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底下還真有這般因緣際會的事。”
聽徐慕宜講完她跟談子為的偶然‘相識’,慕歡不由得感慨道。
“你與他見麵了嗎?”
慕宜稍顯羞怯的搖了下頭。
“當然沒有,這段日子我一直以李兆廷的名義與他書信往來而已,聊的也都是書籍、文章,連詩詞歌賦都不曾有,而且他也沒有識破我女子的身份,還管我叫兆廷兄。”
瞧她那少女懷春的神色,顯然是動情了。
慕歡打量著妹妹說:“你甚至都不知道他生的什麽模樣呢?”
“他長的是美是醜有什麽關係。”
慕宜頓覺自己失言,更加羞澀,卷著手裏那冊書,緊張地說:“我隻是很欣賞他的才華罷了。”
小丫頭明明春心萌動,還不好意思承認。
徐慕歡也不拆穿她,隻笑言道:“世間知己最難尋,你能與他結識,還彼此欣賞,已是天大的緣分。”
“不然山海迢迢,人海茫茫,偏相識又相知。”
難得有個人入慕宜的眼,徐慕歡自然不會放過機會。
她謀算著先讓徐文嗣請這個談子為去恣意園坐坐,借機打探他的底細,如年齡幾何?是否婚配?
如果真是月下老人送來的姻緣,白白錯過豈不可惜。
……
徐文嗣得了徐慕歡的吩咐,抱著促成姻緣的目的,將人再次請到了恣意園。
談子為登門後見徐文嗣備了一桌酒席,連連推卻。
“小友將書借給我抄錄還不收錢,我已經十分慚愧,今日還設宴請我,怎敢入席。”
談子為今日上門來以為是有李兆廷新寫的信件,這些日子兩人互通的書信都由徐文嗣傳遞。
這個李兆廷十分神秘,談子為信中多次相邀一敘,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一頓飯而已,郎君入座吧。”
徐文嗣親自斟酒。
“我借居此地素來寂寞,鄉試又落榜,心情煩悶,與兄長一敘倒能排解排解。”
“不知談兄幾歲中舉?”
談子為拱手答:“元尊二年,幸中鄉試。”
“我一十四歲就中了秀才,六年間考了兩次才中舉,小友看著比我年少許多,故不必焦急,來日自有上榜的機會。”
勸解的話徐文嗣左耳進右耳出,心裏隻顧計算談子為的年歲,好完成二姐交代的任務。
‘那他今年就是二十一,四姐姐虛年十九,很是般配啊’
談子為見徐文嗣眉心微蹙,喝酒也心不在焉,還以為他是又憂愁自己前途。
但徐文嗣卻話鋒逆轉,唐突問道:“不知兄長可否婚配?”
見談子為被問得一愣,徐文嗣忙轉圜說:“我是見兄長談吐、相貌不凡,既然已到弱冠之年,家中應該作主婚配了吧。”
解釋完還是覺得冒犯,他隻得尷尬的笑了笑,又親自給他斟了一杯酒。
談子為見徐文嗣不過舞象之年,想必是年少率性,不拘小節。
他坦率答道:“已定了親事。”
徐文嗣心裏咯噔一下。
談子為有些難為情的說:“子為家貧,父母早逝,由兄長嫂嫂靠幾畝薄田撫養長大,後來兄長因過於勞碌,英年病重,缺錢,醫治的不及時,五年前年撒手西去。”
“如今家中隻剩下如母長嫂和一個三歲大的侄女。”
“本來家中是無能力再繼續供養我讀書,好在鄉中一位包員外十分賞識我,願意給我捐輸,並與我家中定下婚約,何時高中,何時與員外的一個女兒成婚。”
這種事情在九翎極其尋常。
比起榜下捉婿,這種看中某個上進卻家貧的讀書人,願意出錢資助的做法倒顯得更體麵些。
不過這也生出了兩種官司。
一種官司是煮熟的鴨子飛了,資助數年的讀書人一朝高中,忘恩負義的貪慕更高門第的千金,悔婚不認,成了負心漢。
還有一種官司是資助人中途中斷。
畢竟有些人考了一輩子都未能考中,即使上進也未必皆是文曲星下凡。
不少資助人見‘女婿’數次不中,改變心意毀掉婚約,另作謀劃,倒也常見。
談子為見恣意園如此精巧,聯想自己為了買冊書,幾個月每日隻吃一個饅頭充饑,感慨道:“我求功名艱難至此仍能豁達,小友家境優渥,自然也要放寬心才是。”
談子為並不知道徐文嗣的背景,還以為他是個富家少爺,借居一個清幽之處專心讀書。
徐文嗣不好解釋其中原委,更不能暴露身份。
聽罷談子為的話,隻覺臉上一熱,芒刺在背般。
其實他二人算是同病相憐,都是靠人施舍求功名的窮措大。
不過令徐文嗣更難過的是,本以為的天降奇緣就這麽沒了。
但他仍覺得四姐姐跟這個談子為十分般配。
可談子為已與別家姑娘有約定,李兆廷是女兒身的事情,徐文嗣便不再提起。
“對了,小友怎麽沒約李郎君前來?我倒真想見見他的廬山真麵目。”
徐文嗣勉強一笑,心想‘怕是永遠見不到了’。
“哦,事情是這樣的。”
徐文嗣開始編謊話,試圖讓這段有緣無份的相識就此作罷。
“這位李郎君天生有缺陷,相貌醜陋、發育不全,故雖有文采卻無法讀書入仕。”
談子為一聽,心覺惋惜。
“可我並不在乎這些,朋友相交豈能在乎容貌,況且他才情頗高,遠在我之上,我隻配敬仰豈敢嘲諷。”
徐文嗣又繼續編,“他形貌醜陋,但性情豁達,來京城也是逗留而已,他說既是偶然相識不見也罷。”
“你二人靈魂、文才相通,就足夠了,想給你這個知己留一個完美的想象。”
談子為應該是真心欣賞李兆廷,神色黯然的點了點頭。
“也好,能與李郎君書信相交已是幸事。”
然而這個結果對於徐慕宜卻是不幸的。
她相中的男子已有婚約,這段日子激起的一腔熱誠、無盡期待,都霎時化為泡影。
她拿著談子為給她新寫的信,有萬念俱灰之感。
“慕宜,世間姻緣皆有定數,也許這就是上天的一個玩笑,看開些吧。”
徐慕歡知道這是妹妹第一次芳心悸動,必十分澎湃,這樣的結果必一時難以接受。
徐文嗣見徐慕宜這般難過也自責起來。
“都怪我,我應該先問清楚的。”
“……不能怪你。”
慕宜強忍著眼裏的淚,將談子為的信折好。
“一開始裝作李兆廷不過覺得好玩罷了,並沒有其他心思,誰又不是神仙,能有這樣的先見之明。”
“你答應我,永遠不把我是女兒身且戀慕過他的事情說出去。”
這也事關徐慕宜的清譽,徐文嗣知道輕重,忙答道:“姐姐放心,我就是死了也絕不泄露這個秘密。”
“那這封信?”
徐文嗣低頭看見案上放著的徐慕宜剛寫好的信,態度遲疑。
“幫我送給他吧,不過是一篇我對論積貯疏想法的文章。”
徐慕宜背過身去抹了眼角的淚。
“而且我是李兆廷而已,是個與他談論學問的知己。”
“突然斷了聯係,倒令人心生懷疑了。”
徐文嗣未再多言,隻是聽話的默默的拿走了書信。
“慕宜?”
見她坐在那裏傻愣愣的,徐慕歡心揪起來一般。
慕歡聽說有些失戀的女子會得癔症,故不敢大聲的喚她,萬一激出病來可不得了。
徐慕宜並未言語,隻是取出另一封信,扔在炭火盆裏燒成灰燼。
“我準備這封信是想下次給他,向他表明我是女兒身,約他相見,看來不必了,永遠都不必了。”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必知。
聽徐慕宜講完她跟談子為的偶然‘相識’,慕歡不由得感慨道。
“你與他見麵了嗎?”
慕宜稍顯羞怯的搖了下頭。
“當然沒有,這段日子我一直以李兆廷的名義與他書信往來而已,聊的也都是書籍、文章,連詩詞歌賦都不曾有,而且他也沒有識破我女子的身份,還管我叫兆廷兄。”
瞧她那少女懷春的神色,顯然是動情了。
慕歡打量著妹妹說:“你甚至都不知道他生的什麽模樣呢?”
“他長的是美是醜有什麽關係。”
慕宜頓覺自己失言,更加羞澀,卷著手裏那冊書,緊張地說:“我隻是很欣賞他的才華罷了。”
小丫頭明明春心萌動,還不好意思承認。
徐慕歡也不拆穿她,隻笑言道:“世間知己最難尋,你能與他結識,還彼此欣賞,已是天大的緣分。”
“不然山海迢迢,人海茫茫,偏相識又相知。”
難得有個人入慕宜的眼,徐慕歡自然不會放過機會。
她謀算著先讓徐文嗣請這個談子為去恣意園坐坐,借機打探他的底細,如年齡幾何?是否婚配?
如果真是月下老人送來的姻緣,白白錯過豈不可惜。
……
徐文嗣得了徐慕歡的吩咐,抱著促成姻緣的目的,將人再次請到了恣意園。
談子為登門後見徐文嗣備了一桌酒席,連連推卻。
“小友將書借給我抄錄還不收錢,我已經十分慚愧,今日還設宴請我,怎敢入席。”
談子為今日上門來以為是有李兆廷新寫的信件,這些日子兩人互通的書信都由徐文嗣傳遞。
這個李兆廷十分神秘,談子為信中多次相邀一敘,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一頓飯而已,郎君入座吧。”
徐文嗣親自斟酒。
“我借居此地素來寂寞,鄉試又落榜,心情煩悶,與兄長一敘倒能排解排解。”
“不知談兄幾歲中舉?”
談子為拱手答:“元尊二年,幸中鄉試。”
“我一十四歲就中了秀才,六年間考了兩次才中舉,小友看著比我年少許多,故不必焦急,來日自有上榜的機會。”
勸解的話徐文嗣左耳進右耳出,心裏隻顧計算談子為的年歲,好完成二姐交代的任務。
‘那他今年就是二十一,四姐姐虛年十九,很是般配啊’
談子為見徐文嗣眉心微蹙,喝酒也心不在焉,還以為他是又憂愁自己前途。
但徐文嗣卻話鋒逆轉,唐突問道:“不知兄長可否婚配?”
見談子為被問得一愣,徐文嗣忙轉圜說:“我是見兄長談吐、相貌不凡,既然已到弱冠之年,家中應該作主婚配了吧。”
解釋完還是覺得冒犯,他隻得尷尬的笑了笑,又親自給他斟了一杯酒。
談子為見徐文嗣不過舞象之年,想必是年少率性,不拘小節。
他坦率答道:“已定了親事。”
徐文嗣心裏咯噔一下。
談子為有些難為情的說:“子為家貧,父母早逝,由兄長嫂嫂靠幾畝薄田撫養長大,後來兄長因過於勞碌,英年病重,缺錢,醫治的不及時,五年前年撒手西去。”
“如今家中隻剩下如母長嫂和一個三歲大的侄女。”
“本來家中是無能力再繼續供養我讀書,好在鄉中一位包員外十分賞識我,願意給我捐輸,並與我家中定下婚約,何時高中,何時與員外的一個女兒成婚。”
這種事情在九翎極其尋常。
比起榜下捉婿,這種看中某個上進卻家貧的讀書人,願意出錢資助的做法倒顯得更體麵些。
不過這也生出了兩種官司。
一種官司是煮熟的鴨子飛了,資助數年的讀書人一朝高中,忘恩負義的貪慕更高門第的千金,悔婚不認,成了負心漢。
還有一種官司是資助人中途中斷。
畢竟有些人考了一輩子都未能考中,即使上進也未必皆是文曲星下凡。
不少資助人見‘女婿’數次不中,改變心意毀掉婚約,另作謀劃,倒也常見。
談子為見恣意園如此精巧,聯想自己為了買冊書,幾個月每日隻吃一個饅頭充饑,感慨道:“我求功名艱難至此仍能豁達,小友家境優渥,自然也要放寬心才是。”
談子為並不知道徐文嗣的背景,還以為他是個富家少爺,借居一個清幽之處專心讀書。
徐文嗣不好解釋其中原委,更不能暴露身份。
聽罷談子為的話,隻覺臉上一熱,芒刺在背般。
其實他二人算是同病相憐,都是靠人施舍求功名的窮措大。
不過令徐文嗣更難過的是,本以為的天降奇緣就這麽沒了。
但他仍覺得四姐姐跟這個談子為十分般配。
可談子為已與別家姑娘有約定,李兆廷是女兒身的事情,徐文嗣便不再提起。
“對了,小友怎麽沒約李郎君前來?我倒真想見見他的廬山真麵目。”
徐文嗣勉強一笑,心想‘怕是永遠見不到了’。
“哦,事情是這樣的。”
徐文嗣開始編謊話,試圖讓這段有緣無份的相識就此作罷。
“這位李郎君天生有缺陷,相貌醜陋、發育不全,故雖有文采卻無法讀書入仕。”
談子為一聽,心覺惋惜。
“可我並不在乎這些,朋友相交豈能在乎容貌,況且他才情頗高,遠在我之上,我隻配敬仰豈敢嘲諷。”
徐文嗣又繼續編,“他形貌醜陋,但性情豁達,來京城也是逗留而已,他說既是偶然相識不見也罷。”
“你二人靈魂、文才相通,就足夠了,想給你這個知己留一個完美的想象。”
談子為應該是真心欣賞李兆廷,神色黯然的點了點頭。
“也好,能與李郎君書信相交已是幸事。”
然而這個結果對於徐慕宜卻是不幸的。
她相中的男子已有婚約,這段日子激起的一腔熱誠、無盡期待,都霎時化為泡影。
她拿著談子為給她新寫的信,有萬念俱灰之感。
“慕宜,世間姻緣皆有定數,也許這就是上天的一個玩笑,看開些吧。”
徐慕歡知道這是妹妹第一次芳心悸動,必十分澎湃,這樣的結果必一時難以接受。
徐文嗣見徐慕宜這般難過也自責起來。
“都怪我,我應該先問清楚的。”
“……不能怪你。”
慕宜強忍著眼裏的淚,將談子為的信折好。
“一開始裝作李兆廷不過覺得好玩罷了,並沒有其他心思,誰又不是神仙,能有這樣的先見之明。”
“你答應我,永遠不把我是女兒身且戀慕過他的事情說出去。”
這也事關徐慕宜的清譽,徐文嗣知道輕重,忙答道:“姐姐放心,我就是死了也絕不泄露這個秘密。”
“那這封信?”
徐文嗣低頭看見案上放著的徐慕宜剛寫好的信,態度遲疑。
“幫我送給他吧,不過是一篇我對論積貯疏想法的文章。”
徐慕宜背過身去抹了眼角的淚。
“而且我是李兆廷而已,是個與他談論學問的知己。”
“突然斷了聯係,倒令人心生懷疑了。”
徐文嗣未再多言,隻是聽話的默默的拿走了書信。
“慕宜?”
見她坐在那裏傻愣愣的,徐慕歡心揪起來一般。
慕歡聽說有些失戀的女子會得癔症,故不敢大聲的喚她,萬一激出病來可不得了。
徐慕宜並未言語,隻是取出另一封信,扔在炭火盆裏燒成灰燼。
“我準備這封信是想下次給他,向他表明我是女兒身,約他相見,看來不必了,永遠都不必了。”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