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4 章 胡元澄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晨走到這個位置,在朝堂上可以說沒有人敢得罪他,說是一家獨大也完全沒毛病。
仕途得意、家庭美滿、兒女出息。
可是他瞧著顧先生心裏貌似有事,總是有點兒憂鬱在身。
“高處不勝寒啊殿下。”聞言,顧晨立刻便吐槽道:“你能不能給陛下說說,讓臣六十歲的時候就返鄉養老啊?”
顧晨今年已經五十四歲了,標兒也到了五十二歲的年紀,他不想最後又落得君臣互相猜忌的下場。
這樣的結局配不上他和標兒,這麽多年的君臣情誼。
“那肯定不行啊!”聽到才六十歲,朱雄英臉都黑了下來:“顧先生,你也不能總想著歇息。”
“不求你為大明操心到九十歲,可八十歲還是要的吧?”
聽到八十歲這個數顧晨兩眼一黑,連忙跟朱雄英訴苦。
“我骨頭都脆了,活不活得到八十還不一定呢……”
想想八十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活到的,朱雄英點了點頭。
“那七十五也該有的,哪有六十歲就告老的……”
你看人家詹徽都六十八了,人家不還精神抖擻幹著的嗎?
不遠處的朱標:“……”
他搖搖頭往別的地方走去,光曦什麽都好就是性子過於懶散,父皇忌憚誰也不該忌憚他。
就這麽懶散的人別說是篡位,人家連人上人怕是都懶得做。
顧家。
“不是讓你少喝點兒?”見他又是被小廝們抬迴來的,蘇婉盈氣得一邊給他擦臉一邊怒道:“不喝醉你會死還是怎麽的?”
顧晨這時候迷迷糊糊的,隻聽到她碎碎叨叨的聲音,還有溫熱的帕子在自己臉上抹。
他心裏覺得滿足,嘴裏卻緩緩地吐出了六個字。
“娘子啊,你的話真多,也就為夫不嫌棄你。”
氣得蘇婉盈想把嘴給他封起來,感情照顧他還照顧錯了唄,想打他兩下吧又舍不得。
她溫柔地看著丈夫容顏,略顯皺紋的臉頰劃過兩行清淚。
“你這麽不會照顧自己,我怎麽能夠放心得下?”
顧晨沒聽見老婆說什麽東西,他已經在夢裏和周公下棋,琢磨著下一步大明的發展了。
既然不能躺平過日子,那就把工作幹漂亮點兒吧。
安南,胡朝皇宮。
眼見大明軍隊壓境逼迫著,陳天平也即將歸國,胡朝的朝廷也進入是打是和爭論的最熱階段。
對於對明朝是主戰還是主和這種事,安南小朝廷意見分歧特別大,兩波人馬吵的胡季犛腦仁疼得厲害。
部分官員認為天朝國力強盛,他們不應該硬碰硬。
所以應該投其所好,大明讓他們幹什麽他們聽話就是,如此便可以讓天朝暫時不能對他們發兵。
“陛下,明朝兵力強盛,臣以為應接迴陳天平立為國王,軟禁在宮裏便可,不必非要同大明對著幹啊。”
隻要大明說什麽你就聽什麽,他找不到理由發兵不就行了嗎?
胡漢蒼立刻怒道:“立陳天平這種不知是什麽阿貓阿狗的人為王,虧你這個豬腦袋想得出來,他為王朕又是什麽東西?”
他有些失態,身後的太上皇胡季犛立刻敲了敲椅子,示意他冷靜一些,不要太過於暴躁。
這時候那位說話的臣子又道:“咱們隻是讓他為王罷了,實際上咱們以前如何如今還是如何,其實妨礙不到陛下什麽的。”
他們又不缺那口飯吃,何必非要和天朝開戰?
“胡說八道!”胡漢蒼氣得臉色通紅:“一山不容二虎,這一個朝廷裏,怎麽能有兩個不同姓氏的皇帝?”
不管是做給明朝看的也好,還是怎麽樣也好。
總之他不願意立陳天平為王,這是他的底線。
他們好不容易成了皇帝,怎麽能再把皇位拱手讓人?
每個朝廷都免不得有些附庸之輩,見皇帝有打仗的傾向,於是都紛紛站出來附和於他。
“對,陛下說得是!”
“何況明朝也不一定就會打過來,天朝怎麽會為了個陳天平征討我朝?怕不過是嚇唬咱們的!”
“況且打仗這事勞民傷財,他們的大臣也不會同意的。”
見有這麽多人支持自己,胡漢蒼心裏也舒服了很多,胡季犛也比較傾向於直接抵抗明朝。
因為他自己也覺得,大明絕對不會對自己出兵,至多不過是在邊境恐嚇幾句也就罷了。
大不了就是一個斷交而已,斷交就斷交唄!
大不了少賺幾個錢,又不是活不下去了。
眾人都將話給說完了,胡漢蒼這才看相左相國胡元澄。
“大哥,你覺得是打還是求和啊?”
胡元澄雖然是胡季犛的長子,可因為是庶出的緣故,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為輔佐之臣。
“臣不怕戰!”胡元澄先表明自己的態度,然後這才朗聲道:“隻不過臣怕此事有違民心……”
百姓肯定是不喜歡開戰的,而且還是和天朝開戰。
可是胡漢蒼哪裏會管什麽民心,當即便將此事給定了下來。
“看朕大哥都不怕,待明朝官吏帶著陳天平到支棱隘時,便一舉將其擊潰,讓他們知道我胡朝也不是那麽好欺負的。”
胡季犛最欣賞的就是,自己次子身上的這股決斷霸氣。
聞言自然也就沒有反對,因為他們父子倆想法一樣。
胡元澄雖然覺得這事不妥,可見父皇和皇帝都想這麽幹,也就隻能把話給咽了迴去。
他隻不過是庶子,有些事情輪不到他做決定。
胡元澄母親是阮嬪,阮嬪原本隻是略有姿色的小官之女。
可她生性溫和賢惠,養出來的兒子便是諸王之最。
見他垂頭喪氣的,阮嬪心疼地道:“你這是怎麽了?是不是陛下又給你氣受了呢?”
“你不要把他的話放心裏,等過些日子我就想法子求求你爹,讓你去封地上還自在一些。”
她很後悔將兒子教養得出色,兒子的能耐當國王也是夠的,隻可惜生在她的肚子裏,所以才總是鬱鬱不得誌。
若是兒子能力平庸的話,陛下也不會舍不得讓他去封地,要他留下來受那麽多委屈。
胡元澄從來沒有想過爭皇位,他也不願意爭那個位置。
“娘,爹他們想和大明打仗。”胡元澄坐在凳子上,滿是愁容地對母親道:“兒子覺得我朝斷然是贏不了大明的,或許還會有亡國之險。”
“可爹和陛下根本就不聽兒子的,執意要和明朝對抗。”
“您說若天朝大軍攻入了安南,百姓們該有多苦啊?”
仕途得意、家庭美滿、兒女出息。
可是他瞧著顧先生心裏貌似有事,總是有點兒憂鬱在身。
“高處不勝寒啊殿下。”聞言,顧晨立刻便吐槽道:“你能不能給陛下說說,讓臣六十歲的時候就返鄉養老啊?”
顧晨今年已經五十四歲了,標兒也到了五十二歲的年紀,他不想最後又落得君臣互相猜忌的下場。
這樣的結局配不上他和標兒,這麽多年的君臣情誼。
“那肯定不行啊!”聽到才六十歲,朱雄英臉都黑了下來:“顧先生,你也不能總想著歇息。”
“不求你為大明操心到九十歲,可八十歲還是要的吧?”
聽到八十歲這個數顧晨兩眼一黑,連忙跟朱雄英訴苦。
“我骨頭都脆了,活不活得到八十還不一定呢……”
想想八十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活到的,朱雄英點了點頭。
“那七十五也該有的,哪有六十歲就告老的……”
你看人家詹徽都六十八了,人家不還精神抖擻幹著的嗎?
不遠處的朱標:“……”
他搖搖頭往別的地方走去,光曦什麽都好就是性子過於懶散,父皇忌憚誰也不該忌憚他。
就這麽懶散的人別說是篡位,人家連人上人怕是都懶得做。
顧家。
“不是讓你少喝點兒?”見他又是被小廝們抬迴來的,蘇婉盈氣得一邊給他擦臉一邊怒道:“不喝醉你會死還是怎麽的?”
顧晨這時候迷迷糊糊的,隻聽到她碎碎叨叨的聲音,還有溫熱的帕子在自己臉上抹。
他心裏覺得滿足,嘴裏卻緩緩地吐出了六個字。
“娘子啊,你的話真多,也就為夫不嫌棄你。”
氣得蘇婉盈想把嘴給他封起來,感情照顧他還照顧錯了唄,想打他兩下吧又舍不得。
她溫柔地看著丈夫容顏,略顯皺紋的臉頰劃過兩行清淚。
“你這麽不會照顧自己,我怎麽能夠放心得下?”
顧晨沒聽見老婆說什麽東西,他已經在夢裏和周公下棋,琢磨著下一步大明的發展了。
既然不能躺平過日子,那就把工作幹漂亮點兒吧。
安南,胡朝皇宮。
眼見大明軍隊壓境逼迫著,陳天平也即將歸國,胡朝的朝廷也進入是打是和爭論的最熱階段。
對於對明朝是主戰還是主和這種事,安南小朝廷意見分歧特別大,兩波人馬吵的胡季犛腦仁疼得厲害。
部分官員認為天朝國力強盛,他們不應該硬碰硬。
所以應該投其所好,大明讓他們幹什麽他們聽話就是,如此便可以讓天朝暫時不能對他們發兵。
“陛下,明朝兵力強盛,臣以為應接迴陳天平立為國王,軟禁在宮裏便可,不必非要同大明對著幹啊。”
隻要大明說什麽你就聽什麽,他找不到理由發兵不就行了嗎?
胡漢蒼立刻怒道:“立陳天平這種不知是什麽阿貓阿狗的人為王,虧你這個豬腦袋想得出來,他為王朕又是什麽東西?”
他有些失態,身後的太上皇胡季犛立刻敲了敲椅子,示意他冷靜一些,不要太過於暴躁。
這時候那位說話的臣子又道:“咱們隻是讓他為王罷了,實際上咱們以前如何如今還是如何,其實妨礙不到陛下什麽的。”
他們又不缺那口飯吃,何必非要和天朝開戰?
“胡說八道!”胡漢蒼氣得臉色通紅:“一山不容二虎,這一個朝廷裏,怎麽能有兩個不同姓氏的皇帝?”
不管是做給明朝看的也好,還是怎麽樣也好。
總之他不願意立陳天平為王,這是他的底線。
他們好不容易成了皇帝,怎麽能再把皇位拱手讓人?
每個朝廷都免不得有些附庸之輩,見皇帝有打仗的傾向,於是都紛紛站出來附和於他。
“對,陛下說得是!”
“何況明朝也不一定就會打過來,天朝怎麽會為了個陳天平征討我朝?怕不過是嚇唬咱們的!”
“況且打仗這事勞民傷財,他們的大臣也不會同意的。”
見有這麽多人支持自己,胡漢蒼心裏也舒服了很多,胡季犛也比較傾向於直接抵抗明朝。
因為他自己也覺得,大明絕對不會對自己出兵,至多不過是在邊境恐嚇幾句也就罷了。
大不了就是一個斷交而已,斷交就斷交唄!
大不了少賺幾個錢,又不是活不下去了。
眾人都將話給說完了,胡漢蒼這才看相左相國胡元澄。
“大哥,你覺得是打還是求和啊?”
胡元澄雖然是胡季犛的長子,可因為是庶出的緣故,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為輔佐之臣。
“臣不怕戰!”胡元澄先表明自己的態度,然後這才朗聲道:“隻不過臣怕此事有違民心……”
百姓肯定是不喜歡開戰的,而且還是和天朝開戰。
可是胡漢蒼哪裏會管什麽民心,當即便將此事給定了下來。
“看朕大哥都不怕,待明朝官吏帶著陳天平到支棱隘時,便一舉將其擊潰,讓他們知道我胡朝也不是那麽好欺負的。”
胡季犛最欣賞的就是,自己次子身上的這股決斷霸氣。
聞言自然也就沒有反對,因為他們父子倆想法一樣。
胡元澄雖然覺得這事不妥,可見父皇和皇帝都想這麽幹,也就隻能把話給咽了迴去。
他隻不過是庶子,有些事情輪不到他做決定。
胡元澄母親是阮嬪,阮嬪原本隻是略有姿色的小官之女。
可她生性溫和賢惠,養出來的兒子便是諸王之最。
見他垂頭喪氣的,阮嬪心疼地道:“你這是怎麽了?是不是陛下又給你氣受了呢?”
“你不要把他的話放心裏,等過些日子我就想法子求求你爹,讓你去封地上還自在一些。”
她很後悔將兒子教養得出色,兒子的能耐當國王也是夠的,隻可惜生在她的肚子裏,所以才總是鬱鬱不得誌。
若是兒子能力平庸的話,陛下也不會舍不得讓他去封地,要他留下來受那麽多委屈。
胡元澄從來沒有想過爭皇位,他也不願意爭那個位置。
“娘,爹他們想和大明打仗。”胡元澄坐在凳子上,滿是愁容地對母親道:“兒子覺得我朝斷然是贏不了大明的,或許還會有亡國之險。”
“可爹和陛下根本就不聽兒子的,執意要和明朝對抗。”
“您說若天朝大軍攻入了安南,百姓們該有多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