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大草原,作為西抵北亞和歐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東界葉尼塞河,南北跨度兩千五百公裏的世界第三大草原,它的生態係統裏生存著數以百萬計的角馬和各種野生動物。
角馬遷徙什麽的,林雲表示動物世界裏自己看過很多次了。
不過今天這裏的寧靜卻被戰爭的硝煙所打破了。
對了,說起寧靜,西伯利亞這個詞的含義很可能就是寧靜的土地呢。
寧靜的土地啊……林雲閉上眼睛,仿佛就能夠感受到這片遼闊大地中的絲絲安寧。
與此相比,現在在這片草原上的鋼鐵軍團便仿佛是大自然的破壞者一般,能讓人感覺到那種被象征與關聯而出的負麵感情。
但是,誰又無錯呢?
甚至有的時候,隻不過是觀念和立場不同而已,就像在不同的價值觀的人看來,對方的做法無恥而錯誤,但對方卻覺得自己並無大錯。
就像自己的文明裏日本不承認自己犯過錯一般,他們的恥文化在其他人看來就完全不可理喻。
撒……不要去想這些感性的東西了,林雲決定收迴對這片土地被賦予的寧靜之名所產生的感性認識,既然是戰爭,那麽這種東西就還是不要為好。
現在位處於自己視線下方的,是一個主戰小隊的分隊,以戰爭堡壘為核心的一個戰鬥群。
而自己現在所使用的,則是一隻爆裂機器人,也就是那種納米小蜻蜓。
在它的身上放上些世界之心的虛影光焰,便做到現在的效果了。
想到光焰,林雲就又想到了他們對世界之心溫澤的稱唿,光水晶……
但是在似光似水似晶之外,這種莫可名狀也還似焰吧。
發出了搖了搖頭的想法,林雲也能看到自己的視線也變動了起來。
真的很神奇呢,就仿佛是高科技的視線連接裝置一般。
然後,林雲知道底下的這支小隊以及旁邊幾公裏外的其他小隊們離開大部隊翻越兩個大洲的界限之山來到這人煙稀少的大草原的原因,是為了占領或者毀掉這裏麵的軍事基地。
隻要建立在擁有金屬資源的地方,就能依靠光水晶的力量源源不斷的複製鋼鐵軍團的軍事基地。
一個旭日的主戰小隊滿編是兩百個單位,而且其中的機械化部隊數目占了一半。
但是剩下的一百個數字化單兵卻並非像遊戲裏那樣是送菜的部隊,在輔助機械裝置和高威力武器的輔助下,他們所能發揮出來的力量可能並不會比坦克機甲遜色多少。
就像旭日步兵裏的坦克殺手,他手中的mx-19等離子切割炮就算是一口氣切開主戰坦克的正麵裝甲都是有可能的。
當然了這種輔助機械裝置盟軍蘇聯也是有的,像盟軍維和步兵所穿的就是機械外骨骼裝置。
雖然遊戲裏三方的步兵好像都沒有說單兵外骨骼係統的事,但實際上在這種高度複雜的戰場裏機械外骨骼完全是必不可少的。
呃……應該說基本是必不可少吧……貌似在現實裏蘇聯的征召兵也依然是那副襪子都不合身的寒磣樣子。
林雲覺得這和他們所采取的戰術策略,以及對克隆人的知識灌輸能力有關。
如果灌輸技術和克隆技術都比較好的話,在現實裏玩征召兵海也是可以的。
當林雲還在想著這些有的沒的的時候,突然間發現底下小隊的陣型改變了。
鬼王和鬼影者機甲開始加速,戰鬥堡壘、波能坦克、幹擾者機甲和狼王機甲則稍稍的減慢速度,打擊者-vx和天狗開始升天,剩下風暴坦克海嘯坦克和迅雷載具則保持著原有的速度。
迅雷運輸載具開始卸下它們中裝載著的士兵,帝國的武士開始和坦克殺手一起在這些機械海裏尋找著隱蔽和射擊位置,在這沒有掩護的大草原裏,步兵所能發揮的效力並沒有城市裏那麽強悍。
而林雲的目光則主要放在了波能坦克的身上。
波能坦克所發射的是高能重粒子束,這些重粒子會先在炮腔裏被極高的能量調製成共振的狀態,然後再接著被激光引導著發射出去。
雖然玩遊戲時的波能坦克脆弱的跟渣一樣,但林雲玩紅警的時候也問過度娘的,人家說波能坦克上還帶著層一次成型三層偏振強光護盾的樣子。
光護盾啊……林雲有些驚歎的想著,這種東西不要太科幻了。
不過也算不上科幻,畢竟雅典娜炮的存在意義除了讓激光鎖定更快捷外,更主要的就是它身上能將衛星的激光轉化為激光護盾的能力了,玩遊戲時宙斯盾剛出來的那一刻真心不要太炫。
雖然後來……那種衰減的感覺也挺讓人無語的。
也不知道他們所發現的蘇聯軍隊現在在哪裏了,反正林雲倒是看不到對方的蹤跡。
畢竟‘視覺’的範圍太小了。
林雲就在那裏看著他們在那裏布置著,快二十分鍾了才看的戰爭堡壘上那座極其顯眼的三聯裝二百毫米四十倍口徑的巨炮開始了轟擊。
二百毫米的四十倍口徑,也就代表著這些炮管足足有八米之長。
再配上炮塔,這個武器係統的長度就超過了十米。
然後如此龐大的東西再三炮齊發的將坐標定位係統製導炮彈發射出去,那種炮擊的感覺就讓林雲在震撼的同時感覺到有些熱血沸騰。
男孩子在林雲這個階段裏,或多或少都會喜歡軍事的。
那種鋼鐵和力量所帶來的感覺,會讓慢慢接觸這個龐大的世界的孩子感到迷戀,尤其是對本能渴望著力量的男孩來說。
林雲看著這三門高科技重炮在巨響中發射出去的炮彈在超越音速的急速中向著不知名的遠方飛去,心裏麵不由的想起來了將軍戰艦上的那六座巨炮。
四百毫米口徑的巨炮。
而在這個戰鬥群裏唯一一座的戰爭堡壘開火的同時,它旁邊的四架大小堪比鬼王的快二十米身長的狼王機甲的肩部裝甲開始裂開,然後露出了其中的兩架導彈發射架,緊接著,其上的也不知道是中程還是近程的製導導彈便開始噴射起了高溫火焰和大量的高熱氣體。
導彈燃燒著尾焰急速的飛去,林雲發現自己依然不知道它們會飛往的地點。
視覺什麽的,太渣了……
又過了快一分鍾的樣子,林雲就發現了以超音速飛射而來的許多v4彈道導彈。
彈道的發射再加上飛行過程中尾焰的加速,這種蘇聯大規模列裝的成熟武器的速度連一些中程導彈都可堪比擬。
伴隨著那些不可見的電磁領域的戰爭,在這雙方第一輪超遠程的交手裏,林雲隻知道己方的部隊損失了三輛不幸的坦克和幾個步兵。
超遠距離攻擊還在持續著,在電磁領域和高信息量的通訊指揮下,這些超遠距離攻擊的效果算不上多強,畢竟幾十公裏下兩三倍音速的攻擊也要飛行將近一分鍾的時間。
甚至像自己文明裏的超遠距離炮擊,幾十公裏外誤差能縮小到十幾米就算是很成熟的製導炮彈了。
要是擱二戰的時候,那戰術目的就完全是大規模部署進行火力壓製,也就是傳說中的人品戰,被炸到了也隻能怪自己運氣不好。
十幾分鍾過後,雙方才算是進入了幾公裏遠的交戰範圍。
一群的天啟、鐵錘和磁能坦克!!
磁暴步兵、征召兵、防空兵和戰熊在這群坦克群裏穿插著,鐮刀機甲時不時的蹦跳而起,天空中也還可以見到雙刃鋪天蓋地的飛舞之姿,不過在這群軍隊裏,林雲倒是沒有發現對方的英雄兵種,裝備著死光阻擊槍的超級狙擊手娜塔莎,林雲覺得她或者她們也有可能是藏在不知道那輛坦克裏了——就像咱自己家的火箭天使藏在了鬼王身後了一樣。
不過說起來,死光在自己以前的國家裏倒是被捧殺的沸沸揚揚呢,合著那儼然成為了中國民科之祖的尼古拉特斯拉。
畢竟也許是真相真的那麽駭人聽聞讓政府試圖掩蓋,也許隻是以訛傳訛的誇大其詞,但不管是哪個,現在都無從知曉了。
但若真的存在著那些政府試圖掩蓋的東西,那麽輿論引導者那以捧殺為方式的輿論引導倒確確實實是成功了。
不過最起碼,特斯拉那些傳說中領先兩百年的瘋狂想法在這裏倒是挺好的實現了,無論是死光還是磁能的科技。
實際上從遊戲裏也可見一斑了,無論是紅警二裏的磁能反應爐還是紅警三裏天啟那個什麽‘散發掉70%能量的特斯拉反應堆’,都暗示了這一點。
因為實際上在英語裏被翻譯為磁暴的單詞實際上是te,就像磁暴線圈和特斯拉線圈是一個英語詞匯,磁暴步兵和特斯拉裝甲兵也是一個英語單詞。
也就是說特斯拉反應堆就是磁暴反應堆,林雲覺得遊戲設計者的想法來源是紅警二的磁能反應爐,更深層的想法來源估計是傳說中特斯拉的無限傳輸電能時,可以達成電能增幅的效果的設想和傳說中的seg發電機。
引力的動態理論……嗎?林雲嘴角微微勾起了一個緬懷的弧度,他又想起來自己以前所拜讀的這片據說在尼古拉死後就被美國秘密收走的文章了(由於據說是被收走了所以筆者看的隻是一些大致的介紹,但貌似和量子物理隻是殊途同歸吧,以太什麽的……若它們是動態的那麽那個否定其存在的著名實驗也就不成立了)。
據說那裏麵所記載的科技,包括了空間跳躍啊光之牆啊之類天方夜譚的東西。
但現在想來,所謂的動態以太也無非就是真空能量,並且貌似這些能量的構成單元還微小到了電磁波的構成單元的樣子。
這些單元在不斷的無規則運動著,然後偶爾間聚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光子就是微觀領域所觀測到的量子漲落。
然後,若這些能量能被引動在電磁波的無線傳播過程中的話,就能夠得到從一個發射點射出一份電磁能,然後十幾個接收點能接收到十幾份電磁能的如同癡人說夢般的恐怖效果。
不過事實是這還是不太靠譜的,就算是善於調節能量共振的特斯拉,所創造的也僅僅隻是磁暴反應堆而已。
事實上,沒有那種聞名世界的大科學家的旭日,它們的線圈陣列的發明實際上是抄襲蘇聯的——像這種改天換地的偉大發明必然是需要那種才華橫溢之輩才能發明,旭日的文化能培養出無數發展應用科技的人才,但在創造力這一方麵,這些過於講究嚴謹和認真的旭日科學家還是有所欠缺。
但是雖然是抄襲,旭日的線圈和光子科技在科技含量上還是要超過大巧不工的蘇聯的,畢竟蘇聯人的那種豪邁氣質並不太適用於嚴謹精密的應用科學研究,而且特斯拉那種不講求理論的實踐作風也算是帶壞了整個蘇聯科學界——一個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在這種戰爭世界裏的影響力遠遠不是林雲所在世界裏的人所能想象的。
尼古拉特斯拉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這兩位曠古爍今的大科學家所奠基的科技造就了現在的戰爭格局,林雲毫不懷疑他們中如果缺少了一個,戰爭便肯定早已結束的判斷。
角馬遷徙什麽的,林雲表示動物世界裏自己看過很多次了。
不過今天這裏的寧靜卻被戰爭的硝煙所打破了。
對了,說起寧靜,西伯利亞這個詞的含義很可能就是寧靜的土地呢。
寧靜的土地啊……林雲閉上眼睛,仿佛就能夠感受到這片遼闊大地中的絲絲安寧。
與此相比,現在在這片草原上的鋼鐵軍團便仿佛是大自然的破壞者一般,能讓人感覺到那種被象征與關聯而出的負麵感情。
但是,誰又無錯呢?
甚至有的時候,隻不過是觀念和立場不同而已,就像在不同的價值觀的人看來,對方的做法無恥而錯誤,但對方卻覺得自己並無大錯。
就像自己的文明裏日本不承認自己犯過錯一般,他們的恥文化在其他人看來就完全不可理喻。
撒……不要去想這些感性的東西了,林雲決定收迴對這片土地被賦予的寧靜之名所產生的感性認識,既然是戰爭,那麽這種東西就還是不要為好。
現在位處於自己視線下方的,是一個主戰小隊的分隊,以戰爭堡壘為核心的一個戰鬥群。
而自己現在所使用的,則是一隻爆裂機器人,也就是那種納米小蜻蜓。
在它的身上放上些世界之心的虛影光焰,便做到現在的效果了。
想到光焰,林雲就又想到了他們對世界之心溫澤的稱唿,光水晶……
但是在似光似水似晶之外,這種莫可名狀也還似焰吧。
發出了搖了搖頭的想法,林雲也能看到自己的視線也變動了起來。
真的很神奇呢,就仿佛是高科技的視線連接裝置一般。
然後,林雲知道底下的這支小隊以及旁邊幾公裏外的其他小隊們離開大部隊翻越兩個大洲的界限之山來到這人煙稀少的大草原的原因,是為了占領或者毀掉這裏麵的軍事基地。
隻要建立在擁有金屬資源的地方,就能依靠光水晶的力量源源不斷的複製鋼鐵軍團的軍事基地。
一個旭日的主戰小隊滿編是兩百個單位,而且其中的機械化部隊數目占了一半。
但是剩下的一百個數字化單兵卻並非像遊戲裏那樣是送菜的部隊,在輔助機械裝置和高威力武器的輔助下,他們所能發揮出來的力量可能並不會比坦克機甲遜色多少。
就像旭日步兵裏的坦克殺手,他手中的mx-19等離子切割炮就算是一口氣切開主戰坦克的正麵裝甲都是有可能的。
當然了這種輔助機械裝置盟軍蘇聯也是有的,像盟軍維和步兵所穿的就是機械外骨骼裝置。
雖然遊戲裏三方的步兵好像都沒有說單兵外骨骼係統的事,但實際上在這種高度複雜的戰場裏機械外骨骼完全是必不可少的。
呃……應該說基本是必不可少吧……貌似在現實裏蘇聯的征召兵也依然是那副襪子都不合身的寒磣樣子。
林雲覺得這和他們所采取的戰術策略,以及對克隆人的知識灌輸能力有關。
如果灌輸技術和克隆技術都比較好的話,在現實裏玩征召兵海也是可以的。
當林雲還在想著這些有的沒的的時候,突然間發現底下小隊的陣型改變了。
鬼王和鬼影者機甲開始加速,戰鬥堡壘、波能坦克、幹擾者機甲和狼王機甲則稍稍的減慢速度,打擊者-vx和天狗開始升天,剩下風暴坦克海嘯坦克和迅雷載具則保持著原有的速度。
迅雷運輸載具開始卸下它們中裝載著的士兵,帝國的武士開始和坦克殺手一起在這些機械海裏尋找著隱蔽和射擊位置,在這沒有掩護的大草原裏,步兵所能發揮的效力並沒有城市裏那麽強悍。
而林雲的目光則主要放在了波能坦克的身上。
波能坦克所發射的是高能重粒子束,這些重粒子會先在炮腔裏被極高的能量調製成共振的狀態,然後再接著被激光引導著發射出去。
雖然玩遊戲時的波能坦克脆弱的跟渣一樣,但林雲玩紅警的時候也問過度娘的,人家說波能坦克上還帶著層一次成型三層偏振強光護盾的樣子。
光護盾啊……林雲有些驚歎的想著,這種東西不要太科幻了。
不過也算不上科幻,畢竟雅典娜炮的存在意義除了讓激光鎖定更快捷外,更主要的就是它身上能將衛星的激光轉化為激光護盾的能力了,玩遊戲時宙斯盾剛出來的那一刻真心不要太炫。
雖然後來……那種衰減的感覺也挺讓人無語的。
也不知道他們所發現的蘇聯軍隊現在在哪裏了,反正林雲倒是看不到對方的蹤跡。
畢竟‘視覺’的範圍太小了。
林雲就在那裏看著他們在那裏布置著,快二十分鍾了才看的戰爭堡壘上那座極其顯眼的三聯裝二百毫米四十倍口徑的巨炮開始了轟擊。
二百毫米的四十倍口徑,也就代表著這些炮管足足有八米之長。
再配上炮塔,這個武器係統的長度就超過了十米。
然後如此龐大的東西再三炮齊發的將坐標定位係統製導炮彈發射出去,那種炮擊的感覺就讓林雲在震撼的同時感覺到有些熱血沸騰。
男孩子在林雲這個階段裏,或多或少都會喜歡軍事的。
那種鋼鐵和力量所帶來的感覺,會讓慢慢接觸這個龐大的世界的孩子感到迷戀,尤其是對本能渴望著力量的男孩來說。
林雲看著這三門高科技重炮在巨響中發射出去的炮彈在超越音速的急速中向著不知名的遠方飛去,心裏麵不由的想起來了將軍戰艦上的那六座巨炮。
四百毫米口徑的巨炮。
而在這個戰鬥群裏唯一一座的戰爭堡壘開火的同時,它旁邊的四架大小堪比鬼王的快二十米身長的狼王機甲的肩部裝甲開始裂開,然後露出了其中的兩架導彈發射架,緊接著,其上的也不知道是中程還是近程的製導導彈便開始噴射起了高溫火焰和大量的高熱氣體。
導彈燃燒著尾焰急速的飛去,林雲發現自己依然不知道它們會飛往的地點。
視覺什麽的,太渣了……
又過了快一分鍾的樣子,林雲就發現了以超音速飛射而來的許多v4彈道導彈。
彈道的發射再加上飛行過程中尾焰的加速,這種蘇聯大規模列裝的成熟武器的速度連一些中程導彈都可堪比擬。
伴隨著那些不可見的電磁領域的戰爭,在這雙方第一輪超遠程的交手裏,林雲隻知道己方的部隊損失了三輛不幸的坦克和幾個步兵。
超遠距離攻擊還在持續著,在電磁領域和高信息量的通訊指揮下,這些超遠距離攻擊的效果算不上多強,畢竟幾十公裏下兩三倍音速的攻擊也要飛行將近一分鍾的時間。
甚至像自己文明裏的超遠距離炮擊,幾十公裏外誤差能縮小到十幾米就算是很成熟的製導炮彈了。
要是擱二戰的時候,那戰術目的就完全是大規模部署進行火力壓製,也就是傳說中的人品戰,被炸到了也隻能怪自己運氣不好。
十幾分鍾過後,雙方才算是進入了幾公裏遠的交戰範圍。
一群的天啟、鐵錘和磁能坦克!!
磁暴步兵、征召兵、防空兵和戰熊在這群坦克群裏穿插著,鐮刀機甲時不時的蹦跳而起,天空中也還可以見到雙刃鋪天蓋地的飛舞之姿,不過在這群軍隊裏,林雲倒是沒有發現對方的英雄兵種,裝備著死光阻擊槍的超級狙擊手娜塔莎,林雲覺得她或者她們也有可能是藏在不知道那輛坦克裏了——就像咱自己家的火箭天使藏在了鬼王身後了一樣。
不過說起來,死光在自己以前的國家裏倒是被捧殺的沸沸揚揚呢,合著那儼然成為了中國民科之祖的尼古拉特斯拉。
畢竟也許是真相真的那麽駭人聽聞讓政府試圖掩蓋,也許隻是以訛傳訛的誇大其詞,但不管是哪個,現在都無從知曉了。
但若真的存在著那些政府試圖掩蓋的東西,那麽輿論引導者那以捧殺為方式的輿論引導倒確確實實是成功了。
不過最起碼,特斯拉那些傳說中領先兩百年的瘋狂想法在這裏倒是挺好的實現了,無論是死光還是磁能的科技。
實際上從遊戲裏也可見一斑了,無論是紅警二裏的磁能反應爐還是紅警三裏天啟那個什麽‘散發掉70%能量的特斯拉反應堆’,都暗示了這一點。
因為實際上在英語裏被翻譯為磁暴的單詞實際上是te,就像磁暴線圈和特斯拉線圈是一個英語詞匯,磁暴步兵和特斯拉裝甲兵也是一個英語單詞。
也就是說特斯拉反應堆就是磁暴反應堆,林雲覺得遊戲設計者的想法來源是紅警二的磁能反應爐,更深層的想法來源估計是傳說中特斯拉的無限傳輸電能時,可以達成電能增幅的效果的設想和傳說中的seg發電機。
引力的動態理論……嗎?林雲嘴角微微勾起了一個緬懷的弧度,他又想起來自己以前所拜讀的這片據說在尼古拉死後就被美國秘密收走的文章了(由於據說是被收走了所以筆者看的隻是一些大致的介紹,但貌似和量子物理隻是殊途同歸吧,以太什麽的……若它們是動態的那麽那個否定其存在的著名實驗也就不成立了)。
據說那裏麵所記載的科技,包括了空間跳躍啊光之牆啊之類天方夜譚的東西。
但現在想來,所謂的動態以太也無非就是真空能量,並且貌似這些能量的構成單元還微小到了電磁波的構成單元的樣子。
這些單元在不斷的無規則運動著,然後偶爾間聚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光子就是微觀領域所觀測到的量子漲落。
然後,若這些能量能被引動在電磁波的無線傳播過程中的話,就能夠得到從一個發射點射出一份電磁能,然後十幾個接收點能接收到十幾份電磁能的如同癡人說夢般的恐怖效果。
不過事實是這還是不太靠譜的,就算是善於調節能量共振的特斯拉,所創造的也僅僅隻是磁暴反應堆而已。
事實上,沒有那種聞名世界的大科學家的旭日,它們的線圈陣列的發明實際上是抄襲蘇聯的——像這種改天換地的偉大發明必然是需要那種才華橫溢之輩才能發明,旭日的文化能培養出無數發展應用科技的人才,但在創造力這一方麵,這些過於講究嚴謹和認真的旭日科學家還是有所欠缺。
但是雖然是抄襲,旭日的線圈和光子科技在科技含量上還是要超過大巧不工的蘇聯的,畢竟蘇聯人的那種豪邁氣質並不太適用於嚴謹精密的應用科學研究,而且特斯拉那種不講求理論的實踐作風也算是帶壞了整個蘇聯科學界——一個世界聞名的大科學家在這種戰爭世界裏的影響力遠遠不是林雲所在世界裏的人所能想象的。
尼古拉特斯拉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這兩位曠古爍今的大科學家所奠基的科技造就了現在的戰爭格局,林雲毫不懷疑他們中如果缺少了一個,戰爭便肯定早已結束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