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愈發嚴峻的局勢(三)
抗戰雄鷹,開局就搶鬼子戰鬥機 作者:喜歡鏡子的木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不是九六艦戰,而是日軍新式飛機吧?”
看到李航如此小題大做,老周瞬間明白了怎麽迴事。
九六艦戰對於中國空軍也不陌生,畢竟李航自己都開了一架迴來。
加上這兩年各種繳獲的,還是能拚出幾架能開的九六式艦載戰鬥機。
不要忘了日軍多次空襲都有這玩意出現,總有一兩架沒有當場爆炸的。
因此空軍對這款日軍主力艦載機也沒多大的興趣了。
他們又不搞艦載機,有些地方也沒法借鑒。
因為他們發現一個問題,日軍飛機真的很脆。
李航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卑職擔心有人泄露消息,故意混淆視聽。”
“你確定要把這飛機拆了?到時候可不見得能拚起來。”
“長官,不拆也弄不走。”
零式戰鬥機翼展有12米寬,長9米多,空重1.68噸。
這要是不拆,根本弄不走。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機翼給拆了,然後找二十來個人試著把機體給抬迴去。
這也是為什麽李航要找專業的維修人員帶著工具來的原因。
他們拆了,說不定還有機會給拚迴去,這要是自己硬拆,這飛機肯定廢了。
說到後麵,李航還把那架零式戰鬥機上麵的編號給抹了,免得有人記住這個編號而透露出消息。
這架零式戰鬥機就算是運迴去,也不見得能飛起來,但這也是好東西。
等以後再擊落幾架零式戰鬥機,總能拚出一架完整的。
自己這邊肯定用不著,但是老美肯定需要。
不好好宰宰老美,李航白折騰這麽半天了。
老周本來也一堆事,但想到眼前這架日軍新飛機,也有些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就一直在這裏等著。
在等維修人員的途中,發現飛機的老鄉找來了二十來個勞動力。
二十幾歲到五十幾歲都有。
不要覺得五十幾歲的人年齡大,但是抬東西,年輕人還真不見得比得上。
有些老鄉還自帶著工具,竹子做的棍子,可用來承力或者人杵著。
還有粗大的麻繩這些。
李航覺得,那不是抬石頭用的,就是抬棺材的。
然後一群人就開始在附近就地取材弄工具。
粗壯的木頭肯定少不了。
維修人員趕來已經是下午四五點了,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忙碌,他們終於把機翼給拆了下來,這過程肯定有些暴力拆卸的情況,但也沒法了。
等一群人把這飛機抬到北麵的山下已經都七點多了。
隨即眾人才把這飛機給抬在車上,用布蓋著,然後拉向長江邊的碼頭。
這架飛機肯定不會拉迴成都,太折騰了,李航準備給弄到綦江的第二飛機製造廠去。
第二飛機製造廠前身為中國和意大利合辦的南昌飛機製造廠,全麵抗戰爆發意大利的技術人員迴國,蘇聯專家到該廠指導仿造過蘇聯戰鬥機。
如今是生產民27式d型戰鬥機的主力廠家,同時也承擔著第一路軍司令部麾下各飛機的大修事宜。
最重要的是,這個飛機廠的廠房在綦江下麵一個鎮的溶洞裏,比較隱蔽,小鬼子想炸了這裏也不容易。
“長官,下落不明的四人中,有三個找到了,兩死一重傷,還剩一個沒找到。”
等李航迴到司令部的時候,雷天眷就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而這也意味著戰死的飛行員數量上升到了29人。
“還剩一個沒找到?誰?不會又是謝文海吧?”李航知道沒找到的四人名單,很快就有了一個猜測。
雷天眷無奈的點頭,“長官猜得真準,真的是謝文海。”
“還真是他,再去找找看,他的飛機應該是在涪陵附近被擊落的。如果是旁人,我覺得活下來的幾率不大,要是他的話,不是沒可能。”想到謝文海在海南島跳傘都能活下來,沒道理在大本營附近跳傘就找不到人。
“是,長官!”
“所有飛行員都到了嗎?”李航問起正事。
“都到了,都等半天了。”
“哈哈,有事情耽擱了,正好磨磨他們的事情。”
要知道耽擱的原因是他找到了一架完好程度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零式戰鬥機,讓這些飛行員等等也沒什麽。
等李航來到教室的時候,三十多名飛行員一起站了起來。
“李長官!”
那場麵還是讓人很震撼的。
要知道這三十多人已經算得上是空軍最優秀的飛行員,一半左右都是王牌飛行員。
這些人分別來自第四大隊的21和35中隊、第五大隊的17和18中隊、第九大隊的25、26和27中隊。
七個中隊,滿編狀態下是84人,若是加上大隊長和副大隊長,還要多幾個人。
如今隻有三十多人。
原因也簡單,剩下的四十多人,不是受傷,就是戰死。即便是受傷的,短時間也迴不來。
說這三十多人就是中國空軍最後的希望,倒不至於,但絕對是大部分精銳了。
因為第七大隊還有兩個頂級王牌飛行員。
“都坐下吧。”李航一邊走,一邊輕輕向下拍了拍手,然後來到了簡易的講台前。
然後就是一陣整齊的坐下聲音。
看著眼前這些成長更多的飛行員,李航神色平淡,“本來這個會議是打算昨天開的,結果有事就推遲到今下午。然後下午又遇到一點事,所以就推遲到了現在。
先說聲抱歉!”
“李長官,還請教我們如何擊落日機。”高友新激動地起身發言。
“別急,今晚上召集你們來的目的就是這事,所以聽我慢慢說。”李航示意對方坐下。
話音未落,李航就感覺這些飛行員都看著自己,顯然他們也等著自己放大招。
或者說是昨天的仗打的太憋屈了,他們心裏也有些不甘心。
李航抿了抿嘴,也能理解這些人的心情,“我先來說幾個數據。
根據我們統計出來的結果,我們這一次一共日軍的艦載驅逐機39架,這是比較準確的數字,而不是報紙說的70架。”
其實日軍損失是37架,之所以李航這邊統計出來是39架,也是存在一定的誤差,畢竟想要確認數字是否百分百準確,也不是多容易。
畢竟中日雙方總不可能打完後,通個電話問問你損失多少吧?
看到李航如此小題大做,老周瞬間明白了怎麽迴事。
九六艦戰對於中國空軍也不陌生,畢竟李航自己都開了一架迴來。
加上這兩年各種繳獲的,還是能拚出幾架能開的九六式艦載戰鬥機。
不要忘了日軍多次空襲都有這玩意出現,總有一兩架沒有當場爆炸的。
因此空軍對這款日軍主力艦載機也沒多大的興趣了。
他們又不搞艦載機,有些地方也沒法借鑒。
因為他們發現一個問題,日軍飛機真的很脆。
李航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卑職擔心有人泄露消息,故意混淆視聽。”
“你確定要把這飛機拆了?到時候可不見得能拚起來。”
“長官,不拆也弄不走。”
零式戰鬥機翼展有12米寬,長9米多,空重1.68噸。
這要是不拆,根本弄不走。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機翼給拆了,然後找二十來個人試著把機體給抬迴去。
這也是為什麽李航要找專業的維修人員帶著工具來的原因。
他們拆了,說不定還有機會給拚迴去,這要是自己硬拆,這飛機肯定廢了。
說到後麵,李航還把那架零式戰鬥機上麵的編號給抹了,免得有人記住這個編號而透露出消息。
這架零式戰鬥機就算是運迴去,也不見得能飛起來,但這也是好東西。
等以後再擊落幾架零式戰鬥機,總能拚出一架完整的。
自己這邊肯定用不著,但是老美肯定需要。
不好好宰宰老美,李航白折騰這麽半天了。
老周本來也一堆事,但想到眼前這架日軍新飛機,也有些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就一直在這裏等著。
在等維修人員的途中,發現飛機的老鄉找來了二十來個勞動力。
二十幾歲到五十幾歲都有。
不要覺得五十幾歲的人年齡大,但是抬東西,年輕人還真不見得比得上。
有些老鄉還自帶著工具,竹子做的棍子,可用來承力或者人杵著。
還有粗大的麻繩這些。
李航覺得,那不是抬石頭用的,就是抬棺材的。
然後一群人就開始在附近就地取材弄工具。
粗壯的木頭肯定少不了。
維修人員趕來已經是下午四五點了,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忙碌,他們終於把機翼給拆了下來,這過程肯定有些暴力拆卸的情況,但也沒法了。
等一群人把這飛機抬到北麵的山下已經都七點多了。
隨即眾人才把這飛機給抬在車上,用布蓋著,然後拉向長江邊的碼頭。
這架飛機肯定不會拉迴成都,太折騰了,李航準備給弄到綦江的第二飛機製造廠去。
第二飛機製造廠前身為中國和意大利合辦的南昌飛機製造廠,全麵抗戰爆發意大利的技術人員迴國,蘇聯專家到該廠指導仿造過蘇聯戰鬥機。
如今是生產民27式d型戰鬥機的主力廠家,同時也承擔著第一路軍司令部麾下各飛機的大修事宜。
最重要的是,這個飛機廠的廠房在綦江下麵一個鎮的溶洞裏,比較隱蔽,小鬼子想炸了這裏也不容易。
“長官,下落不明的四人中,有三個找到了,兩死一重傷,還剩一個沒找到。”
等李航迴到司令部的時候,雷天眷就帶來了最新的消息。
而這也意味著戰死的飛行員數量上升到了29人。
“還剩一個沒找到?誰?不會又是謝文海吧?”李航知道沒找到的四人名單,很快就有了一個猜測。
雷天眷無奈的點頭,“長官猜得真準,真的是謝文海。”
“還真是他,再去找找看,他的飛機應該是在涪陵附近被擊落的。如果是旁人,我覺得活下來的幾率不大,要是他的話,不是沒可能。”想到謝文海在海南島跳傘都能活下來,沒道理在大本營附近跳傘就找不到人。
“是,長官!”
“所有飛行員都到了嗎?”李航問起正事。
“都到了,都等半天了。”
“哈哈,有事情耽擱了,正好磨磨他們的事情。”
要知道耽擱的原因是他找到了一架完好程度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零式戰鬥機,讓這些飛行員等等也沒什麽。
等李航來到教室的時候,三十多名飛行員一起站了起來。
“李長官!”
那場麵還是讓人很震撼的。
要知道這三十多人已經算得上是空軍最優秀的飛行員,一半左右都是王牌飛行員。
這些人分別來自第四大隊的21和35中隊、第五大隊的17和18中隊、第九大隊的25、26和27中隊。
七個中隊,滿編狀態下是84人,若是加上大隊長和副大隊長,還要多幾個人。
如今隻有三十多人。
原因也簡單,剩下的四十多人,不是受傷,就是戰死。即便是受傷的,短時間也迴不來。
說這三十多人就是中國空軍最後的希望,倒不至於,但絕對是大部分精銳了。
因為第七大隊還有兩個頂級王牌飛行員。
“都坐下吧。”李航一邊走,一邊輕輕向下拍了拍手,然後來到了簡易的講台前。
然後就是一陣整齊的坐下聲音。
看著眼前這些成長更多的飛行員,李航神色平淡,“本來這個會議是打算昨天開的,結果有事就推遲到今下午。然後下午又遇到一點事,所以就推遲到了現在。
先說聲抱歉!”
“李長官,還請教我們如何擊落日機。”高友新激動地起身發言。
“別急,今晚上召集你們來的目的就是這事,所以聽我慢慢說。”李航示意對方坐下。
話音未落,李航就感覺這些飛行員都看著自己,顯然他們也等著自己放大招。
或者說是昨天的仗打的太憋屈了,他們心裏也有些不甘心。
李航抿了抿嘴,也能理解這些人的心情,“我先來說幾個數據。
根據我們統計出來的結果,我們這一次一共日軍的艦載驅逐機39架,這是比較準確的數字,而不是報紙說的70架。”
其實日軍損失是37架,之所以李航這邊統計出來是39架,也是存在一定的誤差,畢竟想要確認數字是否百分百準確,也不是多容易。
畢竟中日雙方總不可能打完後,通個電話問問你損失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