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俞錚率大軍東進京畿之地,舒綰則帶著眾官眷扮作繡娘織娘一路逃往西川。
因先於軍隊出發,且金玉商號在這條路線上數年用心經營的緣故,轉移過程極為順利,隻用了半年多便到了西川,沿途未有驚動。
怕暴露藏身地,後方轉移的家眷幾乎與前線大軍徹底的失去聯絡。
眾人在和興源棲身四個月後,一日清早,周凡剛出門沒多久就從外頭跑迴來。
他先去東院內邊稟報給舒綰,說:“一早衙門張貼告示,皇帝駕崩了,令行國喪一個月。”
聽完這個消息眾位娘子靜默了好久。
“與他們斷了音信近一年了,也不知道如今什麽局麵。”王桂英心裏七上八下。
大行皇帝崩了,安王順利入京登基了嗎?
“要不咱們讓人出去打探打探吧。”裴翠雲有點坐不住了。
“萬萬不可。”
舒綰攔了下來,“局勢還未清朗,若是暴露了棲身之地,恐招惹禍事。”
“那怎麽辦?”映霞緊緊地握著拳,臉色有些發白。
“若是局勢不妙,咱們在此處幹等著,會不會也有危險?”
舒綰擔心的不隻是這些藏身在西川女眷、孩子的安危,還有收留她們的和興源與金玉商號。
一旦兵敗事未成,她們被捕殞命也是必然,畢竟是跟著夫君起事受牽連,可這些兩處商號的掌櫃不該受拖累。
“徐娘子你怎麽看?”
徐慕歡正在幫著王桂英哄李晟,剛才孩子突然有些哭鬧不止。
“令行國喪,宣告大行皇帝崩了,就證明已有了結果,大局已定。”
“什麽意思?”
裴翠雲聽不懂。
“自古奪位多秘不發喪,哪怕是像殿下這般手握傳位遺詔名正言順的,也多是在準備好登基後才會宣告天下。”
“你這還是沒說清成沒成事啊!”
裴翠雲隻想知道她們是不是安全了,入京的大軍是不是勝利了。
“京中政令到西川大概要多久?”
徐慕歡問起周凡。
“一到三個月不一定,得看是不是緊急。”
周凡在肖彥鬆身邊做過小廝,故清楚得很。
有些京中刊印完送到細水縣學政手裏,需要來年發放給學堂用的書籍得走三個月才能到。
“國喪的消息一定是最緊急的,證明一個月前京中就已分出勝負了。”
慕歡臉上略現喜色。
“如果是榮王勝,順利登基,這會兒一定會四下搜尋安王子嗣下落。”
“周凡,街上有搜尋的官兵嗎?”
周凡深思著搖頭。
“沒有,一切如常,就算是今天衙差也隻是敲鑼在街上走,提醒各家換燈籠,著素服,注意守喪儀製,並沒有入戶搜查。”
“可是若安王殿下已經有了登基的把握,為何沒有派人來尋王妃?”
眾人本有一絲放鬆的神色突然又因薛翎的問題緊張起來。
“我想是因為京中處境不樂觀。”
舒綰是知道賈太後宰相卓淇朝中朋黨牢固之事的,以往俞錚多次提起過。
“那咱們還要在這藏多久?”
舒綰與徐慕歡對視了一眼,不確定的搖了下頭。
“隻能委屈各位娘子再等等,這想必是最後關頭了。”
“我們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王桂英安撫舒綰說:“比起四處逃亡,命懸一線,我們能因為周密的計劃在此安然藏身已經是極好的,想必再過些日子就有好消息傳來。”
話音剛落,徐慕和慌慌張張的推門進來,屋內的眾人被她驚了一跳。
“有官兵朝店這邊來了,月芙一早出去聽風聲,見一個穿緋色官府的大人帶著幾個武官令兵正朝這邊來,再有兩盞茶的工夫就到了。”
徐慕和恐覺事態不妙,勸道:“看不出吉兇,眾位娘子從後門先走吧。”
“若是好消息,再派周凡去通知你們迴來,若是壞消息,他們抓我下獄也能再拖一拖,但凡有意外,你們逃走後也能想辦法救我。”
“不行!”
舒綰當然不肯丟下徐慕和。
“若是禍事,大家都團在這裏被抓,都別活命了。”
徐慕歡推了一把舒綰往後門去,給王桂英遞了個眼色,趕緊帶眾人離開。
再糾結恐怕就來不及了。
“要留也是我留下,他們要抓也是抓我和兩個孩子,與你無關。”
王桂英和裴翠雲架起舒綰,帶著眾位娘子和孩子從後門逃走。
慌張未定,剛闔了後門就聽見月棠跑進裏報信。
“好多官兵和官爺在店裏,為首的是刺史大人和知府大人。”
徐慕和手握的緊緊地,勉強鎮定下來,往外去。
徐慕和出來還沒來得及給眾位官爺見禮,就看見李繼嗣朝她兩步走過來。
“徐娘子,王妃她們呢?”
知府大人反倒上前一步,朝徐慕和拜道:“李特使帶著陛下手諭,著下官和萬刺史護送王妃和眾位夫人、娘子入京,王妃可在?。”
知府以為徐慕和是哪位官眷夫人,故態度恭謹非常。
“京中局勢已定,遣我為特使來請王妃入京。”
李繼嗣見徐慕和謹慎的看向自己,使了個眼色給她,讓她放心。
“幾位大人稍坐等候,我派人去請王妃。”
徐慕和示意李繼嗣跟她一起去後院,順帶打聽情況。
“因摸不清形勢,我就先讓她們從後門走了,馬上讓周凡去把她們追迴來。”
“安王……”
李繼嗣打斷了慕和,笑了一下說:“現在應該稱陛下了。”
“三個月前,反賊榮王起兵篡位,欲在雲中府阻擊陛下所率親軍,但未能成事,反賊大敗後陛下東進入京,榮王負隅頑抗,最後陛下與城中左營禁軍裏應外合,順利拿下京畿府,帶遺詔入宮。”
“入宮後才得知,大行皇帝已經駕崩數月,一直秘不發喪。”
“因朝中形勢複雜,陛下登基後仍局勢不穩,直到令定西侯和李將軍各接管了兩路禁軍後方覺得穩妥些,立刻派我帶詔書來請王妃和王子迴京。”
徐慕和聽罷李繼嗣所述的經過,雖三言兩語,倒也可窺其中驚險。
“那反賊怎麽處置了?”
李繼嗣一搖頭,“兵亂時七王爺死於亂箭之下,陛下憐恤他,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下了詔書說榮王是因門下賊人唆使蒙騙才會一時衝動起兵,府中家人削為庶民發去遼東郡,不予追究。”
皇位之爭從來不是成王敗寇那樣簡單,而是成者九五之尊,敗者身赴黃泉。
“要不你先迴家報個平安吧。”
李老爺聽聞李繼嗣參與安王的起兵後日日殫精竭慮,已經消瘦了一大圈。
“我已經派人送親筆書信給我父親。”
“離京前陛下叮囑過我,一定親自送王妃迴京,即使是未結交朋黨的萬刺史,他也信不過。”
徐慕和理解俞錚的多疑。
“局勢仍危機四伏,謹慎些最好。”
眼下後院四下無人,隻他兩個,李繼嗣笑著問徐慕和道:“如果剛才我帶來的是不好的消息你該怎麽辦?”
“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吧。”
她溫柔的側臉生出一絲決絕。
“你不會氣的殺了我報仇?”
如果是安王大敗,他還帶著官府的人來和興源抓王妃,那他就是叛徒。
“我為何要殺你?”
徐慕和不解的看向李繼嗣。
“你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卒,況且九翎的臣民向九翎的皇帝稱臣效力,是應該做的。”
而且李繼嗣本不打算參與到這場宮變中,是被脅迫著不敢不出錢,為自保或者為保金玉商號做出什麽都是可以原諒的。
連魏征這樣的賢臣都能識時務,為何要苛刻一個李繼嗣呢。
隻不過這些話徐慕和沒有說出來。
“你總是對旁人很寬容。”李繼嗣笑她。
因先於軍隊出發,且金玉商號在這條路線上數年用心經營的緣故,轉移過程極為順利,隻用了半年多便到了西川,沿途未有驚動。
怕暴露藏身地,後方轉移的家眷幾乎與前線大軍徹底的失去聯絡。
眾人在和興源棲身四個月後,一日清早,周凡剛出門沒多久就從外頭跑迴來。
他先去東院內邊稟報給舒綰,說:“一早衙門張貼告示,皇帝駕崩了,令行國喪一個月。”
聽完這個消息眾位娘子靜默了好久。
“與他們斷了音信近一年了,也不知道如今什麽局麵。”王桂英心裏七上八下。
大行皇帝崩了,安王順利入京登基了嗎?
“要不咱們讓人出去打探打探吧。”裴翠雲有點坐不住了。
“萬萬不可。”
舒綰攔了下來,“局勢還未清朗,若是暴露了棲身之地,恐招惹禍事。”
“那怎麽辦?”映霞緊緊地握著拳,臉色有些發白。
“若是局勢不妙,咱們在此處幹等著,會不會也有危險?”
舒綰擔心的不隻是這些藏身在西川女眷、孩子的安危,還有收留她們的和興源與金玉商號。
一旦兵敗事未成,她們被捕殞命也是必然,畢竟是跟著夫君起事受牽連,可這些兩處商號的掌櫃不該受拖累。
“徐娘子你怎麽看?”
徐慕歡正在幫著王桂英哄李晟,剛才孩子突然有些哭鬧不止。
“令行國喪,宣告大行皇帝崩了,就證明已有了結果,大局已定。”
“什麽意思?”
裴翠雲聽不懂。
“自古奪位多秘不發喪,哪怕是像殿下這般手握傳位遺詔名正言順的,也多是在準備好登基後才會宣告天下。”
“你這還是沒說清成沒成事啊!”
裴翠雲隻想知道她們是不是安全了,入京的大軍是不是勝利了。
“京中政令到西川大概要多久?”
徐慕歡問起周凡。
“一到三個月不一定,得看是不是緊急。”
周凡在肖彥鬆身邊做過小廝,故清楚得很。
有些京中刊印完送到細水縣學政手裏,需要來年發放給學堂用的書籍得走三個月才能到。
“國喪的消息一定是最緊急的,證明一個月前京中就已分出勝負了。”
慕歡臉上略現喜色。
“如果是榮王勝,順利登基,這會兒一定會四下搜尋安王子嗣下落。”
“周凡,街上有搜尋的官兵嗎?”
周凡深思著搖頭。
“沒有,一切如常,就算是今天衙差也隻是敲鑼在街上走,提醒各家換燈籠,著素服,注意守喪儀製,並沒有入戶搜查。”
“可是若安王殿下已經有了登基的把握,為何沒有派人來尋王妃?”
眾人本有一絲放鬆的神色突然又因薛翎的問題緊張起來。
“我想是因為京中處境不樂觀。”
舒綰是知道賈太後宰相卓淇朝中朋黨牢固之事的,以往俞錚多次提起過。
“那咱們還要在這藏多久?”
舒綰與徐慕歡對視了一眼,不確定的搖了下頭。
“隻能委屈各位娘子再等等,這想必是最後關頭了。”
“我們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王桂英安撫舒綰說:“比起四處逃亡,命懸一線,我們能因為周密的計劃在此安然藏身已經是極好的,想必再過些日子就有好消息傳來。”
話音剛落,徐慕和慌慌張張的推門進來,屋內的眾人被她驚了一跳。
“有官兵朝店這邊來了,月芙一早出去聽風聲,見一個穿緋色官府的大人帶著幾個武官令兵正朝這邊來,再有兩盞茶的工夫就到了。”
徐慕和恐覺事態不妙,勸道:“看不出吉兇,眾位娘子從後門先走吧。”
“若是好消息,再派周凡去通知你們迴來,若是壞消息,他們抓我下獄也能再拖一拖,但凡有意外,你們逃走後也能想辦法救我。”
“不行!”
舒綰當然不肯丟下徐慕和。
“若是禍事,大家都團在這裏被抓,都別活命了。”
徐慕歡推了一把舒綰往後門去,給王桂英遞了個眼色,趕緊帶眾人離開。
再糾結恐怕就來不及了。
“要留也是我留下,他們要抓也是抓我和兩個孩子,與你無關。”
王桂英和裴翠雲架起舒綰,帶著眾位娘子和孩子從後門逃走。
慌張未定,剛闔了後門就聽見月棠跑進裏報信。
“好多官兵和官爺在店裏,為首的是刺史大人和知府大人。”
徐慕和手握的緊緊地,勉強鎮定下來,往外去。
徐慕和出來還沒來得及給眾位官爺見禮,就看見李繼嗣朝她兩步走過來。
“徐娘子,王妃她們呢?”
知府大人反倒上前一步,朝徐慕和拜道:“李特使帶著陛下手諭,著下官和萬刺史護送王妃和眾位夫人、娘子入京,王妃可在?。”
知府以為徐慕和是哪位官眷夫人,故態度恭謹非常。
“京中局勢已定,遣我為特使來請王妃入京。”
李繼嗣見徐慕和謹慎的看向自己,使了個眼色給她,讓她放心。
“幾位大人稍坐等候,我派人去請王妃。”
徐慕和示意李繼嗣跟她一起去後院,順帶打聽情況。
“因摸不清形勢,我就先讓她們從後門走了,馬上讓周凡去把她們追迴來。”
“安王……”
李繼嗣打斷了慕和,笑了一下說:“現在應該稱陛下了。”
“三個月前,反賊榮王起兵篡位,欲在雲中府阻擊陛下所率親軍,但未能成事,反賊大敗後陛下東進入京,榮王負隅頑抗,最後陛下與城中左營禁軍裏應外合,順利拿下京畿府,帶遺詔入宮。”
“入宮後才得知,大行皇帝已經駕崩數月,一直秘不發喪。”
“因朝中形勢複雜,陛下登基後仍局勢不穩,直到令定西侯和李將軍各接管了兩路禁軍後方覺得穩妥些,立刻派我帶詔書來請王妃和王子迴京。”
徐慕和聽罷李繼嗣所述的經過,雖三言兩語,倒也可窺其中驚險。
“那反賊怎麽處置了?”
李繼嗣一搖頭,“兵亂時七王爺死於亂箭之下,陛下憐恤他,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下了詔書說榮王是因門下賊人唆使蒙騙才會一時衝動起兵,府中家人削為庶民發去遼東郡,不予追究。”
皇位之爭從來不是成王敗寇那樣簡單,而是成者九五之尊,敗者身赴黃泉。
“要不你先迴家報個平安吧。”
李老爺聽聞李繼嗣參與安王的起兵後日日殫精竭慮,已經消瘦了一大圈。
“我已經派人送親筆書信給我父親。”
“離京前陛下叮囑過我,一定親自送王妃迴京,即使是未結交朋黨的萬刺史,他也信不過。”
徐慕和理解俞錚的多疑。
“局勢仍危機四伏,謹慎些最好。”
眼下後院四下無人,隻他兩個,李繼嗣笑著問徐慕和道:“如果剛才我帶來的是不好的消息你該怎麽辦?”
“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吧。”
她溫柔的側臉生出一絲決絕。
“你不會氣的殺了我報仇?”
如果是安王大敗,他還帶著官府的人來和興源抓王妃,那他就是叛徒。
“我為何要殺你?”
徐慕和不解的看向李繼嗣。
“你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卒,況且九翎的臣民向九翎的皇帝稱臣效力,是應該做的。”
而且李繼嗣本不打算參與到這場宮變中,是被脅迫著不敢不出錢,為自保或者為保金玉商號做出什麽都是可以原諒的。
連魏征這樣的賢臣都能識時務,為何要苛刻一個李繼嗣呢。
隻不過這些話徐慕和沒有說出來。
“你總是對旁人很寬容。”李繼嗣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