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0 章 釣魚咯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晨每都天同工部的人,到處爬上爬下累得氣喘籲籲,常常是走到哪兒便將就著睡到哪兒。
每天吃得像兔子,睡得像乞丐,整個人都滄桑了不少。
這天顧晨腳都走起血泡了,顧安給他處理的時候痛得他嗷嗷叫,不住地想躲過他手上無情的銀針。
可顧安的力氣哪裏是他能比的,掙紮半晌還是被戳得滿腳是血,然後灑上藥粉再用白布裹住。
嚴震直雖然也沒有好到哪裏去,可也得顧著領導。
“顧大人啊,我看您讓他們背著你走算了,這些都是年輕的壯小夥子,累不著的。”
這顧大人不肯讓人抬著走,他也不好意思讓人抬著走,所以就沒有拿攆來,如今要輕鬆些隻能讓人背著了。
顧晨倒是也挺想啊,可他低聲道:“我錢捐完了,沒錢打賞人家啊,你要有錢的話不如你就先墊著?”
“等我有錢了,我再還給你如何?”
勞動一定要付出報酬,若是超出人家該有的工作範圍,那就是另外的價錢,這個底線顧晨還是有的。
嚴震直哭笑不得:“……顧大人,其實這個不用錢的。”
都是自家官兵來著,使喚他們不跟使喚家裏奴仆一樣。
“那算了!”
這不給錢的勞動力啊,顧晨打死也不願意享用。
“若是不給錢的話,我讓人背著走這麽遠的山路,隻怕晚上都睡不著覺,我還是自己走吧。”
就像爬山爬不動讓人抬一樣,人家想掙錢你想省力氣,那就是雙贏,人家賺了錢迴去養家,你也享受到了是不是?
可你要是不給錢的話,那不就成了欺負人麽?
顧晨本就是個端正的三好好青年,他是堅決不願意白白壓榨別人的勞動力,累死也不行的。
顧安見嚴震直看著自己,他撇撇嘴繼續低頭處理他家老爺的腳。
“別看小人,小人的錢還要吃飯,且不知還得等多久才能迴京,必須得精打細算才成。”
秀兒迴京拿銀錢去了,還不知啥時候能迴來呢。
老爺就帶了他一個小廝,別的都留著盯著那堆晉商,他還要拿東西更別提背他家老爺了。
錦衣衛和禁軍倒是挺閑的,可你看他們老爺敢讓他們背嗎?
嚴震直:“……”
這可咋整?
他要是墊著顧大人以後忘了咋辦?
他也不好意思伸手問人家要啊,畢竟不好意思張這個口,可是再這麽走下去他真的遭不住啊。
思前想後老半天,嚴震直還是決定破費拿出一筆錢來,讓壯兒郎背著他們走一程再說。
這顧大人毛病也太多了,老天保佑以後可千萬不能再同他走一路,讓官兵背上一程還要另給銀錢才肯點頭。
聞所未聞啊!
他不想和顧晨走一路,可顧晨卻是不這麽想。
老顧都到人家背上了,還誇嚴震直這個同僚好,以後再有機會出外差就帶上他,這話是真心的。
這老嚴比九江好多了,九江那嘴巴實在是太碎。
老嚴:“……謝顧大人賞識。”
他能拒絕嗎?
誰的俸祿不是血汗錢來著?
“顧大人咱們這才剛剛出大同,預算便超了千貫,到了真定那還不得萬萬貫,戶部那幫隻進不肯出的真的肯給錢嗎?”
別到時候白忙活一通吧?
顧晨忍不住樂道:“你當陛下的刀是饅頭做的?戶部的錢是朝廷的錢,又不是戶部官員自己的錢?”
經過上次茶引案死了五萬人,現在應該沒人把標兒當紙老虎了吧?
“這事兒我覺得可不好說。”
朱家人對錢財之事極摳,這點他還是了解的。
“顧大人您殺了那麽多百姓,聽說陛下已經有些不滿了。”
“如今又要問朝廷要這麽多錢,換了誰心裏不得嘀咕嘀咕?”
那些討厭顧晨的人,肯定會在陛下麵前上眼藥,君臣相疑到時候能有顧大人好果子吃?
曆來史書上和顧大人般的權臣,都沒一個有好下場。
這些倒是都不太要緊,主要老嚴怕連累自己一塊兒上路。
“李霖迴來了。”
顧晨剛要再說些什麽逗逗老嚴,便見自己派去查案的人迴來了,見狀嚴震直也很有眼色。
立刻去了別處避嫌,免得知道多了以後怕是活不長。
他惜命!
李霖是安子辛苦培養出來的人才,是顧家人,不是鎮撫司的人,所以顧晨對他還是很信任的。
“宋彥名?”
聽到是自己看好的這個年輕人,傳的消息給晉商李國棟,顧晨整個人都覺得有點兒麻。
“搞錯了吧?區區小知州?他不過出自普通書香之家,他也沒有名士儒生做他的老師。”
他憑什麽啊?
就是他當年也比宋彥名強,好歹他有韓先生當師傅。
這種官兒放在朝堂上屁都不是,他能收買得了鎮撫司那幫人?
“小人沒搞錯。”
李霖對自己的本事還是很有自信的,他認真地說清楚自己所查到的:“小人查到李國棟在深州有生意。”
“自老爺從深州離開後,宋知州的師爺便去了那個鋪麵,隨即小人又去了趟深州的衙門。”
“然後又發現宋知州的家裏,有許多上好的皮貨,這些皮貨都是從草原上來的東西。”
“照宋知州的家世,還有從他的俸祿上來看,這些東西隻能是別人送的,不可能是自己買的。”
草原的皮貨大都被晉商包圓,如今大明和北元未通互市。
蘇家都搞不到這些東西,所以事情到這裏已經很明朗了。
難得想提拔個年輕人,誰知這年輕人卻想要自己的命。
顧晨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而且可以說是五顏六色的複雜,半晌卻也隻是悠悠地歎了口氣。
自己如履薄冰了半輩子,最後還是走到人神共憤這一步了,就連從未有交集的知洲都盼著他死。
顧安問道:“老爺,要不要收拾他?”
小官兒也敢紮刺,信不信自己讓他生不如死?
顧晨卻擺擺手拒絕:“我不相信他是最大的魚,他上麵肯定還有大魚,盯緊了先不要打草驚蛇。”
他為朝廷宵衣旰食的同時,還在為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擔憂,而朱標卻在京城忙著釣魚。
奉天殿內,隻見陳瑛還有蕭揖、黃章、張信等人站在書案前,對著朱標說盡了顧晨的壞話。
“顧大人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過短短幾十裏路便要花上千貫,這要是真修到京城得花多少啊?”
“都說顧大人是愛財如命的,這修鐵軌到底要花多少銀錢,臣以為陛下還是不能隻聽顧大人說啊。”
張信就差明說顧晨要貪汙,朱標心裏對這些人極致厭煩,但表麵卻是副糾結為難的模樣。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朕覺得顧晨應當是有數的,應該不會為了錢,做出一些糊塗事。”
這話聽起來像是幫顧晨說話,可幾人都發現皇帝的稱唿變了,因為他叫的居然是顧晨而不是光曦。
每天吃得像兔子,睡得像乞丐,整個人都滄桑了不少。
這天顧晨腳都走起血泡了,顧安給他處理的時候痛得他嗷嗷叫,不住地想躲過他手上無情的銀針。
可顧安的力氣哪裏是他能比的,掙紮半晌還是被戳得滿腳是血,然後灑上藥粉再用白布裹住。
嚴震直雖然也沒有好到哪裏去,可也得顧著領導。
“顧大人啊,我看您讓他們背著你走算了,這些都是年輕的壯小夥子,累不著的。”
這顧大人不肯讓人抬著走,他也不好意思讓人抬著走,所以就沒有拿攆來,如今要輕鬆些隻能讓人背著了。
顧晨倒是也挺想啊,可他低聲道:“我錢捐完了,沒錢打賞人家啊,你要有錢的話不如你就先墊著?”
“等我有錢了,我再還給你如何?”
勞動一定要付出報酬,若是超出人家該有的工作範圍,那就是另外的價錢,這個底線顧晨還是有的。
嚴震直哭笑不得:“……顧大人,其實這個不用錢的。”
都是自家官兵來著,使喚他們不跟使喚家裏奴仆一樣。
“那算了!”
這不給錢的勞動力啊,顧晨打死也不願意享用。
“若是不給錢的話,我讓人背著走這麽遠的山路,隻怕晚上都睡不著覺,我還是自己走吧。”
就像爬山爬不動讓人抬一樣,人家想掙錢你想省力氣,那就是雙贏,人家賺了錢迴去養家,你也享受到了是不是?
可你要是不給錢的話,那不就成了欺負人麽?
顧晨本就是個端正的三好好青年,他是堅決不願意白白壓榨別人的勞動力,累死也不行的。
顧安見嚴震直看著自己,他撇撇嘴繼續低頭處理他家老爺的腳。
“別看小人,小人的錢還要吃飯,且不知還得等多久才能迴京,必須得精打細算才成。”
秀兒迴京拿銀錢去了,還不知啥時候能迴來呢。
老爺就帶了他一個小廝,別的都留著盯著那堆晉商,他還要拿東西更別提背他家老爺了。
錦衣衛和禁軍倒是挺閑的,可你看他們老爺敢讓他們背嗎?
嚴震直:“……”
這可咋整?
他要是墊著顧大人以後忘了咋辦?
他也不好意思伸手問人家要啊,畢竟不好意思張這個口,可是再這麽走下去他真的遭不住啊。
思前想後老半天,嚴震直還是決定破費拿出一筆錢來,讓壯兒郎背著他們走一程再說。
這顧大人毛病也太多了,老天保佑以後可千萬不能再同他走一路,讓官兵背上一程還要另給銀錢才肯點頭。
聞所未聞啊!
他不想和顧晨走一路,可顧晨卻是不這麽想。
老顧都到人家背上了,還誇嚴震直這個同僚好,以後再有機會出外差就帶上他,這話是真心的。
這老嚴比九江好多了,九江那嘴巴實在是太碎。
老嚴:“……謝顧大人賞識。”
他能拒絕嗎?
誰的俸祿不是血汗錢來著?
“顧大人咱們這才剛剛出大同,預算便超了千貫,到了真定那還不得萬萬貫,戶部那幫隻進不肯出的真的肯給錢嗎?”
別到時候白忙活一通吧?
顧晨忍不住樂道:“你當陛下的刀是饅頭做的?戶部的錢是朝廷的錢,又不是戶部官員自己的錢?”
經過上次茶引案死了五萬人,現在應該沒人把標兒當紙老虎了吧?
“這事兒我覺得可不好說。”
朱家人對錢財之事極摳,這點他還是了解的。
“顧大人您殺了那麽多百姓,聽說陛下已經有些不滿了。”
“如今又要問朝廷要這麽多錢,換了誰心裏不得嘀咕嘀咕?”
那些討厭顧晨的人,肯定會在陛下麵前上眼藥,君臣相疑到時候能有顧大人好果子吃?
曆來史書上和顧大人般的權臣,都沒一個有好下場。
這些倒是都不太要緊,主要老嚴怕連累自己一塊兒上路。
“李霖迴來了。”
顧晨剛要再說些什麽逗逗老嚴,便見自己派去查案的人迴來了,見狀嚴震直也很有眼色。
立刻去了別處避嫌,免得知道多了以後怕是活不長。
他惜命!
李霖是安子辛苦培養出來的人才,是顧家人,不是鎮撫司的人,所以顧晨對他還是很信任的。
“宋彥名?”
聽到是自己看好的這個年輕人,傳的消息給晉商李國棟,顧晨整個人都覺得有點兒麻。
“搞錯了吧?區區小知州?他不過出自普通書香之家,他也沒有名士儒生做他的老師。”
他憑什麽啊?
就是他當年也比宋彥名強,好歹他有韓先生當師傅。
這種官兒放在朝堂上屁都不是,他能收買得了鎮撫司那幫人?
“小人沒搞錯。”
李霖對自己的本事還是很有自信的,他認真地說清楚自己所查到的:“小人查到李國棟在深州有生意。”
“自老爺從深州離開後,宋知州的師爺便去了那個鋪麵,隨即小人又去了趟深州的衙門。”
“然後又發現宋知州的家裏,有許多上好的皮貨,這些皮貨都是從草原上來的東西。”
“照宋知州的家世,還有從他的俸祿上來看,這些東西隻能是別人送的,不可能是自己買的。”
草原的皮貨大都被晉商包圓,如今大明和北元未通互市。
蘇家都搞不到這些東西,所以事情到這裏已經很明朗了。
難得想提拔個年輕人,誰知這年輕人卻想要自己的命。
顧晨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而且可以說是五顏六色的複雜,半晌卻也隻是悠悠地歎了口氣。
自己如履薄冰了半輩子,最後還是走到人神共憤這一步了,就連從未有交集的知洲都盼著他死。
顧安問道:“老爺,要不要收拾他?”
小官兒也敢紮刺,信不信自己讓他生不如死?
顧晨卻擺擺手拒絕:“我不相信他是最大的魚,他上麵肯定還有大魚,盯緊了先不要打草驚蛇。”
他為朝廷宵衣旰食的同時,還在為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擔憂,而朱標卻在京城忙著釣魚。
奉天殿內,隻見陳瑛還有蕭揖、黃章、張信等人站在書案前,對著朱標說盡了顧晨的壞話。
“顧大人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過短短幾十裏路便要花上千貫,這要是真修到京城得花多少啊?”
“都說顧大人是愛財如命的,這修鐵軌到底要花多少銀錢,臣以為陛下還是不能隻聽顧大人說啊。”
張信就差明說顧晨要貪汙,朱標心裏對這些人極致厭煩,但表麵卻是副糾結為難的模樣。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朕覺得顧晨應當是有數的,應該不會為了錢,做出一些糊塗事。”
這話聽起來像是幫顧晨說話,可幾人都發現皇帝的稱唿變了,因為他叫的居然是顧晨而不是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