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雪滿弓刀(二)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連下兩城,斬殺大將蒙祖遜,這大獲全勝的捷報是朔州將士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換得的。
四位隨安王出征的將軍,兩個重傷一個輕傷,連安王自己也中了箭,掛了彩。
誘殺蒙祖遜時九翎統共不到三萬兵馬,對陣北涼軍隊六七萬人。
俞錚在誘敵去佛手嶺入埋伏時肩上中不甚了一箭,所以行動受限,兩個副將為了保護他都送命於亂箭下。
如果不是俞珩驍勇無敵,以一己之力力克蒙祖遜,將其斬殺在佛手嶺,形勢會如何發展還說不好。
李茂時在攻寒州時傷了腿,他與禿發奚近戰時,敵方數個大將圍攻他一人,馬刀在他左側小腿上劃了極深的口子,好在沒有割斷腿筋,不然腿傷最易落下殘疾。
軍中醫工用柔軟的桑白皮線將傷處縫合好,上了舒綰秘製的生肌止血金瘡藥。
王桂英見到李翀那條沒工夫換下來,被血浸透的褲子,心疼的說不出話來。
人是活生生去的,竟被抬迴家來。
李茂時這會兒除了能睜開眼睛認人,連話都說不出來。
縱然是將門出身的王桂英,見了夫君遭此磨難也嚇的幾乎崩潰。
薄淩河在與程仁虎佯攻金城時,遭到了城內守軍的猛烈還擊,被困城內數日的北涼軍隊急於突圍和馳援寒州,佯攻最後變成了實戰。
還好金城大量的兵將被蒙祖遜帶去追擊俞錚,剩餘守軍不多,但交戰起來也是勇猛非常。
程仁虎胳膊被劃傷一道,但跟李茂時比,他這傷縫上養一養也就好了。
比李茂時傷的更重的是俞珩。
李茂時傷在腿,俞珩傷在膀子,更不好縫合,費了醫工好半天精力,而且傷到了筋骨,養不好胳膊就會廢掉。
徐慕歡見到俞珩被抬迴來內天仿佛天都塌了。
她從前總以為俞珩受了傷,她不心疼死也得哭死,等真到了天塌的一日,徐慕歡才明白,她根本沒心思哭。
她像是魔障了一般,別人都在害怕,哭嚎,她腦子裏反而一直有個聲音在支撐她——俞珩不會有事。
哪怕這會子抬迴來的是俞珩的屍體,那個聲音似乎也會說服她‘俞珩根本沒有死’。
俞錚雖在大戰中受了箭傷,但行動未受限製,隻終日需吊著胳膊拿不起刀。
他趁戰勝之勢率吳不知帶來的援軍駐紮在寒州城。
又令薄淩河、何威一鼓作氣向前挺進,兵壓平寧郡,不給敵人絲毫喘息機會。
下平寧、會寧兩地,北涼在河西再無立足之地,被切斷的西域也能重新暢通。
“末將聽說北涼的小皇帝知道蒙祖遜死後已經嚇破了膽,精銳大部分都被蒙祖遜帶走,他手裏沒剩多少兵馬。”
俞錚心裏也萌生不強攻但智取的想法。
他此時吊著手,歪著坐在椅子裏,眉頭深鎖。
剛剛俞錚跟吳不知做了一場兵棋的推演,如果按照正常打發,恐怕戰損太大。
雖然大軍勢如破竹,但攻下寒州和金城後人困馬乏,不適合再激烈的大打一場。
“這個小皇帝本就是個傀儡,一切都由他叔父安古柏勒和權臣禿發威擺布。”
俞錚看向吳不知。
“你可有妙計?”
吳不知略思索後迴道:“王爺,北涼內早就分生兩派,小皇帝和顧命大臣禿發威不滿王叔安古柏勒手握一半兵權,這次猛將蒙祖遜已隕落在佛手嶺,小皇帝手裏的最後一張王牌沒了,對安古柏勒更是忌憚。”
北涼王廷就在原會寧郡,與平寧相近,兵圍安古柏勒,再派人去勸降小皇帝,讓內部矛盾重重的北涼自己瓦解。
俞錚對吳不知的計策很滿意。
“為了監視安古柏勒,禿發威已經連夜去了平寧,可是真的?”
俞錚盯著地圖上北涼王廷所在的會寧郡。
“斥候來報消息屬實。”
俞錚手持令牌。
“吳不知,你持令箭,以使者身份去會寧勸降小皇帝,本王許諾,隻要他歸降,自會奏請皇帝善待他,不然送他去跟折在佛手嶺的蒙祖遜地下相見。”
吳不知心領意會‘小皇帝降不降不重要,俞錚這是一招攻心計’。
俞錚再吩咐,“告訴薄、何兩位將軍散布消息,就說北涼的小皇帝已經決定歸降九翎。”
安古柏勒本就不信任小皇帝,一旦在會寧出現九翎的使者,安古柏勒還能坐得住嗎?
在激烈的猜忌中,殺掉監軍禿發威,自立為帝與圍困的九翎軍隊決一死戰,這才是他會做出的事情。
這不也是安古柏勒早就想做的事情麽。
既是老對手,那就在這北涼將亡的餘暉裏,俞錚送安古柏勒一個人情。
……
朔州的戰雲絲毫沒有遮蔽住京城的安逸,似乎根本就是兩個人間。
一麵戰火連天,屍山血海,一麵繁華如夢,安享太平。
這也是朔州守軍的功勞,沒有他們收複河西,固守朔州,北涼的鐵騎恐怕早就踏入中原腹地,九翎的一切皆成灰煙。
不過這幾天京城更熱鬧些,除了因為九翎對北涼打了勝仗,還因為到了賈太後的壽辰。
宗室貴女入宮為太後賀壽,都得機會在後宮小住幾日。
這日便聚在了平波殿小解妃處消遣。
“陛下嘉獎的聖旨已經去了朔州,除了給安王多加了食邑,還封賞了一大批武將軍官呢。”
卓溫嬌聽見小解妃提起安王,雖表情無所觸動,但心裏很不是滋味。
小解妃是解皇後的親妹妹,因為皇後的兒子夭折了,撫遠公府又送進來一個。
可惜陛下體弱多病,送進來多少個不還是生不出來。
“可是之前因為清剿馬匪得了誥命的那些娘子的夫君?”
“除了他們還有哪一批人在朔州呢。”
解妃笑七妹解柔多此一問。
“怎麽如此厚恩的封賞?”
本來安王封地僅五千戶,多被人笑話是窮酸王爺,如今宗室裏也沒幾個人敵得上了。
解柔斜眼瞟了下卓溫嬌,繼續問解妃。
解家姊妹看不起卓家,隻因當初皇子夭折,卓家想將女兒嫁入宮中為妃。
解皇後怕卓家勢力大,自己無子恐有被廢的風險,故攪黃了這件事,反而迎解家排行第三的解慧入宮。
梁子就是那會子結下的。
四位隨安王出征的將軍,兩個重傷一個輕傷,連安王自己也中了箭,掛了彩。
誘殺蒙祖遜時九翎統共不到三萬兵馬,對陣北涼軍隊六七萬人。
俞錚在誘敵去佛手嶺入埋伏時肩上中不甚了一箭,所以行動受限,兩個副將為了保護他都送命於亂箭下。
如果不是俞珩驍勇無敵,以一己之力力克蒙祖遜,將其斬殺在佛手嶺,形勢會如何發展還說不好。
李茂時在攻寒州時傷了腿,他與禿發奚近戰時,敵方數個大將圍攻他一人,馬刀在他左側小腿上劃了極深的口子,好在沒有割斷腿筋,不然腿傷最易落下殘疾。
軍中醫工用柔軟的桑白皮線將傷處縫合好,上了舒綰秘製的生肌止血金瘡藥。
王桂英見到李翀那條沒工夫換下來,被血浸透的褲子,心疼的說不出話來。
人是活生生去的,竟被抬迴家來。
李茂時這會兒除了能睜開眼睛認人,連話都說不出來。
縱然是將門出身的王桂英,見了夫君遭此磨難也嚇的幾乎崩潰。
薄淩河在與程仁虎佯攻金城時,遭到了城內守軍的猛烈還擊,被困城內數日的北涼軍隊急於突圍和馳援寒州,佯攻最後變成了實戰。
還好金城大量的兵將被蒙祖遜帶去追擊俞錚,剩餘守軍不多,但交戰起來也是勇猛非常。
程仁虎胳膊被劃傷一道,但跟李茂時比,他這傷縫上養一養也就好了。
比李茂時傷的更重的是俞珩。
李茂時傷在腿,俞珩傷在膀子,更不好縫合,費了醫工好半天精力,而且傷到了筋骨,養不好胳膊就會廢掉。
徐慕歡見到俞珩被抬迴來內天仿佛天都塌了。
她從前總以為俞珩受了傷,她不心疼死也得哭死,等真到了天塌的一日,徐慕歡才明白,她根本沒心思哭。
她像是魔障了一般,別人都在害怕,哭嚎,她腦子裏反而一直有個聲音在支撐她——俞珩不會有事。
哪怕這會子抬迴來的是俞珩的屍體,那個聲音似乎也會說服她‘俞珩根本沒有死’。
俞錚雖在大戰中受了箭傷,但行動未受限製,隻終日需吊著胳膊拿不起刀。
他趁戰勝之勢率吳不知帶來的援軍駐紮在寒州城。
又令薄淩河、何威一鼓作氣向前挺進,兵壓平寧郡,不給敵人絲毫喘息機會。
下平寧、會寧兩地,北涼在河西再無立足之地,被切斷的西域也能重新暢通。
“末將聽說北涼的小皇帝知道蒙祖遜死後已經嚇破了膽,精銳大部分都被蒙祖遜帶走,他手裏沒剩多少兵馬。”
俞錚心裏也萌生不強攻但智取的想法。
他此時吊著手,歪著坐在椅子裏,眉頭深鎖。
剛剛俞錚跟吳不知做了一場兵棋的推演,如果按照正常打發,恐怕戰損太大。
雖然大軍勢如破竹,但攻下寒州和金城後人困馬乏,不適合再激烈的大打一場。
“這個小皇帝本就是個傀儡,一切都由他叔父安古柏勒和權臣禿發威擺布。”
俞錚看向吳不知。
“你可有妙計?”
吳不知略思索後迴道:“王爺,北涼內早就分生兩派,小皇帝和顧命大臣禿發威不滿王叔安古柏勒手握一半兵權,這次猛將蒙祖遜已隕落在佛手嶺,小皇帝手裏的最後一張王牌沒了,對安古柏勒更是忌憚。”
北涼王廷就在原會寧郡,與平寧相近,兵圍安古柏勒,再派人去勸降小皇帝,讓內部矛盾重重的北涼自己瓦解。
俞錚對吳不知的計策很滿意。
“為了監視安古柏勒,禿發威已經連夜去了平寧,可是真的?”
俞錚盯著地圖上北涼王廷所在的會寧郡。
“斥候來報消息屬實。”
俞錚手持令牌。
“吳不知,你持令箭,以使者身份去會寧勸降小皇帝,本王許諾,隻要他歸降,自會奏請皇帝善待他,不然送他去跟折在佛手嶺的蒙祖遜地下相見。”
吳不知心領意會‘小皇帝降不降不重要,俞錚這是一招攻心計’。
俞錚再吩咐,“告訴薄、何兩位將軍散布消息,就說北涼的小皇帝已經決定歸降九翎。”
安古柏勒本就不信任小皇帝,一旦在會寧出現九翎的使者,安古柏勒還能坐得住嗎?
在激烈的猜忌中,殺掉監軍禿發威,自立為帝與圍困的九翎軍隊決一死戰,這才是他會做出的事情。
這不也是安古柏勒早就想做的事情麽。
既是老對手,那就在這北涼將亡的餘暉裏,俞錚送安古柏勒一個人情。
……
朔州的戰雲絲毫沒有遮蔽住京城的安逸,似乎根本就是兩個人間。
一麵戰火連天,屍山血海,一麵繁華如夢,安享太平。
這也是朔州守軍的功勞,沒有他們收複河西,固守朔州,北涼的鐵騎恐怕早就踏入中原腹地,九翎的一切皆成灰煙。
不過這幾天京城更熱鬧些,除了因為九翎對北涼打了勝仗,還因為到了賈太後的壽辰。
宗室貴女入宮為太後賀壽,都得機會在後宮小住幾日。
這日便聚在了平波殿小解妃處消遣。
“陛下嘉獎的聖旨已經去了朔州,除了給安王多加了食邑,還封賞了一大批武將軍官呢。”
卓溫嬌聽見小解妃提起安王,雖表情無所觸動,但心裏很不是滋味。
小解妃是解皇後的親妹妹,因為皇後的兒子夭折了,撫遠公府又送進來一個。
可惜陛下體弱多病,送進來多少個不還是生不出來。
“可是之前因為清剿馬匪得了誥命的那些娘子的夫君?”
“除了他們還有哪一批人在朔州呢。”
解妃笑七妹解柔多此一問。
“怎麽如此厚恩的封賞?”
本來安王封地僅五千戶,多被人笑話是窮酸王爺,如今宗室裏也沒幾個人敵得上了。
解柔斜眼瞟了下卓溫嬌,繼續問解妃。
解家姊妹看不起卓家,隻因當初皇子夭折,卓家想將女兒嫁入宮中為妃。
解皇後怕卓家勢力大,自己無子恐有被廢的風險,故攪黃了這件事,反而迎解家排行第三的解慧入宮。
梁子就是那會子結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