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史無前例的空戰(三)
抗戰雄鷹,開局就搶鬼子戰鬥機 作者:喜歡鏡子的木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航這邊並不知道日軍這次是同時對武漢和南昌發起空襲。
說實話,他沒想到小鬼子的報複心這麽大。
若不是為了找迴場子,小鬼子也不會一口氣出動那麽多飛機前來空襲。
華北戰場的事,小鬼子海軍根本不關心,因為那跟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所以就算是之前李航兩次帶著飛機去了徐州,小鬼子海軍航空兵看都沒看一眼,更別說派飛機去。
當然,陸軍也沒有找海軍求援,拉不下臉,況且陸軍本身也有新式戰機,隻是數量不多而已。
在空中,李航就給兩個中隊下達了作戰任務。
由李航帶著23中隊一共9架伊16作為第一梯隊發起進攻,董名得帶著第21中隊的8架伊16緊跟第23中隊。
之所以這麽安排,是因為第21中隊裝備伊16比較早,雖說補充了幾架新型號,但大部分還是伊16-4/5型,隻有兩挺7.62mm的航空機槍。
這樣一來,火力就要差一些。
而且最大速度也慢。
李航的打法還是很簡單,那就是利用23中隊的伊16-10型的強大火力和速度,衝散日軍的編隊,然後21中隊跟上。
這樣就能爭取較多的時間,等待孝感的援華航空隊援兵抵達。
戰術是早就製定了的,也就是所謂的演練。
升空後,趁著有空,李航又給分別帶隊的董銘德和梁天成強調了一下,又由二人向下麵的飛行員傳達。
這就是沒有無線電的弊端,交流比較麻煩。
或許李航得在新式戰機上補齊這個短板。
“發現日軍機群,正東方向,距離約二十公裏,目前隻發現日軍艦載機!”
“不,後麵有轟炸機群,距離較遠!”
隨著周智凱的唿喊,信號燈也隨即響起,兩個中隊的飛行員紛紛看向東邊。
此地已經離開武漢城數十公裏。
沒辦法,日軍機群規模太大,又是貼著長江飛來,所以在黃石以東就被發現了。
不過武漢這邊得到的消息隻是有幾十架日機,具體多少卻是不知道。
但當李航等人抵達相關空域的時候,才意識到日軍這次出動了少飛機。
即便是元旦那天的空戰,日軍也隻是出動了30架九六式艦載戰鬥機和24架九六陸攻。
二二五空戰,也隻有三十多架艦載機和十幾架轟炸機。
之所以艦載機數量一直都保持著三十多架,是因為少了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而看到眼前的日軍,李航等人都變得認真起來。
應該是36架日軍艦載戰鬥機。
很好認,日軍的隊列一共四列,每列9架飛機。
每列的9架飛機又以三三製分為三個小編隊。
至於更後方,隱約能看見轟炸機機群,黑壓壓一片,就是不知道有多少。
李航一隻手伸出駕駛艙,舉起大拇指示意了一下。
其餘飛行員瞬間明白,當即深唿吸,放在操作杆的手也開始用力,雙眼直直地盯著前方。
他們身後便是武漢,他們不能慫!
他們享受著最好的待遇,更不能退!
雖然這種大規模空戰很混亂,但隻要堅持過第一波對射,接下來就好辦了。
很快,雙方的飛機都開始加速,一場史無前例的空戰在武漢東邊的長江上空打響!
。。。。。。
“戰鬥打響了!很激烈,根據前線傳迴來的消息,每分鍾都有飛機掉下來,根本分不清是哪邊的飛機。”
武漢,航空委員會前敵指揮部,一名中校軍官掛斷電話就對老鄒匯報。
“日軍飛機有多少?”毛幫楚著急問道。
“不清楚,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日軍飛機可能超過六十架,甚至更多!”中校搖了搖頭。
他們在武漢,對於東邊的空戰,能知道的不多。
“援華航空隊那邊呢?孝感的蘇軍飛機起飛沒有?隻要他們的40架伊16起飛,就算是日軍來了六七十架飛機,我們也能打。”毛幫楚繼續追問。
他的親弟弟就在天上,不可能不擔心。
“援華航空隊的飛機在十分鍾前就全部起飛了,這會兒應該抵達戰場了。”
“主任,這次我們或許有些失算了,要是能多調一些飛機來就好了。”毛幫楚有些開始患得患失。
要知道在之前的會議上,他還在質疑,如今卻是態度大變。
“沒辦法,我們在武漢周邊就這麽多飛機。第三大隊在商丘,需要支援徐州戰場,不能隨便調動;第五大隊在南昌,還要執行之前商議好的那次任務。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們的飛機太少了,可以用作攔截的部隊也少了。”老鄒有些感慨。
“我們現在手中的驅逐機也就不到百架,也就加上蘭州那批飛機才有一百多架。”
“我打算重建第九大隊,毛副總指揮以為如何?”老周看向眼前這個跟自己矛盾不小的副手。
“第九大隊是攻擊機大隊。”
“那又如何?誰說一定得是攻擊機大隊?那因為之前有攻擊機,所以才以此設立了第九大隊。”老鄒反問了一句。
毛幫楚聽聞看了一下眼前的老鄒,“主任打算以誰為大隊長?應該是李航吧?他加入航空委員會不到半年,若是就這麽擔任大隊長,主任可曾考慮過其他飛行員的感受。”
“毛副總指揮認為李航的能力和功勞不能擔任大隊長?”
“自然可以當,隻是主任也需要考慮考慮下麵人的想法。”毛幫楚委婉地提醒了一下,“而且,我們沒有那麽多飛行員。”
聽到這話,老鄒不禁有些沉默,過了一會兒才說,“幾個大隊的飛行員湊一下,還是能湊出一支大隊的飛行員,而且最近一兩個月,有不少來自南洋、歐美的華僑子弟想來加入空軍,他們中間不少人有飛行經曆。
我們可以先組建兩個中隊,湊齊兩個中隊的飛行員還是沒問題的。”
“後續呢?我們的飛行員培訓能力能滿足四個驅逐機大隊的消耗嗎?”
“這也簡單,在成都、蘭州等地建立中央航校分校,加大飛行員培養力度。”
聽到這話,毛幫楚便知道老周早就考慮好了,也沒在這裏跟對方硬剛,“恢複第九大隊並讓李航當大隊長,並不是你我二人就能決定的,而且李航至少要堅持過這次空戰。”
毛幫楚話音剛落,通訊室的電話就再次響起。
說實話,他沒想到小鬼子的報複心這麽大。
若不是為了找迴場子,小鬼子也不會一口氣出動那麽多飛機前來空襲。
華北戰場的事,小鬼子海軍根本不關心,因為那跟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所以就算是之前李航兩次帶著飛機去了徐州,小鬼子海軍航空兵看都沒看一眼,更別說派飛機去。
當然,陸軍也沒有找海軍求援,拉不下臉,況且陸軍本身也有新式戰機,隻是數量不多而已。
在空中,李航就給兩個中隊下達了作戰任務。
由李航帶著23中隊一共9架伊16作為第一梯隊發起進攻,董名得帶著第21中隊的8架伊16緊跟第23中隊。
之所以這麽安排,是因為第21中隊裝備伊16比較早,雖說補充了幾架新型號,但大部分還是伊16-4/5型,隻有兩挺7.62mm的航空機槍。
這樣一來,火力就要差一些。
而且最大速度也慢。
李航的打法還是很簡單,那就是利用23中隊的伊16-10型的強大火力和速度,衝散日軍的編隊,然後21中隊跟上。
這樣就能爭取較多的時間,等待孝感的援華航空隊援兵抵達。
戰術是早就製定了的,也就是所謂的演練。
升空後,趁著有空,李航又給分別帶隊的董銘德和梁天成強調了一下,又由二人向下麵的飛行員傳達。
這就是沒有無線電的弊端,交流比較麻煩。
或許李航得在新式戰機上補齊這個短板。
“發現日軍機群,正東方向,距離約二十公裏,目前隻發現日軍艦載機!”
“不,後麵有轟炸機群,距離較遠!”
隨著周智凱的唿喊,信號燈也隨即響起,兩個中隊的飛行員紛紛看向東邊。
此地已經離開武漢城數十公裏。
沒辦法,日軍機群規模太大,又是貼著長江飛來,所以在黃石以東就被發現了。
不過武漢這邊得到的消息隻是有幾十架日機,具體多少卻是不知道。
但當李航等人抵達相關空域的時候,才意識到日軍這次出動了少飛機。
即便是元旦那天的空戰,日軍也隻是出動了30架九六式艦載戰鬥機和24架九六陸攻。
二二五空戰,也隻有三十多架艦載機和十幾架轟炸機。
之所以艦載機數量一直都保持著三十多架,是因為少了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而看到眼前的日軍,李航等人都變得認真起來。
應該是36架日軍艦載戰鬥機。
很好認,日軍的隊列一共四列,每列9架飛機。
每列的9架飛機又以三三製分為三個小編隊。
至於更後方,隱約能看見轟炸機機群,黑壓壓一片,就是不知道有多少。
李航一隻手伸出駕駛艙,舉起大拇指示意了一下。
其餘飛行員瞬間明白,當即深唿吸,放在操作杆的手也開始用力,雙眼直直地盯著前方。
他們身後便是武漢,他們不能慫!
他們享受著最好的待遇,更不能退!
雖然這種大規模空戰很混亂,但隻要堅持過第一波對射,接下來就好辦了。
很快,雙方的飛機都開始加速,一場史無前例的空戰在武漢東邊的長江上空打響!
。。。。。。
“戰鬥打響了!很激烈,根據前線傳迴來的消息,每分鍾都有飛機掉下來,根本分不清是哪邊的飛機。”
武漢,航空委員會前敵指揮部,一名中校軍官掛斷電話就對老鄒匯報。
“日軍飛機有多少?”毛幫楚著急問道。
“不清楚,可能超乎我們的想象,日軍飛機可能超過六十架,甚至更多!”中校搖了搖頭。
他們在武漢,對於東邊的空戰,能知道的不多。
“援華航空隊那邊呢?孝感的蘇軍飛機起飛沒有?隻要他們的40架伊16起飛,就算是日軍來了六七十架飛機,我們也能打。”毛幫楚繼續追問。
他的親弟弟就在天上,不可能不擔心。
“援華航空隊的飛機在十分鍾前就全部起飛了,這會兒應該抵達戰場了。”
“主任,這次我們或許有些失算了,要是能多調一些飛機來就好了。”毛幫楚有些開始患得患失。
要知道在之前的會議上,他還在質疑,如今卻是態度大變。
“沒辦法,我們在武漢周邊就這麽多飛機。第三大隊在商丘,需要支援徐州戰場,不能隨便調動;第五大隊在南昌,還要執行之前商議好的那次任務。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們的飛機太少了,可以用作攔截的部隊也少了。”老鄒有些感慨。
“我們現在手中的驅逐機也就不到百架,也就加上蘭州那批飛機才有一百多架。”
“我打算重建第九大隊,毛副總指揮以為如何?”老周看向眼前這個跟自己矛盾不小的副手。
“第九大隊是攻擊機大隊。”
“那又如何?誰說一定得是攻擊機大隊?那因為之前有攻擊機,所以才以此設立了第九大隊。”老鄒反問了一句。
毛幫楚聽聞看了一下眼前的老鄒,“主任打算以誰為大隊長?應該是李航吧?他加入航空委員會不到半年,若是就這麽擔任大隊長,主任可曾考慮過其他飛行員的感受。”
“毛副總指揮認為李航的能力和功勞不能擔任大隊長?”
“自然可以當,隻是主任也需要考慮考慮下麵人的想法。”毛幫楚委婉地提醒了一下,“而且,我們沒有那麽多飛行員。”
聽到這話,老鄒不禁有些沉默,過了一會兒才說,“幾個大隊的飛行員湊一下,還是能湊出一支大隊的飛行員,而且最近一兩個月,有不少來自南洋、歐美的華僑子弟想來加入空軍,他們中間不少人有飛行經曆。
我們可以先組建兩個中隊,湊齊兩個中隊的飛行員還是沒問題的。”
“後續呢?我們的飛行員培訓能力能滿足四個驅逐機大隊的消耗嗎?”
“這也簡單,在成都、蘭州等地建立中央航校分校,加大飛行員培養力度。”
聽到這話,毛幫楚便知道老周早就考慮好了,也沒在這裏跟對方硬剛,“恢複第九大隊並讓李航當大隊長,並不是你我二人就能決定的,而且李航至少要堅持過這次空戰。”
毛幫楚話音剛落,通訊室的電話就再次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