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9 章 遠程教學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後的曆朝曆代,其實都有人想要恢複周朝的井田製。
而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因為井田製它是有弊端的。
第一,農業規模擴大以後,人口便會迅速增加,這樣便需要開拓更多的土地來分配。
可是古代的技術條件是有限的,而且地形不一。
適於耕種的平整土地數量不多,漸漸開始人多田少。
第二,開墾新地的農民增加,這些私田又不受官府的轄製,產出全歸私有,因此私田越來越多。
原先的土地便被漸漸荒廢,朝廷也就收不上稅了。
到了戰國時期,井田製度崩盤,商鞅便開始變法,無論公田和私田,一律納稅,從此井田製消亡。
周王朝國運能有八百年,可以說井田製是功不可沒的,可惜他壓根兒就不適合大明朝。
因為朱允炆就幹過這事,可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
這事兒也是方孝儒教的,這家夥該不會同樣教給朱雄英了吧?
顧晨歎息一聲,提筆迴道:“商公變法名垂千古,早被時代若棄舊製,再拾起不過是越活越迴去罷了。”
“殿下聰慧,何不想想自周後的兩千多年的國君為何從不想著恢複此製,他們是不知此製的好處?”
“任何事有利便有弊,殿下嘴裏的方先生隻講其利,卻不肯講其弊,這樣授課有些不對。”
“曆史上的王莽倒是也想這般做,以此成就一個新的天下。”
“可他成功了嗎?為何失敗?殿下細細想想便知。”
方孝儒和朱允炆都是儒學愛好者,自朱允炆登基以後,就幹出許多對文官兒好的事情。
比如減免江南一帶的賦稅,原本出發點是好的。
可天下稅收都在江南啊,江南的稅如果收不上來。
你這仗怎麽打?
朱允炆能敗給朱棣,便有這緣故,他們活在烏托邦的世界裏,太過於理想化、太過於想當然。
才會敗給朱棣這個現實主義,隻希望雄英能有自己的想法。
不要被方孝儒他們荼毒,最後長成朱允炆那般。
不過這孩子還知道來問自己,可見還是有自己想法的。
顧晨把信交給太子派來的錦衣衛,看著他打馬漸漸遠去,想家的感覺瞬間就席卷了全身。
“天冷了,也不知道應天如何?”
不知道自己今年還能不能迴應天府和家人團聚、侄子鄉試過了沒有、小老三會不會叫爹娘了?
老韓身體如何,陳寶船還好不,標兒什麽時候讓詹徽搞攤丁入畝,閨女老二學業如何……?
哎,他真是個操心的命,這輩子都別想清閑。
“是啊,也不知珍珠如何了,我還說今年帶她去看燈會,帶她去逛廟會,帶她買衣裳買首飾呢。”
顧安覺得自己真倒黴,為啥偏偏要跟在顧大人身邊。
當年跟在胡惟庸身邊的,這會兒早就光明正大地當官兒了。
不像自己,不過話又說迴來了,不跟在顧大人身邊。
他怎麽能認識和娶到,珍珠那麽善良漂亮的媳婦兒呢?
顧晨:“……人家沒長腿兒,不會自己去買啊?”
隻要有錢,需要你陪著?
自作多情!!!
顧安嘟囔道:“老爺,您是自己不會哄媳婦高興,這自己去,和相公陪著去是一迴事兒嗎?”
“自己買東西,那是一點快樂,相公陪著那就是千倍、萬倍的快樂,您懂啥啊你。”
他覺得夫人是真的可憐,感覺老爺都沒在身邊陪她多久。
顧晨看著安子那教育人的嘴臉,怎麽看怎麽覺得不爽,最後忍不住勾起抹意味深長的笑道。
“放心吧,真需要人陪著,她可以找你們隔壁的王大哥陪著的,沒有用著你的地兒的!”
懂得再多有什麽用,不還是得跟著自己東奔西走的嗎?
安子聽不懂他的嘲諷,倒是掰著手指想了大半天才道。
“老爺,我們鄰居沒有姓王的呀?隻有姓張的姓陳的,還有個姓劉的,確實沒有姓王的。”
哪裏來的王大哥?
顧晨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打算在吃晚飯前都不搭理這個傻子,當年姓毛的挑臥底怎麽挑中他了?
傻乎乎的!
應天府,顧家。
顧灝自從貢院迴來後,便在自己院子裏不吃不喝睡了兩天兩夜,差點沒給蘇婉盈他們急死。
好不容易睡醒吃了飯,卻又開始神神叨叨的,動不動就雙手合十對著空氣亂拜一通。
顧修迴家看望母親,看見此種場景便不由地問道。
“姐,灝哥哥他是瘋了嗎?”
還沒放榜的精神狀態就這樣了,要是放榜了還得了?
“別胡說八道,灝哥哥這是……這是尊敬神靈呢。”
舒寧的語氣沒啥底氣,其實她也覺得灝哥哥要瘋了。
“欸,你幹啥?”
眼見顧修要朝著堂哥走去,顧舒寧連忙眼疾手快拽住他。
顧修答道:“我帶灝哥哥出去走走,別真瘋了,要是真的瘋了,大伯伯和大伯娘會難過的。”
“別去別去。”顧舒寧拽著他,拉著他往母親院子裏走:“母親說,咱們近日最好都不要去打擾灝哥哥。”
“得讓他自己想明白,一切都要等放榜了以後再說,今日母親去陳家串門,囑咐我看好老三。”
“正好你迴來了,你幫幫忙,幫我一塊兒陪弟弟。”
這正好迴來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顧修:“……不,我不看,娘讓你看孩子又沒讓我看孩子,我不看,我要迴魏國公府了。”
小老三吃飯一點兒都不乖,一碗雞蛋羹要吃半個時辰。
關鍵是他還認人,奶娘和丫鬟喂的他都不肯吃,隻吃母親還有他們姐弟兩個喂的東西。
可隻要有自己在,老姐就會理直氣壯地指使自己去幹。
早知道母親不在家,他才不會迴來受老姐剝削呢。
下一秒,他耳朵上就多了雙小手,擰得他立刻慘叫了起來。
“顧舒寧你個母老虎……等我學成,我……我第一件事就要打得你滿地找牙,你等著瞧!!!”
別人家姐姐都是溫聲細語的,就他姐姐動不動就上手。
“那就等你學成了再說,你現在還是得聽姐的。”
“不然揍你。”
小時候女孩子本就長得快,男孩子等到十來歲才會猛長,更何況顧舒寧還比顧修大那麽多。
所以在姐姐的麵前,他永遠都是挨揍的那個。
放榜那日,顧灝摸黑就出了門,想著早些出門搶個好位置,到時候可以第一時間看到自己的名字。
誰知道剛到地兒,就被一堆榜下捉婿的商賈人家給嚇到了。
“啊!過分!”
隻見整條街上都擠滿了馬車,許多姑娘坐在馬車之中。
卷起一些車簾往外看,想為自己相個如意郎君。
對,不管是鄉試還是會試殿試,都會吸引人榜下捉婿。
隻不過會試和殿的榜下,來的都是更加有權有勢之人,小富之家的人則會先瞄準鄉試。
額,他二叔顧晨,就是在鄉試以後被蘇婉盈看上的。
而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因為井田製它是有弊端的。
第一,農業規模擴大以後,人口便會迅速增加,這樣便需要開拓更多的土地來分配。
可是古代的技術條件是有限的,而且地形不一。
適於耕種的平整土地數量不多,漸漸開始人多田少。
第二,開墾新地的農民增加,這些私田又不受官府的轄製,產出全歸私有,因此私田越來越多。
原先的土地便被漸漸荒廢,朝廷也就收不上稅了。
到了戰國時期,井田製度崩盤,商鞅便開始變法,無論公田和私田,一律納稅,從此井田製消亡。
周王朝國運能有八百年,可以說井田製是功不可沒的,可惜他壓根兒就不適合大明朝。
因為朱允炆就幹過這事,可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
這事兒也是方孝儒教的,這家夥該不會同樣教給朱雄英了吧?
顧晨歎息一聲,提筆迴道:“商公變法名垂千古,早被時代若棄舊製,再拾起不過是越活越迴去罷了。”
“殿下聰慧,何不想想自周後的兩千多年的國君為何從不想著恢複此製,他們是不知此製的好處?”
“任何事有利便有弊,殿下嘴裏的方先生隻講其利,卻不肯講其弊,這樣授課有些不對。”
“曆史上的王莽倒是也想這般做,以此成就一個新的天下。”
“可他成功了嗎?為何失敗?殿下細細想想便知。”
方孝儒和朱允炆都是儒學愛好者,自朱允炆登基以後,就幹出許多對文官兒好的事情。
比如減免江南一帶的賦稅,原本出發點是好的。
可天下稅收都在江南啊,江南的稅如果收不上來。
你這仗怎麽打?
朱允炆能敗給朱棣,便有這緣故,他們活在烏托邦的世界裏,太過於理想化、太過於想當然。
才會敗給朱棣這個現實主義,隻希望雄英能有自己的想法。
不要被方孝儒他們荼毒,最後長成朱允炆那般。
不過這孩子還知道來問自己,可見還是有自己想法的。
顧晨把信交給太子派來的錦衣衛,看著他打馬漸漸遠去,想家的感覺瞬間就席卷了全身。
“天冷了,也不知道應天如何?”
不知道自己今年還能不能迴應天府和家人團聚、侄子鄉試過了沒有、小老三會不會叫爹娘了?
老韓身體如何,陳寶船還好不,標兒什麽時候讓詹徽搞攤丁入畝,閨女老二學業如何……?
哎,他真是個操心的命,這輩子都別想清閑。
“是啊,也不知珍珠如何了,我還說今年帶她去看燈會,帶她去逛廟會,帶她買衣裳買首飾呢。”
顧安覺得自己真倒黴,為啥偏偏要跟在顧大人身邊。
當年跟在胡惟庸身邊的,這會兒早就光明正大地當官兒了。
不像自己,不過話又說迴來了,不跟在顧大人身邊。
他怎麽能認識和娶到,珍珠那麽善良漂亮的媳婦兒呢?
顧晨:“……人家沒長腿兒,不會自己去買啊?”
隻要有錢,需要你陪著?
自作多情!!!
顧安嘟囔道:“老爺,您是自己不會哄媳婦高興,這自己去,和相公陪著去是一迴事兒嗎?”
“自己買東西,那是一點快樂,相公陪著那就是千倍、萬倍的快樂,您懂啥啊你。”
他覺得夫人是真的可憐,感覺老爺都沒在身邊陪她多久。
顧晨看著安子那教育人的嘴臉,怎麽看怎麽覺得不爽,最後忍不住勾起抹意味深長的笑道。
“放心吧,真需要人陪著,她可以找你們隔壁的王大哥陪著的,沒有用著你的地兒的!”
懂得再多有什麽用,不還是得跟著自己東奔西走的嗎?
安子聽不懂他的嘲諷,倒是掰著手指想了大半天才道。
“老爺,我們鄰居沒有姓王的呀?隻有姓張的姓陳的,還有個姓劉的,確實沒有姓王的。”
哪裏來的王大哥?
顧晨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打算在吃晚飯前都不搭理這個傻子,當年姓毛的挑臥底怎麽挑中他了?
傻乎乎的!
應天府,顧家。
顧灝自從貢院迴來後,便在自己院子裏不吃不喝睡了兩天兩夜,差點沒給蘇婉盈他們急死。
好不容易睡醒吃了飯,卻又開始神神叨叨的,動不動就雙手合十對著空氣亂拜一通。
顧修迴家看望母親,看見此種場景便不由地問道。
“姐,灝哥哥他是瘋了嗎?”
還沒放榜的精神狀態就這樣了,要是放榜了還得了?
“別胡說八道,灝哥哥這是……這是尊敬神靈呢。”
舒寧的語氣沒啥底氣,其實她也覺得灝哥哥要瘋了。
“欸,你幹啥?”
眼見顧修要朝著堂哥走去,顧舒寧連忙眼疾手快拽住他。
顧修答道:“我帶灝哥哥出去走走,別真瘋了,要是真的瘋了,大伯伯和大伯娘會難過的。”
“別去別去。”顧舒寧拽著他,拉著他往母親院子裏走:“母親說,咱們近日最好都不要去打擾灝哥哥。”
“得讓他自己想明白,一切都要等放榜了以後再說,今日母親去陳家串門,囑咐我看好老三。”
“正好你迴來了,你幫幫忙,幫我一塊兒陪弟弟。”
這正好迴來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顧修:“……不,我不看,娘讓你看孩子又沒讓我看孩子,我不看,我要迴魏國公府了。”
小老三吃飯一點兒都不乖,一碗雞蛋羹要吃半個時辰。
關鍵是他還認人,奶娘和丫鬟喂的他都不肯吃,隻吃母親還有他們姐弟兩個喂的東西。
可隻要有自己在,老姐就會理直氣壯地指使自己去幹。
早知道母親不在家,他才不會迴來受老姐剝削呢。
下一秒,他耳朵上就多了雙小手,擰得他立刻慘叫了起來。
“顧舒寧你個母老虎……等我學成,我……我第一件事就要打得你滿地找牙,你等著瞧!!!”
別人家姐姐都是溫聲細語的,就他姐姐動不動就上手。
“那就等你學成了再說,你現在還是得聽姐的。”
“不然揍你。”
小時候女孩子本就長得快,男孩子等到十來歲才會猛長,更何況顧舒寧還比顧修大那麽多。
所以在姐姐的麵前,他永遠都是挨揍的那個。
放榜那日,顧灝摸黑就出了門,想著早些出門搶個好位置,到時候可以第一時間看到自己的名字。
誰知道剛到地兒,就被一堆榜下捉婿的商賈人家給嚇到了。
“啊!過分!”
隻見整條街上都擠滿了馬車,許多姑娘坐在馬車之中。
卷起一些車簾往外看,想為自己相個如意郎君。
對,不管是鄉試還是會試殿試,都會吸引人榜下捉婿。
隻不過會試和殿的榜下,來的都是更加有權有勢之人,小富之家的人則會先瞄準鄉試。
額,他二叔顧晨,就是在鄉試以後被蘇婉盈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