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二十五章 建群
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 作者:女術士之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的九州科技,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隻有幾百、幾千人的小企業。
在半導體產業,九州科技就是真正的壓艙石,隻要九州科技的半導體項目待在大夏,夏芯科技就能夠沒有憂慮,一門心思的增產能,上新工藝。
但是如果九州科技真的打算到美利堅建設分公司和分工廠,夏芯科技的某些高觀察都在琢磨,要如何處置,才能夠保證大夏本土產業繼續高速發展的同時,到美利堅市場那邊承接九州科技的工藝技術,以免行業內出現能夠與自己公司匹敵的競爭對手。
與九州科技合作多年,成為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企業,夏芯科技的總裁高山,在看到美利堅官方宣布的這一大堆消息之後,沒有絲毫猶豫,就拿起衛星手機,撥通了九州科技高管層的電話。
李由看著未接來電上麵顯示的名字,神情微怔。
他看著周圍這些研究員們緊鎖的眉頭,搖搖頭,擺手走到一旁休息室,這才接通了電話。
“高總,上次你可是說要請客吃飯,怎麽?有空到蓉城來遊玩?”
高山聽著電話裏熟悉的腔調,心裏麵卻有些不穩。
不過,想到公司的業務,他還是籌措語句,開口說道:“李老哥,說來慚愧,我這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就是剛剛老美那邊放出來的新聞,您看了嗎?
雖然他們說歡迎我們夏芯科技過去建廠開分部公司,但我們夏芯科技並沒有接到他們的正式郵件信函,也沒有和他們溝通交流過,而且咱們夏芯科技還在大夏本土規劃了四座矽基芯片晶圓廠房和一座碳基芯片的材料廠房,根本就不存在能夠騰出人力物力去其他國家市場了。”
並沒有問九州科技這邊的情況,夏芯科技總裁高山隻是說著自家公司的處境。
李由當然知道這位高總裁心裏麵念的是什麽經。
騰出右手,快速翻閱了新聞詳情,又瞥了眼郵箱裏麵的信函內容,李由這才開口迴應道:“山姆大叔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說句實話,我們半導體部門的官方郵箱裏麵,每個月都會接到類似的合作邀約信函,有山姆大叔官方的,有nasa的,有大不列顛的,也有歐洲半導體公司,甚至連阿斯麥公司的合作邀約都沒有停過。
但是高總您應該也知道,我們九州科技隻會對用戶負責,並沒有對美利堅市場有太多想法,而且我們公司發展的這些年裏,山姆大叔每每敵視甚至限製我們發展,現在邀請我們合作,可以說是一場荒唐滑稽的笑話。
您放心,我們九州科技半導體部門絕對不會為競爭對手輸送子彈,更不可能真如他們所願,千裏迢迢去境外建設分工廠。”
“嘿,李老哥這話聽著就提氣,我就說咱們兩家公司並肩走了這麽久,怎麽可能山姆大叔一示好,就要分家幹活了。”
“他們想的就是咱們九州聯盟內部人心不齊,隻有亂起來,他們才能夠趁著渾水摸魚……”
安慰了一番夏芯科技總裁之後,李由又透露了一些消息。
“最近有些項目的進展還算不錯,半導體各環節廠房建設工作和人才培養工作都極為耗費資源,高總你們夏芯科技如果還有一些資源的話,暫時可以多培養人才,減少對中低端產能的擴張。
現在燕京由研、中原半導體等公司一直在擴大中低端產能,咱們也能夠趁這個機會和這些企業劃分清楚產品區間……”
原本眼神還有些憂色,但是在聽到九州科技半導體部門有新項目,高山的眼神頓時泛光。
“當然如此,咱們夏芯科技一直都在加強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工程,您放心,隻要公司有需求,我們立馬就可以拉出團隊,投入資源……”
微笑著等待高山掛斷電話,李由這才將智能終端的通信渠道關閉。
“唉,真是多事之秋。”
輕聲感慨了一句,李由將最近的實驗報告和剛剛的通話消息,整理打包發送給了總裁辦公室。
總裁辦公室做好了備份,顧青就已經坐在辦公室座椅上麵翻閱這些文件資料。
“山姆大叔這一手,或許是徹底進入陷境的放手一搏,或許是想要以此為契機,想要通過建設分廠,獲取技術知識,也或許就是單純為了惡心我們,讓團體出現間隙。
但是你們能夠攪動渾水,就沒有想過我們這些小魚小蝦也能夠聚集起來,攪動魚池嗎?”
月球基地的二期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如果不是為了給更多人口生活提供必要的廢料處理資源,現在顧青就想擴大“先驅者”的名額了。
大夏官方也談妥了合作,雙方雖然不能迴到當初那蜜裏調油的時光,但也算可以信任的夥伴。
有退路,並且頭頂足夠安全,不用擔心某些特殊意外發生,顧青在麵對這一堆雜亂事情的時候,心情也比以往輕鬆許多。
隻不過,他的心情一輕鬆,有些人就沒辦法輕鬆起來。
“獬豸,把歐洲各國和山姆大叔的邀請函都歸納整理成冊,將他們的相關負責人都拉到一個群裏麵,就說現在我們九州科技的工程師資源和半導體設備研發製造資源比較緊張,無法與更多企業機構達成合作,他們可以在群裏麵交流溝通一下。
對了,記得給咱們大夏官方、北極毛熊和山姆大叔的三方代表都安排一個群管理,將情況說明白,讓他們自行思考。”
建群,本來就是一個極為簡單的事情。
隻不過九州科技的這個群一建立,包括大夏官方在內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都懵了。
這種事情不應該一對一,溝通協商交流的嗎?
直接弄個大群,是什麽意思?
而且……如果是按照某種地位給予管理員權限的話,為什麽隻有三位管理員?剩下那兩位呢?
加群的代表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十人群,到幾十人小群,人雖然變多,但群消息卻越發寂寥。
在半導體產業,九州科技就是真正的壓艙石,隻要九州科技的半導體項目待在大夏,夏芯科技就能夠沒有憂慮,一門心思的增產能,上新工藝。
但是如果九州科技真的打算到美利堅建設分公司和分工廠,夏芯科技的某些高觀察都在琢磨,要如何處置,才能夠保證大夏本土產業繼續高速發展的同時,到美利堅市場那邊承接九州科技的工藝技術,以免行業內出現能夠與自己公司匹敵的競爭對手。
與九州科技合作多年,成為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企業,夏芯科技的總裁高山,在看到美利堅官方宣布的這一大堆消息之後,沒有絲毫猶豫,就拿起衛星手機,撥通了九州科技高管層的電話。
李由看著未接來電上麵顯示的名字,神情微怔。
他看著周圍這些研究員們緊鎖的眉頭,搖搖頭,擺手走到一旁休息室,這才接通了電話。
“高總,上次你可是說要請客吃飯,怎麽?有空到蓉城來遊玩?”
高山聽著電話裏熟悉的腔調,心裏麵卻有些不穩。
不過,想到公司的業務,他還是籌措語句,開口說道:“李老哥,說來慚愧,我這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就是剛剛老美那邊放出來的新聞,您看了嗎?
雖然他們說歡迎我們夏芯科技過去建廠開分部公司,但我們夏芯科技並沒有接到他們的正式郵件信函,也沒有和他們溝通交流過,而且咱們夏芯科技還在大夏本土規劃了四座矽基芯片晶圓廠房和一座碳基芯片的材料廠房,根本就不存在能夠騰出人力物力去其他國家市場了。”
並沒有問九州科技這邊的情況,夏芯科技總裁高山隻是說著自家公司的處境。
李由當然知道這位高總裁心裏麵念的是什麽經。
騰出右手,快速翻閱了新聞詳情,又瞥了眼郵箱裏麵的信函內容,李由這才開口迴應道:“山姆大叔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說句實話,我們半導體部門的官方郵箱裏麵,每個月都會接到類似的合作邀約信函,有山姆大叔官方的,有nasa的,有大不列顛的,也有歐洲半導體公司,甚至連阿斯麥公司的合作邀約都沒有停過。
但是高總您應該也知道,我們九州科技隻會對用戶負責,並沒有對美利堅市場有太多想法,而且我們公司發展的這些年裏,山姆大叔每每敵視甚至限製我們發展,現在邀請我們合作,可以說是一場荒唐滑稽的笑話。
您放心,我們九州科技半導體部門絕對不會為競爭對手輸送子彈,更不可能真如他們所願,千裏迢迢去境外建設分工廠。”
“嘿,李老哥這話聽著就提氣,我就說咱們兩家公司並肩走了這麽久,怎麽可能山姆大叔一示好,就要分家幹活了。”
“他們想的就是咱們九州聯盟內部人心不齊,隻有亂起來,他們才能夠趁著渾水摸魚……”
安慰了一番夏芯科技總裁之後,李由又透露了一些消息。
“最近有些項目的進展還算不錯,半導體各環節廠房建設工作和人才培養工作都極為耗費資源,高總你們夏芯科技如果還有一些資源的話,暫時可以多培養人才,減少對中低端產能的擴張。
現在燕京由研、中原半導體等公司一直在擴大中低端產能,咱們也能夠趁這個機會和這些企業劃分清楚產品區間……”
原本眼神還有些憂色,但是在聽到九州科技半導體部門有新項目,高山的眼神頓時泛光。
“當然如此,咱們夏芯科技一直都在加強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工程,您放心,隻要公司有需求,我們立馬就可以拉出團隊,投入資源……”
微笑著等待高山掛斷電話,李由這才將智能終端的通信渠道關閉。
“唉,真是多事之秋。”
輕聲感慨了一句,李由將最近的實驗報告和剛剛的通話消息,整理打包發送給了總裁辦公室。
總裁辦公室做好了備份,顧青就已經坐在辦公室座椅上麵翻閱這些文件資料。
“山姆大叔這一手,或許是徹底進入陷境的放手一搏,或許是想要以此為契機,想要通過建設分廠,獲取技術知識,也或許就是單純為了惡心我們,讓團體出現間隙。
但是你們能夠攪動渾水,就沒有想過我們這些小魚小蝦也能夠聚集起來,攪動魚池嗎?”
月球基地的二期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如果不是為了給更多人口生活提供必要的廢料處理資源,現在顧青就想擴大“先驅者”的名額了。
大夏官方也談妥了合作,雙方雖然不能迴到當初那蜜裏調油的時光,但也算可以信任的夥伴。
有退路,並且頭頂足夠安全,不用擔心某些特殊意外發生,顧青在麵對這一堆雜亂事情的時候,心情也比以往輕鬆許多。
隻不過,他的心情一輕鬆,有些人就沒辦法輕鬆起來。
“獬豸,把歐洲各國和山姆大叔的邀請函都歸納整理成冊,將他們的相關負責人都拉到一個群裏麵,就說現在我們九州科技的工程師資源和半導體設備研發製造資源比較緊張,無法與更多企業機構達成合作,他們可以在群裏麵交流溝通一下。
對了,記得給咱們大夏官方、北極毛熊和山姆大叔的三方代表都安排一個群管理,將情況說明白,讓他們自行思考。”
建群,本來就是一個極為簡單的事情。
隻不過九州科技的這個群一建立,包括大夏官方在內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都懵了。
這種事情不應該一對一,溝通協商交流的嗎?
直接弄個大群,是什麽意思?
而且……如果是按照某種地位給予管理員權限的話,為什麽隻有三位管理員?剩下那兩位呢?
加群的代表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十人群,到幾十人小群,人雖然變多,但群消息卻越發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