經老了,沒有辦法再用強硬手段去鎮壓早已羽翼豐滿的兒子,所以對於她這個媳婦與孫子隻能夠感到抱歉,並且為她指明破局的方法與出路。
他之所以要求她必須帶上獨子,並不是因為他不看中唯一的嫡孫,而是因為一來他已經察覺了她赴死的心思,相較於耽於情愛不顧全大局的兒子,他更加不想失去這一個他所看中的兒媳婦。
二來倘若嫡孫留府,恐怕會因父親的偏心,而與無謂之人爭寵,心境失去平和,哪怕努力尋求上進,卻也因意難平,而難有寸進。他不希望有朝一日嫡孫會孤苦伶仃,心無所依,身無所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他靠軍功起家,一生征戰無數,能夠遺留下來給他們的,便唯有胸中的那無數對敵經驗。隻要母子倆能學一二,便能在戰場上保存性命,甚至征戰四方揚名立萬。
如此一來,哪怕情場失意,也能夠戰場得意,存身立世,精忠報國,不枉來人世一遭,也不曾辜負祖宗給予的姓氏。”
沈靖淵一口氣說到這裏,把她抱得更緊了。
“嶽老祖思考再三,最後在初代老祖的安排下,帶上獨子悄然離京。對外消息是,生病需要靜養。對內,初代老祖直接將她麵聖的原話告訴了兒子,然後便也甩袖離府,出門遠遊去了。
因為那時候初代老祖仍舊是族長,管不住兒子,但卻在族務上說一不二,加上嶽老祖多年以來操持家事,孝順公婆,與人往來公正溫和,深得各方美譽,所以哪怕二代老祖力排眾議,想要給姑表小姐一個貴妾甚至是平妻的身份,他也從族人那裏討不了任何好處,甚至因此還受到太後的訓斥。
沒能向主母敬茶,即便得到二代老祖的心,姑表小姐也沒有正經的名分,與外室無異。她生下的孩子,也不入族譜,甚至都不被族人承認是沈家的血脈。
就連她的娘家,也認為她當年私自離開家廟,去邊疆投奔二代老祖,並私下結合,最後還挺著大肚子迴家奔喪,是對家族的恥辱。喪期一過,她就被娘家除名,斷絕關係。
姑表小姐受不了沈家人的非議,更受不了娘家人的仇恨與排斥,在生下一個口鼻歪斜的兒子,又接連生下一個隻要出現傷口便血流如注的女兒後,沒幾年她便崩潰了,最後殺了兩個兒子,在要殺女兒時被人發現製伏,終生像個瘋子一樣生活。
二代老祖一夜白頭,原本打算迴到戰場去的他後來大病一場,牙齒也鬆了,手拿筷子都會抖個不停,更別提握劍或挽弓了。
皇上免了二代老祖的職務,讓他在家頤養天年。
初代老祖沒迴去,他說是遠遊,實際上是到了戰場上,教導嫡孫孫,後來死在了一場大型的戰爭中,因為太過慘烈,連屍體都沒能找迴來。
嶽老祖也沒有迴京,她在戰場上披荊斬棘了整整十年,殺敵無數,立下了赫赫戰功,真實身份卻並不為世人所知。在她的獨子,也就是三代老祖,能夠獨擋一麵後,她便悄然退隱,終老嶽家。遵照她的遺願,她死後不與丈夫合葬,骨灰全部撒進大海。
三代老祖與二代老祖終生也都未再相見。即便進京麵聖,他也都過家門而不入。
皇上憐惜二代老祖的境遇,有一次命他迴去看一眼老父,三代老祖卻說自古以來忠孝不能兩全,他寧願像祖父一樣戰死沙場,也不願意像父親一樣醉臥溫柔鄉。”
聽到這裏,顏舜華也歎息不已。
“嶽老祖到底是傷心了吧?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她到死都不肯與丈夫再見一麵,甚至於寧願灰飛煙滅也要生不同寢死不同穴,心性之剛烈,遠非常人所能想象。
隻是她的應對如此激烈,恐怕原因還是源於對情愛的無法看破,以致於對丈夫起初有多愛,後頭便有多恨。
如果她到了後來真的對這一場夫妻緣分感到釋然的話,她生前就應該迴沈家去安享晚年,哪怕生前不願意迴去,也應當留下遺願,吩咐人把她的屍骨送迴沈家去,與丈夫合葬。
可是她都沒有。作為一個深愛孩子的母親,她不可能不想到,這樣的做法會給孩子帶去如何不可估量的影響,但是,在孩子逐漸長大成人之後,她卻顧不上了。
我猜她晚年的生活一定非常寂寥,哪怕身旁有許多親朋故舊,她也半生孤獨。
三代老祖一直在她身邊長大,後來又在戰場上母子攜手九死一生,肯定是感觸良多。
隻是至死也不願意去見一見老父親,也未免太過苛刻,不近人情。”
沈靖淵聞言親了親她的臉。
“我以為你會一邊為嶽老祖的遭遇感到痛心,一邊又大罵二代老祖是個混蛋,沒有想到你還會為他鳴不平。
我第一次從家族史上讀到祖宗們的這些生平時,很為二代老祖的做法所不恥,認為他心性不堅,以致於帶累了整個家族。
當初他既然接受了聯姻,即便是不得不接受的,但是既然是禱告了天地也拜了祖宗,便應當一心一意的對待妻子。
作為一個男人,哪怕對妻子沒有情愛,也應當負起責任來,更何況他身後還站著一整個家族的人,都需要他去承擔。
但是最後他還是因為情感上的不堅定,把自己的家毀了,害了兩個女人,也害了幾個孩子。
當時祖父聽到我這樣評價時,卻大感失望。”(未完待續。)
</strong>有些時候,哪怕再不情願也得屈從於環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一如置之死地而後生。?樂?文?
“嶽老祖說如果非得把獨子也帶上去戰場的話,那麽她寧願留下來,做一個活死人,對府裏的一切都不聞不問。如此一來,即便兒子對父親還是會心生怨恨,但是好歹能夠留得一條性命。
初代老祖卻喝斥她沒有誌氣。他說丈夫不能依靠了,那麽她就應該學習依靠自己,畢竟孩子還尚未完全成長起來,需要她堅強,起到一個正麵的榜樣作用。
他還說他已經老了,沒有辦法再用強硬手段去鎮壓早已羽翼豐滿的兒子,所以對於她這個媳婦與孫子隻能夠感到抱歉,並且為她指明破局的方法與出路。
他之所以要求她必須帶上獨子,並不是因為他不看中唯一的嫡孫,而是因為一來他已經察覺了她赴死的心思,相較於耽於情愛不顧全大局的兒子,他更加不想失去這一個他所看中的兒媳婦。
二來倘若嫡孫留府,恐怕會因父親的偏心,而與無謂之人爭寵,心境失去平和,哪怕努力尋求上進,卻也因意難平,而難有寸進。他不希望有朝一日嫡孫會孤苦伶仃,心無所依,身無所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他靠軍功起家,一生征戰無數,能夠遺留下來給他們的,便唯有胸中的那無數對敵經驗。隻要母子倆能學一二,便能在戰場上保存性命,甚至征戰四方揚名立萬。
如此一來,哪怕情場失意,也能夠戰場得意,存身立世,精忠報國,不枉來人世一遭,也不曾辜負祖宗給予的姓氏。”
沈靖淵一口氣說到這裏,把她抱得更緊了。
“嶽老祖思考再三,最後在初代老祖的安排下,帶上獨子悄然離京。對外消息是,生病需要靜養。對內,初代老祖直接將她麵聖的原話告訴了兒子,然後便也甩袖離府,出門遠遊去了。
因為那時候初代老祖仍舊是族長,管不住兒子,但卻在族務上說一不二,加上嶽老祖多年以來操持家事,孝順公婆,與人往來公正溫和,深得各方美譽,所以哪怕二代老祖力排眾議,想要給姑表小姐一個貴妾甚至是平妻的身份,他也從族人那裏討不了任何好處,甚至因此還受到太後的訓斥。
沒能向主母敬茶,即便得到二代老祖的心,姑表小姐也沒有正經的名分,與外室無異。她生下的孩子,也不入族譜,甚至都不被族人承認是沈家的血脈。
就連她的娘家,也認為她當年私自離開家廟,去邊疆投奔二代老祖,並私下結合,最後還挺著大肚子迴家奔喪,是對家族的恥辱。喪期一過,她就被娘家除名,斷絕關係。
姑表小姐受不了沈家人的非議,更受不了娘家人的仇恨與排斥,在生下一個口鼻歪斜的兒子,又接連生下一個隻要出現傷口便血流如注的女兒後,沒幾年她便崩潰了,最後殺了兩個兒子,在要殺女兒時被人發現製伏,終生像個瘋子一樣生活。
二代老祖一夜白頭,原本打算迴到戰場去的他後來大病一場,牙齒也鬆了,手拿筷子都會抖個不停,更別提握劍或挽弓了。
皇上免了二代老祖的職務,讓他在家頤養天年。
初代老祖沒迴去,他說是遠遊,實際上是到了戰場上,教導嫡孫孫,後來死在了一場大型的戰爭中,因為太過慘烈,連屍體都沒能找迴來。
嶽老祖也沒有迴京,她在戰場上披荊斬棘了整整十年,殺敵無數,立下了赫赫戰功,真實身份卻並不為世人所知。在她的獨子,也就是三代老祖,能夠獨擋一麵後,她便悄然退隱,終老嶽家。遵照她的遺願,她死後不與丈夫合葬,骨灰全部撒進大海。
三代老祖與二代老祖終生也都未再相見。即便進京麵聖,他也都過家門而不入。
皇上憐惜二代老祖的境遇,有一次命他迴去看一眼老父,三代老祖卻說自古以來忠孝不能兩全,他寧願像祖父一樣戰死沙場,也不願意像父親一樣醉臥溫柔鄉。”
聽到這裏,顏舜華也歎息不已。
“嶽老祖到底是傷心了吧?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她到死都不肯與丈夫再見一麵,甚至於寧願灰飛煙滅也要生不同寢死不同穴,心性之剛烈,遠非常人所能想象。
隻是她的應對如此激烈,恐怕原因還是源於對情愛的無法看破,以致於對丈夫起初有多愛,後頭便有多恨。
如果她到了後來真的對這一場夫妻緣分感到釋然的話,她生前就應該迴沈家去安享晚年,哪怕生前不願意迴去,也應當留下遺願,吩咐人把她的屍骨送迴沈家去,與丈夫合葬。
可是她都沒有。作為一個深愛孩子的母親,她不可能不想到,這樣的做法會給孩子帶去如何不可估量的影響,但是,在孩子逐漸長大成人之後,她卻顧不上了。
我猜她晚年的生活一定非常寂寥,哪怕身旁有許多親朋故舊,她也半生孤獨。
三代老祖一直在她身邊長大,後來又在戰場上母子攜手九死一生,肯定是感觸良多。
隻是至死也不願意去見一見老父親,也未免太過苛刻,不近人情。”
沈靖淵聞言親了親她的臉。
“我以為你會一邊為嶽老祖的遭遇感到痛心,一邊又大罵二代老祖是個混蛋,沒有想到你還會為他鳴不平。
我第一次從家族史上讀到祖宗們的這些生平時,很為二代老祖的做法所不恥,認為他心性不堅,以致於帶累了整個家族。
當初他既然接受了聯姻,即便是不得不接受的,但是既然是禱告了天地也拜了祖宗,便應當一心一意的對待妻子。
作為一個男人,哪怕對妻子沒有情愛,也應當負起責任來,更何況他身後還站著一整個家族的人,都需要他去承擔。
但是最後他還是因為情感上的不堅定,把自己的家毀了,害了兩個女人,也害了幾個孩子。
當時祖父聽到我這樣評價時,卻大感失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