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7 章 狗都懂禮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用竹筏去救百姓?”朱棣心裏也為受困的百姓著急,可這法子也不現實:“可是城中沒那麽多竹筏啊!”
北平和真定又不是打漁的地兒,沒人會備上那麽多竹筏等著今日,一時之間他上哪兒弄那麽多竹筏?
顧晨:“現有的先去救百姓,然後立刻組織大家都去製竹筏便是,左右竹筏的結構簡單,做起來也快。”
坐以待斃不是顧晨的風格,他看向在還在廊下等吃的老百姓道。
“鄉親們,你們還活著,可還有許多同胞還在水裏麵掙紮,等著自己和孩子們活命。”
“你們別的雖然沒有,可身上卻還有一把子力氣。”
“咱們都想想法子,有力氣的就去砍竹子做竹筏,會水的就跟官兵去救人,婦女孩子留下來生火做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嘛。”
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雖然他們平時分散著看起來有些弱,可一旦團結起來卻堪比訓練有素的大軍。
他們會用獨屬於他們的智慧,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對,能救一個是一個。”燕王妃是最先反應過來的,她拉著丈夫的袖子道:“王爺不是也會做竹筏麽。”
“您帶著弟兄們一塊兒去禦竹園吧,那裏的竹子最多,離咱們這兒也最近,是最快的。”
禦竹園乃元代一位和尚所植下,經過幾十年的繁衍,早已從六百多到如今有了大幾幾千棵的竹林。
見朱棣有些為難,燕王妃知道他是在擔憂家裏便道。
“時間不等人,多造支竹筏,或許就能挽留一個家庭,不用擔心家裏,我會帶著她們把後方安置好的。”
朱棣見妻子也支持便點了點頭,然後抬手對著百姓道。
“凡救水中難民者,每日皆可從我燕王府領三鬥,鈔一貫,願意掙錢、願意行好事的都來。”
雖然這事全靠自願吧,可朱棣卻不像他爹那個摳搜的。
他深知感情也是需錢買的道理,所以他爽快地散了波財出去,沒關係,反正他爹和大哥會報銷。
現在的雨已經小了很多,可是依舊還在下著。
顧晨也積極貢獻出屬於自己的力氣,跟著朱棣他們來到竹林,拿著刀賣力地在雨中砍竹子。
哪怕渾身都是雨水也毫不在意,他知道洪水中的百姓更加痛苦。
好在八月的雨水並不冷,倒也不至於感冒了。
在這場救援行動中,他再次和姚廣孝相遇在竹林之中,他們誰也沒有說話,隻賣力地砍竹子。
朱棣這位燕王也在雨中,陪大家把砍下的竹子拚接在一起,製成了一張張三層的簡易竹筏。
燕王都帶頭了,那些官員能不動嗎?
就連城中百姓和富戶,都紛紛捐出了自家洗衣的大木盆,還有自家有些本事的家丁全部出動。
“告訴大家夥,先救孩子!”
這是朱棣對每位救援人說的話,因為孩子才是未來。
若是一個國家沒了孩子,那就代表沒有未來了。
“殿下,沒看出來啊,這位顧大人如此能吃苦?”
見顧晨努力砍了大半天竹子,吃冷饅頭居然也不嫌棄,還吃得賊香,朱能不由地麵露讚賞。
“這廟堂裏的士大夫,不應該頓頓大魚大肉才對嗎?”
人杜子美都說了,朱門酒肉臭嘛,吏部尚書居然能吃得下冷饅頭?如今這世道可真不一般啊!
“吃都堵不上你的嘴。”朱棣衝朱能翻了個白眼,教訓道:“趕緊吃,吃完趕緊幹活,還不知道多少百姓在水裏等著人去救他們呢。”
他爹的官兒若連饅頭都敢嫌棄,那腦袋就該掉了。
顧晨砍了兩天竹子以後,就親自帶著安子他們劃著木筏去救人,想著出出力也是好的。
此時雨也已經停了下來,隻是水還沒有退卻的趨勢。
他帶著人一路來到深州,不停地把百姓一個接一個送到安全的地方去,等看到被水淹掉一半的縣衙。
“我去,怎麽把這裏給忘了?”
牢裏還有許多被困的犯人,該不會都被泡死了吧?
還好縣衙都建在高處的,想必就算是淹也淹不太完。
“老爺,您別去了。”
顧安見他這動作就知道他要幹啥去,於是連忙拉著他。
“這麽多天肯定有人泡死在水裏頭,聽蕭郎中說死人有毒氣,那水也不知道會不會使人得病。”
“您身子貴重得很,還是讓衛所的士卒們去吧,到時候咱們多給他們幾個賞錢也就是了。”
還有多少事兒等著顧大人幹,顧大人怎麽能幹這麽危險的差事,況且為了幾個犯人生病多不值啊?
顧晨點點頭,倒也沒說什麽,隻是叫營救的人都撕了衣裳,捂住口鼻當臨時口罩用。
然後又叫人迴去,煮了滾燙的開水準備好藥粉,到時給這些弟兄的衣裳好好地消個毒。
“老爺,小人聽珍珠說起。”看著深州如此慘像,顧安忍不住輕聲道:“您也是在一場大水中把她帶迴去的,小人和珍珠都萬分感激大人您。”
否則按他媳婦兒那樣的姿色,如今恐怕早就在勾欄院唱曲兒了,哪裏還能被自己遇上。
“幾百年前的事,說來幹什麽?”顧晨不想聽這些,指著不遠處道:“那是不是有條狗子?”
“瞧著怪可憐的,你去把那條狗子給救抱過來。”
狗子不過就是條純黑土狗,不過此情此景顧晨還是不忍心丟下任何一條生命,忙讓小安子去救。
那狗倒是也聰明,看見有人朝它那個地方劃便興奮極了,立刻朝著小安子雙向奔赴爬上了竹筏。
“老爺,這狗還挺有靈性,可咱們家不能養啊?”
他們大姑娘見不得狗毛的,一碰就要打上許久噴嚏,還要起疹子難受好幾個月來著。
“找戶人家給收養了唄,總不能千裏迢迢帶他迴家吧?”
顧晨從懷裏掏出個肉幹遞過去,狗子並不張嘴去咬,而是伸爪子碰了碰竹筏然後看著他。
他了然地把肉幹放在竹筏上,果然狗子就吃了。
“好狗!連狗子都有自己的禮儀,可惜有些人卻沒有。”
這話話裏有話,顧安有些莫名:“顧大人您說誰呢?誰對您沒禮?小人替大人揍他去。”
顧晨撇撇嘴,還能有誰?龍椅上的朱鐵公雞唄!
每次上他家吃飯都不打招唿,還不如麵前的狗子呢。
他沒有迴答安子的話,卻見不遠處飄來一本濕透的手稿,顧晨連忙用手邊的盆子把那本手稿撈了起來。
“老爺,擦擦。”顧安忙掏出帕子,讓顧晨擦了擦那本手稿:“這手稿封皮兒上還有名字呢,您看,王德順~這手稿的主人叫王德順。”
顧晨小心翼翼試著翻開書本,可惜這紙的質量是最便宜的,所以他隻翻了個角就不敢動了。
再動可就破了。
隻不過看翻開的那個角,貌似是船腦袋的模樣,應該是個船舶愛好者:“等水褪了後去打聽打聽,王德順是誰,然後把手稿還給人家。”
這字寫得歪歪扭扭的,看起來文化也不是特別高,手稿是這種人的心血,心血丟了是要發瘋的。
北平和真定又不是打漁的地兒,沒人會備上那麽多竹筏等著今日,一時之間他上哪兒弄那麽多竹筏?
顧晨:“現有的先去救百姓,然後立刻組織大家都去製竹筏便是,左右竹筏的結構簡單,做起來也快。”
坐以待斃不是顧晨的風格,他看向在還在廊下等吃的老百姓道。
“鄉親們,你們還活著,可還有許多同胞還在水裏麵掙紮,等著自己和孩子們活命。”
“你們別的雖然沒有,可身上卻還有一把子力氣。”
“咱們都想想法子,有力氣的就去砍竹子做竹筏,會水的就跟官兵去救人,婦女孩子留下來生火做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嘛。”
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雖然他們平時分散著看起來有些弱,可一旦團結起來卻堪比訓練有素的大軍。
他們會用獨屬於他們的智慧,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對,能救一個是一個。”燕王妃是最先反應過來的,她拉著丈夫的袖子道:“王爺不是也會做竹筏麽。”
“您帶著弟兄們一塊兒去禦竹園吧,那裏的竹子最多,離咱們這兒也最近,是最快的。”
禦竹園乃元代一位和尚所植下,經過幾十年的繁衍,早已從六百多到如今有了大幾幾千棵的竹林。
見朱棣有些為難,燕王妃知道他是在擔憂家裏便道。
“時間不等人,多造支竹筏,或許就能挽留一個家庭,不用擔心家裏,我會帶著她們把後方安置好的。”
朱棣見妻子也支持便點了點頭,然後抬手對著百姓道。
“凡救水中難民者,每日皆可從我燕王府領三鬥,鈔一貫,願意掙錢、願意行好事的都來。”
雖然這事全靠自願吧,可朱棣卻不像他爹那個摳搜的。
他深知感情也是需錢買的道理,所以他爽快地散了波財出去,沒關係,反正他爹和大哥會報銷。
現在的雨已經小了很多,可是依舊還在下著。
顧晨也積極貢獻出屬於自己的力氣,跟著朱棣他們來到竹林,拿著刀賣力地在雨中砍竹子。
哪怕渾身都是雨水也毫不在意,他知道洪水中的百姓更加痛苦。
好在八月的雨水並不冷,倒也不至於感冒了。
在這場救援行動中,他再次和姚廣孝相遇在竹林之中,他們誰也沒有說話,隻賣力地砍竹子。
朱棣這位燕王也在雨中,陪大家把砍下的竹子拚接在一起,製成了一張張三層的簡易竹筏。
燕王都帶頭了,那些官員能不動嗎?
就連城中百姓和富戶,都紛紛捐出了自家洗衣的大木盆,還有自家有些本事的家丁全部出動。
“告訴大家夥,先救孩子!”
這是朱棣對每位救援人說的話,因為孩子才是未來。
若是一個國家沒了孩子,那就代表沒有未來了。
“殿下,沒看出來啊,這位顧大人如此能吃苦?”
見顧晨努力砍了大半天竹子,吃冷饅頭居然也不嫌棄,還吃得賊香,朱能不由地麵露讚賞。
“這廟堂裏的士大夫,不應該頓頓大魚大肉才對嗎?”
人杜子美都說了,朱門酒肉臭嘛,吏部尚書居然能吃得下冷饅頭?如今這世道可真不一般啊!
“吃都堵不上你的嘴。”朱棣衝朱能翻了個白眼,教訓道:“趕緊吃,吃完趕緊幹活,還不知道多少百姓在水裏等著人去救他們呢。”
他爹的官兒若連饅頭都敢嫌棄,那腦袋就該掉了。
顧晨砍了兩天竹子以後,就親自帶著安子他們劃著木筏去救人,想著出出力也是好的。
此時雨也已經停了下來,隻是水還沒有退卻的趨勢。
他帶著人一路來到深州,不停地把百姓一個接一個送到安全的地方去,等看到被水淹掉一半的縣衙。
“我去,怎麽把這裏給忘了?”
牢裏還有許多被困的犯人,該不會都被泡死了吧?
還好縣衙都建在高處的,想必就算是淹也淹不太完。
“老爺,您別去了。”
顧安見他這動作就知道他要幹啥去,於是連忙拉著他。
“這麽多天肯定有人泡死在水裏頭,聽蕭郎中說死人有毒氣,那水也不知道會不會使人得病。”
“您身子貴重得很,還是讓衛所的士卒們去吧,到時候咱們多給他們幾個賞錢也就是了。”
還有多少事兒等著顧大人幹,顧大人怎麽能幹這麽危險的差事,況且為了幾個犯人生病多不值啊?
顧晨點點頭,倒也沒說什麽,隻是叫營救的人都撕了衣裳,捂住口鼻當臨時口罩用。
然後又叫人迴去,煮了滾燙的開水準備好藥粉,到時給這些弟兄的衣裳好好地消個毒。
“老爺,小人聽珍珠說起。”看著深州如此慘像,顧安忍不住輕聲道:“您也是在一場大水中把她帶迴去的,小人和珍珠都萬分感激大人您。”
否則按他媳婦兒那樣的姿色,如今恐怕早就在勾欄院唱曲兒了,哪裏還能被自己遇上。
“幾百年前的事,說來幹什麽?”顧晨不想聽這些,指著不遠處道:“那是不是有條狗子?”
“瞧著怪可憐的,你去把那條狗子給救抱過來。”
狗子不過就是條純黑土狗,不過此情此景顧晨還是不忍心丟下任何一條生命,忙讓小安子去救。
那狗倒是也聰明,看見有人朝它那個地方劃便興奮極了,立刻朝著小安子雙向奔赴爬上了竹筏。
“老爺,這狗還挺有靈性,可咱們家不能養啊?”
他們大姑娘見不得狗毛的,一碰就要打上許久噴嚏,還要起疹子難受好幾個月來著。
“找戶人家給收養了唄,總不能千裏迢迢帶他迴家吧?”
顧晨從懷裏掏出個肉幹遞過去,狗子並不張嘴去咬,而是伸爪子碰了碰竹筏然後看著他。
他了然地把肉幹放在竹筏上,果然狗子就吃了。
“好狗!連狗子都有自己的禮儀,可惜有些人卻沒有。”
這話話裏有話,顧安有些莫名:“顧大人您說誰呢?誰對您沒禮?小人替大人揍他去。”
顧晨撇撇嘴,還能有誰?龍椅上的朱鐵公雞唄!
每次上他家吃飯都不打招唿,還不如麵前的狗子呢。
他沒有迴答安子的話,卻見不遠處飄來一本濕透的手稿,顧晨連忙用手邊的盆子把那本手稿撈了起來。
“老爺,擦擦。”顧安忙掏出帕子,讓顧晨擦了擦那本手稿:“這手稿封皮兒上還有名字呢,您看,王德順~這手稿的主人叫王德順。”
顧晨小心翼翼試著翻開書本,可惜這紙的質量是最便宜的,所以他隻翻了個角就不敢動了。
再動可就破了。
隻不過看翻開的那個角,貌似是船腦袋的模樣,應該是個船舶愛好者:“等水褪了後去打聽打聽,王德順是誰,然後把手稿還給人家。”
這字寫得歪歪扭扭的,看起來文化也不是特別高,手稿是這種人的心血,心血丟了是要發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