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巧得姻緣天作合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近怎麽這麽多落馬摔傷腿的。”
聽月薔來報張府夫人馬車出意外摔壞了腿在恣意園暫留的事情後,徐慕歡嘟囔了一句。
“張夫人馬車滑落的地方就是崔先生落馬的地方。”
月薔正伺候徐慕歡打香篆。
今年新供的香種,說是叫雲酥香,內侍省按例給了長寧府一些。
太妃不喜用香,且覺得這雲酥香的氣味略似龍涎香,也不適合寡婦用,故全給了徐慕歡,讓她在西府熏熏。
這雲酥香是寧州進供的,特別之處在於調香時加了一味極特殊的酥油。
這酥油是花朵之精萃混上蜂蜜等幾種香甜之物調和而成的,故燃起來照比龍涎香多幾分香膩膩的滋味。
猶如嚼了一口蜜酥後唇齒留下的芳甜,久久迴甘。
月薔用小鑷子從裝隔香片的錦盒裏選了一個拿出來。
繼續說道:“那條路是下了官道後入城必經的,因地勢緣故本來就窄,去年秋汛時,附近的河漲水,頭一遭兒漫到路邊去,將路基衝壞了,工部搶著下雪前臨時修補上,可沒過幾日又被壓壞了,官府隻得說開春地開了凍再好好修一遍。”
“偶有天晚趕路的,外鄉進城不知道的,豈有不摔的道理。”
“昨晚下雨,天黑的早,車夫又著急趕路,大意中馬失了蹄。”
慕歡小心地將隔香片放好,嫋嫋的煙沒會子便盤旋而上,馨香也縈繞開來。
“張夫人怎麽樣了?接迴去了嗎?”
“接迴去了。”
月薔奉茶來,答:“今兒一早張府請了太醫過去又看了一遍,我聽管家媳婦說,張夫人腿腫的老高,怕是半年下不了地。”
“崔鏢頭怎麽樣了?”
慕歡喝了兩口茶再問。
之前月薔來迴過話,說是崴的不嚴重,那崔護有些功夫本事在身上,落馬時用些輕功護著自己。
既然崴的不重,這傷也養了兩三個月了,怎麽還沒好?
徐慕歡倒不是嫌他,隻是擔心這傷三個月都沒養好,別是大夫誤診了,他們靠武藝吃飯的人,若耽誤了,手腳落下毛病可不行。
“他——好的差不多了。”
“上個月其實就、就能走動自如了。”
月薔說話怎麽積黏起來了,她可是個最響快的人。
慕歡撂了茶碗,瞧了眼月薔,隻見這丫頭不知怎的臉上飛了兩團紅雲去。
嘴角、眉梢都淺淺的含著笑影兒。
像是知道了什麽高興事兒但不好意思往外講,隻能偷偷的笑。
“崔鏢頭傷好了你怎麽這麽高興啊?你這段日子關照他,他給你謝錢銀子了呀?”
徐慕歡全然不知月薔與崔護這兩人在這段養傷的日子裏竟養出感情來,見月薔這神態一頭霧水的問。
“姑娘,您這不是存心臊我呢麽。”
月薔連帶著耳朵根兒和脖子根兒都一起紅。
在月薔心裏,徐慕歡是個心明眼亮的。
旁人看不出門道兒的事她能踅摸出一二分,旁人能看出一二分的,沒準她猜透一半了,今日怎麽沒看懂她的心思呢。
“這、你不會是看上了崔鏢頭吧?”
月薔這嬌羞赧然一笑,不必說,傻子也懂了,徐慕歡還能不懂。
再不懂那可就是裝不懂了。
“你真看上他了?”
月薔見徐慕歡如此激動有些受驚,小聲問,“姑娘可是覺得他不好?”
她杜月薔說話像竹筒倒豆子的人,生平頭一遭兒還是如此小聲嗡氣的,果然姑娘一遇到了心上人就忸怩起來。
“不是不好,我是覺得意外。”
徐慕歡喜從心來,左想右想還是覺得這姻緣來的也太快,太巧了。
她給月薔尋了一兩年的婆家,她是橫挑鼻子豎挑眼一個沒相中。
不是嫌家裏的小廝不中看,就是嫌外頭說的脾氣不好,徐慕歡見惠靈成了親,心裏著急,偶爾催的緊了,她便賭氣地不吱聲,往下房去躲著,一躲躲一天。
有兩次小山子過來悄悄說,月薔在下房裏一邊做針線一邊抹眼淚兒。
嚇得徐慕歡再不敢催她挑夫婿,別夫君沒選著,再鬧出什麽癔症心魔來。
年前她還泄氣地說不挑不選了,這輩子不嫁人,轉頭過了年,她就春心萌動地看上了崔護。
真真是女人心海底針!
“什麽時候的事兒呀?”
慕歡拉了月薔的手挨著自己身邊坐了。
“你倆怎麽就到一塊去了?”
月薔這會兒像隻蒸熟了的蟹子,麵皮兒緋紅燥熱。
她低著頭,笑意盈盈的說:“就這兩個月,他不是扭了腳借住在濮陽家裏,姑娘讓我好生照顧他,畢竟是大姐兒身邊的人,我便聽了姑娘的話時時勤照看。”
“就發現他這人挺好的,又踏實又沒有歪心,還挺會心疼人的。”
“元宵燈會內日他知道我要伺候元姑娘出門去書社,猜我一天都沒法離身吃東西,天還沒亮就托了人給我送了幾樣小點心包裹進來,還說總餓著對胃不好。”
聽罷,慕歡心裏覺得真是兩情相悅的大喜事兒。
但還是要調侃她兩句,問她道:“不嫌他顯老?”
月薔更是羞赧一笑,“粗柳簸箕細柳鬥,世上誰嫌男人醜。”
崔護死了老婆後,這些年大小媒人給他介紹了不少,不是沒緣分就是沒看上眼兒,風裏來雨裏去三十好幾了仍孤身。
誰能想到他的姻緣在月薔這兒呢。
“那你要跟他迴明州嗎?我記得他在明州有家產。”
提起這茬月薔笑意更濃了,她的臉本生的鮮亮,這會子暈上胭脂色的紅霞,全然一副浸在蜜油裏的小女兒姿態。
“他跟我提過,可我說不想離開王府,我在這裏做的好好地,月銀也多,姑娘待我最好不過了,不想撇了這邊迴明州去,本來我都打算攤牌後就與他撂開手的。”
“可他想了兩日後又來找我說,若是我實在不願意迴明州去,那他陪我在京城。”
“反正他走鏢一年裏有大半時間安定不得,我在王府裏他也放心,將明州的房子租出去,也能貼補這邊的開銷。”
“我見他如此遷就我,方才確認了他待我的一片真心。”
徐慕歡摩挲著月薔的背,眼裏全是淚,心裏感動的滿溢。
她就知道月薔這麽好的姑娘一定會有個稱心如意的歸宿,有個疼她愛她,知冷知熱的人的。
“你若離開,我還真舍不得,但為了你的終身大事,我又不好自私耽誤。”
“如今你二人有商有量,還能陪在我身邊,真是萬幸。”
說著,慕歡落了幾滴淚下來。
小姐妹倆正挨著頭一起說悄悄話,又是哭又是笑的工夫俞珩就迴來了。
一進來就看見兩人都眼圈兒紅紅的,還給彼此擦眼淚,他本來滿心亂事,腦袋又嗡的響了一下。
“怎麽了這是?”
見俞珩迴來了,月薔福了福身子趕緊退下了。
“東府內邊來人欺負你了?”
俞珩蹙眉問道。
“還是你老家出事了?”
“亂講什麽。”
徐慕歡被俞珩氣的笑了下。
“是月薔終身大事定了。”
俞珩鬆了口氣,隻要不是壞事就好,他今日再聽不得壞消息了。
“郎君怎麽了?怎麽愁眉難展,可是因為火耗的事情?”
徐慕歡見他興致不高,眉眼耷拉著,親自奉了杯茶給他,將他身上的鬥篷摘了下來搭在架子上。
慕歡自從知道他去戶部忙碌那些勞什子事兒後心就一直忐忑地懸著。
“哦,那倒不是。”
俞珩怕她擔憂,卻欲言又止的看了慕歡兩眼,方才開口說:“瑞康大長公主薨了。”
其實告訴她更擔憂,可這事兒瞞也瞞不過去了。
“瑞康大長公主——”
慕歡將這個名字在唇齒中過了兩遍,腦子裏仍一片空白,她隻知道明憲長公主,怎麽不知道還有位瑞康大長公主?
“你不知道她也不怪你。”
俞珩喝了兩口茶說:“他是太宗的妹妹,十六歲就嫁去雲南,駙馬便是西寧公府的微生公,其實我也隻知道這麽個人,並不知她長什麽樣子。”
“今日公府報喪的折子遞到了,說是大長公主一個月前因病而薨,享年五十有七,公爺十分哀痛,執杖尚難以自持。”
既是沒見過麵,沒感情交集的大長公主薨逝,為何俞珩如此憂心忡忡呢。
慕歡心裏暗暗揣測卻想不透原因。
徐慕歡也隻限於知道西寧公府鎮守雲南,還是惠帝初年將雲南重設寧、益二州,因毗鄰南詔,兩州屯兵近十萬。
後因西北戰事緊急,抽調兩萬雲南府兵入朔州,如今尚有八萬餘。
微生氏的男兒一直從戎,先祖起就陪著高祖皇帝打天下,立國後因戰功封邑雲南,位列公爵。
按照太妃的說法,西寧公府是最正統的顯赫世家。
配大長公主的這位微生公已是第三代,早些年打得南詔再無反抗之力,甘為屬國納貢朝拜,進獻美女。
惠帝的後宮曾有一位封號順平的妃子,就是南詔進獻的美人,還是位公主呢,然而必是不得寵愛,注定無子嗣,入京三五年就鬱鬱而終了。
既是猜不到,慕歡試探的問他,“那瑞康大長公主薨逝可有什麽影響?”
“對咱倆有影響,對其他人沒影響。”
“阿元可能要被賜婚了。”
聽罷,徐慕歡腦子轟鳴一響,響的左邊耳朵都耳鳴起來,她忙伸手捂了下。
雲南——雲南!
徐慕歡感覺腦子裏飄得全是這兩個字,從天邊飄來,嘈雜的在她腦子裏嘶吼。
離京城那麽遠的地方,如果阿元嫁過去,那便是一生難見一次。
那位瑞康大長公主,從十六歲成婚到五十七歲薨逝,一生都再未踏足過中原,也未見過家人。
“為何公主死了,要賜婚阿元?”
聽月薔來報張府夫人馬車出意外摔壞了腿在恣意園暫留的事情後,徐慕歡嘟囔了一句。
“張夫人馬車滑落的地方就是崔先生落馬的地方。”
月薔正伺候徐慕歡打香篆。
今年新供的香種,說是叫雲酥香,內侍省按例給了長寧府一些。
太妃不喜用香,且覺得這雲酥香的氣味略似龍涎香,也不適合寡婦用,故全給了徐慕歡,讓她在西府熏熏。
這雲酥香是寧州進供的,特別之處在於調香時加了一味極特殊的酥油。
這酥油是花朵之精萃混上蜂蜜等幾種香甜之物調和而成的,故燃起來照比龍涎香多幾分香膩膩的滋味。
猶如嚼了一口蜜酥後唇齒留下的芳甜,久久迴甘。
月薔用小鑷子從裝隔香片的錦盒裏選了一個拿出來。
繼續說道:“那條路是下了官道後入城必經的,因地勢緣故本來就窄,去年秋汛時,附近的河漲水,頭一遭兒漫到路邊去,將路基衝壞了,工部搶著下雪前臨時修補上,可沒過幾日又被壓壞了,官府隻得說開春地開了凍再好好修一遍。”
“偶有天晚趕路的,外鄉進城不知道的,豈有不摔的道理。”
“昨晚下雨,天黑的早,車夫又著急趕路,大意中馬失了蹄。”
慕歡小心地將隔香片放好,嫋嫋的煙沒會子便盤旋而上,馨香也縈繞開來。
“張夫人怎麽樣了?接迴去了嗎?”
“接迴去了。”
月薔奉茶來,答:“今兒一早張府請了太醫過去又看了一遍,我聽管家媳婦說,張夫人腿腫的老高,怕是半年下不了地。”
“崔鏢頭怎麽樣了?”
慕歡喝了兩口茶再問。
之前月薔來迴過話,說是崴的不嚴重,那崔護有些功夫本事在身上,落馬時用些輕功護著自己。
既然崴的不重,這傷也養了兩三個月了,怎麽還沒好?
徐慕歡倒不是嫌他,隻是擔心這傷三個月都沒養好,別是大夫誤診了,他們靠武藝吃飯的人,若耽誤了,手腳落下毛病可不行。
“他——好的差不多了。”
“上個月其實就、就能走動自如了。”
月薔說話怎麽積黏起來了,她可是個最響快的人。
慕歡撂了茶碗,瞧了眼月薔,隻見這丫頭不知怎的臉上飛了兩團紅雲去。
嘴角、眉梢都淺淺的含著笑影兒。
像是知道了什麽高興事兒但不好意思往外講,隻能偷偷的笑。
“崔鏢頭傷好了你怎麽這麽高興啊?你這段日子關照他,他給你謝錢銀子了呀?”
徐慕歡全然不知月薔與崔護這兩人在這段養傷的日子裏竟養出感情來,見月薔這神態一頭霧水的問。
“姑娘,您這不是存心臊我呢麽。”
月薔連帶著耳朵根兒和脖子根兒都一起紅。
在月薔心裏,徐慕歡是個心明眼亮的。
旁人看不出門道兒的事她能踅摸出一二分,旁人能看出一二分的,沒準她猜透一半了,今日怎麽沒看懂她的心思呢。
“這、你不會是看上了崔鏢頭吧?”
月薔這嬌羞赧然一笑,不必說,傻子也懂了,徐慕歡還能不懂。
再不懂那可就是裝不懂了。
“你真看上他了?”
月薔見徐慕歡如此激動有些受驚,小聲問,“姑娘可是覺得他不好?”
她杜月薔說話像竹筒倒豆子的人,生平頭一遭兒還是如此小聲嗡氣的,果然姑娘一遇到了心上人就忸怩起來。
“不是不好,我是覺得意外。”
徐慕歡喜從心來,左想右想還是覺得這姻緣來的也太快,太巧了。
她給月薔尋了一兩年的婆家,她是橫挑鼻子豎挑眼一個沒相中。
不是嫌家裏的小廝不中看,就是嫌外頭說的脾氣不好,徐慕歡見惠靈成了親,心裏著急,偶爾催的緊了,她便賭氣地不吱聲,往下房去躲著,一躲躲一天。
有兩次小山子過來悄悄說,月薔在下房裏一邊做針線一邊抹眼淚兒。
嚇得徐慕歡再不敢催她挑夫婿,別夫君沒選著,再鬧出什麽癔症心魔來。
年前她還泄氣地說不挑不選了,這輩子不嫁人,轉頭過了年,她就春心萌動地看上了崔護。
真真是女人心海底針!
“什麽時候的事兒呀?”
慕歡拉了月薔的手挨著自己身邊坐了。
“你倆怎麽就到一塊去了?”
月薔這會兒像隻蒸熟了的蟹子,麵皮兒緋紅燥熱。
她低著頭,笑意盈盈的說:“就這兩個月,他不是扭了腳借住在濮陽家裏,姑娘讓我好生照顧他,畢竟是大姐兒身邊的人,我便聽了姑娘的話時時勤照看。”
“就發現他這人挺好的,又踏實又沒有歪心,還挺會心疼人的。”
“元宵燈會內日他知道我要伺候元姑娘出門去書社,猜我一天都沒法離身吃東西,天還沒亮就托了人給我送了幾樣小點心包裹進來,還說總餓著對胃不好。”
聽罷,慕歡心裏覺得真是兩情相悅的大喜事兒。
但還是要調侃她兩句,問她道:“不嫌他顯老?”
月薔更是羞赧一笑,“粗柳簸箕細柳鬥,世上誰嫌男人醜。”
崔護死了老婆後,這些年大小媒人給他介紹了不少,不是沒緣分就是沒看上眼兒,風裏來雨裏去三十好幾了仍孤身。
誰能想到他的姻緣在月薔這兒呢。
“那你要跟他迴明州嗎?我記得他在明州有家產。”
提起這茬月薔笑意更濃了,她的臉本生的鮮亮,這會子暈上胭脂色的紅霞,全然一副浸在蜜油裏的小女兒姿態。
“他跟我提過,可我說不想離開王府,我在這裏做的好好地,月銀也多,姑娘待我最好不過了,不想撇了這邊迴明州去,本來我都打算攤牌後就與他撂開手的。”
“可他想了兩日後又來找我說,若是我實在不願意迴明州去,那他陪我在京城。”
“反正他走鏢一年裏有大半時間安定不得,我在王府裏他也放心,將明州的房子租出去,也能貼補這邊的開銷。”
“我見他如此遷就我,方才確認了他待我的一片真心。”
徐慕歡摩挲著月薔的背,眼裏全是淚,心裏感動的滿溢。
她就知道月薔這麽好的姑娘一定會有個稱心如意的歸宿,有個疼她愛她,知冷知熱的人的。
“你若離開,我還真舍不得,但為了你的終身大事,我又不好自私耽誤。”
“如今你二人有商有量,還能陪在我身邊,真是萬幸。”
說著,慕歡落了幾滴淚下來。
小姐妹倆正挨著頭一起說悄悄話,又是哭又是笑的工夫俞珩就迴來了。
一進來就看見兩人都眼圈兒紅紅的,還給彼此擦眼淚,他本來滿心亂事,腦袋又嗡的響了一下。
“怎麽了這是?”
見俞珩迴來了,月薔福了福身子趕緊退下了。
“東府內邊來人欺負你了?”
俞珩蹙眉問道。
“還是你老家出事了?”
“亂講什麽。”
徐慕歡被俞珩氣的笑了下。
“是月薔終身大事定了。”
俞珩鬆了口氣,隻要不是壞事就好,他今日再聽不得壞消息了。
“郎君怎麽了?怎麽愁眉難展,可是因為火耗的事情?”
徐慕歡見他興致不高,眉眼耷拉著,親自奉了杯茶給他,將他身上的鬥篷摘了下來搭在架子上。
慕歡自從知道他去戶部忙碌那些勞什子事兒後心就一直忐忑地懸著。
“哦,那倒不是。”
俞珩怕她擔憂,卻欲言又止的看了慕歡兩眼,方才開口說:“瑞康大長公主薨了。”
其實告訴她更擔憂,可這事兒瞞也瞞不過去了。
“瑞康大長公主——”
慕歡將這個名字在唇齒中過了兩遍,腦子裏仍一片空白,她隻知道明憲長公主,怎麽不知道還有位瑞康大長公主?
“你不知道她也不怪你。”
俞珩喝了兩口茶說:“他是太宗的妹妹,十六歲就嫁去雲南,駙馬便是西寧公府的微生公,其實我也隻知道這麽個人,並不知她長什麽樣子。”
“今日公府報喪的折子遞到了,說是大長公主一個月前因病而薨,享年五十有七,公爺十分哀痛,執杖尚難以自持。”
既是沒見過麵,沒感情交集的大長公主薨逝,為何俞珩如此憂心忡忡呢。
慕歡心裏暗暗揣測卻想不透原因。
徐慕歡也隻限於知道西寧公府鎮守雲南,還是惠帝初年將雲南重設寧、益二州,因毗鄰南詔,兩州屯兵近十萬。
後因西北戰事緊急,抽調兩萬雲南府兵入朔州,如今尚有八萬餘。
微生氏的男兒一直從戎,先祖起就陪著高祖皇帝打天下,立國後因戰功封邑雲南,位列公爵。
按照太妃的說法,西寧公府是最正統的顯赫世家。
配大長公主的這位微生公已是第三代,早些年打得南詔再無反抗之力,甘為屬國納貢朝拜,進獻美女。
惠帝的後宮曾有一位封號順平的妃子,就是南詔進獻的美人,還是位公主呢,然而必是不得寵愛,注定無子嗣,入京三五年就鬱鬱而終了。
既是猜不到,慕歡試探的問他,“那瑞康大長公主薨逝可有什麽影響?”
“對咱倆有影響,對其他人沒影響。”
“阿元可能要被賜婚了。”
聽罷,徐慕歡腦子轟鳴一響,響的左邊耳朵都耳鳴起來,她忙伸手捂了下。
雲南——雲南!
徐慕歡感覺腦子裏飄得全是這兩個字,從天邊飄來,嘈雜的在她腦子裏嘶吼。
離京城那麽遠的地方,如果阿元嫁過去,那便是一生難見一次。
那位瑞康大長公主,從十六歲成婚到五十七歲薨逝,一生都再未踏足過中原,也未見過家人。
“為何公主死了,要賜婚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