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392章小團練、大裝備
第392章小團練、大裝備
徐寧這番感慨還沒發泄完畢,穆順又迴來了,這會兒他領著一名**歲的小童,介紹說:“徐統製,這是給你配置的小侍從,他會領你去宿舍……啊,大約你的夥伴也在宿舍等你吃酒,小老兒這就告辭了。”
穆順拔腳溜了,這次一去不迴頭。留下徐寧很無奈的盯著麵前的小童。
這位小童骨骼很粗壯,可是手腳上的皮膚卻不是下地幹活的農夫,顯得很白很幹淨。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從小買來,培養做書童的那類童仆。
徐寧瞪大眼睛盯著對方,這小童雖然年幼,卻一點不膽怯,他很無辜的反看著徐寧,徐寧瞪了他很久,對方一直用清澈的目光迴擊徐寧,最終徐寧開口:“這次我要去打仗,跟著我,你不怕麽?”
小童咧開了嘴,鞠了一躬迴答:“小人名叫清風,與清風一起學習的有**人,這次大家都要去兩浙路……老爺說了,不管前線炮火震天,我們這些人都是呆在後方帳篷裏,跟著官長去就是看個熱鬧,沒啥危險的。”
徐寧見到對方聰明伶俐,說話言縝,應答迅速,滿意的點點頭,不再用言語試探,趕緊招唿:“累煞我也,趕緊領我去……宿舍,你們說的是這個詞吧。”
小童沒有迴答,他鞠了個躬,領著徐寧向後院走。
後院,一個**院落中也是堆滿了一屋子東西,徐寧一見頭就炸了:“這什麽地方?亂糟糟的,能住人嗎?。”
幸好屋裏鑽出了孫立,他笑著接過話茬:“徐兄,那幾位兄弟也有一堆事,都各自先迴去了,我留下來招唿徐兄弟……徐兄弟,這些都是你的個人物品,規整一下,你會覺得都挺合用,來,我幫你。”
徐寧抱著腦袋,看著雜亂的院子呻吟:“小小一個破團練,怎麽有那麽多的事,兄弟我過去見過統製萬名士兵的提轄官,也沒有如此忙碌過。”
孫立同情地點點頭:“那是,禁軍五天一會操,廂軍一月一會操,校閱團練一年一操練,而這裏的團練除了節假日例外,其餘的日子裏,幾乎每天操練不斷……嘿嘿,呆久了徐兄就知道,這崔莊團練雖小,麻煩事情多,比在禁軍當中任職還要繁瑣。”
說到這裏,孫立看了看滿屋子堆的雜物,說:“剛才後勤官送來你的個人物品,你不在,我替你簽收了,這些東西有的可以帶上陣,有的可以留在家中,現在還有點時間,咱們一塊收拾一下。”
這番感慨還沒說完,穆順又迴來了,他領著一名**歲的小童,介紹說:“徐統製,這是給你配置的小侍從,他會領你去宿舍……啊,大約你的夥伴也在宿舍等你吃酒,小老兒這就告辭了。”
穆順拔腳溜了,這次一去不迴頭。留下徐寧很無奈的盯著麵前的小童。
這位小童骨骼很粗壯,可是手腳上的皮膚卻不是下地幹活的農夫,顯得很白很幹淨。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從小買來,培養做書童的那類童仆。
徐寧瞪大眼睛盯著對方,這小童雖然年幼,卻一點不膽怯,他很無辜的反看著徐寧,徐寧瞪了他很久,對方一直用清澈的目光迴擊徐寧,最終徐寧開口:“這次我要去打仗,跟著我,你不怕麽?”
小童咧開了嘴,鞠了一躬迴答:“小人名叫清風,與清風一起學習的有**人,這次大家都要去兩浙路……老爺說了,不管前線炮火震天,我們這些人都是呆在後方帳篷裏,跟著官長去就是看個熱鬧,沒啥危險的。”
徐寧見到對方聰明伶俐,說話言縝,應答迅速,滿意的點點頭,不再用言語試探,趕緊招唿:“累煞我也,趕緊領我去……宿舍,你們說的是這個詞吧。”
小童沒有迴答,他鞠了個躬,領著徐寧向後院走。
後院,一個**院落中也是堆滿了一屋子東西,徐寧一見頭就炸了:“這什麽地方?亂糟糟的,能住人嗎?。”
幸好屋裏鑽出了孫立,他笑著接過話茬:“徐兄,那幾位兄弟也有一堆事,都各自先迴去了,我留下來招唿徐兄弟……徐兄弟,這些都是你的個人物品,規整一下,你會覺得都挺合用,來,我幫你。”
徐寧抱著腦袋,看著雜亂的院子呻吟:“小小一個破團練,怎麽有如此多的事,兄弟我過去也見過統製萬戶士兵的提轄官,都不曾有如此忙碌。”
孫立同情地點點頭:“那是,禁軍五天一會操,廂軍一月一會操,校閱團練一年一操練,而這裏的團練,除了每年的節假日例外,其餘的日子裏,幾乎每天操練不斷……嘿嘿,呆久了徐兄就知道,這崔莊團練雖小,各處規矩一點都不少,比在禁軍當中任職還要繁瑣。”
說到這裏,孫立看了看滿屋子堆的雜物,說:“剛才後勤官送來你的個人物品,你不在,我替你簽收了,這些東西有的可以帶上陣,有的可以留在家中,現在還有點時間,咱們一塊收拾一下。”
說著,孫立首先拽過一個空癟的大背囊,像土撥鼠一樣在地上翻弄起來,他先從一堆雜物當中挑出兩件白色的絲綢內衣,一件疊一疊準備放入背囊中,另一件則遞給徐寧:“穿上,這是絲綢內衣,貼身穿的。據說穿上這樣的內衣,中了箭矢容易拔出箭頭,所以每個軍官發兩套絲綢內衣,士兵發一套,有很多士兵覺得一套不夠,自己還要出錢多買幾套。”
緊接著,孫立又翻出兩套麻質內衣,繼續介紹:“作為軍官,除了兩套絲內衣以外還有一套麻內衣、一套厚布內衣,已經一套麻質外衣、一套皮甲、一副胸甲,頭盔、皮靴,加上外出喝水的杯子,隨身小酒壺、軍官佩劍、手銃、千裏眼,等等……”
孫立快手快腳的將剛才說到的這些瑣碎個人物品裝入兜囊,另一些準備換洗的,以及需要隨身佩戴的武器、個人小物品則堆放到了徐寧身邊,然後將一副板式胸甲綁在了兜囊外,又將另外兩個卷成捆的布包綁在兜囊之上,解釋說:“這兩捆東西,一個是睡袋,一個是犀牛皮席子,睡覺的時候墊在身下隔潮……”
徐寧好奇地拿起孫立挑出來的短手銃與千裏眼,仔細的研究著,孫立靜靜地等著,沒有譏諷對方見識少的目光,隻是平靜的看著。待對方放下千裏眼,反複擺弄短手銃時,徐寧指著手銃,說:“這就是真正的‘掌心雷’,據說陝西那裏夏人都身藏這種暗器,隻是沒有咱們們做的精致。
凡是海州團練軍官,可以配置四杆這樣的手銃,雙筒的,這玩意雖然打不遠,但用來臨時救命,還真不錯。迴頭你讓小童教教你如何使用,再找機會去靶場練習一下……好了,東西收拾得差不多了,去我家吧,他們定在我家候久了。”
拉著徐寧走出屋門,孫立指點這院落說:“我剛來的時候,也住在團練總部後院,這裏原來是方家大院後宅,後來我接了家眷來,就搬出去了,這地方不錯,迴頭你慢慢就會體會到。”
經過了剛才那會兒,徐寧現在已經不敢小瞧這支團練了。眼前這支團練連個人的隨身物品都配置的這麽精細,難怪後勤工作如此繁瑣
出了團練總部向東拐,孫立的家其實離團練總部並不遠,兩人拐了幾步,在路過村民的殷切問候下,在晚歸的騾車、馬車悠閑地粼粼聲中,望見不遠處巷口等候的林衝以及阮通,孫立拉著徐寧邊走邊介紹:“團練總部原先叫方家大院,據說這方員外也是白蓮教中人,沒準與方臘是族人,他犯事後,連帶著方氏族中多人受牽連,被發配到了遠惡軍州,因而附近房子空置了下來。
村民嫌此地屋子主人犯事,不吉,或者怕方員外別處族人再來找事,所以此地一直空置許久不曾賣出去。咱們走南闖北,哪在乎這些吉兇,我與林兄弟隻知道此地位置好,離團練總部近,所以掏錢買了幾套,結伴住了下來……哈哈,如今崔莊寸土寸金,你兜裏如果有閑錢,不妨也買一套閑居,這崔莊,真的不錯。”
阮通在巷口接過話題,哼哼說:“張橫那廝跟我們尿不到一個壺裏,他買的宅院就遠了,在莊子後麵、櫻花大道旁邊,偏僻的厲害,不過那廝也不常住家中,平常住在拔頭水軍營寨裏,除了節假日難得見他迴家露麵……哼哼,昔日在梁山時都不曾見他如此盡心——咱這次吃酒,不喊他。”
徐寧也不說話,埋頭跟緊孫立的步伐,等走到後者家門口,他站在街道上打量了一下四周,笑著說:“看來你們日子過得不錯,這樣精致的小院,也能買得起。”
幾位莊戶打扮的仆人趕過來伺候,他們笑眯眯的接過大家手上的禮物,引著眾人向屋裏走。
崔莊這幾年以肉眼可察的速度不斷向外擴張,原先莊中心的土地已經變的寸土寸金了。因為莊內生活富裕,人們生活節奏也快,所以各項服務設施也迅速完善起來,孫立置辦的的酒席是從莊中的酒店要來的,別處的酒店喜歡用純銀打製的杯盤,崔莊酒店盛菜的工具全是玻璃的,燭光之下,各色的琉璃盤金銀剔透,顯得很奢華。
徐寧才落座,立刻被滿眼的奢華嚇倒了——一個普通的莊子、莊子裏幾個普通的團練軍官,就能使用得起全套的琉璃餐具……就是當今官家,以及奸相蔡京、使相童貫,也不曾聽說吃上全套琉璃盞的宴席吧。
如果按照正常的曆史進程,到了明代,玻璃製品雖然在中國不算罕見,但至少是昂貴的,明代寫成的《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的卷簾大將沙僧沙和尚,就因為失手打碎了一個琉璃盞,而被貶落凡間,在流沙河上遭受日日五雷轟頂,以及萬刀穿心的刑罰……這該是多麽大的仇恨啊
孫立誤會了徐寧的驚訝,他指點著琉璃盞介紹:“天底下八大琉璃作坊,唯有海州兩大作坊出的琉璃器皿,經得起熱水燙也不炸裂,所以別處的琉璃器具隻能當擺設,圖個好玩、好看,唯有海州的琉璃可以製作出杯盤日用。徐兄弟不要驚訝,咱團練作坊也教授這樣的技術,所以這琉璃器具在崔莊並不稀罕。”
林衝不怎麽說話,他點頭附和孫立:“如果是想安生立命,這崔莊是個好地方。”
舊日的同伴反複誇獎崔莊,徐寧懷疑這是因為自己沒帶家眷的原因,仿佛眼前這幾位受了莊主的囑托,特地過來遞話,望著兄弟幾人滿臉的紅光,徐寧心中不免對昔日兄弟產生了隔閡感:“好歹也是同生共死的夥伴,現在寧願聽莊主的話過來試探兄弟,也不與兄弟交心……這幾位兄弟真是變了,連阮通也是。“
有了這些想法,徐寧覺得這頓酒未免吃的索然無味,雖然兄弟們的招待很熱情,菜的味道不錯,器具都很精美,酒也很好,但徐寧吃飽飯後,立刻起身拱手:“衙門裏還有一大堆事,兄弟不敢多吃,怕誤了事。”
林衝伸手拍了拍徐寧,輕輕地搖搖頭,而後衝對方一拱手。徐寧也不再說什麽,悶悶不樂的帶著小童清風離開了孫立家。
徐寧走後,阮通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有氣無力的說:“這廝在梁山的時候,跟我們就不是一路人。”
沒錯,徐寧過去家境富裕,他自己在皇宮大內值勤且不說,其祖上幾輩都是軍官,流傳下一副價值數千貫的唐貔甲——也就是波斯連環鎖子甲。在整個梁山,擁有如此鎧甲的將領唯有徐寧一個人,而這位也不避諱,平常上陣、連小打小鬧的廝殺,都要穿上如此昂貴鎧甲出戰——可以想見他對自己的小命有多珍惜。
所以徐寧從不是奮勇爭先。
出身軍官世家的徐寧對軍令執行的不折不扣,做事很精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還真是整個梁山唯一適合做後勤軍官的。
阮通的話並沒有引起大家的共鳴,孫立、林衝、徐寧都是十二指揮使的人,張橫過去也有朝廷軍官的身份,而阮通卻是宋江找來的、實實在在的盜匪,如果他不是重傷不能移動,也許現在尾隨宋江而去了。對於如今在場的人來說,徐寧再冷漠,也是自己人,而阮通的生活習性與軍官們格格不入,他才是個“外人”。
不過阮通卻是一個忠義之人,他受了很重的傷,擱常人,在這種傷勢下,早已死了幾迴了,崔莊郎中救了他一命,阮通已經決定把這條命賣給試穿了,因此宋江臨走的時候來接他,阮通拒絕了。到如今,因為他及時表明態度,其餘將領都要出征,立地太歲阮通則受命坐鎮崔莊——時穿打算利用他的兇狠與殘忍,震懾那些圖謀他財產的人。
此刻阮通語帶譏諷,但林衝與孫立並沒有反駁,林衝拿起一杯酒,小口小口的品著,淡淡的說:“這酒真不錯。”
孫立是馬軍出身,這年頭能養得起戰馬的家境也不錯,孫立能夠理解徐寧身上那種貴族式的孤傲,他笑一笑,迴答:“我等兄弟,一片真心招唿他在崔莊相伴而居,時間久了,他自會明白。”
阮通沉默片刻,誠心誠意的讚同說:“沒錯,我等好歹也是縱橫南北的人,見識過不少地方,像崔莊這麽安詳富足,而且鄰裏間敦睦有禮的村落,真是不曾見過。”
想了想,阮通再度補充一句:“確實,一個都不曾見過……從這方麵來說,此地真是一個適合養老的好地方。”
說罷,阮通丟下杯子,站起身來說:“說到養老,我等縱橫半輩子,如今安定下來,必要生個一兒半女,才不辜負這樣的好時光……你們幾位慢飲,我迴去與渾家造人去也。”
孫立擺擺手,笑著罵:“你這廝,身體還沒好全,房事上麵悠著點。”
林衝也起身,平靜的說:“這次出戰,能不能勝這點我不操心,但我聽說朝廷方麵……”
說罷,林衝嘎然而止,丟下酒杯拱手告辭。
第二日,朝廷正式詔命下達:樞密院征調京畿廂兵、社兵,以及鼎州、澧(音li)州槍牌手、晉西蕃兵、秦鳳路槍手、涇源路弓手、海州雷火兵等團練組織征討方臘,同時詔諭樞密使童貫署理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常德軍節度使、太尉譚稹(依舊是宦官)為兩浙路製置使。
童貫接任後,立刻下詔催促自己的嫡係:秦鳳路槍手、涇源路弓手、晉地蕃兵(騎兵)等團練加快行程,務必於年底之前趕到江寧府集結。
稍後,道君皇帝下令撤銷蘇、杭兩地應奉局、造作局,停運花石綱,罷免應奉局少監、蘇州防禦使朱勔(古字,同勉)父子官職——這是因為方臘起義的口號是“殺朱勔”。
朝廷方麵催促急,海州方麵也連下數道文,催促海州雷火兵即刻動身,徐寧為此忙的不可開交,另外幾個梁山兄弟也忙著召集部下向拔頭水軍水寨移動,並與當晚開始陸續集結上船,這一夜忙碌,所有的人都徹夜未合眼。
第二天天亮,海州官員趕來水寨送營——實際上是催促時穿立刻動身。
於是,敲鑼打鼓一番後,拔頭水軍十二艘戰船,三十餘艘運輸艦,拖曳著身後的內陸海鰍船,慢慢的駛出港口——這一次,時穿帶領的海州兵正式踏上戰場。火槍也開始在戰場上首次大規模露麵。
第392章小團練、大裝備,
第392章小團練、大裝備
第392章小團練、大裝備
徐寧這番感慨還沒發泄完畢,穆順又迴來了,這會兒他領著一名**歲的小童,介紹說:“徐統製,這是給你配置的小侍從,他會領你去宿舍……啊,大約你的夥伴也在宿舍等你吃酒,小老兒這就告辭了。”
穆順拔腳溜了,這次一去不迴頭。留下徐寧很無奈的盯著麵前的小童。
這位小童骨骼很粗壯,可是手腳上的皮膚卻不是下地幹活的農夫,顯得很白很幹淨。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從小買來,培養做書童的那類童仆。
徐寧瞪大眼睛盯著對方,這小童雖然年幼,卻一點不膽怯,他很無辜的反看著徐寧,徐寧瞪了他很久,對方一直用清澈的目光迴擊徐寧,最終徐寧開口:“這次我要去打仗,跟著我,你不怕麽?”
小童咧開了嘴,鞠了一躬迴答:“小人名叫清風,與清風一起學習的有**人,這次大家都要去兩浙路……老爺說了,不管前線炮火震天,我們這些人都是呆在後方帳篷裏,跟著官長去就是看個熱鬧,沒啥危險的。”
徐寧見到對方聰明伶俐,說話言縝,應答迅速,滿意的點點頭,不再用言語試探,趕緊招唿:“累煞我也,趕緊領我去……宿舍,你們說的是這個詞吧。”
小童沒有迴答,他鞠了個躬,領著徐寧向後院走。
後院,一個**院落中也是堆滿了一屋子東西,徐寧一見頭就炸了:“這什麽地方?亂糟糟的,能住人嗎?。”
幸好屋裏鑽出了孫立,他笑著接過話茬:“徐兄,那幾位兄弟也有一堆事,都各自先迴去了,我留下來招唿徐兄弟……徐兄弟,這些都是你的個人物品,規整一下,你會覺得都挺合用,來,我幫你。”
徐寧抱著腦袋,看著雜亂的院子呻吟:“小小一個破團練,怎麽有那麽多的事,兄弟我過去見過統製萬名士兵的提轄官,也沒有如此忙碌過。”
孫立同情地點點頭:“那是,禁軍五天一會操,廂軍一月一會操,校閱團練一年一操練,而這裏的團練除了節假日例外,其餘的日子裏,幾乎每天操練不斷……嘿嘿,呆久了徐兄就知道,這崔莊團練雖小,麻煩事情多,比在禁軍當中任職還要繁瑣。”
說到這裏,孫立看了看滿屋子堆的雜物,說:“剛才後勤官送來你的個人物品,你不在,我替你簽收了,這些東西有的可以帶上陣,有的可以留在家中,現在還有點時間,咱們一塊收拾一下。”
這番感慨還沒說完,穆順又迴來了,他領著一名**歲的小童,介紹說:“徐統製,這是給你配置的小侍從,他會領你去宿舍……啊,大約你的夥伴也在宿舍等你吃酒,小老兒這就告辭了。”
穆順拔腳溜了,這次一去不迴頭。留下徐寧很無奈的盯著麵前的小童。
這位小童骨骼很粗壯,可是手腳上的皮膚卻不是下地幹活的農夫,顯得很白很幹淨。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從小買來,培養做書童的那類童仆。
徐寧瞪大眼睛盯著對方,這小童雖然年幼,卻一點不膽怯,他很無辜的反看著徐寧,徐寧瞪了他很久,對方一直用清澈的目光迴擊徐寧,最終徐寧開口:“這次我要去打仗,跟著我,你不怕麽?”
小童咧開了嘴,鞠了一躬迴答:“小人名叫清風,與清風一起學習的有**人,這次大家都要去兩浙路……老爺說了,不管前線炮火震天,我們這些人都是呆在後方帳篷裏,跟著官長去就是看個熱鬧,沒啥危險的。”
徐寧見到對方聰明伶俐,說話言縝,應答迅速,滿意的點點頭,不再用言語試探,趕緊招唿:“累煞我也,趕緊領我去……宿舍,你們說的是這個詞吧。”
小童沒有迴答,他鞠了個躬,領著徐寧向後院走。
後院,一個**院落中也是堆滿了一屋子東西,徐寧一見頭就炸了:“這什麽地方?亂糟糟的,能住人嗎?。”
幸好屋裏鑽出了孫立,他笑著接過話茬:“徐兄,那幾位兄弟也有一堆事,都各自先迴去了,我留下來招唿徐兄弟……徐兄弟,這些都是你的個人物品,規整一下,你會覺得都挺合用,來,我幫你。”
徐寧抱著腦袋,看著雜亂的院子呻吟:“小小一個破團練,怎麽有如此多的事,兄弟我過去也見過統製萬戶士兵的提轄官,都不曾有如此忙碌。”
孫立同情地點點頭:“那是,禁軍五天一會操,廂軍一月一會操,校閱團練一年一操練,而這裏的團練,除了每年的節假日例外,其餘的日子裏,幾乎每天操練不斷……嘿嘿,呆久了徐兄就知道,這崔莊團練雖小,各處規矩一點都不少,比在禁軍當中任職還要繁瑣。”
說到這裏,孫立看了看滿屋子堆的雜物,說:“剛才後勤官送來你的個人物品,你不在,我替你簽收了,這些東西有的可以帶上陣,有的可以留在家中,現在還有點時間,咱們一塊收拾一下。”
說著,孫立首先拽過一個空癟的大背囊,像土撥鼠一樣在地上翻弄起來,他先從一堆雜物當中挑出兩件白色的絲綢內衣,一件疊一疊準備放入背囊中,另一件則遞給徐寧:“穿上,這是絲綢內衣,貼身穿的。據說穿上這樣的內衣,中了箭矢容易拔出箭頭,所以每個軍官發兩套絲綢內衣,士兵發一套,有很多士兵覺得一套不夠,自己還要出錢多買幾套。”
緊接著,孫立又翻出兩套麻質內衣,繼續介紹:“作為軍官,除了兩套絲內衣以外還有一套麻內衣、一套厚布內衣,已經一套麻質外衣、一套皮甲、一副胸甲,頭盔、皮靴,加上外出喝水的杯子,隨身小酒壺、軍官佩劍、手銃、千裏眼,等等……”
孫立快手快腳的將剛才說到的這些瑣碎個人物品裝入兜囊,另一些準備換洗的,以及需要隨身佩戴的武器、個人小物品則堆放到了徐寧身邊,然後將一副板式胸甲綁在了兜囊外,又將另外兩個卷成捆的布包綁在兜囊之上,解釋說:“這兩捆東西,一個是睡袋,一個是犀牛皮席子,睡覺的時候墊在身下隔潮……”
徐寧好奇地拿起孫立挑出來的短手銃與千裏眼,仔細的研究著,孫立靜靜地等著,沒有譏諷對方見識少的目光,隻是平靜的看著。待對方放下千裏眼,反複擺弄短手銃時,徐寧指著手銃,說:“這就是真正的‘掌心雷’,據說陝西那裏夏人都身藏這種暗器,隻是沒有咱們們做的精致。
凡是海州團練軍官,可以配置四杆這樣的手銃,雙筒的,這玩意雖然打不遠,但用來臨時救命,還真不錯。迴頭你讓小童教教你如何使用,再找機會去靶場練習一下……好了,東西收拾得差不多了,去我家吧,他們定在我家候久了。”
拉著徐寧走出屋門,孫立指點這院落說:“我剛來的時候,也住在團練總部後院,這裏原來是方家大院後宅,後來我接了家眷來,就搬出去了,這地方不錯,迴頭你慢慢就會體會到。”
經過了剛才那會兒,徐寧現在已經不敢小瞧這支團練了。眼前這支團練連個人的隨身物品都配置的這麽精細,難怪後勤工作如此繁瑣
出了團練總部向東拐,孫立的家其實離團練總部並不遠,兩人拐了幾步,在路過村民的殷切問候下,在晚歸的騾車、馬車悠閑地粼粼聲中,望見不遠處巷口等候的林衝以及阮通,孫立拉著徐寧邊走邊介紹:“團練總部原先叫方家大院,據說這方員外也是白蓮教中人,沒準與方臘是族人,他犯事後,連帶著方氏族中多人受牽連,被發配到了遠惡軍州,因而附近房子空置了下來。
村民嫌此地屋子主人犯事,不吉,或者怕方員外別處族人再來找事,所以此地一直空置許久不曾賣出去。咱們走南闖北,哪在乎這些吉兇,我與林兄弟隻知道此地位置好,離團練總部近,所以掏錢買了幾套,結伴住了下來……哈哈,如今崔莊寸土寸金,你兜裏如果有閑錢,不妨也買一套閑居,這崔莊,真的不錯。”
阮通在巷口接過話題,哼哼說:“張橫那廝跟我們尿不到一個壺裏,他買的宅院就遠了,在莊子後麵、櫻花大道旁邊,偏僻的厲害,不過那廝也不常住家中,平常住在拔頭水軍營寨裏,除了節假日難得見他迴家露麵……哼哼,昔日在梁山時都不曾見他如此盡心——咱這次吃酒,不喊他。”
徐寧也不說話,埋頭跟緊孫立的步伐,等走到後者家門口,他站在街道上打量了一下四周,笑著說:“看來你們日子過得不錯,這樣精致的小院,也能買得起。”
幾位莊戶打扮的仆人趕過來伺候,他們笑眯眯的接過大家手上的禮物,引著眾人向屋裏走。
崔莊這幾年以肉眼可察的速度不斷向外擴張,原先莊中心的土地已經變的寸土寸金了。因為莊內生活富裕,人們生活節奏也快,所以各項服務設施也迅速完善起來,孫立置辦的的酒席是從莊中的酒店要來的,別處的酒店喜歡用純銀打製的杯盤,崔莊酒店盛菜的工具全是玻璃的,燭光之下,各色的琉璃盤金銀剔透,顯得很奢華。
徐寧才落座,立刻被滿眼的奢華嚇倒了——一個普通的莊子、莊子裏幾個普通的團練軍官,就能使用得起全套的琉璃餐具……就是當今官家,以及奸相蔡京、使相童貫,也不曾聽說吃上全套琉璃盞的宴席吧。
如果按照正常的曆史進程,到了明代,玻璃製品雖然在中國不算罕見,但至少是昂貴的,明代寫成的《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的卷簾大將沙僧沙和尚,就因為失手打碎了一個琉璃盞,而被貶落凡間,在流沙河上遭受日日五雷轟頂,以及萬刀穿心的刑罰……這該是多麽大的仇恨啊
孫立誤會了徐寧的驚訝,他指點著琉璃盞介紹:“天底下八大琉璃作坊,唯有海州兩大作坊出的琉璃器皿,經得起熱水燙也不炸裂,所以別處的琉璃器具隻能當擺設,圖個好玩、好看,唯有海州的琉璃可以製作出杯盤日用。徐兄弟不要驚訝,咱團練作坊也教授這樣的技術,所以這琉璃器具在崔莊並不稀罕。”
林衝不怎麽說話,他點頭附和孫立:“如果是想安生立命,這崔莊是個好地方。”
舊日的同伴反複誇獎崔莊,徐寧懷疑這是因為自己沒帶家眷的原因,仿佛眼前這幾位受了莊主的囑托,特地過來遞話,望著兄弟幾人滿臉的紅光,徐寧心中不免對昔日兄弟產生了隔閡感:“好歹也是同生共死的夥伴,現在寧願聽莊主的話過來試探兄弟,也不與兄弟交心……這幾位兄弟真是變了,連阮通也是。“
有了這些想法,徐寧覺得這頓酒未免吃的索然無味,雖然兄弟們的招待很熱情,菜的味道不錯,器具都很精美,酒也很好,但徐寧吃飽飯後,立刻起身拱手:“衙門裏還有一大堆事,兄弟不敢多吃,怕誤了事。”
林衝伸手拍了拍徐寧,輕輕地搖搖頭,而後衝對方一拱手。徐寧也不再說什麽,悶悶不樂的帶著小童清風離開了孫立家。
徐寧走後,阮通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有氣無力的說:“這廝在梁山的時候,跟我們就不是一路人。”
沒錯,徐寧過去家境富裕,他自己在皇宮大內值勤且不說,其祖上幾輩都是軍官,流傳下一副價值數千貫的唐貔甲——也就是波斯連環鎖子甲。在整個梁山,擁有如此鎧甲的將領唯有徐寧一個人,而這位也不避諱,平常上陣、連小打小鬧的廝殺,都要穿上如此昂貴鎧甲出戰——可以想見他對自己的小命有多珍惜。
所以徐寧從不是奮勇爭先。
出身軍官世家的徐寧對軍令執行的不折不扣,做事很精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還真是整個梁山唯一適合做後勤軍官的。
阮通的話並沒有引起大家的共鳴,孫立、林衝、徐寧都是十二指揮使的人,張橫過去也有朝廷軍官的身份,而阮通卻是宋江找來的、實實在在的盜匪,如果他不是重傷不能移動,也許現在尾隨宋江而去了。對於如今在場的人來說,徐寧再冷漠,也是自己人,而阮通的生活習性與軍官們格格不入,他才是個“外人”。
不過阮通卻是一個忠義之人,他受了很重的傷,擱常人,在這種傷勢下,早已死了幾迴了,崔莊郎中救了他一命,阮通已經決定把這條命賣給試穿了,因此宋江臨走的時候來接他,阮通拒絕了。到如今,因為他及時表明態度,其餘將領都要出征,立地太歲阮通則受命坐鎮崔莊——時穿打算利用他的兇狠與殘忍,震懾那些圖謀他財產的人。
此刻阮通語帶譏諷,但林衝與孫立並沒有反駁,林衝拿起一杯酒,小口小口的品著,淡淡的說:“這酒真不錯。”
孫立是馬軍出身,這年頭能養得起戰馬的家境也不錯,孫立能夠理解徐寧身上那種貴族式的孤傲,他笑一笑,迴答:“我等兄弟,一片真心招唿他在崔莊相伴而居,時間久了,他自會明白。”
阮通沉默片刻,誠心誠意的讚同說:“沒錯,我等好歹也是縱橫南北的人,見識過不少地方,像崔莊這麽安詳富足,而且鄰裏間敦睦有禮的村落,真是不曾見過。”
想了想,阮通再度補充一句:“確實,一個都不曾見過……從這方麵來說,此地真是一個適合養老的好地方。”
說罷,阮通丟下杯子,站起身來說:“說到養老,我等縱橫半輩子,如今安定下來,必要生個一兒半女,才不辜負這樣的好時光……你們幾位慢飲,我迴去與渾家造人去也。”
孫立擺擺手,笑著罵:“你這廝,身體還沒好全,房事上麵悠著點。”
林衝也起身,平靜的說:“這次出戰,能不能勝這點我不操心,但我聽說朝廷方麵……”
說罷,林衝嘎然而止,丟下酒杯拱手告辭。
第二日,朝廷正式詔命下達:樞密院征調京畿廂兵、社兵,以及鼎州、澧(音li)州槍牌手、晉西蕃兵、秦鳳路槍手、涇源路弓手、海州雷火兵等團練組織征討方臘,同時詔諭樞密使童貫署理江、淮、荊、浙等路宣撫使,常德軍節度使、太尉譚稹(依舊是宦官)為兩浙路製置使。
童貫接任後,立刻下詔催促自己的嫡係:秦鳳路槍手、涇源路弓手、晉地蕃兵(騎兵)等團練加快行程,務必於年底之前趕到江寧府集結。
稍後,道君皇帝下令撤銷蘇、杭兩地應奉局、造作局,停運花石綱,罷免應奉局少監、蘇州防禦使朱勔(古字,同勉)父子官職——這是因為方臘起義的口號是“殺朱勔”。
朝廷方麵催促急,海州方麵也連下數道文,催促海州雷火兵即刻動身,徐寧為此忙的不可開交,另外幾個梁山兄弟也忙著召集部下向拔頭水軍水寨移動,並與當晚開始陸續集結上船,這一夜忙碌,所有的人都徹夜未合眼。
第二天天亮,海州官員趕來水寨送營——實際上是催促時穿立刻動身。
於是,敲鑼打鼓一番後,拔頭水軍十二艘戰船,三十餘艘運輸艦,拖曳著身後的內陸海鰍船,慢慢的駛出港口——這一次,時穿帶領的海州兵正式踏上戰場。火槍也開始在戰場上首次大規模露麵。
第392章小團練、大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