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證據,如何說服呂布呢?”
何鹹感到很為難,總不能講:南陽軍派遣了臥底潛入你的軍營之中,發現你陣營中有軍士勾結西涼軍,企圖謀反。且不論呂布信不信軍士勾結西涼軍一事,光是何鹹私底下調查長安禁軍一事,就會引起呂布極大的反感。
呂布的不好相與是出了名的,何鹹可不敢冒這個可能導致兩人翻臉的風險。現在的長安城需要團結。
“主公,此事想處理妥當,須得鍾元常的幫助!”徐庶在旁邊提醒何鹹,想要提醒呂布,還得再給呂布設個局。而這個局,需要鍾繇來執行。
”哦?計從何出?元直快快說來?“何鹹急切詢問道。
……
司徒府,王允正與劉表商議政務,忽聽得下人進來稟告,衛將軍何鹹帶著長安令長史鍾繇上門拜訪,說有緊急軍務求見。
“緊急軍務?”王允與劉表一頭的霧水。
“軍務之事不是全部交給了何鹹和呂布了嗎?何鹹為何會上門求見?難道有特殊情況發生?”
“或者說,事關呂布,何鹹一個人不敢決斷?”
兩人瞎猜了一番,猜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好命下人將人帶進書房。
何鹹帶著鍾繇進來之後,分別見禮,落座。
何鹹假裝焦急,命鍾繇迅速將事情說了一下。隻不過,目擊者變成了鍾繇麾下的長安百姓,而不是他的特戰小分隊員。
王允一聽,執金吾中可能有奸細,準備與西涼大軍裏應外合的時候,當即臉色大變。也顧不得禮儀,立馬命下人將奮武將軍呂布從府上請來。
等到呂布趕到的時候,何鹹與鍾繇聯手,基本上已經將王允和劉表忽悠瘸了。
“奉先,你可知執金吾小校李蒙、王方可能私通西涼賊軍的事情?”王允一臉擔憂地衝著呂布責備道。
呂布當即就蒙圈了,他若是知道兩人有內奸的嫌疑,不早就將兩人抓起來拷問了嗎?還會傻等到現在?
“不知大人從何處得知,這兩人有通敵的可能?”呂布反問道。
王允望向旁邊的鍾繇,鍾繇又複述了一遍長安百姓的見聞。因為有王允等人撐場,呂布果然沒有懷疑到何鹹的身上。
“幾位大人稍等,布這就去將李蒙、王方吊起來盤查!”呂布是個直腸子,心中既然認可了鍾繇所述,便想采取最直接的辦法。
“溫侯稍等!”何鹹看到一切按照徐庶的計劃發展,站出來準備完成最後一環。
”衛將軍這是何意?“呂布不悅問道。
”我等不妨將計就計!挫一挫西涼軍的銳氣!“何鹹不慌不忙說道。
”怎麽個將計就計?“呂布、王允異口同聲問。
……
三天後,西涼軍樊稠、張濟部抵達長安城外。十萬西涼軍烏泱泱將西、北兩門團團圍住,看的王允和劉表膽戰心驚。
”衛將軍,不如我等還是取消計劃,老老實實守禦吧?“王允建議答。
”對啊!將軍,萬一西涼軍中計之後,全軍壓上,我等該如何是好?“劉表也附和道。
何鹹知道兩人沒真正上過戰場,看到敵人勢眾,開始膽怯。
“我沒有意見,隻要溫侯同意就行!”
王允、劉表又轉向呂布,哪知呂布一口就迴絕了:”兩位大人放心,洛城門固若金湯,正是殺敵的好去處,豈能輕易放棄?“
李蒙、王方的通敵身份已經坐實,呂布深感丟人。好不容易有這個一個將計就計的機會,可以挽迴麵子,同時撈到一個殺敵立功的好機會,豈肯放棄?
無論是王允還是劉表都清楚呂布的個性,知道他打定主意之後很難更改。再想著有何鹹從旁相助,應該出不了岔子,便不再勉強。
是夜,長安城萬籟俱寂。戰火再起,固然讓長安百姓內心不安,但日子還要繼續,生活還得照常進行。
及至醜時,西涼軍的大營卻悄悄摸出一隊人馬。人數不多,大約在一萬人左右。趁著皎潔的月色,快速地奔向長安城北的洛城門。為首的將領正是西涼五路叛軍之一的樊稠。
“伯父,軍師,樊稠出動了!”
與樊稠一營之隔的張濟大營中,掛著寒霜的張繡掀開中軍大帳的簾幕,大步走了進來迴稟道。
中軍帳內,一文一武兩人正圍著火盆烤火。
“伯淵迴來了!快過來烤烤火!”說話的武將四十餘歲,麵容與張繡有七分的相似。他就是董卓曾經帳下的四猛將之一的張濟,也就是張繡的伯父!張繡自幼喪父,一直是張濟將其撫養長大。張繡能夠拜入童淵門下,成為一代槍術高手,也是得益於張濟的安排。
“見過伯父,見過軍師!”張繡靠近之後,恭敬地向兩人行禮。
文士拱拱手,和煦道:“少將軍多禮了,且歇一會兒,慢慢說來!”
這位被張繡喚作軍師的文士麵龐削瘦,一把山羊胡,狹長的雙眸在火光的映襯中閃耀著掩蓋不住的精光。他姓賈名詡,字文和,涼州姑臧人,被稱為漢末三國時期的”毒士“,計謀非凡,絕對的一流謀士。樊稠、張濟在逃奔涼州之後,本欲找個窮鄉僻壤的地方當個土皇帝。敢再迴攻長安,很大的原因,就是受到了賈詡的鼓勵。
賈詡道:“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
樊稠、張濟都是粗人,哪裏經受得起賈詡這個級別的謀士的忽悠,當即采信賈詡之計,散發“王允欲洗蕩此方之人”的流言,聯絡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
趕到長安之後,賈詡聽說南陽何鹹已經率軍進入長安城協助防禦,反倒是勸張濟和樊稠先按兵不動,等馬騰與韓遂齊至之後,再行計較。
張濟素來敬仰賈詡的智慧,對他言聽計從。但是樊稠自恃武力,且有長安城內奸細相助,張濟不動,他便決定自行出動,說是探一探長安城的虛實。
隻是,現在的長安城是那麽好探的嗎?
何鹹感到很為難,總不能講:南陽軍派遣了臥底潛入你的軍營之中,發現你陣營中有軍士勾結西涼軍,企圖謀反。且不論呂布信不信軍士勾結西涼軍一事,光是何鹹私底下調查長安禁軍一事,就會引起呂布極大的反感。
呂布的不好相與是出了名的,何鹹可不敢冒這個可能導致兩人翻臉的風險。現在的長安城需要團結。
“主公,此事想處理妥當,須得鍾元常的幫助!”徐庶在旁邊提醒何鹹,想要提醒呂布,還得再給呂布設個局。而這個局,需要鍾繇來執行。
”哦?計從何出?元直快快說來?“何鹹急切詢問道。
……
司徒府,王允正與劉表商議政務,忽聽得下人進來稟告,衛將軍何鹹帶著長安令長史鍾繇上門拜訪,說有緊急軍務求見。
“緊急軍務?”王允與劉表一頭的霧水。
“軍務之事不是全部交給了何鹹和呂布了嗎?何鹹為何會上門求見?難道有特殊情況發生?”
“或者說,事關呂布,何鹹一個人不敢決斷?”
兩人瞎猜了一番,猜不出個所以然來,隻好命下人將人帶進書房。
何鹹帶著鍾繇進來之後,分別見禮,落座。
何鹹假裝焦急,命鍾繇迅速將事情說了一下。隻不過,目擊者變成了鍾繇麾下的長安百姓,而不是他的特戰小分隊員。
王允一聽,執金吾中可能有奸細,準備與西涼大軍裏應外合的時候,當即臉色大變。也顧不得禮儀,立馬命下人將奮武將軍呂布從府上請來。
等到呂布趕到的時候,何鹹與鍾繇聯手,基本上已經將王允和劉表忽悠瘸了。
“奉先,你可知執金吾小校李蒙、王方可能私通西涼賊軍的事情?”王允一臉擔憂地衝著呂布責備道。
呂布當即就蒙圈了,他若是知道兩人有內奸的嫌疑,不早就將兩人抓起來拷問了嗎?還會傻等到現在?
“不知大人從何處得知,這兩人有通敵的可能?”呂布反問道。
王允望向旁邊的鍾繇,鍾繇又複述了一遍長安百姓的見聞。因為有王允等人撐場,呂布果然沒有懷疑到何鹹的身上。
“幾位大人稍等,布這就去將李蒙、王方吊起來盤查!”呂布是個直腸子,心中既然認可了鍾繇所述,便想采取最直接的辦法。
“溫侯稍等!”何鹹看到一切按照徐庶的計劃發展,站出來準備完成最後一環。
”衛將軍這是何意?“呂布不悅問道。
”我等不妨將計就計!挫一挫西涼軍的銳氣!“何鹹不慌不忙說道。
”怎麽個將計就計?“呂布、王允異口同聲問。
……
三天後,西涼軍樊稠、張濟部抵達長安城外。十萬西涼軍烏泱泱將西、北兩門團團圍住,看的王允和劉表膽戰心驚。
”衛將軍,不如我等還是取消計劃,老老實實守禦吧?“王允建議答。
”對啊!將軍,萬一西涼軍中計之後,全軍壓上,我等該如何是好?“劉表也附和道。
何鹹知道兩人沒真正上過戰場,看到敵人勢眾,開始膽怯。
“我沒有意見,隻要溫侯同意就行!”
王允、劉表又轉向呂布,哪知呂布一口就迴絕了:”兩位大人放心,洛城門固若金湯,正是殺敵的好去處,豈能輕易放棄?“
李蒙、王方的通敵身份已經坐實,呂布深感丟人。好不容易有這個一個將計就計的機會,可以挽迴麵子,同時撈到一個殺敵立功的好機會,豈肯放棄?
無論是王允還是劉表都清楚呂布的個性,知道他打定主意之後很難更改。再想著有何鹹從旁相助,應該出不了岔子,便不再勉強。
是夜,長安城萬籟俱寂。戰火再起,固然讓長安百姓內心不安,但日子還要繼續,生活還得照常進行。
及至醜時,西涼軍的大營卻悄悄摸出一隊人馬。人數不多,大約在一萬人左右。趁著皎潔的月色,快速地奔向長安城北的洛城門。為首的將領正是西涼五路叛軍之一的樊稠。
“伯父,軍師,樊稠出動了!”
與樊稠一營之隔的張濟大營中,掛著寒霜的張繡掀開中軍大帳的簾幕,大步走了進來迴稟道。
中軍帳內,一文一武兩人正圍著火盆烤火。
“伯淵迴來了!快過來烤烤火!”說話的武將四十餘歲,麵容與張繡有七分的相似。他就是董卓曾經帳下的四猛將之一的張濟,也就是張繡的伯父!張繡自幼喪父,一直是張濟將其撫養長大。張繡能夠拜入童淵門下,成為一代槍術高手,也是得益於張濟的安排。
“見過伯父,見過軍師!”張繡靠近之後,恭敬地向兩人行禮。
文士拱拱手,和煦道:“少將軍多禮了,且歇一會兒,慢慢說來!”
這位被張繡喚作軍師的文士麵龐削瘦,一把山羊胡,狹長的雙眸在火光的映襯中閃耀著掩蓋不住的精光。他姓賈名詡,字文和,涼州姑臧人,被稱為漢末三國時期的”毒士“,計謀非凡,絕對的一流謀士。樊稠、張濟在逃奔涼州之後,本欲找個窮鄉僻壤的地方當個土皇帝。敢再迴攻長安,很大的原因,就是受到了賈詡的鼓勵。
賈詡道:“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
樊稠、張濟都是粗人,哪裏經受得起賈詡這個級別的謀士的忽悠,當即采信賈詡之計,散發“王允欲洗蕩此方之人”的流言,聯絡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
趕到長安之後,賈詡聽說南陽何鹹已經率軍進入長安城協助防禦,反倒是勸張濟和樊稠先按兵不動,等馬騰與韓遂齊至之後,再行計較。
張濟素來敬仰賈詡的智慧,對他言聽計從。但是樊稠自恃武力,且有長安城內奸細相助,張濟不動,他便決定自行出動,說是探一探長安城的虛實。
隻是,現在的長安城是那麽好探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