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唐僧八戒搭台唱戲
西遊:弟子太囂張,為師苟不住了 作者:我很成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僧的一番話,讓的在場三人均是一愣。
孫悟空:好家夥,師父你手段見長啊!
沙悟淨:師父玩的花的很,學到了,學到了。
那豬八戒眼珠滴溜溜的轉,竟是也直接跪到那烏雞國王床榻前。
“師父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啊!”
“原來這便是我佛真意啊!陛下啊,可惜老豬無能,不能求得天仙賜藥,也入不得那地府為您勾魂,老豬慚愧啊!”
“若是俺老豬有那猴哥一半的手段,我也定要為你奔走一番。”
唐僧握著佛珠的手都是緊了緊。
這八戒不愧是我最看重的徒弟,這戲來的比他自然多了。
他還得需要八戒做捧哏,但八階這指桑罵槐的本事,完全一個人就唱完了一出戲。
沙僧在一旁看的好笑,卻也知道不能繼續看戲了,不然這火就得燒到他身上。
這個時候,天平的傾斜已經很明顯了,隻差一點砝碼,勝局已定,他不過是吹吹風,搭個台階,自然有人奔走,他依舊可以旁觀者清。
心思定了,他便是上前道。
“大師兄,你手段高超,天庭,地府都有你的人脈,這國王肉體凡胎,一顆讓凡人迴魂的丹藥,耗不掉大師兄的人情。”
“畢竟此事有菩薩照看,想來各方都有思量,當是不會為難!”
“而且這烏雞國沒了君主,怕會亂了套,大師兄不為別的,就為這一國的百姓,您就聽師父的,走上一遭吧!”
孫悟空眼睛微眯,這沙和尚當真是有慧根,這三寸不爛之舌比唐僧的本事隻高不低啊。
不待孫悟空細細思量,又見那唐僧上前,神色嚴肅。
“悟空,為師不願為難你,你若是當真不願,也就算了。”
這話說的了懇切,讓孫悟空心頭微軟,正要開口,唐僧繼續道。
“不過你有莫大神通,卻不願救人,依照師門規矩,這緊箍咒是要念上一念。”
說話間,唐僧雙手已然落於胸前。
“莫念莫念,我救就是!”
餘音未落,那大聖已然躍上半空,向著南天門奔去。
唐僧見狀,嘴角微微翹起。
悟空終是嘴硬心軟的人。
他又看了一眼烏雞國王。
“這便也算是你的造化了,願此劫過後,萬事順遂。”
豬八戒則是嘀咕道。
猴哥這一次奇怪,竟是未曾再捉弄我。
該死!這是什麽念頭,我莫不是被猴哥虐習慣了?一時不得,竟是不舒服。
沙僧則是微微頷首。
又是摸魚混功德的一天,真好。
此間三人且不再表,再說那大聖入了天宮,徑直向著那兜率宮去。
那老君遠遠瞧見筋鬥雲,忙喝道。
“快快快,收拾收拾,那偷丹的賊又來了!”
惹得一眾童子火急火燎。
這邊方才收拾完畢,那大聖已然入了內裏,見老君在外等候,心下暗道。
“沙僧果真看的通透,這老君早在等候,怕是早得了菩薩授意。”
“你這猴子,不是在護送唐僧取經,怎麽有空來我這裏?”
悟空哪想到老君隻是提防他偷丹藥,他滿腦子想的都是沙僧的話,這是佛門的因果,倒也直接了當,將烏雞國內的事情說與老君聽。
“所以這不就來求老君贈與千餘九轉還魂丹,好救那國王性命。”
老君眼睛瞪得如銅鈴。
“你這猴子以為是饅頭啊?還千餘?邊去邊去!”
“百餘也行!”
老君手中拂塵輕輕落在猴子身上,笑罵道。
“滾滾滾!還百餘,怕不是閻王都得來找我說我擾亂陰司秩序。”
“你這老頭,怎麽百餘年不見,這般摳摳搜搜,十粒總行了吧。”
老君徑直踹向孫悟空,卻見那孫悟空反應迅速,未待腳落下,便是閃開來。
“你當初大鬧天宮,偷吃了我多少丹藥,還沒來得及和你算賬你,你竟然還敢提?”
“老君既然曉得我手段,那此時當是要爽快些,不然迴頭俺老孫悄悄的進來,偷個底朝天。”
老君見狀,臉上滿是苦笑。
手一探,自有葫蘆出現在他手中,扔給悟空,隨即拂塵一掃,便是將孫悟空送了出去,有那餘音追來。
“拿去拿去,止一粒了,醫活那皇帝,隻算你的功果罷!莫要再來撒潑。”
孫悟空自是謝過,駕著筋鬥雲往那烏雞國去。
敖君於‘龍宮’中看著麵前水幕顯現的光景,多有思索。
“如此看來,這量劫當真是步步為營,這孫悟空一塊頑石,竟然成了溝通天庭和道門橋梁嗎?若當真如此,怕是內藏因果比想象的更厲害啊。”
“好在師父在我等下山前有所提醒,否則的話,怕是真的會成為這多方勢力角逐的炮灰啊,此事得告知小娃娃,就他那一點就炸的性子,若是不細細叮囑,恐給師門惹上禍端。”
當即著命手下往那火雲洞送信。
且說那大聖得了丹藥,將那烏雞國王終是救了迴來。
那烏雞國王自是起身就拜。
“多謝聖僧相助,助我還陽!”
慌得長老連連擺手,指著孫悟空道。
“陛下萬萬使不得,我同陛下一般,都是凡人,出力的是我這徒弟。”
孫悟空卻是嘿嘿一笑。
“師父這話說的奇怪,常言道,家無二主,你受他一拜兒不虧!”
唐僧這才堪堪受了這一禮,如今那青毛獅王已被文殊菩薩帶走,敖君也不再為難,烏雞國王自是在唐僧師徒的解釋下迴了烏雞國,家人團圓。
至於那重修敖君龍宮的事,烏雞國王也不排斥,畢竟,那敖君也為他守了三年屍體。
不過蒙受此劫,雖受了三年渾噩,卻也算重生。
烏雞國王大赦天下,卻才開東閣,筵宴唐僧,一壁廂傳旨宣召丹青,寫下唐師徒四位喜容,供養在金鑾殿上。
如此又是熱鬧了幾日,唐僧一行這才倒換關文,離開烏雞國王,臨行前,那烏雞國王可謂是淚眼婆娑。
“師父啊,到西天經迴之日,是必還到寡人界內一顧。”
唐僧自是應允,如此才算了了這烏雞國一難。
且說師徒四人,夜住曉行,一心隻想靈山,行約半月,又得見一高山直入雲霄,更有那紅雲點點,透著邪氣,駭得那唐僧連忙勒馬。
孫悟空:好家夥,師父你手段見長啊!
沙悟淨:師父玩的花的很,學到了,學到了。
那豬八戒眼珠滴溜溜的轉,竟是也直接跪到那烏雞國王床榻前。
“師父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啊!”
“原來這便是我佛真意啊!陛下啊,可惜老豬無能,不能求得天仙賜藥,也入不得那地府為您勾魂,老豬慚愧啊!”
“若是俺老豬有那猴哥一半的手段,我也定要為你奔走一番。”
唐僧握著佛珠的手都是緊了緊。
這八戒不愧是我最看重的徒弟,這戲來的比他自然多了。
他還得需要八戒做捧哏,但八階這指桑罵槐的本事,完全一個人就唱完了一出戲。
沙僧在一旁看的好笑,卻也知道不能繼續看戲了,不然這火就得燒到他身上。
這個時候,天平的傾斜已經很明顯了,隻差一點砝碼,勝局已定,他不過是吹吹風,搭個台階,自然有人奔走,他依舊可以旁觀者清。
心思定了,他便是上前道。
“大師兄,你手段高超,天庭,地府都有你的人脈,這國王肉體凡胎,一顆讓凡人迴魂的丹藥,耗不掉大師兄的人情。”
“畢竟此事有菩薩照看,想來各方都有思量,當是不會為難!”
“而且這烏雞國沒了君主,怕會亂了套,大師兄不為別的,就為這一國的百姓,您就聽師父的,走上一遭吧!”
孫悟空眼睛微眯,這沙和尚當真是有慧根,這三寸不爛之舌比唐僧的本事隻高不低啊。
不待孫悟空細細思量,又見那唐僧上前,神色嚴肅。
“悟空,為師不願為難你,你若是當真不願,也就算了。”
這話說的了懇切,讓孫悟空心頭微軟,正要開口,唐僧繼續道。
“不過你有莫大神通,卻不願救人,依照師門規矩,這緊箍咒是要念上一念。”
說話間,唐僧雙手已然落於胸前。
“莫念莫念,我救就是!”
餘音未落,那大聖已然躍上半空,向著南天門奔去。
唐僧見狀,嘴角微微翹起。
悟空終是嘴硬心軟的人。
他又看了一眼烏雞國王。
“這便也算是你的造化了,願此劫過後,萬事順遂。”
豬八戒則是嘀咕道。
猴哥這一次奇怪,竟是未曾再捉弄我。
該死!這是什麽念頭,我莫不是被猴哥虐習慣了?一時不得,竟是不舒服。
沙僧則是微微頷首。
又是摸魚混功德的一天,真好。
此間三人且不再表,再說那大聖入了天宮,徑直向著那兜率宮去。
那老君遠遠瞧見筋鬥雲,忙喝道。
“快快快,收拾收拾,那偷丹的賊又來了!”
惹得一眾童子火急火燎。
這邊方才收拾完畢,那大聖已然入了內裏,見老君在外等候,心下暗道。
“沙僧果真看的通透,這老君早在等候,怕是早得了菩薩授意。”
“你這猴子,不是在護送唐僧取經,怎麽有空來我這裏?”
悟空哪想到老君隻是提防他偷丹藥,他滿腦子想的都是沙僧的話,這是佛門的因果,倒也直接了當,將烏雞國內的事情說與老君聽。
“所以這不就來求老君贈與千餘九轉還魂丹,好救那國王性命。”
老君眼睛瞪得如銅鈴。
“你這猴子以為是饅頭啊?還千餘?邊去邊去!”
“百餘也行!”
老君手中拂塵輕輕落在猴子身上,笑罵道。
“滾滾滾!還百餘,怕不是閻王都得來找我說我擾亂陰司秩序。”
“你這老頭,怎麽百餘年不見,這般摳摳搜搜,十粒總行了吧。”
老君徑直踹向孫悟空,卻見那孫悟空反應迅速,未待腳落下,便是閃開來。
“你當初大鬧天宮,偷吃了我多少丹藥,還沒來得及和你算賬你,你竟然還敢提?”
“老君既然曉得我手段,那此時當是要爽快些,不然迴頭俺老孫悄悄的進來,偷個底朝天。”
老君見狀,臉上滿是苦笑。
手一探,自有葫蘆出現在他手中,扔給悟空,隨即拂塵一掃,便是將孫悟空送了出去,有那餘音追來。
“拿去拿去,止一粒了,醫活那皇帝,隻算你的功果罷!莫要再來撒潑。”
孫悟空自是謝過,駕著筋鬥雲往那烏雞國去。
敖君於‘龍宮’中看著麵前水幕顯現的光景,多有思索。
“如此看來,這量劫當真是步步為營,這孫悟空一塊頑石,竟然成了溝通天庭和道門橋梁嗎?若當真如此,怕是內藏因果比想象的更厲害啊。”
“好在師父在我等下山前有所提醒,否則的話,怕是真的會成為這多方勢力角逐的炮灰啊,此事得告知小娃娃,就他那一點就炸的性子,若是不細細叮囑,恐給師門惹上禍端。”
當即著命手下往那火雲洞送信。
且說那大聖得了丹藥,將那烏雞國王終是救了迴來。
那烏雞國王自是起身就拜。
“多謝聖僧相助,助我還陽!”
慌得長老連連擺手,指著孫悟空道。
“陛下萬萬使不得,我同陛下一般,都是凡人,出力的是我這徒弟。”
孫悟空卻是嘿嘿一笑。
“師父這話說的奇怪,常言道,家無二主,你受他一拜兒不虧!”
唐僧這才堪堪受了這一禮,如今那青毛獅王已被文殊菩薩帶走,敖君也不再為難,烏雞國王自是在唐僧師徒的解釋下迴了烏雞國,家人團圓。
至於那重修敖君龍宮的事,烏雞國王也不排斥,畢竟,那敖君也為他守了三年屍體。
不過蒙受此劫,雖受了三年渾噩,卻也算重生。
烏雞國王大赦天下,卻才開東閣,筵宴唐僧,一壁廂傳旨宣召丹青,寫下唐師徒四位喜容,供養在金鑾殿上。
如此又是熱鬧了幾日,唐僧一行這才倒換關文,離開烏雞國王,臨行前,那烏雞國王可謂是淚眼婆娑。
“師父啊,到西天經迴之日,是必還到寡人界內一顧。”
唐僧自是應允,如此才算了了這烏雞國一難。
且說師徒四人,夜住曉行,一心隻想靈山,行約半月,又得見一高山直入雲霄,更有那紅雲點點,透著邪氣,駭得那唐僧連忙勒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