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急。還記得七年前的黃龍府燕頗嗎?那獠此次親自下山,此人無比兇悍狡猾。虧得你門留下記號,不然憑著其他物事上的氣味,在風大山大的那個鬼地方找人就是大海撈針。也虧得你們冒險逃出來,否則禦林軍追上了也不敢打。饒是如此,等官軍攻上去,賊人已經鑽進了山洞。燕賊事先早就做了準備,在洞口放置巨石用樹幹卡住,他們進去後撤掉樹幹把洞口封得死死的。等到打開,誰也沒想到那洞有好幾個出口,一直通到山外,賊人已經從其他出口逃走鑽進茫茫大山。隻找到二具屍體,身上都受了重傷,應該是走不脫自殺的,連個活口都沒有留下。洞裏有好多糧草和幹柴,要不是被發現,他們可以在裏麵住上一兩個月都沒有問題。”
韓德讓默然良久,說不出是什麽滋味。有九死一生的慶幸,又有咬牙切齒的不甘。
“仗打成這樣,我已經請求處分,耶律葛也罪責難逃。好在你和太後沒事,不然我們就罪不容誅了。不過,賊人也沒得逞,他們煞費心機,損兵折將一場空。而且引火燒身,這筆賬朝廷一定會和他們算。韓輔政,這一次你立了大功!”耶律斜軫的笑容裏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韓德讓仍有滿腹疑問,想要坐起來好好談一談。耶律斜軫按住他,滿臉關切道:
“你別動,禦醫說了最少要養十天傷口才能長好,要是一動可就不止了。你放心,這裏是禦帳大營,一切都已經安排妥善。現在殿前司由耶律葛臨時負責,這個人粗是粗,人還是忠誠可靠的。”
韓德讓心裏一動,問道:“蕭劄剌是不是內奸?”
“你怎麽知道?”
“我上去時命他帶人跟上,可是直到廟裏打起來官軍都沒出現。當時我就懷疑他有問題。說不定一路上都是他給賊人通風報信。”
“你猜得一點不錯!那龜孫娶的是渤海王族女子,他早就被那女人和她的兄弟們策反了。耶律葛粗中有細,早就看出苗頭。你們一出事,他就抓了個龜孫的心腹,軟硬兼施一下就招供了。你們不在,事情緊急,證據確鑿,我們和夷離畢院一商量就把這龜孫抓了,他已經承認,就等你來處置了。”
包紮傷口的布遮住了韓德讓臉上的羞赧之色,他心裏慚愧之極。他早就發覺蕭劄剌為人奸詐,可是為了在禁軍站住腳,還是加以信用。若不是要害位置用人失察,也許就不會有這次的事情發生。自己自食其果,卻連累太後險遭毒手。斜軫口口聲聲說自己立了大功,安知他不是早就對這些事心知肚明,暗自在嘲笑自己。
見韓德讓一時沉默,耶律斜軫站起身,細心地掖了掖被角,輕輕拍了拍病人的胳膊,微笑道:
“我先走了,你好好歇著。有事讓宮女來叫我,我每天都會來看你。”
茫茫草原,白雪皚皚,天地之間一片銀色世界。一條條驛道好像樹葉上的筋絡,由細到粗不斷匯集,從四麵八方的末端通向帝國的三個京都和各個捺缽營地。
西北招討司到東京的三千多裏漫長驛道上,一支車隊正在迤邐而行。它們從去年十月中旬出發,日行百餘裏,已經走了三十多天,馬上就要進入東京道了。
隊伍中有一輛兩匹馬駕轅的富麗堂皇轎車,車廂鑲著銅框銀邊掛著珠玉流蘇,緞麵厚棉簾上用金銀彩線繡著鮮豔的花枝鳥雀。天氣寒冷,車廂裏釘著厚厚的彩毯,座椅上擺雕花紫銅手爐,地毯的腳爐散發著熱烘烘的炭香。可是舒適溫暖的車廂裏麵並沒有人。它的主人正騎在一匹矯健的契丹白馬上,走在車子的旁邊。
她穿著白色貂皮昭君袍,手裏握著一根小小馬鞭,指著前方雪地爽朗地嗬嗬笑道:
“誰能射中,本王妃有獎!”
“獎什麽?”一個年輕親兵在馬背上聳起身嚷道。
“獎什麽?猴崽子,就這條馬鞭。怎麽樣?”她揚了揚手裏的馬鞭,鞭杆上鑲嵌的寶石在陽光下耀眼奪目。
“說好了!看我的!”話音未落,一矢飛出,唿嘯一聲,撲簌簌落到百步之外的雪地上。
“哈!哈!哈!”親兵隊中發出一陣大笑。
“我來!”一匹短小精悍的灰馬噌地向前竄了出去,馬背上“嗖”地射出一箭,緊接著,騎手便垂頭喪氣地勒住馬韁。
“笨蛋!笨蛋!被你們嚇跑了,這下誰也追不上了!”一群小兵亂嚷。
白裘女子縱馬向前,瞬間變成一個雪球般的背影。不一會兒,女子笑嗬嗬地迴來了。馬鞭上挑著一隻血淋林的白毛肥兔,上麵插著一支小小的鵰翎箭。
“王妃好騎術!”“王妃好箭法!”親兵們亂哄哄嚷道。
女子兜帽下的臉龐黑裏透紅秀麗嫵媚,眼角有幾道淺淺的魚尾紋,她仰著燦爛的笑臉,馬鞭輕輕一甩,帶著箭的兔子堪堪落到第一個射箭的小兵懷中,她朗聲道:
“賞你一支銀箭!”
小兵凍得通紅的臉上綻開花朵,嘎嘎笑著嚷道:
“謝王妃,那馬鞭等下次!”
一個身材粗壯的將軍拍馬從後麵上來,笑道:
“你小子倒不貪心!王妃的銀杆鵰翎箭值你一年的餉銀哩!娃子們,前麵就是乾州了,都給我乖乖歸隊!這裏不是大漠,把隊形好好擺出來,別像一群野人!齊妃,快到了,還是上車吧。”
齊王耶律罨撒葛的遺孀蕭胡輦在齊王病死之後駐紮漠北十年多了,這一次皇帝駕崩,她奉了朝命千裏南行歸朝奔喪。
蕭胡輦坐到車裏,脫掉裘皮鬥篷,踏著腳爐,捧起手爐,掀開窗簾,對騎馬走在車旁的將軍說道:
“撻凜兄弟,咱們是去乾州還是東京?”
“乾州。大行皇帝在乾陵菆塗殿暫厝,東京相距四百多裏往來不方便,捺缽大營就紮在乾州,前來奔喪的皇親貴胄、各地大員和外國使臣也都在大營裏安置。”
蕭撻凜是胡輦的從堂弟。胡輦的爺爺蕭忽沒裏和撻凜的爺爺蕭術瓜是親兄弟。
“噢。這麽快就到了。”胡輦喃喃道。
就要見到闊別十多年的親人。太後蕭燕燕是她唯一的親妹妹,十三歲的皇帝還是在繈褓種見過一麵,好幾個外甥從未謀麵,兩個過繼的兄弟一晃也都成親了。等著她的還有朝廷裏的那些親戚舊人和繁蕪複雜的朝政國事。這些久已生疏的一切迴到心中,使她不由得想起了過去。她本來以為久曠的親情可以淹沒久遠的恩恩怨怨,可是現在卻發現,往事就像刻在石頭上的痕跡,刻痕可以磨去,但石頭永遠恢複不了原樣。
二十多年前,蕭胡輦剛剛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比她小十歲的三妹蕭燕燕還是一個臉上掛著鼻涕的娃娃。當時在位的是穆宗皇帝,她們的父親蕭思溫是皇帝的親姐夫兼朝中重臣。
皇帝沒有子嗣,隻有一個英姿勃勃的胞弟耶律罨撒葛,爵封太平王。蕭思溫將他最看重的大女兒胡輦嫁給了這個最有希望的皇位繼承人。沒想到陰差陽錯,命運弄人,蕭思溫後來轉而投靠了皇帝的堂侄耶律賢,還把小女兒燕燕嫁給了他,並輔佐耶律賢登上皇位。穆宗死得不明不白,太平王皇位落空,被晉封為齊王,三年後抑鬱而終。
姐妹的命運顛倒,燕燕做了皇後,胡輦成了齊王遺孀。胡輦性格豪爽倔強潑辣果決,落到如此結局心情可想而知。但如果到此為止,她還是可以一生安享富貴榮華。可是如果這樣她就不是蕭胡輦了。
不久之後的一天,她突然宣布寧可不要王妃身份也要嫁給年輕英俊的馬奴達覽阿缽。一下子舉朝沸然,所有的人都說她瘋了。蕭燕燕不反對姐姐再嫁,也不反對她和奴隸有私情,但是卻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姐姐成為一個奴隸的妻子。蕭胡輦一意孤行,要和阿缽迴到他的故鄉放馬牧羊以度餘生。最後蕭燕燕妥協了,同意她和達覽阿缽同去西北,賜她王妃爵位,讓她享有王妃俸祿一生不變。
大遼北漠廣袤萬裏,難以統禦,燕燕讓姐姐坐鎮漠北,為朝廷解除北部邊患之憂。西北招討司從此不派招討使,隻派招討都監聽命王妃,執掌實際兵權。蕭燕燕為這個布局煞費了一番苦心,她既要用蕭胡輦又要限製她的軍權。
胡輦剛決果敢謀略過人,對邊疆部族寬嚴適度恩威並用,在那些粗獷狡悍的首領中建立起赫赫威名。達覽阿缽率領數千最精悍的親兵護衛左右,蕭撻覽指揮二萬邊軍東征西討,兩人珠聯璧合成為她得力的左膀右臂。從那以後直到現在整整十餘年,大遼北疆烽火不驚,百姓宴然。雖然免不了有一些小的騷亂,但是朝廷沒有再為之夙夜焦慮。
她搖了搖頭,甩掉那些迴憶。換了一副莊重的表情對蕭撻凜說道:
“撻凜兄弟,這次入朝你可能會被留下。”
“不會吧,我還要護送王妃迴去呢。”
撻凜有些驚訝。這次他奉命護送王妃迴朝奔喪,當然應該再護送迴去的。再說西北軍事也離不開他這個實際領兵的都監。
“朝局我比你看得清楚。燕燕孤兒寡母,兩個國舅年輕不知兵事。朝廷大將大多姓耶律,雖然也有忠心,但還是和自家人不一樣。一旦有事隻有血緣至親靠得住。兄弟你前途無量。說不定連我和阿缽也有要靠你的一天呢。”胡輦半開玩笑道。
聞聽此言,撻凜更覺意外。
蕭撻凜去西北的時候正值二十五歲英華之年,剛剛從一個統領二千人的營將提拔為統帥兩萬邊軍的都監。都監這個職務很靈活,可以由高階武將擔任,相當於監軍,權力超過招討使。也可以由年輕的低級武將擔任,隻是招討使手下一員大將。他上麵沒有招討使,雖然年輕位低卻實際執掌了西北統兵權。那時候他感激朝廷知遇之恩,對王妃既同情又欽服,一心一意盡忠職守。一晃十年過去,他已經成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他也想過自己的前途,並不希望老死西北,知道等到功成名就迴到皇帝身邊效力才是最好的歸宿。可是卻沒有想過不是憑功績和資曆,而是作為外戚受到重用。不過隻要稍有頭腦,就會發覺得王妃說得一點不錯。
“西北軍事定會另委他人。你看會是誰呢?”胡輦見他沉思接著又問。
他一時更覺茫然,不知道應該怎麽迴答。他曾想過也許自己會一直留在西北,最終當上招討使,畢竟他已經熟悉情況又和王妃相處融洽。但如果調離,誰來接替卻不是他應該操心的事。不過經王妃一問,他忽然發現,如果真如王妃所說,自己迴朝受到重用,他很有可能被問起這個問題,他也是最有資格提出接任人選的一個人。這時一個人影在他的腦際閃過:達覽阿缽。這個曾經的馬奴並不簡單,他當過烏古部最年輕的酋長,胸有韜略、身經百戰,更兼熟悉西北情勢,不用說和坐鎮西北的王妃也更加配合默契。豈不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太後和朝廷能相信此人嗎?王妃的為人,表麵上豪邁爽朗,實際心思細密,她這樣問絕不是無的放矢。沉吟片刻,撻凜答非所問地說道:
“王妃,阿缽將軍為什麽不一起來呢?”
“對朝廷我隻能說他是不放心邊防。雖然有副都監統軍,但是萬一有急事,他在總是好些。但其實不想瞞你,他還是對當年的傷害不能忘懷。”
撻凜默然。他聽說,當年新寡的齊王妃提出下嫁,皇後覺得姐姐之瘋癲全是因為這個馬奴的無恥勾引,曾經派人暗地裏痛揍了達覽阿缽一頓,想要讓他停止對蕭胡輦的糾纏。蕭胡輦當時氣得揚言要和妹妹恩斷義絕,但後來還是原諒了她。因為她認為皇後這樣做畢竟還是出於姐妹情義,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這件事放在阿缽心裏卻不會那麽容易得到原諒,也許一輩子都不會。這種桀傲不馴和意氣用事也許是件好事,真正的野心家應該更加陰險狡詐深藏不露,阿缽的性格說明他是一個恩怨分明坦蕩正直的人。撻凜說道:
“我是想,也許阿缽將軍來了,太後見到他經過十年磨礪的今天的樣子,說不定會讓他接掌招討司的軍隊。”
“好兄弟。你既這樣說,我也不瞞你。這次奔喪我本不想來。耶律賢奪了齊王皇位,還比齊王整整多活了十年!我對他沒有哀悼之心可言。我來就是要求委任阿缽執掌西北招討司。我們夫妻對得起朝廷,朝廷不能不給他一個名分。成便成,不成就把狗屁王妃封號還給她,我和阿缽放羊牧馬去!”蕭胡輦激昂說道。
韓德讓默然良久,說不出是什麽滋味。有九死一生的慶幸,又有咬牙切齒的不甘。
“仗打成這樣,我已經請求處分,耶律葛也罪責難逃。好在你和太後沒事,不然我們就罪不容誅了。不過,賊人也沒得逞,他們煞費心機,損兵折將一場空。而且引火燒身,這筆賬朝廷一定會和他們算。韓輔政,這一次你立了大功!”耶律斜軫的笑容裏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韓德讓仍有滿腹疑問,想要坐起來好好談一談。耶律斜軫按住他,滿臉關切道:
“你別動,禦醫說了最少要養十天傷口才能長好,要是一動可就不止了。你放心,這裏是禦帳大營,一切都已經安排妥善。現在殿前司由耶律葛臨時負責,這個人粗是粗,人還是忠誠可靠的。”
韓德讓心裏一動,問道:“蕭劄剌是不是內奸?”
“你怎麽知道?”
“我上去時命他帶人跟上,可是直到廟裏打起來官軍都沒出現。當時我就懷疑他有問題。說不定一路上都是他給賊人通風報信。”
“你猜得一點不錯!那龜孫娶的是渤海王族女子,他早就被那女人和她的兄弟們策反了。耶律葛粗中有細,早就看出苗頭。你們一出事,他就抓了個龜孫的心腹,軟硬兼施一下就招供了。你們不在,事情緊急,證據確鑿,我們和夷離畢院一商量就把這龜孫抓了,他已經承認,就等你來處置了。”
包紮傷口的布遮住了韓德讓臉上的羞赧之色,他心裏慚愧之極。他早就發覺蕭劄剌為人奸詐,可是為了在禁軍站住腳,還是加以信用。若不是要害位置用人失察,也許就不會有這次的事情發生。自己自食其果,卻連累太後險遭毒手。斜軫口口聲聲說自己立了大功,安知他不是早就對這些事心知肚明,暗自在嘲笑自己。
見韓德讓一時沉默,耶律斜軫站起身,細心地掖了掖被角,輕輕拍了拍病人的胳膊,微笑道:
“我先走了,你好好歇著。有事讓宮女來叫我,我每天都會來看你。”
茫茫草原,白雪皚皚,天地之間一片銀色世界。一條條驛道好像樹葉上的筋絡,由細到粗不斷匯集,從四麵八方的末端通向帝國的三個京都和各個捺缽營地。
西北招討司到東京的三千多裏漫長驛道上,一支車隊正在迤邐而行。它們從去年十月中旬出發,日行百餘裏,已經走了三十多天,馬上就要進入東京道了。
隊伍中有一輛兩匹馬駕轅的富麗堂皇轎車,車廂鑲著銅框銀邊掛著珠玉流蘇,緞麵厚棉簾上用金銀彩線繡著鮮豔的花枝鳥雀。天氣寒冷,車廂裏釘著厚厚的彩毯,座椅上擺雕花紫銅手爐,地毯的腳爐散發著熱烘烘的炭香。可是舒適溫暖的車廂裏麵並沒有人。它的主人正騎在一匹矯健的契丹白馬上,走在車子的旁邊。
她穿著白色貂皮昭君袍,手裏握著一根小小馬鞭,指著前方雪地爽朗地嗬嗬笑道:
“誰能射中,本王妃有獎!”
“獎什麽?”一個年輕親兵在馬背上聳起身嚷道。
“獎什麽?猴崽子,就這條馬鞭。怎麽樣?”她揚了揚手裏的馬鞭,鞭杆上鑲嵌的寶石在陽光下耀眼奪目。
“說好了!看我的!”話音未落,一矢飛出,唿嘯一聲,撲簌簌落到百步之外的雪地上。
“哈!哈!哈!”親兵隊中發出一陣大笑。
“我來!”一匹短小精悍的灰馬噌地向前竄了出去,馬背上“嗖”地射出一箭,緊接著,騎手便垂頭喪氣地勒住馬韁。
“笨蛋!笨蛋!被你們嚇跑了,這下誰也追不上了!”一群小兵亂嚷。
白裘女子縱馬向前,瞬間變成一個雪球般的背影。不一會兒,女子笑嗬嗬地迴來了。馬鞭上挑著一隻血淋林的白毛肥兔,上麵插著一支小小的鵰翎箭。
“王妃好騎術!”“王妃好箭法!”親兵們亂哄哄嚷道。
女子兜帽下的臉龐黑裏透紅秀麗嫵媚,眼角有幾道淺淺的魚尾紋,她仰著燦爛的笑臉,馬鞭輕輕一甩,帶著箭的兔子堪堪落到第一個射箭的小兵懷中,她朗聲道:
“賞你一支銀箭!”
小兵凍得通紅的臉上綻開花朵,嘎嘎笑著嚷道:
“謝王妃,那馬鞭等下次!”
一個身材粗壯的將軍拍馬從後麵上來,笑道:
“你小子倒不貪心!王妃的銀杆鵰翎箭值你一年的餉銀哩!娃子們,前麵就是乾州了,都給我乖乖歸隊!這裏不是大漠,把隊形好好擺出來,別像一群野人!齊妃,快到了,還是上車吧。”
齊王耶律罨撒葛的遺孀蕭胡輦在齊王病死之後駐紮漠北十年多了,這一次皇帝駕崩,她奉了朝命千裏南行歸朝奔喪。
蕭胡輦坐到車裏,脫掉裘皮鬥篷,踏著腳爐,捧起手爐,掀開窗簾,對騎馬走在車旁的將軍說道:
“撻凜兄弟,咱們是去乾州還是東京?”
“乾州。大行皇帝在乾陵菆塗殿暫厝,東京相距四百多裏往來不方便,捺缽大營就紮在乾州,前來奔喪的皇親貴胄、各地大員和外國使臣也都在大營裏安置。”
蕭撻凜是胡輦的從堂弟。胡輦的爺爺蕭忽沒裏和撻凜的爺爺蕭術瓜是親兄弟。
“噢。這麽快就到了。”胡輦喃喃道。
就要見到闊別十多年的親人。太後蕭燕燕是她唯一的親妹妹,十三歲的皇帝還是在繈褓種見過一麵,好幾個外甥從未謀麵,兩個過繼的兄弟一晃也都成親了。等著她的還有朝廷裏的那些親戚舊人和繁蕪複雜的朝政國事。這些久已生疏的一切迴到心中,使她不由得想起了過去。她本來以為久曠的親情可以淹沒久遠的恩恩怨怨,可是現在卻發現,往事就像刻在石頭上的痕跡,刻痕可以磨去,但石頭永遠恢複不了原樣。
二十多年前,蕭胡輦剛剛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比她小十歲的三妹蕭燕燕還是一個臉上掛著鼻涕的娃娃。當時在位的是穆宗皇帝,她們的父親蕭思溫是皇帝的親姐夫兼朝中重臣。
皇帝沒有子嗣,隻有一個英姿勃勃的胞弟耶律罨撒葛,爵封太平王。蕭思溫將他最看重的大女兒胡輦嫁給了這個最有希望的皇位繼承人。沒想到陰差陽錯,命運弄人,蕭思溫後來轉而投靠了皇帝的堂侄耶律賢,還把小女兒燕燕嫁給了他,並輔佐耶律賢登上皇位。穆宗死得不明不白,太平王皇位落空,被晉封為齊王,三年後抑鬱而終。
姐妹的命運顛倒,燕燕做了皇後,胡輦成了齊王遺孀。胡輦性格豪爽倔強潑辣果決,落到如此結局心情可想而知。但如果到此為止,她還是可以一生安享富貴榮華。可是如果這樣她就不是蕭胡輦了。
不久之後的一天,她突然宣布寧可不要王妃身份也要嫁給年輕英俊的馬奴達覽阿缽。一下子舉朝沸然,所有的人都說她瘋了。蕭燕燕不反對姐姐再嫁,也不反對她和奴隸有私情,但是卻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姐姐成為一個奴隸的妻子。蕭胡輦一意孤行,要和阿缽迴到他的故鄉放馬牧羊以度餘生。最後蕭燕燕妥協了,同意她和達覽阿缽同去西北,賜她王妃爵位,讓她享有王妃俸祿一生不變。
大遼北漠廣袤萬裏,難以統禦,燕燕讓姐姐坐鎮漠北,為朝廷解除北部邊患之憂。西北招討司從此不派招討使,隻派招討都監聽命王妃,執掌實際兵權。蕭燕燕為這個布局煞費了一番苦心,她既要用蕭胡輦又要限製她的軍權。
胡輦剛決果敢謀略過人,對邊疆部族寬嚴適度恩威並用,在那些粗獷狡悍的首領中建立起赫赫威名。達覽阿缽率領數千最精悍的親兵護衛左右,蕭撻覽指揮二萬邊軍東征西討,兩人珠聯璧合成為她得力的左膀右臂。從那以後直到現在整整十餘年,大遼北疆烽火不驚,百姓宴然。雖然免不了有一些小的騷亂,但是朝廷沒有再為之夙夜焦慮。
她搖了搖頭,甩掉那些迴憶。換了一副莊重的表情對蕭撻凜說道:
“撻凜兄弟,這次入朝你可能會被留下。”
“不會吧,我還要護送王妃迴去呢。”
撻凜有些驚訝。這次他奉命護送王妃迴朝奔喪,當然應該再護送迴去的。再說西北軍事也離不開他這個實際領兵的都監。
“朝局我比你看得清楚。燕燕孤兒寡母,兩個國舅年輕不知兵事。朝廷大將大多姓耶律,雖然也有忠心,但還是和自家人不一樣。一旦有事隻有血緣至親靠得住。兄弟你前途無量。說不定連我和阿缽也有要靠你的一天呢。”胡輦半開玩笑道。
聞聽此言,撻凜更覺意外。
蕭撻凜去西北的時候正值二十五歲英華之年,剛剛從一個統領二千人的營將提拔為統帥兩萬邊軍的都監。都監這個職務很靈活,可以由高階武將擔任,相當於監軍,權力超過招討使。也可以由年輕的低級武將擔任,隻是招討使手下一員大將。他上麵沒有招討使,雖然年輕位低卻實際執掌了西北統兵權。那時候他感激朝廷知遇之恩,對王妃既同情又欽服,一心一意盡忠職守。一晃十年過去,他已經成為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他也想過自己的前途,並不希望老死西北,知道等到功成名就迴到皇帝身邊效力才是最好的歸宿。可是卻沒有想過不是憑功績和資曆,而是作為外戚受到重用。不過隻要稍有頭腦,就會發覺得王妃說得一點不錯。
“西北軍事定會另委他人。你看會是誰呢?”胡輦見他沉思接著又問。
他一時更覺茫然,不知道應該怎麽迴答。他曾想過也許自己會一直留在西北,最終當上招討使,畢竟他已經熟悉情況又和王妃相處融洽。但如果調離,誰來接替卻不是他應該操心的事。不過經王妃一問,他忽然發現,如果真如王妃所說,自己迴朝受到重用,他很有可能被問起這個問題,他也是最有資格提出接任人選的一個人。這時一個人影在他的腦際閃過:達覽阿缽。這個曾經的馬奴並不簡單,他當過烏古部最年輕的酋長,胸有韜略、身經百戰,更兼熟悉西北情勢,不用說和坐鎮西北的王妃也更加配合默契。豈不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太後和朝廷能相信此人嗎?王妃的為人,表麵上豪邁爽朗,實際心思細密,她這樣問絕不是無的放矢。沉吟片刻,撻凜答非所問地說道:
“王妃,阿缽將軍為什麽不一起來呢?”
“對朝廷我隻能說他是不放心邊防。雖然有副都監統軍,但是萬一有急事,他在總是好些。但其實不想瞞你,他還是對當年的傷害不能忘懷。”
撻凜默然。他聽說,當年新寡的齊王妃提出下嫁,皇後覺得姐姐之瘋癲全是因為這個馬奴的無恥勾引,曾經派人暗地裏痛揍了達覽阿缽一頓,想要讓他停止對蕭胡輦的糾纏。蕭胡輦當時氣得揚言要和妹妹恩斷義絕,但後來還是原諒了她。因為她認為皇後這樣做畢竟還是出於姐妹情義,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這件事放在阿缽心裏卻不會那麽容易得到原諒,也許一輩子都不會。這種桀傲不馴和意氣用事也許是件好事,真正的野心家應該更加陰險狡詐深藏不露,阿缽的性格說明他是一個恩怨分明坦蕩正直的人。撻凜說道:
“我是想,也許阿缽將軍來了,太後見到他經過十年磨礪的今天的樣子,說不定會讓他接掌招討司的軍隊。”
“好兄弟。你既這樣說,我也不瞞你。這次奔喪我本不想來。耶律賢奪了齊王皇位,還比齊王整整多活了十年!我對他沒有哀悼之心可言。我來就是要求委任阿缽執掌西北招討司。我們夫妻對得起朝廷,朝廷不能不給他一個名分。成便成,不成就把狗屁王妃封號還給她,我和阿缽放羊牧馬去!”蕭胡輦激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