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
“白狐……”
“角……”
“我怎麽什麽都沒看見啊(o_o)”
……
鄭果零星地分辨出了幾個詞句。
水友們似乎是在描述某樣東西的外貌。
一隻長得像白狐的長角的動物?
鄭果在腦海裏放映白澤山區的各種動物的幻燈片,卻沒一個能對的上號。
“你們在樹林裏發現了一種生物,對嗎?”鄭果問。
屏幕上飄過一片肯定答複。
“長什麽樣?說具體點。”鄭果道。
“白色……”
“白狐……”
“角……”
“沒看見啊沒看見(o_o)”
……
並沒有什麽變化……
就在這時,透過虛擬屏幕,鄭果看到水潭對麵出現一道身影。
那身影通體雪白,在陽光下,仿佛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光暈,很有幾分聖潔的味道。
那是一隻比田園犬大一號的動物,鄭果看它時,它也靜靜地望著這邊,瞳孔中散發著幽碧的光芒,一點也不畏懼。
鄭果這才理解水友們的意思。
首先,它的確是白色的。
毛發比白貅還純,像雪一樣,很醒目。
其次,它頭上也的確長著兩隻角。
不是牛角那種一看就很具侵略性的類型,更像是鹿角,或者說像分叉的樹枝。同樣是白色,比起毛發顯得稍暗淡一些。
還有人提到“白狐”,大概是看到了它的兩隻耳朵——耳廓細長,向上豎起,末端有一撮白毛——就像狐狸那樣。
這也是人們命名外星生物的主要思路——著眼於該生物和地球某生物之間的相似特征。其它地方就算再不像也沒關係。
以斑熊為例,仔細看的話,它長得和地球上的熊類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唯一相似的地方是它那一對和肥大身體不成比例的豆豆眼和兩隻傻萌傻萌的小耳朵,會給人一種熊的既視感。所以,不管它願不願意,它被生物學家歸入了外星熊科。
這樣的命名方式簡單粗暴,卻給研究帶來了便利。
“你們說的是它吧?”
鄭果指著那生物問道。
鏡頭順著他指的方向轉過去。
“是它是它就是它。”
“我靠,自帶聖光啊!”
“亮瞎=_=”
“不好意思各位,本座的仙寵私自下凡,給大家添麻煩了。”
……
“那是虯狐,華夏有人稱它為虯公,是一種很珍稀的植食性動物。”
鄭果走到水潭邊,和它相距不到十米。
“自殖民常羲星以來,人類目擊到虯狐的次數總共隻有十幾次。由此可以推斷,這種生物的數量相當稀少,恐怕已經瀕臨滅絕了。沒想到白澤山區也會有。”
鄭果頓了頓,又道:“有意思的是,對虯狐的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的並不是生物學家,而是攝影師。許多攝影發燒友跨越幾百光年的距離來到這顆星球,為的就是一睹虯狐的真容。”
鄭果最早是查資料時無意間發現一份‘外星生物保護名單’,在名單上看到了這種生物。
名單的發布者是民間一個動物保護組織,本身並不具有法律效力。
該組織目前正在致力於獲取權威部門的支持,不過這點短期內恐怕很難實現,畢竟人類目前的主流是擴張,而不是保護。
……
這時,那隻虯狐前肢彎曲趴在了地上,目光緊盯鄭果。
有眼尖的觀眾發現,它的背上似乎有一塊汙漬。
鏡頭拉近,隻見它的後背上有一道觸目驚心的傷口,還在不停地往外滲出深藍色鮮血。
鄭果又往前走了幾步,望著它身上的傷口,若有所思。
“知道虯狐為什麽瀕臨滅絕嗎?因為它們的戰鬥力很弱,又不具備一般植食性動物的警覺性,往往等捕食者到了近前才發現,所以被大量捕食,導致物種數量急劇降低。有人預測,再過幾十年這種生物就滅絕了。”
“可憐。”
“適者生存,無論在哪裏都是成立的。”
“顏控表示好心疼( ̄~ ̄)”
……
鄭果繼續道:“虯狐習慣集體活動,很少落單……如果沒猜錯的話,這隻虯狐應該是‘信使’。”
“貌似聽到了一個了不得的詞呢(; ̄ェ ̄)”
“什麽信使?報信的?”
“啥意思啊?”
……
“先給你們講一個案例吧。”鄭果道:“五年前,有一位瑞士籍的攝影師來到長羲星,進入喀那盆地尋找虯狐。他運氣不錯,找了近一個月後,終於在一麵懸崖下找到了一個虯狐群落,大概有十幾隻虯狐。”
“他便在懸崖頂部安營紮寨,每天觀察記錄虯狐的生活。”
“有一天,一隻捕食者闖進了虯狐營地,當場撲殺了一隻虯狐,並咬傷了多隻,使它們喪失行動能力,以便慢慢享用。”
“不過有三隻受傷較輕的虯狐逃了出去。攝影師本以為它們是單純的逃走了,沒想到的是,大概十幾分鍾後,其中一隻虯狐突然衝了進來,它的身後還跟著另外一隻捕食者。”
“一山不容二虎,兩隻捕食者開始為了食物大打出手,結果兩敗俱傷。而那群虯狐,則趁混亂躲過一劫。”
鄭果解釋道:“這是虯狐的一種自保手段,利用身上的血吸引其它捕食者,把它引到營地,讓捕食者相互爭鬥,它們則趁亂逃命。眼前這隻虯狐,很可能就是來引誘我去當冤大頭的。”
“懂得借用外力,智商很高啊。”
“本能而已,和智商無關。”
“有這麽吊的本能,為什麽還會淪落成瀕危動物?”
“不明覺厲。”
鄭果卻搖頭:“孤注一擲,破而後立,在混亂中爭取生機,這絕對不是上策,隻是被逼無奈。”
說著,鄭果跳到溪流對岸。
那虯狐立即站起來,轉身就跑,跑出十米左右,卻又停下來,轉過身看著鄭果。
這驗證了他的猜想。
鄭果控製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打手勢示意行者在這裏等著,自己帶著裝備追了上去。
……
虯狐奔跑速度倒是不算慢,最快每秒能接近二十米。
要不是它時不時停下來等,鄭果還真追不上。
路程比想象中要近的多。
幾分鍾後,鄭果看到前麵聳立著一麵懸崖,大概有十米高。
“虯狐習慣把營地設在岩體之下,沒猜錯的話,營地應該就在那裏。”
鄭果放緩了腳步。
前麵那隻虯狐見鄭果慢了下來,便時不時往迴走幾步勾引勾引他,生怕他放棄追趕。
鄭果躲到一棵樹後,探出頭去偵查。
從這裏已經能看清楚營地的情形了。
“白狐……”
“角……”
“我怎麽什麽都沒看見啊(o_o)”
……
鄭果零星地分辨出了幾個詞句。
水友們似乎是在描述某樣東西的外貌。
一隻長得像白狐的長角的動物?
鄭果在腦海裏放映白澤山區的各種動物的幻燈片,卻沒一個能對的上號。
“你們在樹林裏發現了一種生物,對嗎?”鄭果問。
屏幕上飄過一片肯定答複。
“長什麽樣?說具體點。”鄭果道。
“白色……”
“白狐……”
“角……”
“沒看見啊沒看見(o_o)”
……
並沒有什麽變化……
就在這時,透過虛擬屏幕,鄭果看到水潭對麵出現一道身影。
那身影通體雪白,在陽光下,仿佛籠罩著一層淡淡的光暈,很有幾分聖潔的味道。
那是一隻比田園犬大一號的動物,鄭果看它時,它也靜靜地望著這邊,瞳孔中散發著幽碧的光芒,一點也不畏懼。
鄭果這才理解水友們的意思。
首先,它的確是白色的。
毛發比白貅還純,像雪一樣,很醒目。
其次,它頭上也的確長著兩隻角。
不是牛角那種一看就很具侵略性的類型,更像是鹿角,或者說像分叉的樹枝。同樣是白色,比起毛發顯得稍暗淡一些。
還有人提到“白狐”,大概是看到了它的兩隻耳朵——耳廓細長,向上豎起,末端有一撮白毛——就像狐狸那樣。
這也是人們命名外星生物的主要思路——著眼於該生物和地球某生物之間的相似特征。其它地方就算再不像也沒關係。
以斑熊為例,仔細看的話,它長得和地球上的熊類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唯一相似的地方是它那一對和肥大身體不成比例的豆豆眼和兩隻傻萌傻萌的小耳朵,會給人一種熊的既視感。所以,不管它願不願意,它被生物學家歸入了外星熊科。
這樣的命名方式簡單粗暴,卻給研究帶來了便利。
“你們說的是它吧?”
鄭果指著那生物問道。
鏡頭順著他指的方向轉過去。
“是它是它就是它。”
“我靠,自帶聖光啊!”
“亮瞎=_=”
“不好意思各位,本座的仙寵私自下凡,給大家添麻煩了。”
……
“那是虯狐,華夏有人稱它為虯公,是一種很珍稀的植食性動物。”
鄭果走到水潭邊,和它相距不到十米。
“自殖民常羲星以來,人類目擊到虯狐的次數總共隻有十幾次。由此可以推斷,這種生物的數量相當稀少,恐怕已經瀕臨滅絕了。沒想到白澤山區也會有。”
鄭果頓了頓,又道:“有意思的是,對虯狐的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的並不是生物學家,而是攝影師。許多攝影發燒友跨越幾百光年的距離來到這顆星球,為的就是一睹虯狐的真容。”
鄭果最早是查資料時無意間發現一份‘外星生物保護名單’,在名單上看到了這種生物。
名單的發布者是民間一個動物保護組織,本身並不具有法律效力。
該組織目前正在致力於獲取權威部門的支持,不過這點短期內恐怕很難實現,畢竟人類目前的主流是擴張,而不是保護。
……
這時,那隻虯狐前肢彎曲趴在了地上,目光緊盯鄭果。
有眼尖的觀眾發現,它的背上似乎有一塊汙漬。
鏡頭拉近,隻見它的後背上有一道觸目驚心的傷口,還在不停地往外滲出深藍色鮮血。
鄭果又往前走了幾步,望著它身上的傷口,若有所思。
“知道虯狐為什麽瀕臨滅絕嗎?因為它們的戰鬥力很弱,又不具備一般植食性動物的警覺性,往往等捕食者到了近前才發現,所以被大量捕食,導致物種數量急劇降低。有人預測,再過幾十年這種生物就滅絕了。”
“可憐。”
“適者生存,無論在哪裏都是成立的。”
“顏控表示好心疼( ̄~ ̄)”
……
鄭果繼續道:“虯狐習慣集體活動,很少落單……如果沒猜錯的話,這隻虯狐應該是‘信使’。”
“貌似聽到了一個了不得的詞呢(; ̄ェ ̄)”
“什麽信使?報信的?”
“啥意思啊?”
……
“先給你們講一個案例吧。”鄭果道:“五年前,有一位瑞士籍的攝影師來到長羲星,進入喀那盆地尋找虯狐。他運氣不錯,找了近一個月後,終於在一麵懸崖下找到了一個虯狐群落,大概有十幾隻虯狐。”
“他便在懸崖頂部安營紮寨,每天觀察記錄虯狐的生活。”
“有一天,一隻捕食者闖進了虯狐營地,當場撲殺了一隻虯狐,並咬傷了多隻,使它們喪失行動能力,以便慢慢享用。”
“不過有三隻受傷較輕的虯狐逃了出去。攝影師本以為它們是單純的逃走了,沒想到的是,大概十幾分鍾後,其中一隻虯狐突然衝了進來,它的身後還跟著另外一隻捕食者。”
“一山不容二虎,兩隻捕食者開始為了食物大打出手,結果兩敗俱傷。而那群虯狐,則趁混亂躲過一劫。”
鄭果解釋道:“這是虯狐的一種自保手段,利用身上的血吸引其它捕食者,把它引到營地,讓捕食者相互爭鬥,它們則趁亂逃命。眼前這隻虯狐,很可能就是來引誘我去當冤大頭的。”
“懂得借用外力,智商很高啊。”
“本能而已,和智商無關。”
“有這麽吊的本能,為什麽還會淪落成瀕危動物?”
“不明覺厲。”
鄭果卻搖頭:“孤注一擲,破而後立,在混亂中爭取生機,這絕對不是上策,隻是被逼無奈。”
說著,鄭果跳到溪流對岸。
那虯狐立即站起來,轉身就跑,跑出十米左右,卻又停下來,轉過身看著鄭果。
這驗證了他的猜想。
鄭果控製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打手勢示意行者在這裏等著,自己帶著裝備追了上去。
……
虯狐奔跑速度倒是不算慢,最快每秒能接近二十米。
要不是它時不時停下來等,鄭果還真追不上。
路程比想象中要近的多。
幾分鍾後,鄭果看到前麵聳立著一麵懸崖,大概有十米高。
“虯狐習慣把營地設在岩體之下,沒猜錯的話,營地應該就在那裏。”
鄭果放緩了腳步。
前麵那隻虯狐見鄭果慢了下來,便時不時往迴走幾步勾引勾引他,生怕他放棄追趕。
鄭果躲到一棵樹後,探出頭去偵查。
從這裏已經能看清楚營地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