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7 章 告顧大人貪汙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朱剛殺了自己心疼的臣子,這會子的心情本就說不上好,也不知道是哪位同僚撞槍口上了。
倒大黴咯!
他為這不知名的同僚默哀一秒,便興致勃勃跟著老朱去瞧熱鬧,巴不得再出個巨貪給老朱氣死。
臣子們也都放下手裏的活計,來到奉天殿按位置排列好,表麵沒什麽可內心卻滿是抱怨。
陛下也真是的,民告官無處罰,整得是個人都能來敲登聞鼓,他們手裏的活兒還幹不幹了?
這不是胡來嘛?
顧晨在自己位置上站好,便聽見小黃門叫唱道。
“浙江會稽民顧塬,狀告吏部尚書顧晨收賄不辦事,害死其子性命……”
顧塬?
顧晨?
臥槽?
顧晨看熱鬧的笑意收了起來,吃瓜吃自己頭上啦?
他什麽時候收過那老頭的錢財,什麽時候害死他兒子了?
顧晨立刻抬頭看向老朱和朱標,卻見他們滿臉的不信,心底又鬆了鬆,那天安子和秀兒都在呢。
皇帝肯定知道咋迴事,不慌,不慌,千萬不能慌。
“什麽?顧大人收賄,不可能吧?”
“顧大人怎麽可能收賄呢?”
“也不是不可能啊,顧大人愛錢這事又不是啥秘密。”
“是啊,是啊……”
百官們竊竊私語,而詹徽卻皺著眉看了眼蘇鬆。
見對方表情平靜,就知道是自己人幹的。
顧光曦愛錢是一迴事,可貪不貪卻是另一迴事。
他都不相信他會貪汙受賄,更別提皇帝和太子信不信了。
糊塗,糊塗啊!
顧塬淚眼滂沱的傷心樣,痛苦道:“求陛下為草民做主啊,草民為讓孫兒免於責罰。”
“所以拿了祖傳的金匾,想求吏部尚書顧大人為孫兒免責,當時顧大人答應得好好的。”
“怎奈顧大人收了草民的金匾,他卻不替草民辦事,害得草民孫兒沒挨住一百杖死了呀……”
他憤恨地盯著顧晨,仿佛恨不得將他給生吞活剝了。
完全沒有冤枉人的心虛樣子,因為在這個老頭子看來。
他求你辦事你卻不肯辦,結果把他孫兒給害死了。
這不賴你,賴誰?
所以在顧塬這個死老頭子的心裏,他的孫兒就是顧晨害死的,他一定要找顧晨索命。
顧晨無語道:“……我沒有拿,我家裏有陛下賞賜的千兩黃金,哪裏看得上你那點兒小東西?”
他的辯駁聽著很蒼白,卻讓眾人都紛紛點頭道。
“是啊,顧大人又不缺錢,怎麽可能稀罕他那點兒?”
“不過這是說是金匾,也不知道是多大的金匾,若是如府邸牌匾那麽大的金匾,也不是不可能。”
若真是那麽大的金匾,換了他也受不了誘惑啊。
“放你龜兒子的屁。”聞言,陳寶船瞪向說話的官員:“這老頭子若拿得出那麽大塊的金匾,還用穿這麽差的衣裳?”
“若不是那般大的金匾的話,又哪裏入得了顧大人的眼,何況顧大人從不愛不義之財!”
隻要用腦子想想就知道,那麽大塊金匾多麽引人注目,隻怕是還沒到家就被人盯上了。
“常言道,貪心不足蛇吞象。”這時,蘇鬆冷哼道:“但凡愛財之人,不管大財小財皆愛,義財不義之財都親,怎麽可能會拒之門外呢?”
這可不能怪他們,誰讓這位顧大人毫不避諱自己愛財,這麽大的弱點,他們不用白不用。
“我倒覺得不像。”這時詹徽開口,少見地替顧晨說話:“商人也愛財,可商人也分奸商義商。”
“顧大人是為民的好官兒,臣以為定是這老爺子汙蔑。”
蘇鬆瞄了詹徽一眼,心裏氣急,他這都是為了誰?
詹大人咋還不領情呢?
“顧塬?”朱標看向那老頭子,聲音是出奇地冷:“你懂不懂大明律?知不知道誣告如何論罪?”
老頭子顯然是讀過書的,他咬著牙表示自己知道。
老朱抬頭看向兒子,雖然他也知道顧晨是被冤枉的,可他也希望兒子能夠冷靜點兒處理事情。
若是太過感情用事,他可就不太敢提前把江山給他了。
朱標沉聲道:“大明律規定,官員貪六十貫以上處剝皮充草之刑,民若誣告,便會被判所誣之罪反坐。”
“這也就是說,若你是誣告,那你將被處以剝皮充草之刑,所以,你確定還要繼續告嗎?”
他就不明白了,這些人怎麽那麽喜歡把他們老朱家的忠臣弄死幹淨,就那麽看不慣他們老朱家?
顧塬雖然心虛得很,可想想自家孫子慘死的樣子。
他便定了定神,決定死也要給這個顧晨扣個屎盆子,本自同根而出,憑什麽自己家落敗,他們家卻扶搖直上?
“是,草民確定要告顧大人,草民說的句句屬實,若不是顧大人收錢不辦事,草民若將那錢給差役,那草民的孫兒也不會死了……”
他說得痛心疾首淚流滿臉,讓人聞者傷心聽者落淚,也不知是演技本身就好,還是謊話說多了連自己都信了。
老朱有些緊張地握起了拳,在心裏琢磨著兒子會怎麽做。
朱標恨不得讓錦衣衛,把記錄的東西都念給大家聽。
可他理智還在,知道此舉會令百官害怕離心。
所以便忍耐道:“父皇,按規矩,應該讓顧光曦暫時停職,等查實清楚後,才能迴來繼續任職。”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袖袍下朱元璋的手也鬆了開來。
對於兒子的理智,他心裏滿意極了,當即便點頭應了。
“恩,按規矩,三法司和鎮撫司,共同查清此案。”
老朱說著看了蔣瓛一眼,後者立刻心領神會,陛下的意思是,查顧大人事小,查誰冤枉的顧大人事大。
見蔣瓛聽明白了,老朱這才又看向詹徽認真道。
“好好查,查清楚,大明的律法不能冤枉了好人,也絕對不能放走一個壞人,退朝吧。”
他懷疑這事兒是詹徽幹的,可沒證據的時候又不能胡來,所以他依舊按規矩讓詹徽查案。
反正有錦衣衛在呢,怎麽也不會讓人冤枉了小顧。
隻不過這些錦衣衛是不是不行了,怎麽有人要冤枉小顧的事兒,他是突然才知道的呢?
詹徽聽出陛下話裏的深意,隻覺得自己嘴裏發苦得很。
陛下,臣真的什麽事兒都沒幹,您可要信臣呐!
倒大黴咯!
他為這不知名的同僚默哀一秒,便興致勃勃跟著老朱去瞧熱鬧,巴不得再出個巨貪給老朱氣死。
臣子們也都放下手裏的活計,來到奉天殿按位置排列好,表麵沒什麽可內心卻滿是抱怨。
陛下也真是的,民告官無處罰,整得是個人都能來敲登聞鼓,他們手裏的活兒還幹不幹了?
這不是胡來嘛?
顧晨在自己位置上站好,便聽見小黃門叫唱道。
“浙江會稽民顧塬,狀告吏部尚書顧晨收賄不辦事,害死其子性命……”
顧塬?
顧晨?
臥槽?
顧晨看熱鬧的笑意收了起來,吃瓜吃自己頭上啦?
他什麽時候收過那老頭的錢財,什麽時候害死他兒子了?
顧晨立刻抬頭看向老朱和朱標,卻見他們滿臉的不信,心底又鬆了鬆,那天安子和秀兒都在呢。
皇帝肯定知道咋迴事,不慌,不慌,千萬不能慌。
“什麽?顧大人收賄,不可能吧?”
“顧大人怎麽可能收賄呢?”
“也不是不可能啊,顧大人愛錢這事又不是啥秘密。”
“是啊,是啊……”
百官們竊竊私語,而詹徽卻皺著眉看了眼蘇鬆。
見對方表情平靜,就知道是自己人幹的。
顧光曦愛錢是一迴事,可貪不貪卻是另一迴事。
他都不相信他會貪汙受賄,更別提皇帝和太子信不信了。
糊塗,糊塗啊!
顧塬淚眼滂沱的傷心樣,痛苦道:“求陛下為草民做主啊,草民為讓孫兒免於責罰。”
“所以拿了祖傳的金匾,想求吏部尚書顧大人為孫兒免責,當時顧大人答應得好好的。”
“怎奈顧大人收了草民的金匾,他卻不替草民辦事,害得草民孫兒沒挨住一百杖死了呀……”
他憤恨地盯著顧晨,仿佛恨不得將他給生吞活剝了。
完全沒有冤枉人的心虛樣子,因為在這個老頭子看來。
他求你辦事你卻不肯辦,結果把他孫兒給害死了。
這不賴你,賴誰?
所以在顧塬這個死老頭子的心裏,他的孫兒就是顧晨害死的,他一定要找顧晨索命。
顧晨無語道:“……我沒有拿,我家裏有陛下賞賜的千兩黃金,哪裏看得上你那點兒小東西?”
他的辯駁聽著很蒼白,卻讓眾人都紛紛點頭道。
“是啊,顧大人又不缺錢,怎麽可能稀罕他那點兒?”
“不過這是說是金匾,也不知道是多大的金匾,若是如府邸牌匾那麽大的金匾,也不是不可能。”
若真是那麽大的金匾,換了他也受不了誘惑啊。
“放你龜兒子的屁。”聞言,陳寶船瞪向說話的官員:“這老頭子若拿得出那麽大塊的金匾,還用穿這麽差的衣裳?”
“若不是那般大的金匾的話,又哪裏入得了顧大人的眼,何況顧大人從不愛不義之財!”
隻要用腦子想想就知道,那麽大塊金匾多麽引人注目,隻怕是還沒到家就被人盯上了。
“常言道,貪心不足蛇吞象。”這時,蘇鬆冷哼道:“但凡愛財之人,不管大財小財皆愛,義財不義之財都親,怎麽可能會拒之門外呢?”
這可不能怪他們,誰讓這位顧大人毫不避諱自己愛財,這麽大的弱點,他們不用白不用。
“我倒覺得不像。”這時詹徽開口,少見地替顧晨說話:“商人也愛財,可商人也分奸商義商。”
“顧大人是為民的好官兒,臣以為定是這老爺子汙蔑。”
蘇鬆瞄了詹徽一眼,心裏氣急,他這都是為了誰?
詹大人咋還不領情呢?
“顧塬?”朱標看向那老頭子,聲音是出奇地冷:“你懂不懂大明律?知不知道誣告如何論罪?”
老頭子顯然是讀過書的,他咬著牙表示自己知道。
老朱抬頭看向兒子,雖然他也知道顧晨是被冤枉的,可他也希望兒子能夠冷靜點兒處理事情。
若是太過感情用事,他可就不太敢提前把江山給他了。
朱標沉聲道:“大明律規定,官員貪六十貫以上處剝皮充草之刑,民若誣告,便會被判所誣之罪反坐。”
“這也就是說,若你是誣告,那你將被處以剝皮充草之刑,所以,你確定還要繼續告嗎?”
他就不明白了,這些人怎麽那麽喜歡把他們老朱家的忠臣弄死幹淨,就那麽看不慣他們老朱家?
顧塬雖然心虛得很,可想想自家孫子慘死的樣子。
他便定了定神,決定死也要給這個顧晨扣個屎盆子,本自同根而出,憑什麽自己家落敗,他們家卻扶搖直上?
“是,草民確定要告顧大人,草民說的句句屬實,若不是顧大人收錢不辦事,草民若將那錢給差役,那草民的孫兒也不會死了……”
他說得痛心疾首淚流滿臉,讓人聞者傷心聽者落淚,也不知是演技本身就好,還是謊話說多了連自己都信了。
老朱有些緊張地握起了拳,在心裏琢磨著兒子會怎麽做。
朱標恨不得讓錦衣衛,把記錄的東西都念給大家聽。
可他理智還在,知道此舉會令百官害怕離心。
所以便忍耐道:“父皇,按規矩,應該讓顧光曦暫時停職,等查實清楚後,才能迴來繼續任職。”
隨著朱標的話音落下,袖袍下朱元璋的手也鬆了開來。
對於兒子的理智,他心裏滿意極了,當即便點頭應了。
“恩,按規矩,三法司和鎮撫司,共同查清此案。”
老朱說著看了蔣瓛一眼,後者立刻心領神會,陛下的意思是,查顧大人事小,查誰冤枉的顧大人事大。
見蔣瓛聽明白了,老朱這才又看向詹徽認真道。
“好好查,查清楚,大明的律法不能冤枉了好人,也絕對不能放走一個壞人,退朝吧。”
他懷疑這事兒是詹徽幹的,可沒證據的時候又不能胡來,所以他依舊按規矩讓詹徽查案。
反正有錦衣衛在呢,怎麽也不會讓人冤枉了小顧。
隻不過這些錦衣衛是不是不行了,怎麽有人要冤枉小顧的事兒,他是突然才知道的呢?
詹徽聽出陛下話裏的深意,隻覺得自己嘴裏發苦得很。
陛下,臣真的什麽事兒都沒幹,您可要信臣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