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洋之柱
沉睡在海底的科爾多城 作者:浩瀚的銀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星岩,這一座在茫茫大海中孤零零的海島,位於台灣大島海域的最南方。再往東南走一走,就是發生一連串怪事的巴士海峽了。但是,這裏每天都有數不勝數的客輪,如飛一般的經過這裏,顯得異常熱鬧。這讓克利感覺道:巴士海峽的那股神秘氣息,仿佛早已驅散,取代而知的就是令人向往的海風氣息,輕輕允吸,讓人感覺神清氣爽。
但是,為了早日找到海洋人,克利不得不拉開了潛艇水箱閥,輕鬆讓一噸海水白白跑進了水箱。潛艇隻好“垂頭喪氣”的繼續進入海裏,又筆直的朝海底緩緩沉去。
探索號裏,除了電視頻道的聲音,其餘一片寂靜。人們不像初入海中時,那麽興奮,那麽激動。而是懶洋洋的坐在沙發上,通過一“台”高科技全息投影電視,痛快的觀看著本年隆重推出tv—海洋頻道。當然了,開設本頻道的原因,毋庸置疑的是:提供給熱愛海洋的人們。那麽,節目裏的內容,一定就是關於海洋人的事情啦!
科斯特,作為一位赫赫有名的船長,當然必須具備認識儀器儀表的本領。所以,他便好奇的走進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地方——機器掌控艙。這裏麵除了儀表就是正在飛速運轉的齒輪,除了齒輪就是不計其數的操作緊急拉杆。
他在裏麵觀察了許久,發現潛艇的各個工作運轉機器都非常的嶄新,沒有一絲損傷。科斯特的內心簡直是喜出望外。因為,你可知道,對於一位船長來說,“自己”潛艇的運轉中樞,沒有受損就是最大的保障、福利。
主席仍在駕駛著潛艇,“乘客們”仍在觀看著艇外,收看著精彩節目。一切仿佛是那麽的熟悉,那麽的平常、普通。
可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建築卻打斷了潛艇中的“平靜之時”。原來,在可愛“探索號”的正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個又粗又高的巨型花紋石柱,仿佛是一根能夠頂天立“地”的擎天柱。就是因為它,擋住了大家的去路。而潛艇,差點因為慣性而當場撞上去,真是有驚無險啊!
“難道,我們竟然這麽巧妙的尋覓到了海底遺跡?!我好像有些不信任我的一雙大眼睛了!”俱樂部主席好像感覺天上正在持續的掉著餡餅,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種“幸運當頭”的大好事情。
哈哈,美好的事實的確是真的。在場十二個人全部看見。而且,科斯特船長還特意來到了潛艇上方隱藏的眺望口,端起海底望遠鏡,仔細觀察,認證了一番。
“為了觀察這一個巨大的海洋之柱,我們十二個人必須全部出艇,探明真相。”克利主席已經考慮周全,隻需穿上潛水服,離開潛艇“媽媽”的懷抱。
12個人已經汲取到了上一次潛水的巨大錯誤,尤其是科斯特船長,更是得到了深刻的教訓。因為海底的壓強和淺海的壓強完全不在一個相同的檔次。就相當於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山脈,與世界最低的海溝——馬裏亞納海溝,來做比較,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潛水員們必須穿上兩層防氣壓水下服裝,才能防止因為氣壓太大,出現的唿吸困難等不良狀況。
首先,他們穿上了兩層普通衣物,然後又套上了兩層笨重的防水服,這才穿著完畢,整整花費了1小時的寶貴時間。可是,他們由於穿戴衣物較多,再加上礙事的氧氣瓶,導致12個人行動不便,顯得肥胖胖的,好像一隻氣球怪。但是為了將“海洋人”案件調查個水落石出,他們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惜一切代價了。
雖然,幾個人的行動受到了嚴重阻礙,但是進入海中的時候,完全沒有感受到強大氣壓的存在,看來兩層防壓水服終於氣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項缺點換一項優點,還是比較合算的,畢竟生命重要,多少次“行動不便”,也換不來一條寶貴的人命。
言歸正傳。這一個海洋之柱,高約47米,相當於一座大樓的高度。直徑約為十米,比一輛老式公交車都寬出一塊兒,從遠處來看,好像是一根“定海神針”。海洋之柱由海底水晶磨製而成,表麵還雕刻了許許多多、紋理詭異的圖案。它筆直的屹立在海洋底部,除了深海洋生物,四麵八方幾乎沒有任何遺跡,令人匪夷所思。
有人猜想:原來這一片地方,是一座龐大的海底城市,但是隨著時間的溜走,城市慢慢被海底淤泥所吞噬、覆蓋。而“擎天柱”卻憑著自己高高的個子,成功擺脫了淤泥的邀請。
但是,細心的科斯特卻像魚兒一樣,在海洋之柱的上下四周繞來繞去,找來找去,突然在石柱底部發現了一樣東西,推倒了“海底城市覆沒論”。
而這一個東西,就是我們常說的石柱墩。當然了,想要將海洋之柱在鬆軟的海底固定不動,必須需要石墩的幫助。有了石墩,就說明這個地點,這個高度,已經是石柱的底部,石柱的紮根位置。
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人,見到了這一個高大挺立的石柱,一定不會揚長而去,而是停下來仔細觀察。沒有一個人,不會關注神秘海洋人的傑作。
克利與科斯特船長,利用隨身雷達,將海洋之柱的準確位置記錄了下來。因為,他們堅信,截止到今天中午,或許世界上,除了我們,沒有一個人發現過這一個神秘的石柱。而作為第一個發現海底遺跡的俱樂部,必須承擔起為人類精神犧牲的代價。
既然,他們驚奇的發現了中國海域第一個海底遺跡,那麽也就說明,海洋人的海底“首都城市”,一定在海洋之柱的附近。可以可以縮小到方圓1000千米的範圍。
“勝利就在眼前。但是,我們必須將這一件事情上報到中國海洋研究所,指令他們趕快調查巴士海峽的情況,至於探索的艱巨任務,就交給我們。”
但是,為了早日找到海洋人,克利不得不拉開了潛艇水箱閥,輕鬆讓一噸海水白白跑進了水箱。潛艇隻好“垂頭喪氣”的繼續進入海裏,又筆直的朝海底緩緩沉去。
探索號裏,除了電視頻道的聲音,其餘一片寂靜。人們不像初入海中時,那麽興奮,那麽激動。而是懶洋洋的坐在沙發上,通過一“台”高科技全息投影電視,痛快的觀看著本年隆重推出tv—海洋頻道。當然了,開設本頻道的原因,毋庸置疑的是:提供給熱愛海洋的人們。那麽,節目裏的內容,一定就是關於海洋人的事情啦!
科斯特,作為一位赫赫有名的船長,當然必須具備認識儀器儀表的本領。所以,他便好奇的走進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地方——機器掌控艙。這裏麵除了儀表就是正在飛速運轉的齒輪,除了齒輪就是不計其數的操作緊急拉杆。
他在裏麵觀察了許久,發現潛艇的各個工作運轉機器都非常的嶄新,沒有一絲損傷。科斯特的內心簡直是喜出望外。因為,你可知道,對於一位船長來說,“自己”潛艇的運轉中樞,沒有受損就是最大的保障、福利。
主席仍在駕駛著潛艇,“乘客們”仍在觀看著艇外,收看著精彩節目。一切仿佛是那麽的熟悉,那麽的平常、普通。
可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建築卻打斷了潛艇中的“平靜之時”。原來,在可愛“探索號”的正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個又粗又高的巨型花紋石柱,仿佛是一根能夠頂天立“地”的擎天柱。就是因為它,擋住了大家的去路。而潛艇,差點因為慣性而當場撞上去,真是有驚無險啊!
“難道,我們竟然這麽巧妙的尋覓到了海底遺跡?!我好像有些不信任我的一雙大眼睛了!”俱樂部主席好像感覺天上正在持續的掉著餡餅,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種“幸運當頭”的大好事情。
哈哈,美好的事實的確是真的。在場十二個人全部看見。而且,科斯特船長還特意來到了潛艇上方隱藏的眺望口,端起海底望遠鏡,仔細觀察,認證了一番。
“為了觀察這一個巨大的海洋之柱,我們十二個人必須全部出艇,探明真相。”克利主席已經考慮周全,隻需穿上潛水服,離開潛艇“媽媽”的懷抱。
12個人已經汲取到了上一次潛水的巨大錯誤,尤其是科斯特船長,更是得到了深刻的教訓。因為海底的壓強和淺海的壓強完全不在一個相同的檔次。就相當於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山脈,與世界最低的海溝——馬裏亞納海溝,來做比較,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潛水員們必須穿上兩層防氣壓水下服裝,才能防止因為氣壓太大,出現的唿吸困難等不良狀況。
首先,他們穿上了兩層普通衣物,然後又套上了兩層笨重的防水服,這才穿著完畢,整整花費了1小時的寶貴時間。可是,他們由於穿戴衣物較多,再加上礙事的氧氣瓶,導致12個人行動不便,顯得肥胖胖的,好像一隻氣球怪。但是為了將“海洋人”案件調查個水落石出,他們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惜一切代價了。
雖然,幾個人的行動受到了嚴重阻礙,但是進入海中的時候,完全沒有感受到強大氣壓的存在,看來兩層防壓水服終於氣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項缺點換一項優點,還是比較合算的,畢竟生命重要,多少次“行動不便”,也換不來一條寶貴的人命。
言歸正傳。這一個海洋之柱,高約47米,相當於一座大樓的高度。直徑約為十米,比一輛老式公交車都寬出一塊兒,從遠處來看,好像是一根“定海神針”。海洋之柱由海底水晶磨製而成,表麵還雕刻了許許多多、紋理詭異的圖案。它筆直的屹立在海洋底部,除了深海洋生物,四麵八方幾乎沒有任何遺跡,令人匪夷所思。
有人猜想:原來這一片地方,是一座龐大的海底城市,但是隨著時間的溜走,城市慢慢被海底淤泥所吞噬、覆蓋。而“擎天柱”卻憑著自己高高的個子,成功擺脫了淤泥的邀請。
但是,細心的科斯特卻像魚兒一樣,在海洋之柱的上下四周繞來繞去,找來找去,突然在石柱底部發現了一樣東西,推倒了“海底城市覆沒論”。
而這一個東西,就是我們常說的石柱墩。當然了,想要將海洋之柱在鬆軟的海底固定不動,必須需要石墩的幫助。有了石墩,就說明這個地點,這個高度,已經是石柱的底部,石柱的紮根位置。
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人,見到了這一個高大挺立的石柱,一定不會揚長而去,而是停下來仔細觀察。沒有一個人,不會關注神秘海洋人的傑作。
克利與科斯特船長,利用隨身雷達,將海洋之柱的準確位置記錄了下來。因為,他們堅信,截止到今天中午,或許世界上,除了我們,沒有一個人發現過這一個神秘的石柱。而作為第一個發現海底遺跡的俱樂部,必須承擔起為人類精神犧牲的代價。
既然,他們驚奇的發現了中國海域第一個海底遺跡,那麽也就說明,海洋人的海底“首都城市”,一定在海洋之柱的附近。可以可以縮小到方圓1000千米的範圍。
“勝利就在眼前。但是,我們必須將這一件事情上報到中國海洋研究所,指令他們趕快調查巴士海峽的情況,至於探索的艱巨任務,就交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