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掘地鼠,是這片沙漠中唯一性情比較溫和的生物。它擅長挖洞,能夠深入地下幾十米取水。而且有趣的是,它有獨特的儲水方法。”
鄭果拎著掘地鼠走到水壺旁,把裏麵的尿液全部倒掉,然後把掘地鼠倒立過來,一手拽著它的尾巴,讓它的尖嘴正對著壺口,在它的肚皮上某部位用力按了一下。
掘地鼠咕嘰一聲,隨即一道清流從它的嘴裏流淌出來,嘩啦啦注入水壺中。
觀眾們心裏都不由地冒出一句臥槽。
這是什麽騷操作?!
將近一分鍾後,水流才慢慢停止。它那原本圓滾滾的肚子也癟了下去。
而水壺裏已經裝進了三分之二的水。
“掘地鼠體內有一種特殊的儲水器官,是一種類似膀胱的囊狀結構,能夠一次性儲存將近兩升水。當它需要補充水分時,就可以直接從囊袋裏獲取。而且這些水透過外圍隔膜,甚至連細菌這樣的微生物都會被過濾掉,是絕對幹淨的。”
鄭果舉起水壺,小口酌飲這來之不易的清水。
不能喝得太快,否則會引起腸胃不適,引起嘔吐。
略帶溫熱的水流經喉嚨,進入腸胃。
不得不說,水真的是生命之源啊!
要不是文采不夠,鄭果真想讚詩一首。
全身的細胞似乎都活了過來,大腦也瞬間變得清醒了許多。
有種煥發新生的感覺。
喝飽後,壺裏的水也所剩無幾了。
當然,他的目的不光是為了這點水,畢竟喝過就沒了。
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讓這隻掘地鼠幫他找水,一勞永逸地解決接下來的水源問題。
“這都行?我腦子笨,果爺你別騙我。⊙?⊙!”
“感覺不太可能。”
“讓它幫忙找水嗎?有點異想天開啊。”
……
鄭果從背包裏拿出繩索,把繩索一端繞在掘地鼠的脖子上,係了個活扣,然後把它放在地上。
掘地鼠落地後,以為自己獲得了自由,嗖地就跳了出去。
體內沒有了儲水,它的身體至少減輕了三分之一的重量,因此彈跳力大幅提升。
兩腿一蹬,頓時竄出去好幾米!
然而半途被拉緊的繩索勒住了。
噗的一聲,四腳朝天。
它立即爬起來,又嚐試著向前跳了幾次,然而均以失敗告終,知道逃脫無望,終於認命了,蹲在不遠處看著鄭果。
眼睛是生物對外交流的窗口,從這窗口中,往往能看出隱藏在外表下的真實情緒。但是它的窗口有點小,並不能看出什麽,或許怨念,或許畏懼,總之肯定不是什麽好情緒。
負麵情緒意味著消極,消極就會罷工。
所以想要讓它幫忙找水,光是像現在這樣束縛住它是不夠的,還要更近一步。
鄭果學過馴獸術,雖然水平不高,但是起碼知道基本的理論。
馴獸方法有很多,看似繁雜,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利用動物的三種本能:吃,性(對兩性生物來說),以及趨利避害。
眼下鄭果雖然沒辦法滿足它的性需求,但是可以利用另外兩種本能。
當初他馴服小龍蝦時就是這麽做的。
先是展示力量,用暴力製住它。在趨利避害的本能驅使下,它便不敢反抗,進入非暴力不合作階段。
也就是這隻掘地鼠現在的狀態。
然後用食物誘惑它,訓練它的行為,使它建立起一套對指令的反饋模式。
小龍蝦比較聰明,或者說比較沒原則,對食物的抵抗力約等於零,當時很快就在食物的誘惑下拋棄了野生動物的尊嚴,投入鄭果麾下。
這次應該會比上次容易得多。
因為鄭果並不需要真正地馴服這隻掘地鼠,隻需要消除它的敵意,換句話說,和它拉好關係。
至於尋找地下水源的任務,它自然會在本能的驅使下去做。
……
掘地鼠是雜食性動物。
(事實上這片沙漠裏的生物幾乎都是雜食性的,食物資源本來就少,還容你挑食?)
鄭果撕下一塊烤肉,扔到了它麵前。
它立即一口咬住,三下兩下便吞了下去。
鄭果又扔過去一塊。
它又吃了。
第三次,鄭果沒有扔過去,而是拿在手裏,招唿它過來。
本以為這家夥不會輕易就範,沒想到它一邊咀嚼著嘴裏殘餘的食物,一邊毫不猶豫地朝這邊跳了過來。
停在鄭果腳邊,仰頭看著他,短尾巴還一擺一擺的。
看來這貨比小龍蝦堅挺不到哪兒去,在食物麵前同樣沒什麽操守。
其實並不算太意外,這跟它們的生存環境有關。
兩者都是生存在一片貧瘠而又殘酷的環境中,找食物對它們來說是件極其困難的事,別說吃飽了,不餓死就得感謝自然母親。
所以食物對它們來說大於天。
美味的食物送到它們麵前,哪裏有不吃的道理。
幾次投喂後,這隻掘地鼠已經對鄭果放鬆了警惕,在他身邊跳來跳去,看上去完全沒有敵意了。
“水友們,這樣應該可以了,接下來進行測試。”
鄭果牽著它來到先前的灌木叢旁。
掘地鼠到了灌木叢附近,似乎一下子察覺到了什麽,立即跳過去,尖嘴在地上拱了幾下,前爪往沙土裏一插,兩隻爪子一齊開挖。
一時間沙土飛揚。
它一邊挖掘一邊往裏鑽,很快就鑽了進去。
鏡頭中隻見一個半米深的沙坑,起初表麵沙土還在微微聳動,然後就逐漸平息下去了。
鄭果站在淺坑邊,手裏握著繩子的一端,另一端係在掘地鼠身上。
繩子露出地麵的部分仍在持續縮短,說明掘地鼠還在繼續朝下進發。
根據這裏的灌木叢判斷,地下水不至於太深,應該不會超過十米。
五分鍾後,繩子不動了。
這說明掘地鼠停了下來。
應該是到目的地了。
從剩餘繩索的長度判斷,掘地鼠總共往下挖了大概七八米,和預想的深度差不多。
鄭果握著繩索,像釣魚似的,耐心地等著。
水友們對此卻沒什麽信心。
“它真的會帶著水上來嗎?”
“總感覺不太可能。”
“哪有這麽好的事,肯定躲在下麵不肯出來了。”
“對啊,幾塊烤肉怎麽可能收服它。”
……
直播間議論紛紛,這時有眼尖的觀眾發現,淺坑裏的沙土似乎鼓動了一下。
定睛一看,沒錯,沙土正在微微起伏,似乎有什麽東西要鑽出來。
觀眾們屏住唿吸,盯著屏幕。
起伏的幅度越來越大,突然——
一道灰色身影破土而出。
鄭果拎著掘地鼠走到水壺旁,把裏麵的尿液全部倒掉,然後把掘地鼠倒立過來,一手拽著它的尾巴,讓它的尖嘴正對著壺口,在它的肚皮上某部位用力按了一下。
掘地鼠咕嘰一聲,隨即一道清流從它的嘴裏流淌出來,嘩啦啦注入水壺中。
觀眾們心裏都不由地冒出一句臥槽。
這是什麽騷操作?!
將近一分鍾後,水流才慢慢停止。它那原本圓滾滾的肚子也癟了下去。
而水壺裏已經裝進了三分之二的水。
“掘地鼠體內有一種特殊的儲水器官,是一種類似膀胱的囊狀結構,能夠一次性儲存將近兩升水。當它需要補充水分時,就可以直接從囊袋裏獲取。而且這些水透過外圍隔膜,甚至連細菌這樣的微生物都會被過濾掉,是絕對幹淨的。”
鄭果舉起水壺,小口酌飲這來之不易的清水。
不能喝得太快,否則會引起腸胃不適,引起嘔吐。
略帶溫熱的水流經喉嚨,進入腸胃。
不得不說,水真的是生命之源啊!
要不是文采不夠,鄭果真想讚詩一首。
全身的細胞似乎都活了過來,大腦也瞬間變得清醒了許多。
有種煥發新生的感覺。
喝飽後,壺裏的水也所剩無幾了。
當然,他的目的不光是為了這點水,畢竟喝過就沒了。
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讓這隻掘地鼠幫他找水,一勞永逸地解決接下來的水源問題。
“這都行?我腦子笨,果爺你別騙我。⊙?⊙!”
“感覺不太可能。”
“讓它幫忙找水嗎?有點異想天開啊。”
……
鄭果從背包裏拿出繩索,把繩索一端繞在掘地鼠的脖子上,係了個活扣,然後把它放在地上。
掘地鼠落地後,以為自己獲得了自由,嗖地就跳了出去。
體內沒有了儲水,它的身體至少減輕了三分之一的重量,因此彈跳力大幅提升。
兩腿一蹬,頓時竄出去好幾米!
然而半途被拉緊的繩索勒住了。
噗的一聲,四腳朝天。
它立即爬起來,又嚐試著向前跳了幾次,然而均以失敗告終,知道逃脫無望,終於認命了,蹲在不遠處看著鄭果。
眼睛是生物對外交流的窗口,從這窗口中,往往能看出隱藏在外表下的真實情緒。但是它的窗口有點小,並不能看出什麽,或許怨念,或許畏懼,總之肯定不是什麽好情緒。
負麵情緒意味著消極,消極就會罷工。
所以想要讓它幫忙找水,光是像現在這樣束縛住它是不夠的,還要更近一步。
鄭果學過馴獸術,雖然水平不高,但是起碼知道基本的理論。
馴獸方法有很多,看似繁雜,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無非是利用動物的三種本能:吃,性(對兩性生物來說),以及趨利避害。
眼下鄭果雖然沒辦法滿足它的性需求,但是可以利用另外兩種本能。
當初他馴服小龍蝦時就是這麽做的。
先是展示力量,用暴力製住它。在趨利避害的本能驅使下,它便不敢反抗,進入非暴力不合作階段。
也就是這隻掘地鼠現在的狀態。
然後用食物誘惑它,訓練它的行為,使它建立起一套對指令的反饋模式。
小龍蝦比較聰明,或者說比較沒原則,對食物的抵抗力約等於零,當時很快就在食物的誘惑下拋棄了野生動物的尊嚴,投入鄭果麾下。
這次應該會比上次容易得多。
因為鄭果並不需要真正地馴服這隻掘地鼠,隻需要消除它的敵意,換句話說,和它拉好關係。
至於尋找地下水源的任務,它自然會在本能的驅使下去做。
……
掘地鼠是雜食性動物。
(事實上這片沙漠裏的生物幾乎都是雜食性的,食物資源本來就少,還容你挑食?)
鄭果撕下一塊烤肉,扔到了它麵前。
它立即一口咬住,三下兩下便吞了下去。
鄭果又扔過去一塊。
它又吃了。
第三次,鄭果沒有扔過去,而是拿在手裏,招唿它過來。
本以為這家夥不會輕易就範,沒想到它一邊咀嚼著嘴裏殘餘的食物,一邊毫不猶豫地朝這邊跳了過來。
停在鄭果腳邊,仰頭看著他,短尾巴還一擺一擺的。
看來這貨比小龍蝦堅挺不到哪兒去,在食物麵前同樣沒什麽操守。
其實並不算太意外,這跟它們的生存環境有關。
兩者都是生存在一片貧瘠而又殘酷的環境中,找食物對它們來說是件極其困難的事,別說吃飽了,不餓死就得感謝自然母親。
所以食物對它們來說大於天。
美味的食物送到它們麵前,哪裏有不吃的道理。
幾次投喂後,這隻掘地鼠已經對鄭果放鬆了警惕,在他身邊跳來跳去,看上去完全沒有敵意了。
“水友們,這樣應該可以了,接下來進行測試。”
鄭果牽著它來到先前的灌木叢旁。
掘地鼠到了灌木叢附近,似乎一下子察覺到了什麽,立即跳過去,尖嘴在地上拱了幾下,前爪往沙土裏一插,兩隻爪子一齊開挖。
一時間沙土飛揚。
它一邊挖掘一邊往裏鑽,很快就鑽了進去。
鏡頭中隻見一個半米深的沙坑,起初表麵沙土還在微微聳動,然後就逐漸平息下去了。
鄭果站在淺坑邊,手裏握著繩子的一端,另一端係在掘地鼠身上。
繩子露出地麵的部分仍在持續縮短,說明掘地鼠還在繼續朝下進發。
根據這裏的灌木叢判斷,地下水不至於太深,應該不會超過十米。
五分鍾後,繩子不動了。
這說明掘地鼠停了下來。
應該是到目的地了。
從剩餘繩索的長度判斷,掘地鼠總共往下挖了大概七八米,和預想的深度差不多。
鄭果握著繩索,像釣魚似的,耐心地等著。
水友們對此卻沒什麽信心。
“它真的會帶著水上來嗎?”
“總感覺不太可能。”
“哪有這麽好的事,肯定躲在下麵不肯出來了。”
“對啊,幾塊烤肉怎麽可能收服它。”
……
直播間議論紛紛,這時有眼尖的觀眾發現,淺坑裏的沙土似乎鼓動了一下。
定睛一看,沒錯,沙土正在微微起伏,似乎有什麽東西要鑽出來。
觀眾們屏住唿吸,盯著屏幕。
起伏的幅度越來越大,突然——
一道灰色身影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