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蒼蒼,宋國王府中燈燭剛剛點燃。餐帳裏的晚膳熱了幾遍,一家人默默無聲地吃了,剩下的飯菜都撤了。但是耶律休哥並沒有露麵。自從昨天中午匆匆迴到府中,他就一直呆在小書房裏。
起初他怒氣衝衝,把道士奴叫了過來,審問他前天夜裏是不是和胡裏室在一起,都說了些什麽?那天晚上道士奴半夜過了四更才迴來。休哥睡覺很輕,聽得清清楚楚。第二天早上休哥準備去擊鞠場上觀看比賽,用早膳時漫不經心地問兒子昨夜去了哪裏。道士奴卻一反常態支支吾吾,休哥心起疑竇,以為這小子跑去尋花問柳。再三追問之下,他說是和幾個侍衛朋友在一起。休哥不信,他便說出了朋友的名字,其中就有胡裏室。
昨天球場出事,休哥開始隻是震驚,等他聽到了兇手的名字,不禁全身顫栗,立即想到了自己的兒子。
休哥急急忙忙迴到府中,道士奴也剛剛從賽場迴來。休哥飯也不吃就開始審問。沒想到兒子毫不隱諱,當即招認這件事是他們一起策劃的。道士奴流著眼淚說:
“殺韓德讓是我的主意,本來應該由我來做,胡裏室堅決不讓。他說那樣會將父親您牽扯進來。而他父親戰死了,家裏隻有祖母、母親和妹妹,量姓韓的也不敢把她們怎麽樣。他隻要我將來好好照顧他的家人。”
耶律休哥聽了隻覺得天旋地轉。在戰場上他遇到過無數命懸一線的危機,從來沒有如此喪魂落魄過。他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道士奴是長子,也是他最鍾愛的兒子。休哥沉迷於自己的軍事世界,沒有時間管教兒子們,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這個一向令他引以為驕傲的兒子變得如此陌生。他痛心疾首地問道:
“為什麽?你們為什麽要這樣做?”
道士奴年輕的臉上漲起紅暈,昂著頭道:
“姓韓的是朝廷奸佞,古今中外沒有比他更陰險惡毒的,他迷惑太後,讓皇上蒙羞;他想將契丹變成漢人天下,讓契丹人受漢人的統治;他怕失去權力死路一條,隻要他在一天就絕不會讓太後歸政。要想皇帝親政,要想契丹恢複從前的光榮,必須除掉此獠!”
耶律休哥除了說到打仗,素來拙於言辭,他一肚子的話不知從何說起,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自以為是的兒子明白朝廷內部錯綜複雜和不應該恨韓德讓,他狠狠打了兒子一個耳光。道士奴臉上立刻顯出幾道紅印。他毫不怯懦,揚著臉接著嚷道:
“爹,您隻會打仗,別的什麽也不知道。您就是一頭蒙著眼睛拉磨的驢!您以為會打仗了不起嗎?在太後眼裏,您還不如那個男寵的一根腳趾頭!”
耶律休哥氣得一屁股癱坐在椅子裏,哆嗦著嘴唇罵道:
“混賬東西,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有人拿你當槍使,你會害死你自己和全家!”
他朝外麵大喊:“來人!道士奴瘋了,讓他迴自己帳裏,不許放他出去!誰放跑了他,老子軍法從事!”
管家從來沒有見過老爺發這麽大的火,眨巴著眼睛小心翼翼問道:
“老爺,要不要請醫生?”
“滾!“他吼道。管家剛走到門口,休哥又叫住他道:
“每頓飯按時送去!”
把兒子關起來後,休哥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腦子裏麵像翻江倒海一樣。他原本隻想為朝廷好好打仗,為祖宗和後代建功立業。他為先帝、太後和當今聖上給了這個機會而感恩戴德。認為自己趕上了好時代,上有名君聖主下有兵強馬壯。他對韓德讓也深懷敬意和感激,先帝死後,太後、韓德讓和自己成了契丹朝廷缺一不可的鐵三角,少了任何一個今天契丹的天空都不會如此晴朗。他並不是政治白癡,看多了朝廷的勾心鬥角,但幸好可以遠離那個黑色的漩渦,專注於自己熟悉且感興趣的事情。但是道士奴打爛了這一切。兒子的話是一派譫妄胡言,他苦惱的是自己心明眼亮卻無法說服和改變兒子,無法阻止禍水淹沒自己和家人。道士奴就是胡裏室的同謀和幕後策劃。朝廷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查明。朝廷不會放過道士奴,自己也無法洗清。一家人落得什麽樣的下場全在太後和韓德讓的一念之中。但可以預料的是,今後再也不能帶兵打仗了。
盡管他平時從不讓家人與宮中人來往,這一天也不得不派人四處打探消息,好歹從太醫院探聽到韓德讓的傷勢並無大礙。這讓他略微鬆了口氣。
他想到現在最好的辦法也許是帶著兒子去自首,雖然逃不脫罪責,也比被查清事實,在證據麵前不得不認罪好些;他想到要為兒子向太後求情,說道士奴年輕無知,自己願以所有的微勞折抵他的罪過;他也想到或許應該去看望韓德讓的傷情,豁出一張老臉求他高抬貴手。
這樣思來想去,快把腦袋想破了也沒有拿定主意,他還從來沒有如此優柔寡斷過。感到大禍臨頭的王妃哭哭啼啼再三勸說,他才喝了一點參湯,吃了幾口點心。
小書房裏黑乎乎的,下人們來了幾次要給他點燈,都被他趕了出去。
“老爺,老爺!”管家在門外高聲叫喊。
“怎麽又來了!滾!”耶律休哥煩躁地喝了一聲。
“老爺,太後和皇上駕到!已經進了大門了!”
休哥一下驚呆了,以為是在做夢。他等的是夷離畢院或刑部派皂吏或軍隊來抓人,最少是派人來傳喚。萬萬想不到來的是兩宮聖駕。他這才猛然醒悟到事情也許並不像自己想的那麽嚴重。要是抓人,總不會是太後、皇上親自動手吧。
他趕緊正了正皺皺巴巴的衣服,匆匆帶上幅頭蹬上靴子,大步迎了出去。
“沒想到太後、皇上大駕光臨,臣有失遠迎。兩宮聖上怎麽有空到臣這裏來?”
耶律休哥聲音帶著顫抖,跨步上前要施大禮。隆緒上前一把扶住,說道:
“宋國王不必多禮,這是在家裏又不是在朝堂上。怎麽,宋國王不歡迎嗎?”
隆緒知道他想說什麽:昨天剛剛發生了那麽大的事,韓德讓傷勢不明,兩宮怎麽能有閑暇。又見他言行局促,一反平日,心裏不禁喟歎,豪情萬丈如耶律休哥也不免有英雄氣短的時候。
“哪裏,哪裏,臣隻是覺得不敢當。帳淺屋陋,不足以招待陛下,快請快請。”
休哥喉頭發緊,全沒有了往日的泰山壓頂顏色不改的從容。
休哥請兩宮到大客帳中坐到上位,自己坐在下麵。吩咐下人上最好的茶。賓主坐定,六目對望,都有些尷尬。隆緒想,要打破他的心結,還是要把話挑明,清咳一聲說道:
“太後和朕下午去探望韓輔政的傷勢,剛剛在那裏用了晚膳,之後有些閑暇。良辰美景,風清氣爽,朕陪母後散步,順便就想著來看看宋國王。”
“韓輔政,他的傷勢不要緊吧?”休哥聲音幹澀地問道。
“要是韓輔政傷勢嚴重,朕和母後怎麽有心情散步閑走。韓輔政身體底子好,沒有受重傷,昨天隻是一時昏厥,現在沒事了。他還說要和朕一起出來走走,鬆泛鬆泛筋骨。是朕讓他多歇歇,才強按著躺在床上的。”
“這件事朝廷準備怎麽處理?臣,臣正想著明天去見太後和皇上。家門不幸,……”
蕭燕燕打斷他,道:
“這件事不要再提了。韓輔政既然沒有大礙,這事就算了。韓輔政不想搞得人心惶惶上下不安。他還提出連胡裏室都要饒過。我和皇帝都同意不再追究,隻是胡裏室一人必須死。”
蕭燕燕說得雲淡風輕,耶律休哥聽得振聾發聵。他放下了一顆七上八下的心,隻是為胡裏室痛心,甚至覺得他是替道士奴去死的。他感念太後的明智,太後一定清楚道士奴做了什麽,還相信自己與這件事無關,不但輕輕放過他的兒子,還特意及時親自上門表示對他的寵信依舊。皇上說韓德讓想要親自來,想必是真的,他是受害人卻想到要來寬慰自己。這種恩情和信任隻有粉身碎骨才能報答。
心裏豁然輕鬆的耶律休哥忽覺腹空如鼓,叫了下人過來命道:
“換熱茶,上水果點心。”
等到當季的桃李杏子和各色點心端了上來,他讓了讓客人,便自顧自大口吃了起來。填飽肚子,恢複輕鬆,休哥又迴到往日的沉著鎮定,問道:
“兩宮陛下親臨敝府,有什麽事嗎?”
隆緒看一眼麵色從容的母後,心想,咱們來就是為了撫慰大帥,讓你消除疑慮啊。但這話心照不宣卻不能說出來。不過倒真的有一件朝廷大事一直麵臨決斷。見母後朝自己點頭,便道:
“不知宋國王有沒有想過南麵軍事下一步應該怎麽辦?”
耶律休哥喝幹了杯中的茶,侍女換上一杯,又幾口幹了。吃飽喝足,這時他已是頭腦敏捷精神抖擻,鏗然說道:
“臣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本想利用擊鞠比賽輔助練兵鼓舞士氣,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事。臣正想向太後,皇上奏報,臣以為應該準備今冬開戰。”
“噢?朕一直在想,現在這樣不戰不和的局麵想必不能長久,沒想到宋國王已經有了打算。現在前線的形勢如何呢?”
“朝廷有情報來源,太後和皇上對開封的情形一定十分清楚,但如果陛下有興趣,臣還想多囉嗦幾句。兩國邊境劍拔弩張,形勢一觸即發。據可靠消息來源,臣得知,趙光義雖然兩次侵略都以慘敗告終,卻並不甘心,反而更要挽迴麵子。他表示要親率軍隊再次北伐,積極重整軍備。去年四月,戰爭硝煙剛散,他就派使者到黃河南北四十餘州郡強行征兵,命令八丁抽一,雷厲風行,不得違抗。並已布置大名府做好迎駕準備。南朝國中賀令圖之流還大有人在,總想迎合皇帝挑唆開戰。但一些頭腦清醒的大臣卻深知兩次北伐已經令宋國元氣大傷,堅決反對大規模征兵和皇帝親征。宰相李昉的上疏甚至將他的皇帝比作秦皇漢武隋煬帝,說他們為了一朝之忿,導致民不聊生。李昉因此被罷免。趙光義不得已停征河南知兵,隻在河北繼續征召義軍。兵法雲,看你的對手是誰,有時候,主動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如果對手是一條瘋狗,它舔平傷口又該咬人了。已經有過兩次了,不能坐等趙光義再次發動突然襲擊,主動進攻才是上策。”
起初他怒氣衝衝,把道士奴叫了過來,審問他前天夜裏是不是和胡裏室在一起,都說了些什麽?那天晚上道士奴半夜過了四更才迴來。休哥睡覺很輕,聽得清清楚楚。第二天早上休哥準備去擊鞠場上觀看比賽,用早膳時漫不經心地問兒子昨夜去了哪裏。道士奴卻一反常態支支吾吾,休哥心起疑竇,以為這小子跑去尋花問柳。再三追問之下,他說是和幾個侍衛朋友在一起。休哥不信,他便說出了朋友的名字,其中就有胡裏室。
昨天球場出事,休哥開始隻是震驚,等他聽到了兇手的名字,不禁全身顫栗,立即想到了自己的兒子。
休哥急急忙忙迴到府中,道士奴也剛剛從賽場迴來。休哥飯也不吃就開始審問。沒想到兒子毫不隱諱,當即招認這件事是他們一起策劃的。道士奴流著眼淚說:
“殺韓德讓是我的主意,本來應該由我來做,胡裏室堅決不讓。他說那樣會將父親您牽扯進來。而他父親戰死了,家裏隻有祖母、母親和妹妹,量姓韓的也不敢把她們怎麽樣。他隻要我將來好好照顧他的家人。”
耶律休哥聽了隻覺得天旋地轉。在戰場上他遇到過無數命懸一線的危機,從來沒有如此喪魂落魄過。他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道士奴是長子,也是他最鍾愛的兒子。休哥沉迷於自己的軍事世界,沒有時間管教兒子們,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這個一向令他引以為驕傲的兒子變得如此陌生。他痛心疾首地問道:
“為什麽?你們為什麽要這樣做?”
道士奴年輕的臉上漲起紅暈,昂著頭道:
“姓韓的是朝廷奸佞,古今中外沒有比他更陰險惡毒的,他迷惑太後,讓皇上蒙羞;他想將契丹變成漢人天下,讓契丹人受漢人的統治;他怕失去權力死路一條,隻要他在一天就絕不會讓太後歸政。要想皇帝親政,要想契丹恢複從前的光榮,必須除掉此獠!”
耶律休哥除了說到打仗,素來拙於言辭,他一肚子的話不知從何說起,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自以為是的兒子明白朝廷內部錯綜複雜和不應該恨韓德讓,他狠狠打了兒子一個耳光。道士奴臉上立刻顯出幾道紅印。他毫不怯懦,揚著臉接著嚷道:
“爹,您隻會打仗,別的什麽也不知道。您就是一頭蒙著眼睛拉磨的驢!您以為會打仗了不起嗎?在太後眼裏,您還不如那個男寵的一根腳趾頭!”
耶律休哥氣得一屁股癱坐在椅子裏,哆嗦著嘴唇罵道:
“混賬東西,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有人拿你當槍使,你會害死你自己和全家!”
他朝外麵大喊:“來人!道士奴瘋了,讓他迴自己帳裏,不許放他出去!誰放跑了他,老子軍法從事!”
管家從來沒有見過老爺發這麽大的火,眨巴著眼睛小心翼翼問道:
“老爺,要不要請醫生?”
“滾!“他吼道。管家剛走到門口,休哥又叫住他道:
“每頓飯按時送去!”
把兒子關起來後,休哥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腦子裏麵像翻江倒海一樣。他原本隻想為朝廷好好打仗,為祖宗和後代建功立業。他為先帝、太後和當今聖上給了這個機會而感恩戴德。認為自己趕上了好時代,上有名君聖主下有兵強馬壯。他對韓德讓也深懷敬意和感激,先帝死後,太後、韓德讓和自己成了契丹朝廷缺一不可的鐵三角,少了任何一個今天契丹的天空都不會如此晴朗。他並不是政治白癡,看多了朝廷的勾心鬥角,但幸好可以遠離那個黑色的漩渦,專注於自己熟悉且感興趣的事情。但是道士奴打爛了這一切。兒子的話是一派譫妄胡言,他苦惱的是自己心明眼亮卻無法說服和改變兒子,無法阻止禍水淹沒自己和家人。道士奴就是胡裏室的同謀和幕後策劃。朝廷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查明。朝廷不會放過道士奴,自己也無法洗清。一家人落得什麽樣的下場全在太後和韓德讓的一念之中。但可以預料的是,今後再也不能帶兵打仗了。
盡管他平時從不讓家人與宮中人來往,這一天也不得不派人四處打探消息,好歹從太醫院探聽到韓德讓的傷勢並無大礙。這讓他略微鬆了口氣。
他想到現在最好的辦法也許是帶著兒子去自首,雖然逃不脫罪責,也比被查清事實,在證據麵前不得不認罪好些;他想到要為兒子向太後求情,說道士奴年輕無知,自己願以所有的微勞折抵他的罪過;他也想到或許應該去看望韓德讓的傷情,豁出一張老臉求他高抬貴手。
這樣思來想去,快把腦袋想破了也沒有拿定主意,他還從來沒有如此優柔寡斷過。感到大禍臨頭的王妃哭哭啼啼再三勸說,他才喝了一點參湯,吃了幾口點心。
小書房裏黑乎乎的,下人們來了幾次要給他點燈,都被他趕了出去。
“老爺,老爺!”管家在門外高聲叫喊。
“怎麽又來了!滾!”耶律休哥煩躁地喝了一聲。
“老爺,太後和皇上駕到!已經進了大門了!”
休哥一下驚呆了,以為是在做夢。他等的是夷離畢院或刑部派皂吏或軍隊來抓人,最少是派人來傳喚。萬萬想不到來的是兩宮聖駕。他這才猛然醒悟到事情也許並不像自己想的那麽嚴重。要是抓人,總不會是太後、皇上親自動手吧。
他趕緊正了正皺皺巴巴的衣服,匆匆帶上幅頭蹬上靴子,大步迎了出去。
“沒想到太後、皇上大駕光臨,臣有失遠迎。兩宮聖上怎麽有空到臣這裏來?”
耶律休哥聲音帶著顫抖,跨步上前要施大禮。隆緒上前一把扶住,說道:
“宋國王不必多禮,這是在家裏又不是在朝堂上。怎麽,宋國王不歡迎嗎?”
隆緒知道他想說什麽:昨天剛剛發生了那麽大的事,韓德讓傷勢不明,兩宮怎麽能有閑暇。又見他言行局促,一反平日,心裏不禁喟歎,豪情萬丈如耶律休哥也不免有英雄氣短的時候。
“哪裏,哪裏,臣隻是覺得不敢當。帳淺屋陋,不足以招待陛下,快請快請。”
休哥喉頭發緊,全沒有了往日的泰山壓頂顏色不改的從容。
休哥請兩宮到大客帳中坐到上位,自己坐在下麵。吩咐下人上最好的茶。賓主坐定,六目對望,都有些尷尬。隆緒想,要打破他的心結,還是要把話挑明,清咳一聲說道:
“太後和朕下午去探望韓輔政的傷勢,剛剛在那裏用了晚膳,之後有些閑暇。良辰美景,風清氣爽,朕陪母後散步,順便就想著來看看宋國王。”
“韓輔政,他的傷勢不要緊吧?”休哥聲音幹澀地問道。
“要是韓輔政傷勢嚴重,朕和母後怎麽有心情散步閑走。韓輔政身體底子好,沒有受重傷,昨天隻是一時昏厥,現在沒事了。他還說要和朕一起出來走走,鬆泛鬆泛筋骨。是朕讓他多歇歇,才強按著躺在床上的。”
“這件事朝廷準備怎麽處理?臣,臣正想著明天去見太後和皇上。家門不幸,……”
蕭燕燕打斷他,道:
“這件事不要再提了。韓輔政既然沒有大礙,這事就算了。韓輔政不想搞得人心惶惶上下不安。他還提出連胡裏室都要饒過。我和皇帝都同意不再追究,隻是胡裏室一人必須死。”
蕭燕燕說得雲淡風輕,耶律休哥聽得振聾發聵。他放下了一顆七上八下的心,隻是為胡裏室痛心,甚至覺得他是替道士奴去死的。他感念太後的明智,太後一定清楚道士奴做了什麽,還相信自己與這件事無關,不但輕輕放過他的兒子,還特意及時親自上門表示對他的寵信依舊。皇上說韓德讓想要親自來,想必是真的,他是受害人卻想到要來寬慰自己。這種恩情和信任隻有粉身碎骨才能報答。
心裏豁然輕鬆的耶律休哥忽覺腹空如鼓,叫了下人過來命道:
“換熱茶,上水果點心。”
等到當季的桃李杏子和各色點心端了上來,他讓了讓客人,便自顧自大口吃了起來。填飽肚子,恢複輕鬆,休哥又迴到往日的沉著鎮定,問道:
“兩宮陛下親臨敝府,有什麽事嗎?”
隆緒看一眼麵色從容的母後,心想,咱們來就是為了撫慰大帥,讓你消除疑慮啊。但這話心照不宣卻不能說出來。不過倒真的有一件朝廷大事一直麵臨決斷。見母後朝自己點頭,便道:
“不知宋國王有沒有想過南麵軍事下一步應該怎麽辦?”
耶律休哥喝幹了杯中的茶,侍女換上一杯,又幾口幹了。吃飽喝足,這時他已是頭腦敏捷精神抖擻,鏗然說道:
“臣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本想利用擊鞠比賽輔助練兵鼓舞士氣,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事。臣正想向太後,皇上奏報,臣以為應該準備今冬開戰。”
“噢?朕一直在想,現在這樣不戰不和的局麵想必不能長久,沒想到宋國王已經有了打算。現在前線的形勢如何呢?”
“朝廷有情報來源,太後和皇上對開封的情形一定十分清楚,但如果陛下有興趣,臣還想多囉嗦幾句。兩國邊境劍拔弩張,形勢一觸即發。據可靠消息來源,臣得知,趙光義雖然兩次侵略都以慘敗告終,卻並不甘心,反而更要挽迴麵子。他表示要親率軍隊再次北伐,積極重整軍備。去年四月,戰爭硝煙剛散,他就派使者到黃河南北四十餘州郡強行征兵,命令八丁抽一,雷厲風行,不得違抗。並已布置大名府做好迎駕準備。南朝國中賀令圖之流還大有人在,總想迎合皇帝挑唆開戰。但一些頭腦清醒的大臣卻深知兩次北伐已經令宋國元氣大傷,堅決反對大規模征兵和皇帝親征。宰相李昉的上疏甚至將他的皇帝比作秦皇漢武隋煬帝,說他們為了一朝之忿,導致民不聊生。李昉因此被罷免。趙光義不得已停征河南知兵,隻在河北繼續征召義軍。兵法雲,看你的對手是誰,有時候,主動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如果對手是一條瘋狗,它舔平傷口又該咬人了。已經有過兩次了,不能坐等趙光義再次發動突然襲擊,主動進攻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