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蘭便也點頭。
剛一舉步,身後撐傘的碧玉突然麵帶難色,悄悄將她拉住,湊到耳邊低聲道,「四小姐,婢子要去茅房。」
人有三急,沈清蘭點頭讓她去,叮囑她路上小心,快去快迴。
碧玉大概是內急得糊塗了,應個聲,拔腿就跑,連傘一起撐著走了。
沈清蘭的傘早就送給了衛長鈞,一直以來都是碧玉用她的傘護著,現在倒好,大雪飄飛,她沒個遮擋之物了。
沈清蘭笑了笑,準備伸手略擋一擋,隻覺得頭頂微微一暗,抬頭一看,一把傘從旁邊伸過來,穩穩的撐在頭頂。
沈清蘭微怔。
「走吧,別著涼了,心薏和心蓮在前麵等著。」顧中楠柔聲道,目光清朗,語氣隨和,沒有輕薄之意。
沈清蘭雖然尷尬,但人家表現的坦坦蕩蕩,自己要是扭扭捏捏,反而像心裏有鬼。
「嗯。」
沒走兩步,就聽到牆後傳來顧心薏和人說話的聲音,沈清蘭聽到這個聲音,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還沒細想,一個熟悉的人影從月亮門後走了出來。
「咦,這不是沈四小姐嗎?我聽說沈四小姐也是前幾天去陸家做客,才剛與顧家認識,沒想到已經和顧少爺親近到共撐一把傘遊蘭園賞雪的地步了,這個速度,還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啊。」
楊小姐堵在門中央,桀驁的睨著兩人,表情既得意又鄙夷,鄙夷自是覺得兩人傷風敗俗,得意則是覺得自己拿住兩人舉止不端的證據。
「楊小姐,你胡說什麽呢!」顧心蓮大喝一聲,從她身後擠了出來。
楊小姐挑眉冷笑,「我胡說?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我的眼睛可沒瞎,你若是覺得這麽做無傷大雅,不妨去大街上走一走,讓大家瞧瞧。」
顧心蓮氣得差點要動手,上次在陸家,要不是因為做客,她恐怕也忍不住要給楊小姐一點顏色看。
「心蓮,少安毋躁。」沈清蘭及時喊住,朝顧中楠點頭一笑,鑽進了顧心蓮的傘下。
沈清蘭一共與楊小姐接觸三次,在陸府初次見麵,就對這人很是厭惡,上次在珠寶鋪子,雖然沒見到人,但聽她說的那些話,更是令人氣憤作嘔,再也不想與此人有半點交集,沒想到這麽快又遇上了。
「心蓮,清者自清,何必自尋晦氣。」
顧心蓮憤憤道,「聽她說話,心裏便來氣。」
楊小姐陰陽怪氣的道,「我好好逛個園子,卻遇上這種噁心事,我還覺得晦氣呢。」
顧中楠頗好脾氣,緩緩說道,「大雪當頭,暫時遮蔽罷了,楊小姐也是個識文斷字的閨秀,不知是否聽說過東坡先生與佛印禪師的一則小故事,寓意:心中有佛,所見皆佛,不知楊小姐心中有什麽,才會覺得遮風擋雪是件噁心晦氣事?」他聲音輕輕緩緩,乍一聽和氣軟糯,再一聽,卻隱隱是反唇相譏的寒意。
楊小姐噎得一時無語。
「哈哈哈哈。」顧心蓮忍不住笑出聲來,把傘塞到沈清蘭手裏,半掩著嘴繼續笑。
楊小姐不敢再針對撐傘一事,怕自己變成蘇東坡口中的「一堆牛糞」,可又沒臉這麽離開,憋著一口氣發作不得,突然,她看到顧心蓮衣袖半垂,露出一個精緻漂亮的手鐲。
春帶彩的雲鳳鐲!
「你這鐲子哪裏來的!」她的注意力立即轉移,都集中到鐲子上。
顧心蓮眼角一挑,故意晃了晃手腕,讓鐲子和紅珊瑚手鍊相碰得清脆作響,毫不掩飾得意於歡喜,「清蘭送我的,如何?」
顧心薏很配合,立即湊過來,也舉起手晃一晃,露出另一隻雲鳳鐲。
沈清蘭有些想笑,覺得世事太巧。
「沈清蘭?沈四小姐?」楊小姐驟然變得兇惡,恨恨的盯著沈清蘭,「原來是你搶走了!」
沈清蘭冷聲道,「楊小姐似乎不太善於用詞?何為搶?難道這是楊小姐已經付過錢的東西?」
「……但是我預定了!」
「那麽,已經交了定金嗎?」
「……我跟夥計說過的!」
「空口無憑,況且,楊小姐在鋪子裏囂張狂妄之時,我當時就在裏間,楊小姐當時自己也承認,並沒有說過確定要買下鐲子的話,你不過隻是看了一眼,夥計就等了你半月之久不見答覆,難道不能再賣?」
「……」楊小姐紅臉。
沈清蘭淡然將鐲子的始末從頭到尾說一遍,顧心蓮已經冷笑連連,「楊小姐這氣勢,怕是分寧已經容不下了,還是盡快去京城叫人圍觀吧。」
楊小姐氣得直跳腳,卻又無法反駁,自個兒將牙齒咬得咯咯響,最終一甩衣袖,扭頭就走了。
這時候,碧玉才匆匆跑過來,歉意又驚愕的道,「四小姐,婢子剛見著楊小姐了,她滿麵怒容的從婢子身邊走過,沒認出婢子來。」
沈清蘭笑,「她哪裏還認得你,這會兒正氣得頭昏,怕是連楊太太來,也未必認得呢。」
顧心薏掩嘴而笑。
顧中楠也含笑抿起唇角,目光中有些閃亮的東西沉沉浮浮。
楊小姐的這個插曲實在敗興,但大家都是性情中人,一心為賞景而來,不願因此沉悶煩躁,繼續說笑著信步而行。
碧玉迴來了,沈清蘭不用再和顧中楠共用一把傘,到底輕鬆自在多了。
顧中楠也沒說什麽,一如既往的溫柔和恰到好處的風趣。
直到午時,大家才又迴到顧宅,顧夫人迎著她們,眉開眼笑,尤其看向沈清蘭時,眼睛裏似乎盛著格外多的親切和照顧。
沈清蘭在顧家用午膳,看來顧夫人早就做了準備,偌大的餐桌上竟然擺得滿滿當當,全是珍饈佳肴。
入席時,顧夫人拉著沈清蘭坐在身邊,顧心蓮立即拉著顧心薏挨著顧夫人坐在另一邊,這樣一來,最後入席的顧中楠就隻能坐在沈清蘭身邊了。
沈清蘭頓時繃緊神經,但悄悄環視一周,其他人毫不奇怪,似乎這麽個座位安排乃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萬幸的是,顧中楠並沒有借著座位之便利糾纏搭言,他始終保持著如沐春風的態度。
半碗湯下肚,沈清蘭放鬆下來了,恍惚中自己又迴到了申州,一家子圍桌而坐,其樂融融。
</br>
剛一舉步,身後撐傘的碧玉突然麵帶難色,悄悄將她拉住,湊到耳邊低聲道,「四小姐,婢子要去茅房。」
人有三急,沈清蘭點頭讓她去,叮囑她路上小心,快去快迴。
碧玉大概是內急得糊塗了,應個聲,拔腿就跑,連傘一起撐著走了。
沈清蘭的傘早就送給了衛長鈞,一直以來都是碧玉用她的傘護著,現在倒好,大雪飄飛,她沒個遮擋之物了。
沈清蘭笑了笑,準備伸手略擋一擋,隻覺得頭頂微微一暗,抬頭一看,一把傘從旁邊伸過來,穩穩的撐在頭頂。
沈清蘭微怔。
「走吧,別著涼了,心薏和心蓮在前麵等著。」顧中楠柔聲道,目光清朗,語氣隨和,沒有輕薄之意。
沈清蘭雖然尷尬,但人家表現的坦坦蕩蕩,自己要是扭扭捏捏,反而像心裏有鬼。
「嗯。」
沒走兩步,就聽到牆後傳來顧心薏和人說話的聲音,沈清蘭聽到這個聲音,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還沒細想,一個熟悉的人影從月亮門後走了出來。
「咦,這不是沈四小姐嗎?我聽說沈四小姐也是前幾天去陸家做客,才剛與顧家認識,沒想到已經和顧少爺親近到共撐一把傘遊蘭園賞雪的地步了,這個速度,還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啊。」
楊小姐堵在門中央,桀驁的睨著兩人,表情既得意又鄙夷,鄙夷自是覺得兩人傷風敗俗,得意則是覺得自己拿住兩人舉止不端的證據。
「楊小姐,你胡說什麽呢!」顧心蓮大喝一聲,從她身後擠了出來。
楊小姐挑眉冷笑,「我胡說?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我的眼睛可沒瞎,你若是覺得這麽做無傷大雅,不妨去大街上走一走,讓大家瞧瞧。」
顧心蓮氣得差點要動手,上次在陸家,要不是因為做客,她恐怕也忍不住要給楊小姐一點顏色看。
「心蓮,少安毋躁。」沈清蘭及時喊住,朝顧中楠點頭一笑,鑽進了顧心蓮的傘下。
沈清蘭一共與楊小姐接觸三次,在陸府初次見麵,就對這人很是厭惡,上次在珠寶鋪子,雖然沒見到人,但聽她說的那些話,更是令人氣憤作嘔,再也不想與此人有半點交集,沒想到這麽快又遇上了。
「心蓮,清者自清,何必自尋晦氣。」
顧心蓮憤憤道,「聽她說話,心裏便來氣。」
楊小姐陰陽怪氣的道,「我好好逛個園子,卻遇上這種噁心事,我還覺得晦氣呢。」
顧中楠頗好脾氣,緩緩說道,「大雪當頭,暫時遮蔽罷了,楊小姐也是個識文斷字的閨秀,不知是否聽說過東坡先生與佛印禪師的一則小故事,寓意:心中有佛,所見皆佛,不知楊小姐心中有什麽,才會覺得遮風擋雪是件噁心晦氣事?」他聲音輕輕緩緩,乍一聽和氣軟糯,再一聽,卻隱隱是反唇相譏的寒意。
楊小姐噎得一時無語。
「哈哈哈哈。」顧心蓮忍不住笑出聲來,把傘塞到沈清蘭手裏,半掩著嘴繼續笑。
楊小姐不敢再針對撐傘一事,怕自己變成蘇東坡口中的「一堆牛糞」,可又沒臉這麽離開,憋著一口氣發作不得,突然,她看到顧心蓮衣袖半垂,露出一個精緻漂亮的手鐲。
春帶彩的雲鳳鐲!
「你這鐲子哪裏來的!」她的注意力立即轉移,都集中到鐲子上。
顧心蓮眼角一挑,故意晃了晃手腕,讓鐲子和紅珊瑚手鍊相碰得清脆作響,毫不掩飾得意於歡喜,「清蘭送我的,如何?」
顧心薏很配合,立即湊過來,也舉起手晃一晃,露出另一隻雲鳳鐲。
沈清蘭有些想笑,覺得世事太巧。
「沈清蘭?沈四小姐?」楊小姐驟然變得兇惡,恨恨的盯著沈清蘭,「原來是你搶走了!」
沈清蘭冷聲道,「楊小姐似乎不太善於用詞?何為搶?難道這是楊小姐已經付過錢的東西?」
「……但是我預定了!」
「那麽,已經交了定金嗎?」
「……我跟夥計說過的!」
「空口無憑,況且,楊小姐在鋪子裏囂張狂妄之時,我當時就在裏間,楊小姐當時自己也承認,並沒有說過確定要買下鐲子的話,你不過隻是看了一眼,夥計就等了你半月之久不見答覆,難道不能再賣?」
「……」楊小姐紅臉。
沈清蘭淡然將鐲子的始末從頭到尾說一遍,顧心蓮已經冷笑連連,「楊小姐這氣勢,怕是分寧已經容不下了,還是盡快去京城叫人圍觀吧。」
楊小姐氣得直跳腳,卻又無法反駁,自個兒將牙齒咬得咯咯響,最終一甩衣袖,扭頭就走了。
這時候,碧玉才匆匆跑過來,歉意又驚愕的道,「四小姐,婢子剛見著楊小姐了,她滿麵怒容的從婢子身邊走過,沒認出婢子來。」
沈清蘭笑,「她哪裏還認得你,這會兒正氣得頭昏,怕是連楊太太來,也未必認得呢。」
顧心薏掩嘴而笑。
顧中楠也含笑抿起唇角,目光中有些閃亮的東西沉沉浮浮。
楊小姐的這個插曲實在敗興,但大家都是性情中人,一心為賞景而來,不願因此沉悶煩躁,繼續說笑著信步而行。
碧玉迴來了,沈清蘭不用再和顧中楠共用一把傘,到底輕鬆自在多了。
顧中楠也沒說什麽,一如既往的溫柔和恰到好處的風趣。
直到午時,大家才又迴到顧宅,顧夫人迎著她們,眉開眼笑,尤其看向沈清蘭時,眼睛裏似乎盛著格外多的親切和照顧。
沈清蘭在顧家用午膳,看來顧夫人早就做了準備,偌大的餐桌上竟然擺得滿滿當當,全是珍饈佳肴。
入席時,顧夫人拉著沈清蘭坐在身邊,顧心蓮立即拉著顧心薏挨著顧夫人坐在另一邊,這樣一來,最後入席的顧中楠就隻能坐在沈清蘭身邊了。
沈清蘭頓時繃緊神經,但悄悄環視一周,其他人毫不奇怪,似乎這麽個座位安排乃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萬幸的是,顧中楠並沒有借著座位之便利糾纏搭言,他始終保持著如沐春風的態度。
半碗湯下肚,沈清蘭放鬆下來了,恍惚中自己又迴到了申州,一家子圍桌而坐,其樂融融。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