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不作皺眉事 應無切齒人
重生之不甘零落身為塵 作者:西陵小珩g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徐慕歡不想搭理彭月薇,可人不尋事,事尋人。
程家宴請翌日,徐慕歡接到了一張拜貼,上頭是慕歡父親徐喬夫的名號。
“誰送來的?”
她當時正在梳妝更衣,瞧了眼拜帖,戴耳環的手滯了下問道。
人來客至迴話的事兒歸濮陽家的管。
她上前兩步迴道:“外頭小廝說是個四十來歲的郎君,姓彭,問他底細也隻迴答,是徐老爺的家裏人彭氏,想求見王妃請安的。”
門子知道拜帖上的徐喬夫是徐王妃的親爹,雖疑慮但不敢耽擱,故遞了進來。
徐慕歡一聽彭氏二字,麵帶三分冷笑,與杜月薔說:“我不理她,她反倒找上門來了。”
徐慕歡今日盤起頭,戴了頂冠子,月薔挑了一條二尺長的織錦大紅發帶給她係上。
“姑娘若懶得理她,我去打發她走,若她敢犯賴,我自有話懟她。”
徐慕歡將帖子扔在桌上,說:“怎麽也是個長輩,我若不見,錯便在我了。”
又吩咐濮陽家的,“先領她到相宜院去,我這邊完了就過去會她。”
見人都退下去,月薔方才撇了下嘴,小聲抱怨地說:“也不是奴婢踩低捧高,背後嚼人,她有長輩的體麵麽。”
“當年對和姑娘還有太太做盡了喪良心的事兒。”
慕歡選了身魚肚白的裙子,虹藍色的紗羅衣裳,因天熱不想穿褙子,又挑了個品月色的披帛半披半搭。
“那咱們更應該見她了。”
慕歡坐下挑眉一笑。
“之前她是怎麽對我的,如今又是怎麽對我的,若兩廂雲泥之別,她便證明自己是個踩低捧高的小人罷了。”
“都不用咱們拿話呲打她,她自己就現在咱們眼裏。”
主仆倆相視一笑,再無別話。
……
再說彭月薇,她被領進王府內宅後頓覺戰戰兢兢地,一步不敢錯,對領她進來的濮陽家的也是恭敬有加。
長寧府畢竟是王府,雖中間沒落了幾輩,但祖上光耀過,這府邸的闊氣程度在京中也是上得了榜的。
故彭月薇隻覺自己進了天宮寶殿般。
明明從一個小門進去的,門裏的路竟像街麵般寬敞,門裏的房子、院子不知有多少,儼然有序,光是門就記不住進了幾道。
雖覺壯觀,她也不敢四下張望,盯著人家的後腳跟一路進去。
“娘子坐吧”
濮陽家的示意她落座。
彭月薇怯怯地挨著床,坐了一點子邊沿。
她剛坐下,竹柏又進來奉茶,洇紅奉點心,彭氏欠欠起身道謝。
見這出入的丫頭媳婦都齊整不俗,比小戶人家的小姐都強。
“娘子請用些茶點吧。”
彭氏怕鬧出笑話,未敢動小幾上的吃食,本來天就熱,她一緊張便出了一身的汗。
這屋子裏候著的媳婦,兩個伺候的丫鬟皆不聞一聲,站有站相,彭氏更是拘謹地連扇子也不好意思多搖動。
好歹徐慕歡沒讓她多等,坐了一盞茶的工夫,一個小丫頭進來稟道:“薑姐姐,王妃來了。”
彭氏忙站了起來,斜眼往外頭探了下,見門口立著的兩個小丫頭挑起門簾,杜月薔跟著徐慕歡進了來。
屋裏更靜了,所有人皆微頷首朝她福了福身子。
彭氏也忙學著她們的模樣,朝徐慕歡接連做了兩個萬福禮。
“姨娘請坐。”慕歡打著扇說。
彭月薇最後一次見徐慕歡時她剛及笄之年,如今也三十多歲了,相貌有了不小的變化。
她自小容貌出挑,如今美貌不減,更添貴婦人的韻致,如神妃仙子般有神彩。
就連杜月薔也好大的變化。
“姑娘,我此番上京是來謝你和王爺幫襯文嗣的,若不是你和王爺這些年扶住他吃,扶住他住,還搭束修的錢,他哪裏有今日呢,幸而中了探花,金榜題名,算沒辜負你和王爺的一番栽培。”
杜月薔見彭氏文縐縐起來,扭過頭暗暗一撇嘴。
彭氏知道自己不夠徐慕歡嫌棄的,但她來是為了徐文嗣的事,為了兒子不說不行。
故陪笑著說:“姑娘,文嗣怎麽突然被派去遼東了?陛下不是賞識他,讓他留京做官麽。”
“你既昨晚就到了恣意園,文嗣沒把前因後果告訴你?”
彭氏尷尬地點了兩下頭,“那倒是說了,因為惠娘的緣故。”
她用帕子拭了拭汗鼻尖上的汗,又說:“我聽老爺說,姑爺現在京中做一品大員,何不給文嗣求求情,遼東那地方山高水遠,冬天氣候又壞,不能留京,哪怕換個地方呢。”
“我知道”,她臉上訕訕的。
“姑娘今日肯見我一麵,就是宰相肚裏能撐船,好大的氣量了,我本也沒臉來,更不合規矩,可老爺做官離不得明州,隻能我來。”
“文嗣是徐家的骨血,姑娘的親弟弟,老爺都這把年紀了,若他有個好歹——”
“姨娘不該說這些話”,徐慕歡打斷她道。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他如今入仕為官,無論陛下是留他在禦前還是派去遼東曆練,都是聖意、皇恩,萬萬不敢挑挑揀揀。”
“而且姨娘同我說這番話不覺得可笑麽。”
她喝了口茶,冷笑一聲,說:“我家王爺也是探花出身,從當年的七品參軍到如今戶部的一品大員,在西北任上近十年,還是刀口舔血,頭別在腰上的武將,更別提像三妹夫那樣的文官,在西川的蠻荒之地任勞任怨十餘年。”
“從入仕那一天起,他就不隻是你的兒子,徐家的骨血,還是君之臣,朝廷之臣。”
“忠孝不能兩全,他若是個丈夫,應以為國盡忠為先。”
“姨娘不必跟我婆婆媽媽地說這些話,他若真不堪大任,就去找陛下辭官,從此退隱鄉野,奉養父母,做一個孝子也能美名流傳。”
彭氏來之前就不抱希望,連徐喬夫也勸她不要觸這個黴頭。
可她是母親啊,但凡有點子希望總要試試的。
聽罷徐慕歡這一番訓斥,她半點話也沒有了。
“那王爺在遼東可有什麽舊交故友,能幫襯幫襯也好。”
彭氏眼淚已下來,忙拭了去,說:“文嗣才十七八,到底年輕些,怕他壓不住陣。”
“姨娘也說了,遼東千裏之遙,王爺怎會有舊交。”
“不過誰又不是少年入仕呢,都這麽浮浮沉沉過來的。”
徐慕歡瞧她再沒什麽像樣的話,問道:“姨娘還有事嗎?”
彭月薇忙將自己的帶來的兩個盒子捧了出來。
“這是老爺抄的幾部絕版書,說姑娘肯定喜歡,讓我捎了來,裏頭還有我自己做得幾樣針線,不成樣子。”
徐慕歡盯著她那兩個盒子良久,吩咐竹柏道:“接了送去蟲鳴居,交給結香收起來。”
她起身看了眼濮陽家的,說:“你代我送姨娘出去吧。”
“姑娘何故要她東西呢。”
出了相宜院,月薔嫌棄地說,“倒不如讓她原樣拿迴去,不然她以為過去的事兒就這麽翻篇兒了呢。”
“聽聽她今天說得話,她以為做官是街邊早點攤兒,嫌這個餅小,一說話,人家就能給換個大的呢。”
“虧她也跟了老爺這麽多年,好的沒學到,跑官兒謀差倒學個現成兒。”
徐慕歡搖著扇子,咬牙說:“我著實煩她。”
“當初擠兌母親敢鬧著要立平妻,還想插手大姐的婚事謀好處,更不提她鼓動父親拋棄妻女。”
“可我今天給她麵子隻因為她是個可憐的母親。”
“這麽一個壞事做盡,掐尖兒要強的人,為了兒子作盡小伏低,舔臉上門,明知達不成的事兒,還是來求情。”
月薔還沒孩子,她不懂這份苦心,反問道:“姑娘是被她感動了?”
“不,隻因我也是個母親,共情了而已。”
程家宴請翌日,徐慕歡接到了一張拜貼,上頭是慕歡父親徐喬夫的名號。
“誰送來的?”
她當時正在梳妝更衣,瞧了眼拜帖,戴耳環的手滯了下問道。
人來客至迴話的事兒歸濮陽家的管。
她上前兩步迴道:“外頭小廝說是個四十來歲的郎君,姓彭,問他底細也隻迴答,是徐老爺的家裏人彭氏,想求見王妃請安的。”
門子知道拜帖上的徐喬夫是徐王妃的親爹,雖疑慮但不敢耽擱,故遞了進來。
徐慕歡一聽彭氏二字,麵帶三分冷笑,與杜月薔說:“我不理她,她反倒找上門來了。”
徐慕歡今日盤起頭,戴了頂冠子,月薔挑了一條二尺長的織錦大紅發帶給她係上。
“姑娘若懶得理她,我去打發她走,若她敢犯賴,我自有話懟她。”
徐慕歡將帖子扔在桌上,說:“怎麽也是個長輩,我若不見,錯便在我了。”
又吩咐濮陽家的,“先領她到相宜院去,我這邊完了就過去會她。”
見人都退下去,月薔方才撇了下嘴,小聲抱怨地說:“也不是奴婢踩低捧高,背後嚼人,她有長輩的體麵麽。”
“當年對和姑娘還有太太做盡了喪良心的事兒。”
慕歡選了身魚肚白的裙子,虹藍色的紗羅衣裳,因天熱不想穿褙子,又挑了個品月色的披帛半披半搭。
“那咱們更應該見她了。”
慕歡坐下挑眉一笑。
“之前她是怎麽對我的,如今又是怎麽對我的,若兩廂雲泥之別,她便證明自己是個踩低捧高的小人罷了。”
“都不用咱們拿話呲打她,她自己就現在咱們眼裏。”
主仆倆相視一笑,再無別話。
……
再說彭月薇,她被領進王府內宅後頓覺戰戰兢兢地,一步不敢錯,對領她進來的濮陽家的也是恭敬有加。
長寧府畢竟是王府,雖中間沒落了幾輩,但祖上光耀過,這府邸的闊氣程度在京中也是上得了榜的。
故彭月薇隻覺自己進了天宮寶殿般。
明明從一個小門進去的,門裏的路竟像街麵般寬敞,門裏的房子、院子不知有多少,儼然有序,光是門就記不住進了幾道。
雖覺壯觀,她也不敢四下張望,盯著人家的後腳跟一路進去。
“娘子坐吧”
濮陽家的示意她落座。
彭月薇怯怯地挨著床,坐了一點子邊沿。
她剛坐下,竹柏又進來奉茶,洇紅奉點心,彭氏欠欠起身道謝。
見這出入的丫頭媳婦都齊整不俗,比小戶人家的小姐都強。
“娘子請用些茶點吧。”
彭氏怕鬧出笑話,未敢動小幾上的吃食,本來天就熱,她一緊張便出了一身的汗。
這屋子裏候著的媳婦,兩個伺候的丫鬟皆不聞一聲,站有站相,彭氏更是拘謹地連扇子也不好意思多搖動。
好歹徐慕歡沒讓她多等,坐了一盞茶的工夫,一個小丫頭進來稟道:“薑姐姐,王妃來了。”
彭氏忙站了起來,斜眼往外頭探了下,見門口立著的兩個小丫頭挑起門簾,杜月薔跟著徐慕歡進了來。
屋裏更靜了,所有人皆微頷首朝她福了福身子。
彭氏也忙學著她們的模樣,朝徐慕歡接連做了兩個萬福禮。
“姨娘請坐。”慕歡打著扇說。
彭月薇最後一次見徐慕歡時她剛及笄之年,如今也三十多歲了,相貌有了不小的變化。
她自小容貌出挑,如今美貌不減,更添貴婦人的韻致,如神妃仙子般有神彩。
就連杜月薔也好大的變化。
“姑娘,我此番上京是來謝你和王爺幫襯文嗣的,若不是你和王爺這些年扶住他吃,扶住他住,還搭束修的錢,他哪裏有今日呢,幸而中了探花,金榜題名,算沒辜負你和王爺的一番栽培。”
杜月薔見彭氏文縐縐起來,扭過頭暗暗一撇嘴。
彭氏知道自己不夠徐慕歡嫌棄的,但她來是為了徐文嗣的事,為了兒子不說不行。
故陪笑著說:“姑娘,文嗣怎麽突然被派去遼東了?陛下不是賞識他,讓他留京做官麽。”
“你既昨晚就到了恣意園,文嗣沒把前因後果告訴你?”
彭氏尷尬地點了兩下頭,“那倒是說了,因為惠娘的緣故。”
她用帕子拭了拭汗鼻尖上的汗,又說:“我聽老爺說,姑爺現在京中做一品大員,何不給文嗣求求情,遼東那地方山高水遠,冬天氣候又壞,不能留京,哪怕換個地方呢。”
“我知道”,她臉上訕訕的。
“姑娘今日肯見我一麵,就是宰相肚裏能撐船,好大的氣量了,我本也沒臉來,更不合規矩,可老爺做官離不得明州,隻能我來。”
“文嗣是徐家的骨血,姑娘的親弟弟,老爺都這把年紀了,若他有個好歹——”
“姨娘不該說這些話”,徐慕歡打斷她道。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他如今入仕為官,無論陛下是留他在禦前還是派去遼東曆練,都是聖意、皇恩,萬萬不敢挑挑揀揀。”
“而且姨娘同我說這番話不覺得可笑麽。”
她喝了口茶,冷笑一聲,說:“我家王爺也是探花出身,從當年的七品參軍到如今戶部的一品大員,在西北任上近十年,還是刀口舔血,頭別在腰上的武將,更別提像三妹夫那樣的文官,在西川的蠻荒之地任勞任怨十餘年。”
“從入仕那一天起,他就不隻是你的兒子,徐家的骨血,還是君之臣,朝廷之臣。”
“忠孝不能兩全,他若是個丈夫,應以為國盡忠為先。”
“姨娘不必跟我婆婆媽媽地說這些話,他若真不堪大任,就去找陛下辭官,從此退隱鄉野,奉養父母,做一個孝子也能美名流傳。”
彭氏來之前就不抱希望,連徐喬夫也勸她不要觸這個黴頭。
可她是母親啊,但凡有點子希望總要試試的。
聽罷徐慕歡這一番訓斥,她半點話也沒有了。
“那王爺在遼東可有什麽舊交故友,能幫襯幫襯也好。”
彭氏眼淚已下來,忙拭了去,說:“文嗣才十七八,到底年輕些,怕他壓不住陣。”
“姨娘也說了,遼東千裏之遙,王爺怎會有舊交。”
“不過誰又不是少年入仕呢,都這麽浮浮沉沉過來的。”
徐慕歡瞧她再沒什麽像樣的話,問道:“姨娘還有事嗎?”
彭月薇忙將自己的帶來的兩個盒子捧了出來。
“這是老爺抄的幾部絕版書,說姑娘肯定喜歡,讓我捎了來,裏頭還有我自己做得幾樣針線,不成樣子。”
徐慕歡盯著她那兩個盒子良久,吩咐竹柏道:“接了送去蟲鳴居,交給結香收起來。”
她起身看了眼濮陽家的,說:“你代我送姨娘出去吧。”
“姑娘何故要她東西呢。”
出了相宜院,月薔嫌棄地說,“倒不如讓她原樣拿迴去,不然她以為過去的事兒就這麽翻篇兒了呢。”
“聽聽她今天說得話,她以為做官是街邊早點攤兒,嫌這個餅小,一說話,人家就能給換個大的呢。”
“虧她也跟了老爺這麽多年,好的沒學到,跑官兒謀差倒學個現成兒。”
徐慕歡搖著扇子,咬牙說:“我著實煩她。”
“當初擠兌母親敢鬧著要立平妻,還想插手大姐的婚事謀好處,更不提她鼓動父親拋棄妻女。”
“可我今天給她麵子隻因為她是個可憐的母親。”
“這麽一個壞事做盡,掐尖兒要強的人,為了兒子作盡小伏低,舔臉上門,明知達不成的事兒,還是來求情。”
月薔還沒孩子,她不懂這份苦心,反問道:“姑娘是被她感動了?”
“不,隻因我也是個母親,共情了而已。”