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漏斷人不靜(二)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就內樣,從小就是長房大少爺,被盼龍盼鳳的養著,大伯又器重他,十幾歲上就讓他管幾家鋪子,當家男人脾氣都大,你放下身段哄哄他,哪有過不去的,何苦為了姨娘的事兒夫妻不睦,如今你還沒兒子。”
美廷臉上有得意之色,又說:“你看我,我就不管羅文富幾個妾幾個丫頭,也不心窄,他羅家手頭緊的時候還仗著我這個娘子來周濟,我再得了兒子地位就更穩,我且這樣更何況你,模樣性格兒,出身針線,哪裏不比我強百倍。”
徐慕和看著美廷勉強扯著嘴角笑了下。
她不敢說女子應當怎麽活才對,不管趙夢如還是趙美廷,她們都有各自的選擇,但慕和並不想要她們說的那種日子。
每當她們勸自己一迴,這種想法就愈加深刻。
……
“姑娘,今兒個我去大順門內邊買東西,有人說見識過長巾上的繡紋。”
月蓉得了好消息後趕緊跑迴來,這會兒渴的她喝下一大盞子水。
“誰家的鋪?”
那兩條長巾放著也是放著,徐慕和便毀了,給月蓉和月芙各做了一條束腰,竟真有人認識。
“一個挑擔的銀匠,跟著他的娘子說這是她們族人的繡樣,她以為我也是跟她一個族的,過來跟我搭訕。”
“那你怎麽沒請她過來?”
徐慕和有些失落的一垂手,這樣挑擔的銀匠走街串巷做生意,很可能過幾天就去別的鎮上。
“她說自己外祖母是高山瑤,女紅樣式跟咱們不一樣,一眼就認出來了。”
月蓉還說:“我也怕她走想讓她跟我上門來,她倒是謹慎,怕我是拐人的,不肯跟過來,我就跟她夫妻倆約好,明日若還在內個地方做買賣,咱們去見她就給她幾個錢,問問這瑤繡的事情。”
徐慕和心裏也揣摩了會兒,還是篤定主意地說:“我去見她,月芙,你趕緊去羅家告訴美廷一聲,讓她明天跟我一起過去。”
也許是這院子裏過於死氣沉沉,發現新繡法的事情讓徐慕和充滿期盼。
美廷接了信兒以後,第二天一早上便套了車過來,接上慕和,姑嫂二人直接往大順門去。
按照月蓉的記憶,他們找到了昨天銀匠夫婦擺攤兒的鋪麵門口,但是卻不見人。
“是不是記錯了?”
趙美廷放下車簾問月蓉。
“肯定是這裏,就在廣記茶樓門口這個石花台子旁邊。”
美廷是個急性子,慕和安撫她說:“再等等吧,可能是太早了,人家還沒出攤兒。”
四個人坐在馬車裏也擠,慕和便跟美廷領著兩個丫頭到廣記茶樓裏坐著等。
“大嫂,我還尋思你是個最木木呆呆的人,沒想到對新鮮事兒也這麽上心。”
徐慕和喝了口茶,笑的溫婉,“我是真心的覺得這繡法漂亮,倒不如學了來發揚光大,一來你給羅家立了大功,二來這繡工本不該埋沒。”
“若是這次真立了大功,我一定好好謝你!”
趙美廷笑的開朗。
也不是美廷嫁了男人就隻會胳膊肘往外拐,實在是羅家要比趙家更開放些。
趙家的女人即使如黃夫人這般有能力,也不會受到重用,頂多能幫襯幫襯手藝師傅。
但羅家即使像趙美廷這樣的新媳婦,也是被容許參與到家裏的生意。
兩人聊了好一會子,月蓉進來報信兒,“姑娘,人來了”,說罷讓進來一個娘子。
她不十分年輕,得有二十多歲的年紀,穿著也不見什麽異族風,就很普通,倒是因為走街串巷,風吹日曬後有些黑,眼睛卻極大,笑起來牙齒很白。
唯獨與眾不同地就是她衣袖口碼著兩指寬的花紋,跟美廷拿來的長巾上的花紋風格相近。
“你快請坐。”
慕和讓小二過來,又叫了不少的茶點。
那娘子見是兩個年輕的‘姑娘’,穿戴又不像是窮人家,便訕訕的笑著問,“娘子們可是想問刺繡的事情?”
她下意識的用手捋了捋自己的袖口。
“對”,慕和仍舊是她說話不徐不疾的態度。
“昨天我家女使說娘子見過她束腰上的花樣,而且你家中有人會,是嗎?”
昨天她是想跟月蓉套近乎,見月蓉戴了隻銀鐲子,看她穿戴又像是大戶人家的女使,又正巧看見她身上束腰上的花樣眼熟,便以此搭訕,沒想到還成了另一樁事兒。
“她的束腰是上品,一看就是手藝高的人繡出來的,我外祖母若活著興許能繡出來,我針線不好,繡不出來。”
銀匠娘子有點不好意思的說。
“除了知道這是高山瑤的繡法,你還知道什麽?”
徐慕和拿了一兩的銀子放在桌上問。
見了真金白銀,那娘子馬上侃快起來了,不像剛才那般忸怩,“我是不行,我從小給了男人家做娘子,沒什麽針線手藝,但我一個姨媽可行,她現在還住在老家,外祖母手裏的繡樣子都留給她了,若是你們願意出錢,我帶個口信給她,或許都能買下來。”
那娘子又說道:“她自己還有一身嫁衣,當姑娘時自己繡的,如今放那也沒用,若願意要沒準也能買下來。”
“你姨媽多大?”慕和問。
“今年四十有五了。”
“眼睛可還行?還動針線嗎?”
趙美廷一直以為徐慕和是個嘴拙的人,可自從這娘子來,她嘴就沒停過,倒是自己一句話插不進去。
“身體好著呢,她家貧,不動針線怎麽吃飯啊。”
“她住的有多遠?能請她到這裏來?”
見那娘子一躊躇,慕和又說,“路費我們來出,她可能來?”
“那就得看娘子們能出多少錢勞動我姨媽,雖年紀不太大,可也不能白勞動了不是。”
慕和看了眼美廷,想不想要做成,就看她的真心了。
“價錢好談,我們連路費都不打哏,何況是謝錢呢。”
美廷又說:“實不相瞞,我家裏是開繡坊的,看中這些繡樣了,若是能請你姨媽來,我們麵談,好處可就不是眼前的一兩銀子了。”
“好嘞,我親自歸家去接我姨媽”,銀匠娘子忙跑出去,拉起她男人,挑著擔子生意都不做了就往家迴。
“美廷,看來你家這兩條長巾和繡樣也不是那繡坊自己的,怕是他們從這樣的媽媽們手裏買迴去試著仿的。”
兩人從廣記茶樓出來驅車迴家,慕和交代美廷說:“她姨媽就算是手藝不怎麽樣,領去繡坊,有師傅們在也能學得門清,且針法並不難,多為挑針,若她手裏真有更多的繡樣,風格也一並學會了,仿什麽仿不出來。”
美廷臉上有得意之色,又說:“你看我,我就不管羅文富幾個妾幾個丫頭,也不心窄,他羅家手頭緊的時候還仗著我這個娘子來周濟,我再得了兒子地位就更穩,我且這樣更何況你,模樣性格兒,出身針線,哪裏不比我強百倍。”
徐慕和看著美廷勉強扯著嘴角笑了下。
她不敢說女子應當怎麽活才對,不管趙夢如還是趙美廷,她們都有各自的選擇,但慕和並不想要她們說的那種日子。
每當她們勸自己一迴,這種想法就愈加深刻。
……
“姑娘,今兒個我去大順門內邊買東西,有人說見識過長巾上的繡紋。”
月蓉得了好消息後趕緊跑迴來,這會兒渴的她喝下一大盞子水。
“誰家的鋪?”
那兩條長巾放著也是放著,徐慕和便毀了,給月蓉和月芙各做了一條束腰,竟真有人認識。
“一個挑擔的銀匠,跟著他的娘子說這是她們族人的繡樣,她以為我也是跟她一個族的,過來跟我搭訕。”
“那你怎麽沒請她過來?”
徐慕和有些失落的一垂手,這樣挑擔的銀匠走街串巷做生意,很可能過幾天就去別的鎮上。
“她說自己外祖母是高山瑤,女紅樣式跟咱們不一樣,一眼就認出來了。”
月蓉還說:“我也怕她走想讓她跟我上門來,她倒是謹慎,怕我是拐人的,不肯跟過來,我就跟她夫妻倆約好,明日若還在內個地方做買賣,咱們去見她就給她幾個錢,問問這瑤繡的事情。”
徐慕和心裏也揣摩了會兒,還是篤定主意地說:“我去見她,月芙,你趕緊去羅家告訴美廷一聲,讓她明天跟我一起過去。”
也許是這院子裏過於死氣沉沉,發現新繡法的事情讓徐慕和充滿期盼。
美廷接了信兒以後,第二天一早上便套了車過來,接上慕和,姑嫂二人直接往大順門去。
按照月蓉的記憶,他們找到了昨天銀匠夫婦擺攤兒的鋪麵門口,但是卻不見人。
“是不是記錯了?”
趙美廷放下車簾問月蓉。
“肯定是這裏,就在廣記茶樓門口這個石花台子旁邊。”
美廷是個急性子,慕和安撫她說:“再等等吧,可能是太早了,人家還沒出攤兒。”
四個人坐在馬車裏也擠,慕和便跟美廷領著兩個丫頭到廣記茶樓裏坐著等。
“大嫂,我還尋思你是個最木木呆呆的人,沒想到對新鮮事兒也這麽上心。”
徐慕和喝了口茶,笑的溫婉,“我是真心的覺得這繡法漂亮,倒不如學了來發揚光大,一來你給羅家立了大功,二來這繡工本不該埋沒。”
“若是這次真立了大功,我一定好好謝你!”
趙美廷笑的開朗。
也不是美廷嫁了男人就隻會胳膊肘往外拐,實在是羅家要比趙家更開放些。
趙家的女人即使如黃夫人這般有能力,也不會受到重用,頂多能幫襯幫襯手藝師傅。
但羅家即使像趙美廷這樣的新媳婦,也是被容許參與到家裏的生意。
兩人聊了好一會子,月蓉進來報信兒,“姑娘,人來了”,說罷讓進來一個娘子。
她不十分年輕,得有二十多歲的年紀,穿著也不見什麽異族風,就很普通,倒是因為走街串巷,風吹日曬後有些黑,眼睛卻極大,笑起來牙齒很白。
唯獨與眾不同地就是她衣袖口碼著兩指寬的花紋,跟美廷拿來的長巾上的花紋風格相近。
“你快請坐。”
慕和讓小二過來,又叫了不少的茶點。
那娘子見是兩個年輕的‘姑娘’,穿戴又不像是窮人家,便訕訕的笑著問,“娘子們可是想問刺繡的事情?”
她下意識的用手捋了捋自己的袖口。
“對”,慕和仍舊是她說話不徐不疾的態度。
“昨天我家女使說娘子見過她束腰上的花樣,而且你家中有人會,是嗎?”
昨天她是想跟月蓉套近乎,見月蓉戴了隻銀鐲子,看她穿戴又像是大戶人家的女使,又正巧看見她身上束腰上的花樣眼熟,便以此搭訕,沒想到還成了另一樁事兒。
“她的束腰是上品,一看就是手藝高的人繡出來的,我外祖母若活著興許能繡出來,我針線不好,繡不出來。”
銀匠娘子有點不好意思的說。
“除了知道這是高山瑤的繡法,你還知道什麽?”
徐慕和拿了一兩的銀子放在桌上問。
見了真金白銀,那娘子馬上侃快起來了,不像剛才那般忸怩,“我是不行,我從小給了男人家做娘子,沒什麽針線手藝,但我一個姨媽可行,她現在還住在老家,外祖母手裏的繡樣子都留給她了,若是你們願意出錢,我帶個口信給她,或許都能買下來。”
那娘子又說道:“她自己還有一身嫁衣,當姑娘時自己繡的,如今放那也沒用,若願意要沒準也能買下來。”
“你姨媽多大?”慕和問。
“今年四十有五了。”
“眼睛可還行?還動針線嗎?”
趙美廷一直以為徐慕和是個嘴拙的人,可自從這娘子來,她嘴就沒停過,倒是自己一句話插不進去。
“身體好著呢,她家貧,不動針線怎麽吃飯啊。”
“她住的有多遠?能請她到這裏來?”
見那娘子一躊躇,慕和又說,“路費我們來出,她可能來?”
“那就得看娘子們能出多少錢勞動我姨媽,雖年紀不太大,可也不能白勞動了不是。”
慕和看了眼美廷,想不想要做成,就看她的真心了。
“價錢好談,我們連路費都不打哏,何況是謝錢呢。”
美廷又說:“實不相瞞,我家裏是開繡坊的,看中這些繡樣了,若是能請你姨媽來,我們麵談,好處可就不是眼前的一兩銀子了。”
“好嘞,我親自歸家去接我姨媽”,銀匠娘子忙跑出去,拉起她男人,挑著擔子生意都不做了就往家迴。
“美廷,看來你家這兩條長巾和繡樣也不是那繡坊自己的,怕是他們從這樣的媽媽們手裏買迴去試著仿的。”
兩人從廣記茶樓出來驅車迴家,慕和交代美廷說:“她姨媽就算是手藝不怎麽樣,領去繡坊,有師傅們在也能學得門清,且針法並不難,多為挑針,若她手裏真有更多的繡樣,風格也一並學會了,仿什麽仿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