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涯猶有未歸人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僮仆都尉為何設在此處?是因為離柔然近?”
俞錚指著圖問道。
“近隻是一方麵。”
李繼嗣知無不言,他是真心希望九翎能派軍駐紮,重建都護府。
而且他此番能脫險也是靠著這位俞郎君,他還是徐慕和的妹夫,李繼嗣自然要與他交好交好。
“另一方麵就是設僮仆都尉的焉耆和鄰國龜茲都與柔然極為交好,是心腹之國。”
俞錚眉頭鎖的更深。
“你這樣說,是西域諸國裏有與柔然不好的?”
俞珩問罷,李繼嗣肯定的迴答道:“有。”
“除了龜茲、焉耆、樓蘭,還有一些對柔然不親近,當年歸順九翎的烏孫,都護府敗落後被柔然欺負的不成樣子。”
“像且末這樣的小國,幾百人而已,誰管轄他都一樣的。”
“還有一個最遠的大宛,我就不太了解了,隻幼年時去過一次,大宛的馬匹也是我們從粟特人手裏買的。”
“還有人在樓蘭這個地方就把東西賣給粟特人,然後他們再繼續往西域去,轉手倒賣賺錢。”
俞珩再樓蘭插了一個標識,眉頭微鎖。
“一出玉陽關就是這個樓蘭。”
“十三,你可有想法了?”
俞錚對西域全然不了解,甚至胸中沒有絲毫的對策,他將希望全都放在俞珩身上。
“四哥,我想先研究地圖,跟李東家再深入了解情況,然後做打算。”
目前也隻能如此,要給主將時間,不能盲目出兵。
眼下九翎正沉浸在滅北涼的歡愉中,征西不能失敗。
“我府上有兩位天安四年最後出使過西域的使者,希望他們能提供與你有用處的訊息。”
“你的幕僚找的怎麽樣了?”
俞珩接旨後就是可以設府招門客的將軍了,李翀如今已設了四個參事,還另招三五門客,可俞錚還沒聽說俞珩有何動作。
“我隻聽說你隻接納了一個曹勤推薦給你的傅公明,人還有左膀右臂,你就打算長一隻胳膊?”
俞珩不好意思的笑了下。
“我一直在家養傷,幕僚門客都是打仗才用,平日也用不上,養閑人幹嘛。”
俞錚心想‘九翎隻要是當官的,恨不得處處培植自己的人,人人都在結朋黨,大概隻有俞珩,連個門客都不願意養。’
“十三,你怕我猜忌你?”
雖然俞珩是三品將軍了,但他仍歸安王之下,且在安王的封地上為官。
“四哥,你為心,十三為腹。”
俞錚突然很踏實,他終於明白了俞珩的心思。
他不是不與人結交,他是一直視自己為安王府的人,哪怕已位列三品,仍記著知遇之恩。
……
青瓦巷原來那批將官如今均已擢升往涼州遷去,連最後剩下的李、俞、程三家也將陸續的搬走。
接下來,一批因收複朔州剛擢升的官吏又會搬進來。
王桂英跟著李翀前天啟程往平寧去了,李茂時奉旨成了督修城防的主要官員,所以他夫婦一刻不敢耽擱。
再過半個月,等會寧的新遷的百姓都安置完了,徐慕歡和裴翠雲也要搬走了,整個朔州就剩下舒綰。
她自然極舍不得大家,可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多虧你姐姐還能留在這陪我一段日子,這驟然分開,我心裏難受。”
徐慕和因決定去西域,便陪著李繼嗣等金玉商號最近的商鋪運送絲綢過來,故還能在朔州住上一段日子。
慕和這些日子不是在俞家就是在王府,已經跟舒綰處的極其熟絡。
從最晚的吳涯搬來,也整整四年了,眾娘子相處的又是如此和睦,相洽。
想著日後各位將軍都有了駐地,家眷也不得隨意離開,恐難再相見。
舒綰這樣一說,慕歡和裴翠雲都別過臉去抹了把淚。
“諸位將軍升遷本是喜事,但我真的不舍得你們。”
舒綰平素孤單,跟眾娘子一處說說笑笑,這日子才過的有意思。
裴翠雲越想越難過。
她邊擦淚邊說:“除了我跟慕歡,日後與誰想見一麵都難,咱們這麽多年,早就好的跟親姊妹似的,如今分開,怪想念的。”
眾人這會子哪能料到日後的諸多事情,隻覺得與訣別無二。
“涼州新設的會寧郡也是苦寒之地,你們一定要保重。”
舒綰最擔心徐慕歡,她生產後身體弱,離開後也不知道隨行的軍醫能不能額外照料,且她又不愛麻煩別人。
“我們時常書信聯絡,有什麽難處就說出來,解解煩悶也是好的。”
裴翠雲突然哭得大聲起來。
“我連個字都不會寫,說點悄悄話還得讓主文相公知道。”
徐慕歡被她逗笑了。
替她擦了眼淚,安慰道:“放心吧,咱倆不分開,你有什麽悄悄話都說給我,我給你寫。”
“綰姐姐,我家搬走了,那宅子也分給了別人,我姐姐還望多照拂。”
姐妹好不容易團聚,又要分開,徐慕歡不舍得大姐。
“你放心,有我在,她住在王府跟住在你家無二。”
其實越是分別越是說些絮絮叨叨的小事。
畢竟往日情分都是點滴感情和瑣碎小事堆疊起來的,看似細微,累積起來卻深厚。
……
徐慕和來朔州時連個丫頭都沒帶,慕歡不放心,怕沒人貼身伺候她,故將眉生留下。
其餘人都一並搬遷至玉陽關,俞珩駐軍領兵的地方,也是九翎疆土最西的位置,出了關就是西域,進了關就是會寧和平寧。
馬車上,徐慕歡懶懶的倚著車廂,隔著窗紗去看窗外愈發荒涼的景色。
也許是離中原越來越遠,她莫名的生出一絲思鄉的憂愁來。
“母親,你怎麽不高興?”阿元昂著頭問。
月薔給她梳了個雙丫髻,兩個發髻上各綁了一根白色的絲帶,她天生濃密纖長的羽睫,圓潤白淨的臉像個佛陀座下的童子。
“母親沒有不高興。”
徐慕歡勉強笑了下,“隻是到了晌午有些困了。”
“應該快到驛站了,一會兒咱們就能歇歇。”
俞珩將女兒抱起來放在膝上,從盒子裏取了一粒冷水鎮過葡萄,剝了皮喂給她解渴。
“阿爹,我們到了玉陽關是不是天天有葡萄吃?”
俞珩親了親女兒比葡萄還水靈的眼睛。
“應該是。”
“阿爹,我想找芳菲玩兒?”
阿元與李芳菲年紀相仿,又住隔壁,經常一起玩,這段日子不見,故嘴裏常念叨。
“芳菲搬去平寧了,等我們到了玉陽關,跟其他小朋友玩怎麽樣?”
俞珩握著女兒的小手和聲勸道。
俞錚指著圖問道。
“近隻是一方麵。”
李繼嗣知無不言,他是真心希望九翎能派軍駐紮,重建都護府。
而且他此番能脫險也是靠著這位俞郎君,他還是徐慕和的妹夫,李繼嗣自然要與他交好交好。
“另一方麵就是設僮仆都尉的焉耆和鄰國龜茲都與柔然極為交好,是心腹之國。”
俞錚眉頭鎖的更深。
“你這樣說,是西域諸國裏有與柔然不好的?”
俞珩問罷,李繼嗣肯定的迴答道:“有。”
“除了龜茲、焉耆、樓蘭,還有一些對柔然不親近,當年歸順九翎的烏孫,都護府敗落後被柔然欺負的不成樣子。”
“像且末這樣的小國,幾百人而已,誰管轄他都一樣的。”
“還有一個最遠的大宛,我就不太了解了,隻幼年時去過一次,大宛的馬匹也是我們從粟特人手裏買的。”
“還有人在樓蘭這個地方就把東西賣給粟特人,然後他們再繼續往西域去,轉手倒賣賺錢。”
俞珩再樓蘭插了一個標識,眉頭微鎖。
“一出玉陽關就是這個樓蘭。”
“十三,你可有想法了?”
俞錚對西域全然不了解,甚至胸中沒有絲毫的對策,他將希望全都放在俞珩身上。
“四哥,我想先研究地圖,跟李東家再深入了解情況,然後做打算。”
目前也隻能如此,要給主將時間,不能盲目出兵。
眼下九翎正沉浸在滅北涼的歡愉中,征西不能失敗。
“我府上有兩位天安四年最後出使過西域的使者,希望他們能提供與你有用處的訊息。”
“你的幕僚找的怎麽樣了?”
俞珩接旨後就是可以設府招門客的將軍了,李翀如今已設了四個參事,還另招三五門客,可俞錚還沒聽說俞珩有何動作。
“我隻聽說你隻接納了一個曹勤推薦給你的傅公明,人還有左膀右臂,你就打算長一隻胳膊?”
俞珩不好意思的笑了下。
“我一直在家養傷,幕僚門客都是打仗才用,平日也用不上,養閑人幹嘛。”
俞錚心想‘九翎隻要是當官的,恨不得處處培植自己的人,人人都在結朋黨,大概隻有俞珩,連個門客都不願意養。’
“十三,你怕我猜忌你?”
雖然俞珩是三品將軍了,但他仍歸安王之下,且在安王的封地上為官。
“四哥,你為心,十三為腹。”
俞錚突然很踏實,他終於明白了俞珩的心思。
他不是不與人結交,他是一直視自己為安王府的人,哪怕已位列三品,仍記著知遇之恩。
……
青瓦巷原來那批將官如今均已擢升往涼州遷去,連最後剩下的李、俞、程三家也將陸續的搬走。
接下來,一批因收複朔州剛擢升的官吏又會搬進來。
王桂英跟著李翀前天啟程往平寧去了,李茂時奉旨成了督修城防的主要官員,所以他夫婦一刻不敢耽擱。
再過半個月,等會寧的新遷的百姓都安置完了,徐慕歡和裴翠雲也要搬走了,整個朔州就剩下舒綰。
她自然極舍不得大家,可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多虧你姐姐還能留在這陪我一段日子,這驟然分開,我心裏難受。”
徐慕和因決定去西域,便陪著李繼嗣等金玉商號最近的商鋪運送絲綢過來,故還能在朔州住上一段日子。
慕和這些日子不是在俞家就是在王府,已經跟舒綰處的極其熟絡。
從最晚的吳涯搬來,也整整四年了,眾娘子相處的又是如此和睦,相洽。
想著日後各位將軍都有了駐地,家眷也不得隨意離開,恐難再相見。
舒綰這樣一說,慕歡和裴翠雲都別過臉去抹了把淚。
“諸位將軍升遷本是喜事,但我真的不舍得你們。”
舒綰平素孤單,跟眾娘子一處說說笑笑,這日子才過的有意思。
裴翠雲越想越難過。
她邊擦淚邊說:“除了我跟慕歡,日後與誰想見一麵都難,咱們這麽多年,早就好的跟親姊妹似的,如今分開,怪想念的。”
眾人這會子哪能料到日後的諸多事情,隻覺得與訣別無二。
“涼州新設的會寧郡也是苦寒之地,你們一定要保重。”
舒綰最擔心徐慕歡,她生產後身體弱,離開後也不知道隨行的軍醫能不能額外照料,且她又不愛麻煩別人。
“我們時常書信聯絡,有什麽難處就說出來,解解煩悶也是好的。”
裴翠雲突然哭得大聲起來。
“我連個字都不會寫,說點悄悄話還得讓主文相公知道。”
徐慕歡被她逗笑了。
替她擦了眼淚,安慰道:“放心吧,咱倆不分開,你有什麽悄悄話都說給我,我給你寫。”
“綰姐姐,我家搬走了,那宅子也分給了別人,我姐姐還望多照拂。”
姐妹好不容易團聚,又要分開,徐慕歡不舍得大姐。
“你放心,有我在,她住在王府跟住在你家無二。”
其實越是分別越是說些絮絮叨叨的小事。
畢竟往日情分都是點滴感情和瑣碎小事堆疊起來的,看似細微,累積起來卻深厚。
……
徐慕和來朔州時連個丫頭都沒帶,慕歡不放心,怕沒人貼身伺候她,故將眉生留下。
其餘人都一並搬遷至玉陽關,俞珩駐軍領兵的地方,也是九翎疆土最西的位置,出了關就是西域,進了關就是會寧和平寧。
馬車上,徐慕歡懶懶的倚著車廂,隔著窗紗去看窗外愈發荒涼的景色。
也許是離中原越來越遠,她莫名的生出一絲思鄉的憂愁來。
“母親,你怎麽不高興?”阿元昂著頭問。
月薔給她梳了個雙丫髻,兩個發髻上各綁了一根白色的絲帶,她天生濃密纖長的羽睫,圓潤白淨的臉像個佛陀座下的童子。
“母親沒有不高興。”
徐慕歡勉強笑了下,“隻是到了晌午有些困了。”
“應該快到驛站了,一會兒咱們就能歇歇。”
俞珩將女兒抱起來放在膝上,從盒子裏取了一粒冷水鎮過葡萄,剝了皮喂給她解渴。
“阿爹,我們到了玉陽關是不是天天有葡萄吃?”
俞珩親了親女兒比葡萄還水靈的眼睛。
“應該是。”
“阿爹,我想找芳菲玩兒?”
阿元與李芳菲年紀相仿,又住隔壁,經常一起玩,這段日子不見,故嘴裏常念叨。
“芳菲搬去平寧了,等我們到了玉陽關,跟其他小朋友玩怎麽樣?”
俞珩握著女兒的小手和聲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