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自嫁黔婁百事乖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秋節前兩日,程尋意帶著明鷺去蟲鳴居探徐慕歡,秋陽雖驕烈,但天氣卻沒那麽熱了。
“哪來這麽多螃蟹呀?”
徐慕歡忙讓結香找幾個婆子抬到廚房去。
“下馬莊新來了個專會在河裏養螃蟹的管事,一清早便送來十好幾筐肥蟹子,太妃上了年紀怕涼,東府裏留了些,其餘的讓我都送到你這邊來。”
其實是俞珩最愛吃蟹子,太妃便讓程尋意多送些過來。
這個下馬莊原是太妃的嫁妝,俞璋死後,太妃怕程尋意娘家無靠,養女兒手頭拮據,便將莊子給了她,算作她的私房錢。
徐慕歡領著程尋意母女進屋坐,吩咐小海奉茶。
“給伯母請安。”
阿元也在蟲鳴居,見了程尋意乖巧地做了個萬福禮。
“今兒沒去上學呀?”
程尋意拉著她稀罕了一會兒。
“因中秋,先生給放五天假,從今天開始歇。”
女學因沒有科考,故十分寬鬆,有丁點大的事兒就放假。
若隻為了送螃蟹,程尋意可不至於親自跑一趟,肯定是有別的事兒,徐慕歡吩咐月薔說:“你多帶幾個婆子、丫頭伺候兩個姐兒去園子裏逛逛,我跟程娘子說說話。”
孩子們玩去了,程尋意也聊了正題。
她讓青蓮拿了幾張單子出來給徐慕歡看。
“這是我給明鷺草擬的嫁妝單子,還沒敢給母親過目,還請弟妹勞心幫我瞧瞧,哪裏寫的不足,我好趕緊改了,再交給長輩看也不失禮數。”
明鷺的嫁妝單拿給徐慕歡看,可不是真讓她挑毛病的,而是讓她這個做嬸娘的往裏填東西。
不過徐慕歡早有準備,故笑盈盈的接了過來。
她邊看那嫁妝單子邊說:“明年明鷺就出了孝,算算歲數也可以議婚了。”
“培雲的姨媽來府裏敘過,說長陵侯府的意思是明年年底先央媒,合八字,轉頭第二年下聘,若太妃和二弟覺得可行,選好日子後,李家就如期來迎親了。”
說起女兒的婚事,程尋意一貫冷淡的臉上有了笑容。
“鷺鷺生日大,後年四月時她也整十六了,不遲不早。”
也別怪程尋意著急嫁女,畢竟府裏太妃年紀也不小了,若是有個萬一,明鷺還得守三年,這六年下來可就十八九了。
明鷺就算能耽誤的起,李培雲年紀長,李家未必耗得起。
“這嫁妝單子、嫂嫂列的費心了。”
聽徐慕歡說話稍一頓,程尋意忙問道:“有何瑕疵嗎?弟妹不如直說。”
“瑕疵倒也沒有。”
徐慕歡喝了口茶,隻是建議的說:“隻是我覺得這嫁妝裏金銀玉器太多了,田產鋪子略少。”
其實不管是彩禮還是嫁妝,裏頭的金銀玉器、綾羅綢緞都是為了長臉麵的。
畢竟左一箱右一箱的抬出去,任誰看了都覺得氣派。
可像田地、鋪子隻有一張契紙,旁人也看不見。
故程尋意將自己多年積攢的古董器物,再加上太妃添進去的金的、銀的,一股腦的全都給明鷺陪嫁。
“我是可憐鷺鷺命苦,她爹沒得早,又沒給她積德,明明是個王府千金,別說郡主,連個縣主都未能獲封,成婚那日若有十裏紅妝,也算聊以慰藉。”
“嫂子,在明鷺的婚事上我與你向來說掏心窩的話。”
“長陵侯府不比其他勳爵人家,不十分富裕。”
“當初聽說得了明鷺的青睞,侯夫人十分高興,一方麵就是覺得鷺姑娘王府出身,財力非一般人家能及。”
李家不止圖人還圖財,這件事兒程尋意是有數的。
“鷺鷺是嬌養大的,培雲是個讀書人,小夫妻倆都不善經營,嫁妝裏這麽多金銀古董,綾羅彩緞,往後若是缺錢了,今兒當一件明兒賣一件,這樣過日子可不紅火。”
程尋意聽她一說,覺得有些道理。
明鷺一個十五六歲的新娘子,遠嫁長陵邑,身邊沒個娘家人,摟著這麽多寶貝並不牢靠。
若是李家這個親戚來借當頭,內個親戚看中一樣東西,明鷺能不給麽。
“那你的意思是,這些東西都不帶了?”
“哦,我不是這個意思。”
徐慕歡把單子放在桌上,笑了下。
“這類東西倒也不必帶的這樣多,不如多給她田產、鋪子,尤其是多年來都打理的井然有序,收入不錯的莊子、鋪子。”
“即使他夫妻倆不善經營,莊頭和掌櫃都是牢靠的,每年收入有保證,鷺鷺就不缺錢花。”
“即使接濟婆家的長輩、親戚,花出多少銀子都有數目,賴不脫。”
“再者”,徐慕歡訕訕的喝了口茶說:“不比那些金銀玩意兒,嫁妝裏的田產、鋪子,婆家是不敢輕易賣的,想賣也不敢不經過王府,也能防鷺鷺的嫁妝被敗光不是?”
“畢竟金滿箱、銀滿箱的嫁女,是為了讓孩子嫁人後仍能錦衣玉食,夫家不過是沾鷺姐兒的光罷了。”
婚姻放在王府和侯府這一層麵,涉及到如此貴重的彩禮和嫁妝,就不能不多考慮。
都說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王府不多算計,可也不能不給姑娘留退路。
程尋意被徐慕歡說服了。
如今她覺得李培雲好,可是不是真的好,得日子過久了才知曉。
田產鋪子雖不撐臉麵,但裏子殷實,夫妻過日子不講究一時風光,求的是細水長流。
萬一李家靠不住,金的銀的帶去可能被糟踐,但田產鋪子不會,更保險些。
“你說得對!”
程尋意忙把嫁妝單子折起來收好,“我迴去再考慮,重新擬一份。”
……
這邊大人們在商議婚事,那邊明鸞和明鷺在園子裏散心。
姊妹倆年歲相差得多,且自打阿元入王府,明鷺就戴孝,在一處玩的時間有限。
“真羨慕你,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也想去女學,可惜母親不讓。”
明鷺理了下表妹被風吹歪的小辮子。
“那你出了孝也來婦好祠女學如何?”
聽她懵懂的話,明鷺笑了起來。
“出了孝我就快十六了,就要嫁人了,怎麽可能再去讀書呢。”
說這話時兩人正坐在翡玶湖旁的亭子裏。
翡玶湖是園子裏最盛的景,春日的清晨霧湧雲蒸,秋陽高照時浟湙瀲灩。
夏日裏田田的荷葉、玉立亭亭的荷花,如今看在眼中卻是殘敗不堪。
不知是荷枯葉凋的緣故,還是要遠嫁的緣故,今日明鷺沒那麽開心。
“你不想嫁人,想去讀書嗎?”
阿元還是個小孩子,她怎麽可能明白明鷺的這種心境呢。
“我不是想去讀書。”
明鷺笑著拉著她安撫自己的小手,轉瞬卻又斂了笑容,“我隻是有些擔心婚後的生活。”
明鷺每次跟明鸞在一起就會覺得自己孤苦伶仃的。
她倆都是王府的女孩子,卻雲泥之別。
二叔那麽愛明鸞,嬸嬸又親自撫養她,府裏的每個人都巴結她,連太妃都寵她,將來她還會獲封郡主。
明鷺深知自己一無所有。
父親活著時,東府每天都在爭吵,鬥氣兒,仿佛一出吵鬧且不好看的戲。
父親死後,明鷺覺得東府是一座墳,裏頭關著半死不活的女人們,如同殉葬的活死人般。
沒有男人,沒有正常的生活,甚至沒有盼頭。
每個人都不能笑,不知歡樂,不能做這個,不能想那個,隻一天天捱著。
明鷺怕的就是婚後李培雲像父親那樣。
她就要麽像個戲台上的醜角般活著,要麽像個僵屍般挺著。
如果能像二叔二嬸在西府內樣,李培雲忙外頭,她忙裏頭,到了晚上兩個人能熱乎乎一起說會子話,那就好了。
想到這明鷺臉上又有了笑影。
“姐姐,不必擔心,你一定會過得很好的。”
明鷺用手指蹭了蹭阿鸞的臉頰,“那就托你吉言了。”
……
上午程尋意送蟹子,西府的晚飯就吃的蟹子。
蟹釀橙、蟹粉酥、醉蟹、清蒸蟹、蟹膏小餃子……廚房把會做的、能做的全做了一遍。
剩下的蟹子徐慕歡派給了惠靈和月薔,讓她倆分給底下的人也嚐嚐。
“今天大嫂來說鷺鷺嫁妝的事兒,你說咱們添點什麽好?”
吃飯時徐慕歡跟俞珩提起。
若是別的事兒她自己也就做主了,但給明鷺添嫁妝,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你做主就行,這些內宅的事兒我也不通。”
俞珩自打跟慕歡結婚後就是個甩手掌櫃,“你更不會虧待明鷺。”
夫妻倆相視一笑再無別話。
其實徐慕歡早就有了主意,田產、鋪子由太妃和程尋意出,她這邊出些金銀玉器,至於程尋意劃拉出來的那一堆還是讓她和太妃自己留著養老傍身用吧。
“哪來這麽多螃蟹呀?”
徐慕歡忙讓結香找幾個婆子抬到廚房去。
“下馬莊新來了個專會在河裏養螃蟹的管事,一清早便送來十好幾筐肥蟹子,太妃上了年紀怕涼,東府裏留了些,其餘的讓我都送到你這邊來。”
其實是俞珩最愛吃蟹子,太妃便讓程尋意多送些過來。
這個下馬莊原是太妃的嫁妝,俞璋死後,太妃怕程尋意娘家無靠,養女兒手頭拮據,便將莊子給了她,算作她的私房錢。
徐慕歡領著程尋意母女進屋坐,吩咐小海奉茶。
“給伯母請安。”
阿元也在蟲鳴居,見了程尋意乖巧地做了個萬福禮。
“今兒沒去上學呀?”
程尋意拉著她稀罕了一會兒。
“因中秋,先生給放五天假,從今天開始歇。”
女學因沒有科考,故十分寬鬆,有丁點大的事兒就放假。
若隻為了送螃蟹,程尋意可不至於親自跑一趟,肯定是有別的事兒,徐慕歡吩咐月薔說:“你多帶幾個婆子、丫頭伺候兩個姐兒去園子裏逛逛,我跟程娘子說說話。”
孩子們玩去了,程尋意也聊了正題。
她讓青蓮拿了幾張單子出來給徐慕歡看。
“這是我給明鷺草擬的嫁妝單子,還沒敢給母親過目,還請弟妹勞心幫我瞧瞧,哪裏寫的不足,我好趕緊改了,再交給長輩看也不失禮數。”
明鷺的嫁妝單拿給徐慕歡看,可不是真讓她挑毛病的,而是讓她這個做嬸娘的往裏填東西。
不過徐慕歡早有準備,故笑盈盈的接了過來。
她邊看那嫁妝單子邊說:“明年明鷺就出了孝,算算歲數也可以議婚了。”
“培雲的姨媽來府裏敘過,說長陵侯府的意思是明年年底先央媒,合八字,轉頭第二年下聘,若太妃和二弟覺得可行,選好日子後,李家就如期來迎親了。”
說起女兒的婚事,程尋意一貫冷淡的臉上有了笑容。
“鷺鷺生日大,後年四月時她也整十六了,不遲不早。”
也別怪程尋意著急嫁女,畢竟府裏太妃年紀也不小了,若是有個萬一,明鷺還得守三年,這六年下來可就十八九了。
明鷺就算能耽誤的起,李培雲年紀長,李家未必耗得起。
“這嫁妝單子、嫂嫂列的費心了。”
聽徐慕歡說話稍一頓,程尋意忙問道:“有何瑕疵嗎?弟妹不如直說。”
“瑕疵倒也沒有。”
徐慕歡喝了口茶,隻是建議的說:“隻是我覺得這嫁妝裏金銀玉器太多了,田產鋪子略少。”
其實不管是彩禮還是嫁妝,裏頭的金銀玉器、綾羅綢緞都是為了長臉麵的。
畢竟左一箱右一箱的抬出去,任誰看了都覺得氣派。
可像田地、鋪子隻有一張契紙,旁人也看不見。
故程尋意將自己多年積攢的古董器物,再加上太妃添進去的金的、銀的,一股腦的全都給明鷺陪嫁。
“我是可憐鷺鷺命苦,她爹沒得早,又沒給她積德,明明是個王府千金,別說郡主,連個縣主都未能獲封,成婚那日若有十裏紅妝,也算聊以慰藉。”
“嫂子,在明鷺的婚事上我與你向來說掏心窩的話。”
“長陵侯府不比其他勳爵人家,不十分富裕。”
“當初聽說得了明鷺的青睞,侯夫人十分高興,一方麵就是覺得鷺姑娘王府出身,財力非一般人家能及。”
李家不止圖人還圖財,這件事兒程尋意是有數的。
“鷺鷺是嬌養大的,培雲是個讀書人,小夫妻倆都不善經營,嫁妝裏這麽多金銀古董,綾羅彩緞,往後若是缺錢了,今兒當一件明兒賣一件,這樣過日子可不紅火。”
程尋意聽她一說,覺得有些道理。
明鷺一個十五六歲的新娘子,遠嫁長陵邑,身邊沒個娘家人,摟著這麽多寶貝並不牢靠。
若是李家這個親戚來借當頭,內個親戚看中一樣東西,明鷺能不給麽。
“那你的意思是,這些東西都不帶了?”
“哦,我不是這個意思。”
徐慕歡把單子放在桌上,笑了下。
“這類東西倒也不必帶的這樣多,不如多給她田產、鋪子,尤其是多年來都打理的井然有序,收入不錯的莊子、鋪子。”
“即使他夫妻倆不善經營,莊頭和掌櫃都是牢靠的,每年收入有保證,鷺鷺就不缺錢花。”
“即使接濟婆家的長輩、親戚,花出多少銀子都有數目,賴不脫。”
“再者”,徐慕歡訕訕的喝了口茶說:“不比那些金銀玩意兒,嫁妝裏的田產、鋪子,婆家是不敢輕易賣的,想賣也不敢不經過王府,也能防鷺鷺的嫁妝被敗光不是?”
“畢竟金滿箱、銀滿箱的嫁女,是為了讓孩子嫁人後仍能錦衣玉食,夫家不過是沾鷺姐兒的光罷了。”
婚姻放在王府和侯府這一層麵,涉及到如此貴重的彩禮和嫁妝,就不能不多考慮。
都說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王府不多算計,可也不能不給姑娘留退路。
程尋意被徐慕歡說服了。
如今她覺得李培雲好,可是不是真的好,得日子過久了才知曉。
田產鋪子雖不撐臉麵,但裏子殷實,夫妻過日子不講究一時風光,求的是細水長流。
萬一李家靠不住,金的銀的帶去可能被糟踐,但田產鋪子不會,更保險些。
“你說得對!”
程尋意忙把嫁妝單子折起來收好,“我迴去再考慮,重新擬一份。”
……
這邊大人們在商議婚事,那邊明鸞和明鷺在園子裏散心。
姊妹倆年歲相差得多,且自打阿元入王府,明鷺就戴孝,在一處玩的時間有限。
“真羨慕你,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也想去女學,可惜母親不讓。”
明鷺理了下表妹被風吹歪的小辮子。
“那你出了孝也來婦好祠女學如何?”
聽她懵懂的話,明鷺笑了起來。
“出了孝我就快十六了,就要嫁人了,怎麽可能再去讀書呢。”
說這話時兩人正坐在翡玶湖旁的亭子裏。
翡玶湖是園子裏最盛的景,春日的清晨霧湧雲蒸,秋陽高照時浟湙瀲灩。
夏日裏田田的荷葉、玉立亭亭的荷花,如今看在眼中卻是殘敗不堪。
不知是荷枯葉凋的緣故,還是要遠嫁的緣故,今日明鷺沒那麽開心。
“你不想嫁人,想去讀書嗎?”
阿元還是個小孩子,她怎麽可能明白明鷺的這種心境呢。
“我不是想去讀書。”
明鷺笑著拉著她安撫自己的小手,轉瞬卻又斂了笑容,“我隻是有些擔心婚後的生活。”
明鷺每次跟明鸞在一起就會覺得自己孤苦伶仃的。
她倆都是王府的女孩子,卻雲泥之別。
二叔那麽愛明鸞,嬸嬸又親自撫養她,府裏的每個人都巴結她,連太妃都寵她,將來她還會獲封郡主。
明鷺深知自己一無所有。
父親活著時,東府每天都在爭吵,鬥氣兒,仿佛一出吵鬧且不好看的戲。
父親死後,明鷺覺得東府是一座墳,裏頭關著半死不活的女人們,如同殉葬的活死人般。
沒有男人,沒有正常的生活,甚至沒有盼頭。
每個人都不能笑,不知歡樂,不能做這個,不能想那個,隻一天天捱著。
明鷺怕的就是婚後李培雲像父親那樣。
她就要麽像個戲台上的醜角般活著,要麽像個僵屍般挺著。
如果能像二叔二嬸在西府內樣,李培雲忙外頭,她忙裏頭,到了晚上兩個人能熱乎乎一起說會子話,那就好了。
想到這明鷺臉上又有了笑影。
“姐姐,不必擔心,你一定會過得很好的。”
明鷺用手指蹭了蹭阿鸞的臉頰,“那就托你吉言了。”
……
上午程尋意送蟹子,西府的晚飯就吃的蟹子。
蟹釀橙、蟹粉酥、醉蟹、清蒸蟹、蟹膏小餃子……廚房把會做的、能做的全做了一遍。
剩下的蟹子徐慕歡派給了惠靈和月薔,讓她倆分給底下的人也嚐嚐。
“今天大嫂來說鷺鷺嫁妝的事兒,你說咱們添點什麽好?”
吃飯時徐慕歡跟俞珩提起。
若是別的事兒她自己也就做主了,但給明鷺添嫁妝,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你做主就行,這些內宅的事兒我也不通。”
俞珩自打跟慕歡結婚後就是個甩手掌櫃,“你更不會虧待明鷺。”
夫妻倆相視一笑再無別話。
其實徐慕歡早就有了主意,田產、鋪子由太妃和程尋意出,她這邊出些金銀玉器,至於程尋意劃拉出來的那一堆還是讓她和太妃自己留著養老傍身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