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雲世界,高天蒼穹之上,三垣二十八宿,中宮紫微垣,紫微帝星裏的紫極金闕中,一場神議正在召開。
紫極金闕作為出雲諸神中的新大佬,天之禦中主神的宮殿。同時也作為高天蒼穹的核心中樞,自然有極其特殊的地位。天之禦中主神坐鎮其中,運轉星辰,順理陰陽,執掌造化。
各位投靠天之禦中主神的諸神在其中也各有位置,一念之下,聽從天之禦中主神召喚而來。在某種意義上,也可稱一句萬神殿。
天之禦中主神高座主位,紫微為帝座,北鬥為帝車,運乎於中央,臨製於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係於其身。冕旒低垂,縷縷玄黃之氣落下,朦朧其麵目。
新任的太陽神與月神座於其下,太陽神光與太陰神光交相輝映,相生亦相克,也正如他們的道路和教義。又有一位執掌雷霆與兵戈的神靈,其座位僅次於日月二神,其神名為建禦雷神。
建禦雷神原本是鹿島的地祇,其身世乃是刀劍生出靈性,被當地人們祭拜,最終升格成的神靈地祇。在天之禦中主神與大物主神為首的出雲諸神簽訂契約後,第一位自行投靠天之禦中主神的神靈。被天之禦中主神賜予雷霆權柄,代天之禦中主神行駛刑罰,一舉升格為五階大神,廣受武士階級崇拜與信仰。
再往下便是諸多四階神靈,零零散散難成一統。雖說天之禦中主神給出的待遇和誠意都明顯要比大國主神要好,不過大物主神作為大地與幽世之主,幽冥相關的神靈還好,尚可投入月神座下,許多土地神都隻能眼饞卻又不得不留在大物主神那裏。能上天的大部分都是和天時、人道相關的神靈,不過更有許多神靈對天之禦中主神的信任程度不足,或者不希望被轄製,尚且還在觀望中。導致最終天之禦中主神座下的神靈並不多,好在基本夠用,可以配合天之禦中主神工作。
出雲諸神雖號稱有八百萬之眾,但基本都是些三階,二階甚至一階的貨色。比如說占山多年稱霸一方的大妖怪兼職的山神,甚至許多地方神社裏麵供奉的也基本上是三階的貨色。
至於隻有一個像樣的祭台,或者一個極度簡陋的小神社的那差不多也就是那種二階的貨色。出雲國劍豪們行走天下斬殺邪神的故事裏基本上就是這種存在。
至於一階的,有個香爐,或者一個石子堆成的祭台的路邊野神,或者鄉下小地主家祭祀的祖靈,絕大部分妖怪都是這個階級。當然,你們要知道出雲國,妖怪與神靈是不分的,萬物有靈,靈即是神,隻要有靈性,在出雲國文化中都是神。隻不過能被大物主神承認的正神,享受國祭的都是四階的罷了。
天之禦中主神座下的神靈雖然不多,但是沒有水貨,都是四階正神,而且老家都搬到星辰裏麵,都可謂真正願意效命之神。當然,就算不願意聽從調遣,天之禦中主神一樣可以以眾星之主的身份抽取他們的力量,真以為斐濟的便宜是好占的嗎?
這次天之禦中主神召集諸神真身前來,很明顯為了一件大事。天之禦中主神見人來齊了,也開口見山的說出了開會的主題:“很高興大家都能前來,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我決定要攻伐大物主神。”稍微停頓了一會,等諸神消化這個驚天動地的新聞後繼續開口:“你們都知道我是新神,得天意眷顧,塑造周天星海,以眾星之主的身份登臨神位,一舉成為與大物主神平級的神祇。而後與大物主神簽訂和平契約,以與大物主神平級的身份加入出雲神係。”
“你們大部分神靈以為事情到此結束,隻不過又一個巨頭出現,諸神也有另一個選擇。但是你們卻不知道,我出現的意義。”
“太古之初,大物主神帶領人族開疆拓土,發展文明。在古老的祭文中,大物主神是“取來五百磅大揪造天下之大神”,這位大神取來鐵楸,穿山劈石,疏通泥水,加固土地,開始農業工作,等等。他用大楸開辟荒地,治理凹凸不平的國土,亦以大楸驅逐兇獸妖怪,故亦名八千矛神,顯國玉神,大國主神。”
“整個出雲國都是他一手造就,定下萬古以來的秩序,其功德不可思量,天意垂青之下,在整個出雲國國民的信仰下,升格為大物主神,一切精靈之主,執掌大地與幽冥。”
“然而大國主神固然功德無量,天意眷顧。但終究是萬年來沒有帶領世界進步,固步自封。故才有東照與月夜見兩位神祇誕生,以期待能打破僵局推動世界進步。可惜東照神君與月夜見尊能力有限,雖互相結合,建立幕府,取代朝廷來指引國家進步,然而幕府終究不敵擁有萬年曆史的體製。
幕府統治出雲國三百年,結束了漫長的混亂,建立了武士體係,樹立完善的貨幣體係,在幕府統治期間,幕府采取中央集權的政策,在武士階級的支持下,平削天下,商業發展和文化發展都足有進步。幕府統治很有成效,武士不像陰陽師和神官,無需漫長的時間來培育,生死之間,自見分曉。迅速成軍的武士清掃了混亂,包括戰亂和妖亂,帶來了長久的和平。然而武士階級的興盛卻給最基礎的農民階級帶來強大的壓迫,更有舊製度的反彈,導致了幕府統治的崩盤。最終幕府不得不大權奉還,世界的期待落到了空處。”
“在這時候,朕出現了。建立周天星海,梳理萬炁,調整命運線,給世界大大減輕了負擔,促進了世界的進步。再度承接世界的期待,連東照和月夜見都被世界迴收了投資,注資與朕。期待朕能指引世界方向,推動世界的晉升。”
“然而,朕要主持世界,大物主神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存在。天命就在朕和大物主神之間,大物主神到底不肯放手,他希望朕能臣服在他座下,提供智慧與力量,以他為主引導天命。而朕另有看法,朕認為朕才是世界的期待,他的功德雖然偉大,但是畢竟已經不能指引世界的進步了,合該以朕為主。他代表過去,而朕才代表未來。”
“所以,你們懂我意思嗎?”紫極金闕中,星光環繞,在天之禦中主神的話音落下,忽然生出無數星芒,對準殿內諸神,大有一言不合,不服就幹的意思。
紫極金闕作為出雲諸神中的新大佬,天之禦中主神的宮殿。同時也作為高天蒼穹的核心中樞,自然有極其特殊的地位。天之禦中主神坐鎮其中,運轉星辰,順理陰陽,執掌造化。
各位投靠天之禦中主神的諸神在其中也各有位置,一念之下,聽從天之禦中主神召喚而來。在某種意義上,也可稱一句萬神殿。
天之禦中主神高座主位,紫微為帝座,北鬥為帝車,運乎於中央,臨製於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係於其身。冕旒低垂,縷縷玄黃之氣落下,朦朧其麵目。
新任的太陽神與月神座於其下,太陽神光與太陰神光交相輝映,相生亦相克,也正如他們的道路和教義。又有一位執掌雷霆與兵戈的神靈,其座位僅次於日月二神,其神名為建禦雷神。
建禦雷神原本是鹿島的地祇,其身世乃是刀劍生出靈性,被當地人們祭拜,最終升格成的神靈地祇。在天之禦中主神與大物主神為首的出雲諸神簽訂契約後,第一位自行投靠天之禦中主神的神靈。被天之禦中主神賜予雷霆權柄,代天之禦中主神行駛刑罰,一舉升格為五階大神,廣受武士階級崇拜與信仰。
再往下便是諸多四階神靈,零零散散難成一統。雖說天之禦中主神給出的待遇和誠意都明顯要比大國主神要好,不過大物主神作為大地與幽世之主,幽冥相關的神靈還好,尚可投入月神座下,許多土地神都隻能眼饞卻又不得不留在大物主神那裏。能上天的大部分都是和天時、人道相關的神靈,不過更有許多神靈對天之禦中主神的信任程度不足,或者不希望被轄製,尚且還在觀望中。導致最終天之禦中主神座下的神靈並不多,好在基本夠用,可以配合天之禦中主神工作。
出雲諸神雖號稱有八百萬之眾,但基本都是些三階,二階甚至一階的貨色。比如說占山多年稱霸一方的大妖怪兼職的山神,甚至許多地方神社裏麵供奉的也基本上是三階的貨色。
至於隻有一個像樣的祭台,或者一個極度簡陋的小神社的那差不多也就是那種二階的貨色。出雲國劍豪們行走天下斬殺邪神的故事裏基本上就是這種存在。
至於一階的,有個香爐,或者一個石子堆成的祭台的路邊野神,或者鄉下小地主家祭祀的祖靈,絕大部分妖怪都是這個階級。當然,你們要知道出雲國,妖怪與神靈是不分的,萬物有靈,靈即是神,隻要有靈性,在出雲國文化中都是神。隻不過能被大物主神承認的正神,享受國祭的都是四階的罷了。
天之禦中主神座下的神靈雖然不多,但是沒有水貨,都是四階正神,而且老家都搬到星辰裏麵,都可謂真正願意效命之神。當然,就算不願意聽從調遣,天之禦中主神一樣可以以眾星之主的身份抽取他們的力量,真以為斐濟的便宜是好占的嗎?
這次天之禦中主神召集諸神真身前來,很明顯為了一件大事。天之禦中主神見人來齊了,也開口見山的說出了開會的主題:“很高興大家都能前來,這次會議的主題是,我決定要攻伐大物主神。”稍微停頓了一會,等諸神消化這個驚天動地的新聞後繼續開口:“你們都知道我是新神,得天意眷顧,塑造周天星海,以眾星之主的身份登臨神位,一舉成為與大物主神平級的神祇。而後與大物主神簽訂和平契約,以與大物主神平級的身份加入出雲神係。”
“你們大部分神靈以為事情到此結束,隻不過又一個巨頭出現,諸神也有另一個選擇。但是你們卻不知道,我出現的意義。”
“太古之初,大物主神帶領人族開疆拓土,發展文明。在古老的祭文中,大物主神是“取來五百磅大揪造天下之大神”,這位大神取來鐵楸,穿山劈石,疏通泥水,加固土地,開始農業工作,等等。他用大楸開辟荒地,治理凹凸不平的國土,亦以大楸驅逐兇獸妖怪,故亦名八千矛神,顯國玉神,大國主神。”
“整個出雲國都是他一手造就,定下萬古以來的秩序,其功德不可思量,天意垂青之下,在整個出雲國國民的信仰下,升格為大物主神,一切精靈之主,執掌大地與幽冥。”
“然而大國主神固然功德無量,天意眷顧。但終究是萬年來沒有帶領世界進步,固步自封。故才有東照與月夜見兩位神祇誕生,以期待能打破僵局推動世界進步。可惜東照神君與月夜見尊能力有限,雖互相結合,建立幕府,取代朝廷來指引國家進步,然而幕府終究不敵擁有萬年曆史的體製。
幕府統治出雲國三百年,結束了漫長的混亂,建立了武士體係,樹立完善的貨幣體係,在幕府統治期間,幕府采取中央集權的政策,在武士階級的支持下,平削天下,商業發展和文化發展都足有進步。幕府統治很有成效,武士不像陰陽師和神官,無需漫長的時間來培育,生死之間,自見分曉。迅速成軍的武士清掃了混亂,包括戰亂和妖亂,帶來了長久的和平。然而武士階級的興盛卻給最基礎的農民階級帶來強大的壓迫,更有舊製度的反彈,導致了幕府統治的崩盤。最終幕府不得不大權奉還,世界的期待落到了空處。”
“在這時候,朕出現了。建立周天星海,梳理萬炁,調整命運線,給世界大大減輕了負擔,促進了世界的進步。再度承接世界的期待,連東照和月夜見都被世界迴收了投資,注資與朕。期待朕能指引世界方向,推動世界的晉升。”
“然而,朕要主持世界,大物主神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存在。天命就在朕和大物主神之間,大物主神到底不肯放手,他希望朕能臣服在他座下,提供智慧與力量,以他為主引導天命。而朕另有看法,朕認為朕才是世界的期待,他的功德雖然偉大,但是畢竟已經不能指引世界的進步了,合該以朕為主。他代表過去,而朕才代表未來。”
“所以,你們懂我意思嗎?”紫極金闕中,星光環繞,在天之禦中主神的話音落下,忽然生出無數星芒,對準殿內諸神,大有一言不合,不服就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