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9 章 換成假的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家糧倉。
“老爺,這好幾千袋呢。”顧安看著密密麻麻的袋子就頭疼,哭喪著臉道:“咱們得找到什麽時候去?”
詹大人這個黑心肝的玩意兒,有這麽坑人的麽?
關鍵這事兒又不能大張旗鼓,就他們幾個人私底下找,再給一天一夜的時間也不夠啊。
蔣指揮說大概明日就要來搜家,若是給鎮撫司找到還好,若是給三法司那邊找到的話……
這時顧舒寧道:“咱們不好找,他們的人肯定也是不好找的,為了方便,藏金匾那袋絕對和別的糧不太一樣。”
“所以咱們無需每個都拆開來看,隻需仔細看看有沒有與眾不同,或者袋子有什麽印跡的。”
“更何況這些俸米,咱們家的人都是複稱以後才入庫的,那就說明重量肯定是對的。”
“但一斤稻穀和一斤金子比起來,肯定是金子會少些,所以藏金子的那袋看起來肯定比別的要稍微小些。”
雖然不仔細不好區分,可肯定還是有一點兒區別的。
背後的人也是個神人了,居然能想出這麽陰的法子。
隻不過也太明顯了那麽一些,難道他們覺得,天下人都不知道如今吏部戶部尚書關係不好嗎?
顧晨欣慰地看著閨女,小老三聰明,他家大姑娘也聰明,這一雙兒女簡直就是深得他意。
“說得好,就這麽找。”
於是,顧晨和蘇婉盈一對,顧安和秀兒一對,顧舒寧和顧修一對,顧灝和他媳婦兒一對,
老三帶著管家投石,分開查看各自區域的糧袋。
因為顧晨被舉報的緣故,所以顧灝也因為避嫌被停職在家。
顧老二智商雖然趕不上姐姐弟弟,但是他力氣大得啊,姐姐讓他搬哪袋他就搬哪袋。
但是到了顧晨和顧灝這就不一樣了,都是他們說搬哪袋,蘇婉盈和陸念錦就搬哪袋。
陸念錦還懷著身孕,可大約是從小習武的緣故,行動間居然沒有絲毫影響,倒是給大家看得一愣愣的。
讓她迴去歇著吧,她還不願意,非要為這個家出份力。
這時候,顧舒寧忽然喊道:“爹爹,母親,你們快過來瞧瞧看,這袋穀子是不是有些少啊?”
聽到動靜,大家連忙跑過去,果然見這袋穀子有些不同,仔細看確實貌似比旁的袋子要小些。
可是十分微小,不仔細看的話根本看不出來。
袋子上俸米兩個字,米字貌似也要比旁的袋子粗些。
顧安趕緊拿了大稱過來,稱過後便點頭迴道。
“沒問題,確實是八十斤,不多不少的。”
說罷,他又拿了大盆過來,把那一袋稻穀給倒了進去。
八十斤稻穀進了大盆子,便隻剩下薄薄的一層,而那張閃閃的金匾自然也就亮了出來。
顧安趕緊彎腰撿起來,仔細看過後才遞給顧晨道:“老爺,還真是那老爺子拿的金匾。”
金匾一斤,所以稻穀就給裝少一斤,金匾再放進去便也就稱不出來,下人看重量沒問題,表麵的稻穀沒問題,自然也就搬迴庫房。
到時候這玩意再被他們的人搜出來,他們就可以對天下人說,這是他家老爺藏贓的方法。
畢竟,他家老爺光藏陛下給的金子的地方就有五個,藏在米倉裏頭又有什麽太奇怪的?
雖然還是有的奇怪,但也不是不能理解不是嗎?
“詹徽這個王八蛋!”此時蘇婉盈氣得臉色發黑,怒道:“他不把我們全家害死,他是不是不甘心啊?”
誰不知道皇帝的脾氣?
這是擺明了,要讓他們全家去死才能幹出來的事兒。
顧晨拿著金匾沒有說話,真是詹徽?
他真的能幹出這麽蠢的事兒?
難不成,是恨自己恨得不得了了?
恨得把腦子都給塞迴他娘胎裏了?
可是也不應該啊,他覺得自己最近和詹徽的關係,貌似緩和了不少,他也不至於這麽幹呐。
“爹,這金匾怎麽辦?”
顧修智商雖然不如姐姐弟弟,但不代表他沒有。
“這玩意兒肯定不能,直接給三法司的人搜出來,可是怎麽藏呢?”
三法司那些人搜東西,池塘的水都能給你放幹了去,所以他們就算找出來,也沒法子。
這確實是個問題。
“安子。”
顧晨摸著胡子想了想後,便把金匾遞給顧安,
“你去一趟門外,拿上幾吊錢,想辦法見上錦衣衛指揮同知齊加特,請他現在就讓內官,將這事兒告訴太子殿下。”
見蔣同學當然也可以,可明顯人家的身份不用親自值夜班。
府裏藏不住就得送出去,可私自送出去又怕老朱不樂意了,所以還是得讓標兒想辦法。
隻要有標兒出麵,怎麽處理也不見得老朱會怎麽不滿意,就算是不滿意也不會生氣。
朱標這會兒正愁著呢,聽說贓物被顧晨找到才鬆了口氣。
“讓齊加特把東西從顧家拿出來,然後……然後換個假的進去,真的便送到蘇鬆府邸上去吧。”
他便要叫這些人知道,誣陷不成卻遭反噬是什麽滋味。
老朱知道兒子的做法後也沒說啥,這個做法雖然不怎麽磊落,卻也是最合適的方法了。
顧家要是找不出金匾,百姓可能會猜測顧家藏的好,要是找出真金匾,隻怕還是有風言風語。
隻有找到假的,天下人才會信小顧確實沒拿。
可這也是有破綻的,老大難道就沒有想過若栽贓還用假的,這是把官兵當傻子看待嗎?
蘇鬆這人雖然夠蠢,可也沒有蠢到這個地步吧?
顧晨看到又換了個假的進來,當場就猜到了太子殿下的做法。
“查出來了麽?真的是詹徽幹的嗎?”
顧安重新把穀袋子捆好,輕聲道:“太子殿下的人說不是,是那個蘇鬆自作主張來著。”
“聽說好像是那顧老頭想救兒子,求老爺不成就去求差役,給了那差役錢讓他手下留情。”
“誰知道那差役得了蘇鬆的吩咐,不肯受他的賄,故意往死裏打,這才活活給人打死了。”
人打死了不說,還讓差役說什麽,左都禦史顧大人抓得太嚴,他們不敢對那誰的孫子放鬆。
所以自然而然的,這人命的鍋就到了顧晨的身上。
這時候蘇鬆的人又假模假樣同情他,說什麽為他報仇,那老頭子就心甘情願任人安排了。
顧晨聽完久久沒有說話,半晌後才轉身迴屋子。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老詹這會兒怕是急得要死,有這麽蠢的屬下也是倒黴了。”
顧安無語地看著他的背影,大人怎麽這時候還有心情關心詹大人,他不應該恨死詹大人了嗎?
畢竟蘇鬆也是詹徽的人,若非詹大人平日太過於放縱,顧大人怎麽會被害得革職在家呢?
他家大人的心思,真的是琢磨不透,總是出人意料。
“老爺,這好幾千袋呢。”顧安看著密密麻麻的袋子就頭疼,哭喪著臉道:“咱們得找到什麽時候去?”
詹大人這個黑心肝的玩意兒,有這麽坑人的麽?
關鍵這事兒又不能大張旗鼓,就他們幾個人私底下找,再給一天一夜的時間也不夠啊。
蔣指揮說大概明日就要來搜家,若是給鎮撫司找到還好,若是給三法司那邊找到的話……
這時顧舒寧道:“咱們不好找,他們的人肯定也是不好找的,為了方便,藏金匾那袋絕對和別的糧不太一樣。”
“所以咱們無需每個都拆開來看,隻需仔細看看有沒有與眾不同,或者袋子有什麽印跡的。”
“更何況這些俸米,咱們家的人都是複稱以後才入庫的,那就說明重量肯定是對的。”
“但一斤稻穀和一斤金子比起來,肯定是金子會少些,所以藏金子的那袋看起來肯定比別的要稍微小些。”
雖然不仔細不好區分,可肯定還是有一點兒區別的。
背後的人也是個神人了,居然能想出這麽陰的法子。
隻不過也太明顯了那麽一些,難道他們覺得,天下人都不知道如今吏部戶部尚書關係不好嗎?
顧晨欣慰地看著閨女,小老三聰明,他家大姑娘也聰明,這一雙兒女簡直就是深得他意。
“說得好,就這麽找。”
於是,顧晨和蘇婉盈一對,顧安和秀兒一對,顧舒寧和顧修一對,顧灝和他媳婦兒一對,
老三帶著管家投石,分開查看各自區域的糧袋。
因為顧晨被舉報的緣故,所以顧灝也因為避嫌被停職在家。
顧老二智商雖然趕不上姐姐弟弟,但是他力氣大得啊,姐姐讓他搬哪袋他就搬哪袋。
但是到了顧晨和顧灝這就不一樣了,都是他們說搬哪袋,蘇婉盈和陸念錦就搬哪袋。
陸念錦還懷著身孕,可大約是從小習武的緣故,行動間居然沒有絲毫影響,倒是給大家看得一愣愣的。
讓她迴去歇著吧,她還不願意,非要為這個家出份力。
這時候,顧舒寧忽然喊道:“爹爹,母親,你們快過來瞧瞧看,這袋穀子是不是有些少啊?”
聽到動靜,大家連忙跑過去,果然見這袋穀子有些不同,仔細看確實貌似比旁的袋子要小些。
可是十分微小,不仔細看的話根本看不出來。
袋子上俸米兩個字,米字貌似也要比旁的袋子粗些。
顧安趕緊拿了大稱過來,稱過後便點頭迴道。
“沒問題,確實是八十斤,不多不少的。”
說罷,他又拿了大盆過來,把那一袋稻穀給倒了進去。
八十斤稻穀進了大盆子,便隻剩下薄薄的一層,而那張閃閃的金匾自然也就亮了出來。
顧安趕緊彎腰撿起來,仔細看過後才遞給顧晨道:“老爺,還真是那老爺子拿的金匾。”
金匾一斤,所以稻穀就給裝少一斤,金匾再放進去便也就稱不出來,下人看重量沒問題,表麵的稻穀沒問題,自然也就搬迴庫房。
到時候這玩意再被他們的人搜出來,他們就可以對天下人說,這是他家老爺藏贓的方法。
畢竟,他家老爺光藏陛下給的金子的地方就有五個,藏在米倉裏頭又有什麽太奇怪的?
雖然還是有的奇怪,但也不是不能理解不是嗎?
“詹徽這個王八蛋!”此時蘇婉盈氣得臉色發黑,怒道:“他不把我們全家害死,他是不是不甘心啊?”
誰不知道皇帝的脾氣?
這是擺明了,要讓他們全家去死才能幹出來的事兒。
顧晨拿著金匾沒有說話,真是詹徽?
他真的能幹出這麽蠢的事兒?
難不成,是恨自己恨得不得了了?
恨得把腦子都給塞迴他娘胎裏了?
可是也不應該啊,他覺得自己最近和詹徽的關係,貌似緩和了不少,他也不至於這麽幹呐。
“爹,這金匾怎麽辦?”
顧修智商雖然不如姐姐弟弟,但不代表他沒有。
“這玩意兒肯定不能,直接給三法司的人搜出來,可是怎麽藏呢?”
三法司那些人搜東西,池塘的水都能給你放幹了去,所以他們就算找出來,也沒法子。
這確實是個問題。
“安子。”
顧晨摸著胡子想了想後,便把金匾遞給顧安,
“你去一趟門外,拿上幾吊錢,想辦法見上錦衣衛指揮同知齊加特,請他現在就讓內官,將這事兒告訴太子殿下。”
見蔣同學當然也可以,可明顯人家的身份不用親自值夜班。
府裏藏不住就得送出去,可私自送出去又怕老朱不樂意了,所以還是得讓標兒想辦法。
隻要有標兒出麵,怎麽處理也不見得老朱會怎麽不滿意,就算是不滿意也不會生氣。
朱標這會兒正愁著呢,聽說贓物被顧晨找到才鬆了口氣。
“讓齊加特把東西從顧家拿出來,然後……然後換個假的進去,真的便送到蘇鬆府邸上去吧。”
他便要叫這些人知道,誣陷不成卻遭反噬是什麽滋味。
老朱知道兒子的做法後也沒說啥,這個做法雖然不怎麽磊落,卻也是最合適的方法了。
顧家要是找不出金匾,百姓可能會猜測顧家藏的好,要是找出真金匾,隻怕還是有風言風語。
隻有找到假的,天下人才會信小顧確實沒拿。
可這也是有破綻的,老大難道就沒有想過若栽贓還用假的,這是把官兵當傻子看待嗎?
蘇鬆這人雖然夠蠢,可也沒有蠢到這個地步吧?
顧晨看到又換了個假的進來,當場就猜到了太子殿下的做法。
“查出來了麽?真的是詹徽幹的嗎?”
顧安重新把穀袋子捆好,輕聲道:“太子殿下的人說不是,是那個蘇鬆自作主張來著。”
“聽說好像是那顧老頭想救兒子,求老爺不成就去求差役,給了那差役錢讓他手下留情。”
“誰知道那差役得了蘇鬆的吩咐,不肯受他的賄,故意往死裏打,這才活活給人打死了。”
人打死了不說,還讓差役說什麽,左都禦史顧大人抓得太嚴,他們不敢對那誰的孫子放鬆。
所以自然而然的,這人命的鍋就到了顧晨的身上。
這時候蘇鬆的人又假模假樣同情他,說什麽為他報仇,那老頭子就心甘情願任人安排了。
顧晨聽完久久沒有說話,半晌後才轉身迴屋子。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老詹這會兒怕是急得要死,有這麽蠢的屬下也是倒黴了。”
顧安無語地看著他的背影,大人怎麽這時候還有心情關心詹大人,他不應該恨死詹大人了嗎?
畢竟蘇鬆也是詹徽的人,若非詹大人平日太過於放縱,顧大人怎麽會被害得革職在家呢?
他家大人的心思,真的是琢磨不透,總是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