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5 章 秦王撈不撈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晨自然知道朱標的為難,可有些事情再為難也要去做。
“殿下,土地是朝廷的根本,朝廷的根本就是老百姓的根本,朝廷的根本不能為個人所擁有。”
“因為朝廷可以將地拿給老百姓種,隻需要他們按時交稅便可,但是殿下想想功勳侯爵呢?”
“他們拿著地大部分不會用來種田,而是用來荒廢、用來跑馬、總之不會用來幹正事。”
馮勝有一座山莊打造成私人獵場,裏頭養了不少動物,可平時又不去,本該是長滿糧食的地方全長了雜草。
“長久下來,被浪費的土地有多少?就算他們願意種地也是用佃戶,可佃戶有多苦殿下也知道。”
“咱們將江浙的地主殺的哭天喊地,是為了消滅這些吸血的螞蝗,不是為了再培養出另外一批螞蝗。”
“所以臣的意思是:以後不但不能賞地給功勳們,還得限製功勳家在中原擁有土地的畝數。”
單單洪武三年的時候,朱元璋大封功臣時就拿出了六十萬畝地,這其實都不是最要命的,都是有大功勞的賞了就賞了。
可怕的是他們會拿錢去兼並土地,然後漸漸發展成手握軍權的地主,這可比收拾江南那幫人要難多了。
“藍玉不就是例子?”顧晨輕聲道:“陛下賞了他地,結果他手下人直接向周圍侵占民田百餘畝啊……”
“當然如今好些了,如今他那些莊奴惡仆不再強占了,知道花錢買了,可這也是有弊端的。”
“控製他們田畝數量治標不治本,有心人總會有各種方法,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從百姓下手。”
“殿下,臣覺得最起碼,大明關內的土地必須要控製在朝廷的手裏,而別人隻有使用權而無擁有權,沒有擁有權就不能私自買賣。”
如今是不允許官田買賣,可他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老百姓的田,老百姓會不會被逼著賣田?
他們文官功勳逼著老百姓賣了田,那不就成為武地主了?
顧晨可不想折騰著折騰著,直接把大明分裂成軍閥混戰,那他可不就成了千古罪人得和秦檜跪一起去了嗎?
“最起碼關內的土地?”朱標不愧是天生的政治人,很快便抓住了重點:“你的意思是大明外的土地可賞?”
對啊!
高麗不過就是有點兒銅礦,東瀛也不過是有銀礦。
若將高麗和東瀛的地作為獎賞,封給功臣不就成了嗎?
畢竟地是他們打下來的,分他們打下來的地給他們很合理吧?
“殿下英明!”
這正是顧晨的想法,他立刻壓低了聲音答道。
“如此一來,既能顯示朝廷的信任還有恩惠,他們子孫也會世代守護住他們的地盤。”
這種地方想反攻大明很難,就算是真的成功造反也在當地,再亂當國王的也是他們漢人。
何爾而不為呢?
任何國家都沒辦法做到獨霸天下,讓自己民族的人走出去折騰,不要折騰自己的同胞也是個辦法。
“妙,甚妙!”朱標想了想,便猶如醍醐灌頂般笑道:“到處都是咱們漢人,那就是打起來也是窩裏鬥,怎麽也不會讓外人得了便宜。”
隻要不是胡人統治漢人,這天下怎麽也不算太糟糕。
顧晨笑著點頭,他後續還想將老朱封給藩王、功勳的土地都收迴來,然後還想在大明搞土地國有製。
隻不過他現在還不好說出來,得一步一步慢慢來。
如今要做的事情,就是關內不能再分土地給功勳了。
這根本不是看重他們,還很有可能是送他們下地獄的刀刃。
曆史上朱標死後,老朱為什麽要帶老兄弟們走?
答案很簡單,因為怕朱允炆吼不住,還有老年的老朱大概已經意識到,武將兼並土地會帶來何種危害。
所以……
他想著與其讓武將造成分裂戰亂,還不如文官起來控製朝堂,好歹文人不會發起那麽亂的戰爭。
皇家別苑的朱元璋,知道好大兒和顧晨的談話以後很滿意:“人啊,不服老都不行。”
這正是他近日所愁之事,他已經後悔分了那麽多地給老兄弟,正想著打下樂浪如何嘉賞藍玉。
沒想到,小顧給琢磨出來了。
他行至案前,翻開自己早已經準備好的退位之書。
琢磨著要不然趁退位前,好好同小顧談談心?
為了他那些不成器的兒子,好好打算打算呢?
不怪他舍近求遠,實在是他那個好大兒對小顧的話認可度太高,何況兄弟再親能有親兒子親?
許多年以後,自己死了,若小顧看他那些兒子不順眼,攛掇老大收拾他們,或者是……
他那些兒子也不成器,老大說不定還真會這麽幹!
顧晨被叫來的時候,還以為太子也在呢。
誰知道他隻看見了老朱,老朱正擺弄他麵前的大白菜,把上頭的雪給清理,貌似是怕雪壓壞了他的菜。
“陛下,大白菜被雪醃過才更好吃,滋味兒才會甜滋滋的,不必清理的,壓不壞的。”
這老朱也是奇葩一朵,皇宮裏享福不比什麽都好?
跑來種地?
“哦,是嗎?咱還不知道!”老朱從菜地裏站了起來,佝僂著身子從菜地裏慢悠悠地走出來道。
“到底還是小顧懂得多,不愧是咱大明的肱骨之臣。”
顧晨頭皮有些發麻,老朱這種人一旦說好話就說明有算計,對自己說好話就說明在算計自己。
“不敢當,不敢當,不知陛下今日叫臣來有何吩咐?”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他忙著呢,聽說洮州叛亂,朱標屬意秦王年後去平叛,他琢磨秦王會不會死。
那個作惡多端武力值卻很高的家夥,他要不要撈一撈?
你說撈吧,好像對不起那些被他折磨的人。
不撈吧,以後收西域的人才,誰比較合適呢。
“沒事就不能叫你來?”老朱背著手,在前頭帶路:“咱叫你來嘮家常,順便再吃頓熱乎的鍋子。”
“這天氣賞雪景、吃鍋子、喝酒談古論今不是你們文人最愛?今日你就陪咱好好聊聊天兒……”
從前在老朱身邊待著,顧晨永遠都是小心翼翼的。
如今他跟在老朱的後麵,才發現老朱已經老得很厲害了,頭發胡子白幹淨了,人也變駝背了。
身上就算是有香料味兒遮著,可也能聞得著股老年味兒。
英雄遲暮啊!
對,他覺得老朱雖然殘暴了點,但也算位英雄。
他能把胡人從這裏趕走,顧晨就覺得他是英雄。
路上說的都是家長裏短,等到了花園坐進圍了落地玻璃的亭子裏,坐下來喝了口熱酒老朱才道。
“聽蔣瓛說,你請藍玉他們,將你家老二折磨得不成樣子了,下著大雪沒吃的在山裏待了四天三夜,水也隻能吃雪。
餓得他將冬眠的蛇掏出來,就那樣挖個雪坑燒熟了墊肚子,拚著一股勁兒得了操練的頭籌。
從山上下來,那小子便得了風寒,三四天才好。
有你這樣的嚴父,顧二郎那孩子必然成器啊。”
他承認他不行,他可舍不得這樣對十四五歲的兒子。
“殿下,土地是朝廷的根本,朝廷的根本就是老百姓的根本,朝廷的根本不能為個人所擁有。”
“因為朝廷可以將地拿給老百姓種,隻需要他們按時交稅便可,但是殿下想想功勳侯爵呢?”
“他們拿著地大部分不會用來種田,而是用來荒廢、用來跑馬、總之不會用來幹正事。”
馮勝有一座山莊打造成私人獵場,裏頭養了不少動物,可平時又不去,本該是長滿糧食的地方全長了雜草。
“長久下來,被浪費的土地有多少?就算他們願意種地也是用佃戶,可佃戶有多苦殿下也知道。”
“咱們將江浙的地主殺的哭天喊地,是為了消滅這些吸血的螞蝗,不是為了再培養出另外一批螞蝗。”
“所以臣的意思是:以後不但不能賞地給功勳們,還得限製功勳家在中原擁有土地的畝數。”
單單洪武三年的時候,朱元璋大封功臣時就拿出了六十萬畝地,這其實都不是最要命的,都是有大功勞的賞了就賞了。
可怕的是他們會拿錢去兼並土地,然後漸漸發展成手握軍權的地主,這可比收拾江南那幫人要難多了。
“藍玉不就是例子?”顧晨輕聲道:“陛下賞了他地,結果他手下人直接向周圍侵占民田百餘畝啊……”
“當然如今好些了,如今他那些莊奴惡仆不再強占了,知道花錢買了,可這也是有弊端的。”
“控製他們田畝數量治標不治本,有心人總會有各種方法,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從百姓下手。”
“殿下,臣覺得最起碼,大明關內的土地必須要控製在朝廷的手裏,而別人隻有使用權而無擁有權,沒有擁有權就不能私自買賣。”
如今是不允許官田買賣,可他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老百姓的田,老百姓會不會被逼著賣田?
他們文官功勳逼著老百姓賣了田,那不就成為武地主了?
顧晨可不想折騰著折騰著,直接把大明分裂成軍閥混戰,那他可不就成了千古罪人得和秦檜跪一起去了嗎?
“最起碼關內的土地?”朱標不愧是天生的政治人,很快便抓住了重點:“你的意思是大明外的土地可賞?”
對啊!
高麗不過就是有點兒銅礦,東瀛也不過是有銀礦。
若將高麗和東瀛的地作為獎賞,封給功臣不就成了嗎?
畢竟地是他們打下來的,分他們打下來的地給他們很合理吧?
“殿下英明!”
這正是顧晨的想法,他立刻壓低了聲音答道。
“如此一來,既能顯示朝廷的信任還有恩惠,他們子孫也會世代守護住他們的地盤。”
這種地方想反攻大明很難,就算是真的成功造反也在當地,再亂當國王的也是他們漢人。
何爾而不為呢?
任何國家都沒辦法做到獨霸天下,讓自己民族的人走出去折騰,不要折騰自己的同胞也是個辦法。
“妙,甚妙!”朱標想了想,便猶如醍醐灌頂般笑道:“到處都是咱們漢人,那就是打起來也是窩裏鬥,怎麽也不會讓外人得了便宜。”
隻要不是胡人統治漢人,這天下怎麽也不算太糟糕。
顧晨笑著點頭,他後續還想將老朱封給藩王、功勳的土地都收迴來,然後還想在大明搞土地國有製。
隻不過他現在還不好說出來,得一步一步慢慢來。
如今要做的事情,就是關內不能再分土地給功勳了。
這根本不是看重他們,還很有可能是送他們下地獄的刀刃。
曆史上朱標死後,老朱為什麽要帶老兄弟們走?
答案很簡單,因為怕朱允炆吼不住,還有老年的老朱大概已經意識到,武將兼並土地會帶來何種危害。
所以……
他想著與其讓武將造成分裂戰亂,還不如文官起來控製朝堂,好歹文人不會發起那麽亂的戰爭。
皇家別苑的朱元璋,知道好大兒和顧晨的談話以後很滿意:“人啊,不服老都不行。”
這正是他近日所愁之事,他已經後悔分了那麽多地給老兄弟,正想著打下樂浪如何嘉賞藍玉。
沒想到,小顧給琢磨出來了。
他行至案前,翻開自己早已經準備好的退位之書。
琢磨著要不然趁退位前,好好同小顧談談心?
為了他那些不成器的兒子,好好打算打算呢?
不怪他舍近求遠,實在是他那個好大兒對小顧的話認可度太高,何況兄弟再親能有親兒子親?
許多年以後,自己死了,若小顧看他那些兒子不順眼,攛掇老大收拾他們,或者是……
他那些兒子也不成器,老大說不定還真會這麽幹!
顧晨被叫來的時候,還以為太子也在呢。
誰知道他隻看見了老朱,老朱正擺弄他麵前的大白菜,把上頭的雪給清理,貌似是怕雪壓壞了他的菜。
“陛下,大白菜被雪醃過才更好吃,滋味兒才會甜滋滋的,不必清理的,壓不壞的。”
這老朱也是奇葩一朵,皇宮裏享福不比什麽都好?
跑來種地?
“哦,是嗎?咱還不知道!”老朱從菜地裏站了起來,佝僂著身子從菜地裏慢悠悠地走出來道。
“到底還是小顧懂得多,不愧是咱大明的肱骨之臣。”
顧晨頭皮有些發麻,老朱這種人一旦說好話就說明有算計,對自己說好話就說明在算計自己。
“不敢當,不敢當,不知陛下今日叫臣來有何吩咐?”
有話快說,有屁快放,他忙著呢,聽說洮州叛亂,朱標屬意秦王年後去平叛,他琢磨秦王會不會死。
那個作惡多端武力值卻很高的家夥,他要不要撈一撈?
你說撈吧,好像對不起那些被他折磨的人。
不撈吧,以後收西域的人才,誰比較合適呢。
“沒事就不能叫你來?”老朱背著手,在前頭帶路:“咱叫你來嘮家常,順便再吃頓熱乎的鍋子。”
“這天氣賞雪景、吃鍋子、喝酒談古論今不是你們文人最愛?今日你就陪咱好好聊聊天兒……”
從前在老朱身邊待著,顧晨永遠都是小心翼翼的。
如今他跟在老朱的後麵,才發現老朱已經老得很厲害了,頭發胡子白幹淨了,人也變駝背了。
身上就算是有香料味兒遮著,可也能聞得著股老年味兒。
英雄遲暮啊!
對,他覺得老朱雖然殘暴了點,但也算位英雄。
他能把胡人從這裏趕走,顧晨就覺得他是英雄。
路上說的都是家長裏短,等到了花園坐進圍了落地玻璃的亭子裏,坐下來喝了口熱酒老朱才道。
“聽蔣瓛說,你請藍玉他們,將你家老二折磨得不成樣子了,下著大雪沒吃的在山裏待了四天三夜,水也隻能吃雪。
餓得他將冬眠的蛇掏出來,就那樣挖個雪坑燒熟了墊肚子,拚著一股勁兒得了操練的頭籌。
從山上下來,那小子便得了風寒,三四天才好。
有你這樣的嚴父,顧二郎那孩子必然成器啊。”
他承認他不行,他可舍不得這樣對十四五歲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