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教授,你的空間導向基因理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實驗室局部克隆器官這麽簡單,它還為人體的原細胞修複提供了理論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未來的創傷外科也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雷曼教授激動地說。
曼因斯坦教授點點頭:“比如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的修複一直是世界醫學的難題,雖然眾多醫生和科學家堅持不懈地研究,但是因為基礎理論沒有取得突破,它的研究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也不可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現在在你的理論的支持下,我已經展開周圍神經損傷修複原細胞修複的研究,而且取了一定的突破,我用小白鼠作為實驗對象,它的脊神經損傷的修複已經實現部分原細胞修複。”
所謂原細胞修複,就是人體組織損傷後,修複所用的“材料”依然還是原來的“材料”,從微觀上來看就是由該組織本來的細胞來修複。看起來簡單,但是實現起來非常困難,人體除了骨骼的損傷可以做到原細胞修複,其它器官組織的損傷都做不到原細胞修複,而是一部分原細胞和一部分結締組織混合修複,這就是皮膚損傷後容易留疤的原因。
如果以後人體所有損傷能夠做到原細胞修複,那麽皮膚損傷不會留下一絲一毫的疤痕,神經損傷後不用擔心它的恢複問題,它會在幾周或幾個月後恢複如初。
“是呀,除了在原細胞修複領域,整個人類基因遺傳學的內容也得到了拓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平台。原來的遺傳學如果最高維度隻是二維,現在因為你的理論將人類遺傳學帶入三維空間研究,以前所有的有關生物遺傳學方麵的研究都從來沒有意識到三維空間結構是可以由基因來導向的,其實現在仔細想想,要不是由基因來導向,究竟由誰來導向呢?人體那麽多細胞在構建人體的時候,為什麽不是鋪成一個二維的平麵,而是可以構建三維的複雜形狀呢,難道是隨意的嗎?當然不是,難道又是自然而然是這樣?顯然也不是,那隻是無能的搪塞。”雷曼先生深有感觸的說。
“看完你的理論後,有時候我會看著鏡子裏的自己,無數的細胞構成了我,但是為什麽會構成這樣的三維結構的我呢?背後是誰在操控這一切,現在你給了我答案。”
“這就像一棟房子,它是由簡單的鋼筋水泥構成的,可是不管是條狀的鋼筋還是堆在一起的水泥,他們都沒有複雜的形狀,究竟誰將這些簡單材料搭建成雄偉美麗而功能複雜的建築呢?以前的生物學,我們局限於研究鋼筋和水泥本身,研究房子的結構和功能,但是從來沒有研究鋼筋和水泥是如何搭建這座複雜的建築,它們的背後還有建築圖紙、設計者、工人等等,他們依照圖紙進行精確的搭建,才有高大複雜的建築。你的理論將細胞與人體真正地聯係起來,以前這一切其實是割裂的,所有人自認為都知道這個過程: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係統,係統構成完整的人體,其實什麽都不知道,隻是停留在:糖嚐起來很甜,所以糖是甜。”
“對於局部器官的克隆,研究者試圖利用現代的生物3d打印技術來完成這一切,看起來是正確的,當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一切隻有未來才可以做出真實的判斷。但是我個人認為,要真正使用3d打印技術複製人體器官,必須弄清楚細胞是如何構建的器官,如果這一點不弄清楚,猶如沒有弄清楚真品是怎麽樣的,怎麽可能利用真品來複製仿製品呢?所以其實楊教授的理論也指引了生物3d打印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有一天3d打印技術可以做到在工廠打印出合格的定製的人體器官。”
''''所以你的理論是如此的重要,正因為此,這一屆的諾貝爾醫學及生物獎,我們沒有打算讓你與任何人分享,隻是讓你一人獨享,這樣才能配得上你的研究成果。”
楊平、曼因斯坦、雷曼等等,本來大家隻是坐下來閑聊,沒想到聚集到一起,一場小型的學術沙龍又悄悄地開始。
“在你的理論出現之前,我很迷茫,真的,非常的沮喪和迷茫,我認為醫學已死,至少已經進入了休眠期,我看不到曙光,前途一片暗淡,但是你的理論出來之後,我才感到,醫學的前途一片光芒,在我們麵前,還擁有一個嶄新的世界。”曼因斯坦教授猶如詩人般悲天憫人。
''''腫瘤、傳染病,高血壓、糖尿病,無數的疾病困擾著人類,人類好不容易控製一些病,然後另一些病就冒出來,它們就像地鼠一樣,打一個又冒出一個。”
''''如果我們冷靜下來審視,你會發現我們在治療方法上已經停步不前,看起來的一些細小的進步也不是因為醫學和生物學本身的進步,而是聲光電磁等物理技術或者化學技術的進步,這種進步帶有極強的工具改良性,而並非真正的醫學本身進步,比如,內鏡和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治療的基本理論還是切除發炎的闌尾,不同的是,以前是開刀直接肉眼下切除,現在借助光學和電子技術的輔助開幾個小洞進去切除闌尾,所以在理論上並沒有實質的進步,以前用木劍,現在不過將木劍換成了鐵劍,但是人們往往為這些細小的進步沾沾嘻嘻,誤以為自己已經開始奔跑。”
“各大廠商發現這個秘密,他們將人才資金聚集帶這些領域,因為醫學真正的進步艱難而吃力,而這些進步相對容易,並且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能夠帶來巨大的利潤。”
醫學技術的討論,慢慢地又帶有一點人文的討論。
“當然,任何進步都是值得鼓勵的,但是也值得我們警惕,這些工具性的新東西已經走向了過度使用,比如機器人手術,過度的使用,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不過這也是一個矛盾,如果不這樣做,沒人積極去推動這些工具的進步,工具的進步也是進步。”
曼因斯坦的助手已經發出了好幾箱書,這本科普著作可以說對楊平理論的最好的通俗解釋,大家都想獲得對這套理論的認識。
很多世界頂級學者為了獲得與楊平保持長期穩定的溝通,他們一個個全學會了使用微信,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手機上下載微信,加楊平的微信,然後組建各種學術群。
他們猛然發現,這種即時在線的溝通方式非常好用,比起以前的電子郵件溝通不知道要好多少。他們想溝通就溝通,不想溝通不予理睬,根本不存在打擾私人空間這個說法,以前他們用保持私人空間的理由拒絕使用這些即時通訊工具,不過為自己落後的溝通方式找借口罷了,他們發現以前他是多麽落後,居然還習慣於電子郵件溝通。
學者們前些天也組團參觀了楊平的實驗室,改變了對中國的科研環境的錯誤認知,很多華裔科學家參觀實驗室後,心裏萌生有迴國的打算。
其實也確實是這樣,國內的科研環境,無論是軟件環境還是硬件環境都已經非常好,雖然還存在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但是以後會慢慢越來越好,這個世界本身就不完美。
“小楊,那邊幾位前輩想和你聊聊。”蘇教授這時走過來,跟楊平私語幾句。
楊平發現不遠處,梁教授、項教授等幾位老教授正在和自己打招唿,光顧著和曼因斯坦、雷曼等幾個教授聊天,冷落了其他人。楊平立刻跟曼因斯坦和雷曼教授打招唿,說明情況,然後立即去見梁教授。
與梁教授聊一會之後,楊平趕緊去找韓主任和夏院長,他們才是給予自己最大支持的人。可是找了半天沒找到這兩人。
此時,韓主任和夏院長正躲在一個偏僻的吸煙間裏抽煙。
夏院長往外探頭:“差不多了,我們也去跟小楊握握手,祝賀祝賀。”
''''他現在忙著呢,我們出去添什麽亂,不跟你說幾句會讓你覺得被冷落,跟你多說幾句,今天這裏這麽多人,人人都說幾句,嗓子都啞了,哪有那麽多精力,我們就躲在這裏,以後有的是時間聊。”韓主任將探頭的夏院長按迴去了。
夏院長想想也覺得是:“有道理,你說小楊不會什麽都不懂,高興起來,隻要別人端起紅酒跟他幹杯他就喝一口,今天這麽多人,一人一口也夠嗆,急人,不會喝醉吧。”
“不用擔心,我已經吩咐好了,讓幾個年輕的研究生提著酒跟在他後麵,那瓶子裏是帶點酒紅色的健康飲料,我叮囑了那幾個小的,牢牢地盯住小楊的酒杯,千萬別讓其他人往裏麵倒真酒。”
“這不結婚嗎,一高興就怕等下喝醉。”
''''不怕,熊四海和院裏幾個千杯不倒都跟在後麵呢,邱處長那邊也專門安排了幾個海量的小夥子跟著,誰敢灌酒什麽的,讓他有來無迴。”
“那還差不多。”
(本章完)
曼因斯坦教授點點頭:“比如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的修複一直是世界醫學的難題,雖然眾多醫生和科學家堅持不懈地研究,但是因為基礎理論沒有取得突破,它的研究一直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也不可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現在在你的理論的支持下,我已經展開周圍神經損傷修複原細胞修複的研究,而且取了一定的突破,我用小白鼠作為實驗對象,它的脊神經損傷的修複已經實現部分原細胞修複。”
所謂原細胞修複,就是人體組織損傷後,修複所用的“材料”依然還是原來的“材料”,從微觀上來看就是由該組織本來的細胞來修複。看起來簡單,但是實現起來非常困難,人體除了骨骼的損傷可以做到原細胞修複,其它器官組織的損傷都做不到原細胞修複,而是一部分原細胞和一部分結締組織混合修複,這就是皮膚損傷後容易留疤的原因。
如果以後人體所有損傷能夠做到原細胞修複,那麽皮膚損傷不會留下一絲一毫的疤痕,神經損傷後不用擔心它的恢複問題,它會在幾周或幾個月後恢複如初。
“是呀,除了在原細胞修複領域,整個人類基因遺傳學的內容也得到了拓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平台。原來的遺傳學如果最高維度隻是二維,現在因為你的理論將人類遺傳學帶入三維空間研究,以前所有的有關生物遺傳學方麵的研究都從來沒有意識到三維空間結構是可以由基因來導向的,其實現在仔細想想,要不是由基因來導向,究竟由誰來導向呢?人體那麽多細胞在構建人體的時候,為什麽不是鋪成一個二維的平麵,而是可以構建三維的複雜形狀呢,難道是隨意的嗎?當然不是,難道又是自然而然是這樣?顯然也不是,那隻是無能的搪塞。”雷曼先生深有感觸的說。
“看完你的理論後,有時候我會看著鏡子裏的自己,無數的細胞構成了我,但是為什麽會構成這樣的三維結構的我呢?背後是誰在操控這一切,現在你給了我答案。”
“這就像一棟房子,它是由簡單的鋼筋水泥構成的,可是不管是條狀的鋼筋還是堆在一起的水泥,他們都沒有複雜的形狀,究竟誰將這些簡單材料搭建成雄偉美麗而功能複雜的建築呢?以前的生物學,我們局限於研究鋼筋和水泥本身,研究房子的結構和功能,但是從來沒有研究鋼筋和水泥是如何搭建這座複雜的建築,它們的背後還有建築圖紙、設計者、工人等等,他們依照圖紙進行精確的搭建,才有高大複雜的建築。你的理論將細胞與人體真正地聯係起來,以前這一切其實是割裂的,所有人自認為都知道這個過程: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係統,係統構成完整的人體,其實什麽都不知道,隻是停留在:糖嚐起來很甜,所以糖是甜。”
“對於局部器官的克隆,研究者試圖利用現代的生物3d打印技術來完成這一切,看起來是正確的,當然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一切隻有未來才可以做出真實的判斷。但是我個人認為,要真正使用3d打印技術複製人體器官,必須弄清楚細胞是如何構建的器官,如果這一點不弄清楚,猶如沒有弄清楚真品是怎麽樣的,怎麽可能利用真品來複製仿製品呢?所以其實楊教授的理論也指引了生物3d打印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有一天3d打印技術可以做到在工廠打印出合格的定製的人體器官。”
''''所以你的理論是如此的重要,正因為此,這一屆的諾貝爾醫學及生物獎,我們沒有打算讓你與任何人分享,隻是讓你一人獨享,這樣才能配得上你的研究成果。”
楊平、曼因斯坦、雷曼等等,本來大家隻是坐下來閑聊,沒想到聚集到一起,一場小型的學術沙龍又悄悄地開始。
“在你的理論出現之前,我很迷茫,真的,非常的沮喪和迷茫,我認為醫學已死,至少已經進入了休眠期,我看不到曙光,前途一片暗淡,但是你的理論出來之後,我才感到,醫學的前途一片光芒,在我們麵前,還擁有一個嶄新的世界。”曼因斯坦教授猶如詩人般悲天憫人。
''''腫瘤、傳染病,高血壓、糖尿病,無數的疾病困擾著人類,人類好不容易控製一些病,然後另一些病就冒出來,它們就像地鼠一樣,打一個又冒出一個。”
''''如果我們冷靜下來審視,你會發現我們在治療方法上已經停步不前,看起來的一些細小的進步也不是因為醫學和生物學本身的進步,而是聲光電磁等物理技術或者化學技術的進步,這種進步帶有極強的工具改良性,而並非真正的醫學本身進步,比如,內鏡和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治療的基本理論還是切除發炎的闌尾,不同的是,以前是開刀直接肉眼下切除,現在借助光學和電子技術的輔助開幾個小洞進去切除闌尾,所以在理論上並沒有實質的進步,以前用木劍,現在不過將木劍換成了鐵劍,但是人們往往為這些細小的進步沾沾嘻嘻,誤以為自己已經開始奔跑。”
“各大廠商發現這個秘密,他們將人才資金聚集帶這些領域,因為醫學真正的進步艱難而吃力,而這些進步相對容易,並且顯而易見,更重要的是能夠帶來巨大的利潤。”
醫學技術的討論,慢慢地又帶有一點人文的討論。
“當然,任何進步都是值得鼓勵的,但是也值得我們警惕,這些工具性的新東西已經走向了過度使用,比如機器人手術,過度的使用,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不過這也是一個矛盾,如果不這樣做,沒人積極去推動這些工具的進步,工具的進步也是進步。”
曼因斯坦的助手已經發出了好幾箱書,這本科普著作可以說對楊平理論的最好的通俗解釋,大家都想獲得對這套理論的認識。
很多世界頂級學者為了獲得與楊平保持長期穩定的溝通,他們一個個全學會了使用微信,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手機上下載微信,加楊平的微信,然後組建各種學術群。
他們猛然發現,這種即時在線的溝通方式非常好用,比起以前的電子郵件溝通不知道要好多少。他們想溝通就溝通,不想溝通不予理睬,根本不存在打擾私人空間這個說法,以前他們用保持私人空間的理由拒絕使用這些即時通訊工具,不過為自己落後的溝通方式找借口罷了,他們發現以前他是多麽落後,居然還習慣於電子郵件溝通。
學者們前些天也組團參觀了楊平的實驗室,改變了對中國的科研環境的錯誤認知,很多華裔科學家參觀實驗室後,心裏萌生有迴國的打算。
其實也確實是這樣,國內的科研環境,無論是軟件環境還是硬件環境都已經非常好,雖然還存在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但是以後會慢慢越來越好,這個世界本身就不完美。
“小楊,那邊幾位前輩想和你聊聊。”蘇教授這時走過來,跟楊平私語幾句。
楊平發現不遠處,梁教授、項教授等幾位老教授正在和自己打招唿,光顧著和曼因斯坦、雷曼等幾個教授聊天,冷落了其他人。楊平立刻跟曼因斯坦和雷曼教授打招唿,說明情況,然後立即去見梁教授。
與梁教授聊一會之後,楊平趕緊去找韓主任和夏院長,他們才是給予自己最大支持的人。可是找了半天沒找到這兩人。
此時,韓主任和夏院長正躲在一個偏僻的吸煙間裏抽煙。
夏院長往外探頭:“差不多了,我們也去跟小楊握握手,祝賀祝賀。”
''''他現在忙著呢,我們出去添什麽亂,不跟你說幾句會讓你覺得被冷落,跟你多說幾句,今天這裏這麽多人,人人都說幾句,嗓子都啞了,哪有那麽多精力,我們就躲在這裏,以後有的是時間聊。”韓主任將探頭的夏院長按迴去了。
夏院長想想也覺得是:“有道理,你說小楊不會什麽都不懂,高興起來,隻要別人端起紅酒跟他幹杯他就喝一口,今天這麽多人,一人一口也夠嗆,急人,不會喝醉吧。”
“不用擔心,我已經吩咐好了,讓幾個年輕的研究生提著酒跟在他後麵,那瓶子裏是帶點酒紅色的健康飲料,我叮囑了那幾個小的,牢牢地盯住小楊的酒杯,千萬別讓其他人往裏麵倒真酒。”
“這不結婚嗎,一高興就怕等下喝醉。”
''''不怕,熊四海和院裏幾個千杯不倒都跟在後麵呢,邱處長那邊也專門安排了幾個海量的小夥子跟著,誰敢灌酒什麽的,讓他有來無迴。”
“那還差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