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有驚無險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晚恐有白天裏犯案的馬匪來騷擾害人,你們要輪流睡覺,燭盞不滅,必須保持有兩個清醒的人守夜,。”
慕歡又把洗衣用的棒槌找出來,廚房的菜刀發下去,吩咐道:“這些趁手的家夥什兒都帶在身邊,一旦發現賊人不要怕,嚇走他才是。”
“濮陽,狗不要栓了,值夜的人牽著,前院一隻後院一隻。”
“眉生一會兒把鑼發下去,一旦發現可疑的事,趕緊鳴金報警。”
人散開後各自準備應敵,俞珩夫婦上樓去,他將平日迴家後就掛起來的劍挎在腰間未解,說:“不怕,你安心睡,我守著,賊人來了也傷不了你分毫。”
“還是你睡一會兒吧”,慕歡鋪好了床,“你都巡了一天,身子也乏了。”
“我習慣了,熬一夜也沒什麽。”
兩口子正說話,就聽見外頭有人大聲喊“抓賊啦!”
接著便是不知誰報警的鑼聲震耳響起。
俞珩反應極快,牽著慕歡的手跑下樓去。
是濮陽鳴的鑼,不過賊人並沒有進俞家,他指著隔壁說:“公子,我看見一個黑影翻牆跳進了李家,然後他家大喊抓賊,亂起來。”
眉生和月薔抱在一起,小海年紀還小,嚇得貓進馮婆子的懷裏不敢抬頭。
那兩隻狗朝著隔壁的方向狂吠著。
隔壁果然在抓賊,大抵是李家戒備森嚴的出乎馬賊的意料,也可能以為男人們都在外頭巡邏,打了個措手不及,沒一會兒就見三個黑影被迫跳過李、俞兩家中間的院牆要逃到這邊來。
俞珩接過濮陽遞過來的弓,一箭射出去,隻見越牆的一個黑影嘭的一聲砸倒在雪地裏。
緊接著又一個黑影中了李家那邊射來的箭,慘叫一聲倒地。
因俞家院子裏燈火明亮,兩個小廝還舉著火把,那僥幸沒死的一個馬賊大喇喇的暴露在明處。
“抓賊!抓賊!”俞家繼續鳴金大喊。
那馬賊沒想到家家都早有準備,進退維穀,又見兩隻大狗朝著他飛跑去,慌亂中嚇得又往迴跑,剛爬上牆,就被來自李、俞兩家的兩隻箭前後射穿,趴在那牆上死了。
“大家不要大意,不知道有多少賊人混進來,繼續警惕。”
小海因為年紀還小,見了三個死人,這麽一嚇,當晚就發起燒來,還做夢說胡話。
馮婆子心疼她,也顧不得規矩,披了衣服過來求慕歡,看看能不能請個郎中來看看,別燒壞了腦子。
“這個時間再加上匪盜作亂,郎中怕是請不來。”
慕歡急忙去她房裏,摸了摸小海的額頭,果真燙的厲害,像是燒糊塗了在說夢話。
眉生打開了帶來的藥匣子,裏麵全是碼的整齊的瓶瓶罐罐,上麵都貼好了紙條,寫清了藥名和用法,這都是從明州來時佟夫人給預備下的。
就怕他們趕路時有個小病小災,所以備齊了常用的丸藥。
慕歡倒些藥末兒在碗裏,混上溫水,給小海服送下去,又叫眉生將帕子在外頭冰了來貼在小海的額上降溫。
“將線香點燃放在床邊,是安神用的,你看著她,若是服了藥還是沒效果,就再來叫我,咱們用熱酒給她擦擦身子,希望她借著香好好睡一覺就忘了。”
馮婆子本來不抱希望慕歡能起什麽作用,她是個極年輕的娘子,沒什麽經驗,可今天見她處敵不驚,見小海突發惡病也不慌亂,反而能屈尊親自過來,心裏又是敬又是謝。
“看她也不像是窮苦出身”,慕歡將小海纖弱的胳膊放進被子裏時憐她弱小的說。
小海的一雙手很柔軟,骨結也不明顯,跟月薔這種苦出身,從小做活計謀生的女孩子不同,至少是過過好日子的。
馮婆子歎了口氣,“好好的良家姑娘,因他父親獲了罪受牽連,本是被賣到瓜州,主家嫌她年紀小體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轉頭又賣來了朔州。”
小海和慕宜差不多大,一個在母親身邊膝下承歡,一個卻如飄萍。
慕歡又用冷水冰了遍帕子給她換上,臨走前吩咐馮婆子說:“等她醒來,你去做碗熱的麵片湯給她喝了,多放薑。”
馮婆子給小海掖了便被子,嘴裏嘟嘟囔囔的說:“天上神仙,佛陀菩薩都顯靈,難得這丫頭遇上個好主家,讓她好好活吧。”
這一夜沒再有誰家傳出報警的響動,想必就隻這三個蠢賊。
小海吃了藥好生睡了一覺也無大礙,尤其是吃了馮婆子給她做的麵皮湯,捂出一身的汗就康複了。
各家各戶又迴歸到了年節的喜慶裏,都在忙碌的準備著明日就要來的除夕之夜。
年三十兒的一大清早是換燈籠的日子,將門前白紙的燈籠換成紅紙的,濮陽在門前帶著兩個小廝搭梯子登高。
“濮陽,就手再把這春聯貼上”,月薔手裏拿著剛熬好還熱著的漿糊,身後小海兩手托著春聯緊跟。
“慢些,千萬別跌了,滑的很。”
慕歡跟俞珩也出來看,他倆剛寫好的字兒。
讓俞珩自己寫他偏不幹,這下倒好,別人看著他們家門口的春聯一邊一個字體,一看就是出自兩個人的手筆。
正看著熱鬧,見李茂時帶著兩個道士從那邊過來。
“李兄這是做什麽?”
李茂時小聲說:“前兩天內些個馬賊不是被我倆擊斃於牆上,我娘子偏說出了人命不吉利,讓我趕緊親自請兩個高人來去去晦氣。”
他們殺伐征戰的人好像不太信這些,想必也是囿於王桂英,不得已除夕還帶人來做法。
“這樣也好”,慕歡說:“家中丫鬟婆子多沒見過這樣的場麵,難免驚嚇,作法倒也能安安家中上下的心,我們家一個小丫鬟也被嚇病了,一會兒請兩位法師也來我家中去去晦氣。”
“還是弟妹會說話,討個家宅上下安心最重要”,李茂時拜別後帶著兩個道士往家中去。
“你這是幫著王娘子說話還是真要讓他們過來作法?”俞珩與她迴去時問。
“當然是真心請過來了”,慕歡替他褪了鬥篷,說:“你也看到了,小海都嚇病了,眉生和月薔雖然不說什麽,可也不敢往牆根去,讓這個道士來作作法,定定大家的心神,也是好事,這些日子我正不知道怎麽開解她們。”
“好吧”,俞珩也沒不同意,“那做法的時候就讓受了嚇的人多靠前吧。”
兩府一起作法事,桂英和慕歡站在一旁看,那道士散的四下裏全是紙錢,又是操劍又是畫符的與他徒弟折騰起來。
王桂英秀美微擰,小聲的講道:“要我說,求玉帝不如求自己,把這幫狗賊放進來,老老實實的痛打一頓,請他們來都不會再來,這些年,每每馬賊襲擾,還沒搶就為了保命送人送錢,才讓他們如此猖狂。”
慕歡聽她這樣講莞爾一笑,“我就說嘛,你王桂英何時不信刀劍信神佛了,原來是為了安撫別人搞得這樣一出。”
兩人會心相視一笑。
“說真的,過些日子我要去王府跟王妃提馬賊的事情,你去不去?”
李茂時不叫她出這個頭,可馬賊都殺到家裏了,好好地姑娘在街上叫人糟蹋曝屍難道還要忍?
“去”
見慕歡如此痛快的答應,桂英笑著問“你不怕?”
“怕,所以去,不懲治那幫馬匪,下個受難的保不齊是誰。”
慕歡又把洗衣用的棒槌找出來,廚房的菜刀發下去,吩咐道:“這些趁手的家夥什兒都帶在身邊,一旦發現賊人不要怕,嚇走他才是。”
“濮陽,狗不要栓了,值夜的人牽著,前院一隻後院一隻。”
“眉生一會兒把鑼發下去,一旦發現可疑的事,趕緊鳴金報警。”
人散開後各自準備應敵,俞珩夫婦上樓去,他將平日迴家後就掛起來的劍挎在腰間未解,說:“不怕,你安心睡,我守著,賊人來了也傷不了你分毫。”
“還是你睡一會兒吧”,慕歡鋪好了床,“你都巡了一天,身子也乏了。”
“我習慣了,熬一夜也沒什麽。”
兩口子正說話,就聽見外頭有人大聲喊“抓賊啦!”
接著便是不知誰報警的鑼聲震耳響起。
俞珩反應極快,牽著慕歡的手跑下樓去。
是濮陽鳴的鑼,不過賊人並沒有進俞家,他指著隔壁說:“公子,我看見一個黑影翻牆跳進了李家,然後他家大喊抓賊,亂起來。”
眉生和月薔抱在一起,小海年紀還小,嚇得貓進馮婆子的懷裏不敢抬頭。
那兩隻狗朝著隔壁的方向狂吠著。
隔壁果然在抓賊,大抵是李家戒備森嚴的出乎馬賊的意料,也可能以為男人們都在外頭巡邏,打了個措手不及,沒一會兒就見三個黑影被迫跳過李、俞兩家中間的院牆要逃到這邊來。
俞珩接過濮陽遞過來的弓,一箭射出去,隻見越牆的一個黑影嘭的一聲砸倒在雪地裏。
緊接著又一個黑影中了李家那邊射來的箭,慘叫一聲倒地。
因俞家院子裏燈火明亮,兩個小廝還舉著火把,那僥幸沒死的一個馬賊大喇喇的暴露在明處。
“抓賊!抓賊!”俞家繼續鳴金大喊。
那馬賊沒想到家家都早有準備,進退維穀,又見兩隻大狗朝著他飛跑去,慌亂中嚇得又往迴跑,剛爬上牆,就被來自李、俞兩家的兩隻箭前後射穿,趴在那牆上死了。
“大家不要大意,不知道有多少賊人混進來,繼續警惕。”
小海因為年紀還小,見了三個死人,這麽一嚇,當晚就發起燒來,還做夢說胡話。
馮婆子心疼她,也顧不得規矩,披了衣服過來求慕歡,看看能不能請個郎中來看看,別燒壞了腦子。
“這個時間再加上匪盜作亂,郎中怕是請不來。”
慕歡急忙去她房裏,摸了摸小海的額頭,果真燙的厲害,像是燒糊塗了在說夢話。
眉生打開了帶來的藥匣子,裏麵全是碼的整齊的瓶瓶罐罐,上麵都貼好了紙條,寫清了藥名和用法,這都是從明州來時佟夫人給預備下的。
就怕他們趕路時有個小病小災,所以備齊了常用的丸藥。
慕歡倒些藥末兒在碗裏,混上溫水,給小海服送下去,又叫眉生將帕子在外頭冰了來貼在小海的額上降溫。
“將線香點燃放在床邊,是安神用的,你看著她,若是服了藥還是沒效果,就再來叫我,咱們用熱酒給她擦擦身子,希望她借著香好好睡一覺就忘了。”
馮婆子本來不抱希望慕歡能起什麽作用,她是個極年輕的娘子,沒什麽經驗,可今天見她處敵不驚,見小海突發惡病也不慌亂,反而能屈尊親自過來,心裏又是敬又是謝。
“看她也不像是窮苦出身”,慕歡將小海纖弱的胳膊放進被子裏時憐她弱小的說。
小海的一雙手很柔軟,骨結也不明顯,跟月薔這種苦出身,從小做活計謀生的女孩子不同,至少是過過好日子的。
馮婆子歎了口氣,“好好的良家姑娘,因他父親獲了罪受牽連,本是被賣到瓜州,主家嫌她年紀小體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轉頭又賣來了朔州。”
小海和慕宜差不多大,一個在母親身邊膝下承歡,一個卻如飄萍。
慕歡又用冷水冰了遍帕子給她換上,臨走前吩咐馮婆子說:“等她醒來,你去做碗熱的麵片湯給她喝了,多放薑。”
馮婆子給小海掖了便被子,嘴裏嘟嘟囔囔的說:“天上神仙,佛陀菩薩都顯靈,難得這丫頭遇上個好主家,讓她好好活吧。”
這一夜沒再有誰家傳出報警的響動,想必就隻這三個蠢賊。
小海吃了藥好生睡了一覺也無大礙,尤其是吃了馮婆子給她做的麵皮湯,捂出一身的汗就康複了。
各家各戶又迴歸到了年節的喜慶裏,都在忙碌的準備著明日就要來的除夕之夜。
年三十兒的一大清早是換燈籠的日子,將門前白紙的燈籠換成紅紙的,濮陽在門前帶著兩個小廝搭梯子登高。
“濮陽,就手再把這春聯貼上”,月薔手裏拿著剛熬好還熱著的漿糊,身後小海兩手托著春聯緊跟。
“慢些,千萬別跌了,滑的很。”
慕歡跟俞珩也出來看,他倆剛寫好的字兒。
讓俞珩自己寫他偏不幹,這下倒好,別人看著他們家門口的春聯一邊一個字體,一看就是出自兩個人的手筆。
正看著熱鬧,見李茂時帶著兩個道士從那邊過來。
“李兄這是做什麽?”
李茂時小聲說:“前兩天內些個馬賊不是被我倆擊斃於牆上,我娘子偏說出了人命不吉利,讓我趕緊親自請兩個高人來去去晦氣。”
他們殺伐征戰的人好像不太信這些,想必也是囿於王桂英,不得已除夕還帶人來做法。
“這樣也好”,慕歡說:“家中丫鬟婆子多沒見過這樣的場麵,難免驚嚇,作法倒也能安安家中上下的心,我們家一個小丫鬟也被嚇病了,一會兒請兩位法師也來我家中去去晦氣。”
“還是弟妹會說話,討個家宅上下安心最重要”,李茂時拜別後帶著兩個道士往家中去。
“你這是幫著王娘子說話還是真要讓他們過來作法?”俞珩與她迴去時問。
“當然是真心請過來了”,慕歡替他褪了鬥篷,說:“你也看到了,小海都嚇病了,眉生和月薔雖然不說什麽,可也不敢往牆根去,讓這個道士來作作法,定定大家的心神,也是好事,這些日子我正不知道怎麽開解她們。”
“好吧”,俞珩也沒不同意,“那做法的時候就讓受了嚇的人多靠前吧。”
兩府一起作法事,桂英和慕歡站在一旁看,那道士散的四下裏全是紙錢,又是操劍又是畫符的與他徒弟折騰起來。
王桂英秀美微擰,小聲的講道:“要我說,求玉帝不如求自己,把這幫狗賊放進來,老老實實的痛打一頓,請他們來都不會再來,這些年,每每馬賊襲擾,還沒搶就為了保命送人送錢,才讓他們如此猖狂。”
慕歡聽她這樣講莞爾一笑,“我就說嘛,你王桂英何時不信刀劍信神佛了,原來是為了安撫別人搞得這樣一出。”
兩人會心相視一笑。
“說真的,過些日子我要去王府跟王妃提馬賊的事情,你去不去?”
李茂時不叫她出這個頭,可馬賊都殺到家裏了,好好地姑娘在街上叫人糟蹋曝屍難道還要忍?
“去”
見慕歡如此痛快的答應,桂英笑著問“你不怕?”
“怕,所以去,不懲治那幫馬匪,下個受難的保不齊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